是啊,这乌拉那拉氏的胆子还真的是一如既往大的很啊。
但这不是他早就知道的事了嘛,就她曾经那个性子以前好歹还有皇额娘孝敬皇后管着不知道会招惹出多少的麻烦来,包括最经典的宫道纵马一事后来若不是牵扯到了皇额娘又怎可能这么轻易的过去了,她对自己向来是没什么畏惧的,但却心疼着皇额娘他们呢,恨不得替她们冲锋陷阵杀个片甲不留,要知道他可是隐隐约约从苏培盛那里打听到过她为了皇额娘多次呛声皇阿玛的事迹呢。
如今看来现在她是无人招惹时还好,她没什么所谓的自己猫着,最多是惹到了晃晃收了尖利指甲后毛绒绒的爪子,但凡是有人惹到了她的头上触及了她的底线就要伸出那藏在肉垫下闪着寒光的爪子狠狠的给那人挠上几下,这一爪子下去势必要见血的。
当然她有胆子这样也是知道自己有所倚仗,有恃无恐,后面收敛沉寂则应该是皇额娘担心自己去后无人护着她才借着机会狠狠责罚后得到的结果,这么做无非就是不相信皇阿玛和自己的原因了。但即便是能够理解,可乾隆还是不免心下黯然。
皇额娘于他有恩,他又怎么可能去为难她当亲女儿一样疼的侄女呢!皇额娘后来为什么不再相信他了呢!
转念又想到了什么,不再纠结。
那拉氏如今这样也好,起码将自己置身事外,有皇后、太后护着,又有他的宽容也可自在一些。
而且以他这两年对她的了解来看,她向来都是个不按照常理出牌的人,有时候一言一行明明合乎规矩没有半点不妥但偏偏又让人觉得别扭,若非是想法与众不同不然怎么会做出那般出人意料的举动和选择呢。
明明就是一个恨敦肃皇贵妃恨到不行、一有机会就去给她暗搓搓添些麻烦的人最后竟然出人意料的选择了曾经敦肃皇贵妃的寝宫——翊坤宫来作为自己日后的宫殿,还住的泰然若素,没有半点不适也不得不让人佩服。
关于给后妃赐哪一宫居住的事情其实在他登基之前便曾与皇额娘深入的商讨剖析过,最初他定下的章程里便是由娴妃居于翊坤宫,为翊坤宫的主位。
翊坤翊坤,翊之一字意为辅佐,坤之一字则为八卦之一,象征地,喻为博大,同时也可以算作为女性的代称,代指皇后,翊坤,便意为辅佐皇后,而在他的后宫之中,无论是从身份位分还是品性能力而言,哪怕弘历心中还掺杂着些许怀疑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女人中可以担得起辅佐皇后之名的唯有乌拉那拉氏一人可。
有些时候嫔妃的寝宫安排是有名头有依据的,并不是随意为之的,东六宫西六宫各宫殿无论是位置还是名字也都各有各的讲头。
翊坤宫中以往住的大都是些位分高的宠妃,像是圣祖爷康熙的宜妃郭络罗氏、先帝雍正的贵妃年氏,皆是曾经算得上是宠冠后宫风头无两的人物,但同样的出身以及母族的权势也是并不差的。
至于到了他这里,高氏虽然是最得自己宠爱的但却从未有过将翊坤宫赐给高氏的心思,因为他虽宠高氏有时候也愿意在一些方面纵着她、给些在他允许范围内的特权但不代表他会因此而忘了高氏的出身以及能力,那是纵使被抬旗了也远远不够资格沾上翊坤二字的。
若是以往他被哄的捧的还是有点失了智的,但等明白过来了还是清醒无比的,高氏算得上是他无聊之时一手培养起来的,按着他心意来的,满足了他心理生理上不少的需求,所以他可以允许高氏为妃甚至是贵妃但同样也决不会给她任何沾染宫权的机会。
出身包衣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若这出身限制了她的眼界格局便是问题了,高氏太过小家子气没有什么大智慧,平日里面使使小手段争争宠还够用,要是让她掌权就不够看的了。
要不然怎么都说帝王凉薄无情呢,能够宠得你无法无天认为自己有资格更进一步但实际上你又哪里知道其实在人家心里你只不过是个上不得台面、根本不够资格且被被时时记着出身低贱的呢。
但他这一关于乌拉那拉氏赐住翊坤宫的想法却是遭到了皇额娘的强烈反对,倒不是因为觉得那拉氏不够资格而是担心她会不愿,言曰皇考在时翊坤宫所住之人为贵妃年氏,年氏为先皇后所怨恨之人,且之后年氏被禁足于翊坤宫内非死不得出,翊坤宫是为冷宫,几日后年氏含恨卒于翊坤宫,之后翊坤宫封宫,将翊坤宫赐于乌拉那拉氏实非什么吉利荣幸之事,恐怕乌拉那拉氏心中也会因此生出些不情愿来。
皇额娘所言并非为虚,虽然更多的可能是来自于对那拉氏的心疼,但却说的十分在理。
别人不知敦肃皇贵妃年氏之死的一切,但居于宫中的他们是知晓一二的,背后恶毒的算计也是清楚明白的,说句不好听的,谁知道那敦肃皇贵妃还在不在,是不是徘徊在翊坤宫久久不愿离去,会不会缠上住进去的乌拉那拉氏,毕竟当初她让她在众人面前出了那么大的一个丑,好是狼狈,甚至到最后她还用自己的命去算计那拉氏呢。
虽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如此想来乌拉那拉氏的确是有很大的可能性不愿意住进翊坤宫的。
好在皇额娘思虑周到,提前考虑到了这一点,不然若是等到他的圣旨颁布了无法再进行更改的时候可怎么办是好。
乌拉那拉氏向来一些方面上恪守规矩不会明面上抗旨不遵,但就算是再守规矩再知书达理的人也难保心里面不会有些芥蒂,只怕到时候这个本就不怎么待见他的人更是恨不得不要见他才好了,这一方面还是小事,之后乌拉那拉氏要是真的出了什么问题才是真正让人头疼真正的麻烦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