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手札
“我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在我上头还有两个兄长,大清还未覆灭,外有几国虎视眈眈,内有各地起义动 乱,当时北方几省旱灾闹得厉害,甚至有一个县近十个月滴雨未落,雨泽稀少,亢旱成灾,田野寸草不生。也是天灾人祸的这一年,我出生了。”
“伴随着旱灾而来的是蝗灾,农田颗粒无收,老百姓中有不少人买卖孩童,用二三十斤小米买卖十四五岁的女娃子,甚至还有放在磅秤上论重量买卖。”
“我的家里也很苦,虽然没有直接遭遇到蝗灾和旱灾,但是那段时期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很多人流离失所,转战他乡。”
“我的阿奶动过将我卖人的念头,东集的老鳏夫四十多岁了,无儿无女,只要将我卖过去,就能拿到五十斤的小米。我的阿爷不同意,直接朝阿奶甩了一个巴掌,骂她良心被狗吃了要把自己的孙女卖给别人作践,我被留了下来。”
“阿奶一直不喜欢我,直到我十岁那年她生病去世,她也没给过我几个笑脸。不过我也不在意,我有阿爸阿妈阿爷疼我,两个阿哥还爬树掏鸟蛋给我吃。”
欧阳卿坐在那里翻看着自己已经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的手札,华灯初上,阁楼的门被敲响了。
“爸,吃饭了。”欧阳妍站在门外说,手上端着两个大碗,一碗白米饭,一碗菜。
“不是叫你们先吃的吗?”欧阳卿打开门,接过女儿手中的碗回身往里走,欧阳妍跟在他后头进去,把桌上的东西收拾了一下,最后停在了一本手札上。
“你想看就看吧,”欧阳卿看了她一眼。
欧阳妍就接着刚才那页看了下去。
“武昌起义,孙 中 山先生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建民国元年。本以为老百姓的安稳日子终于来了,没成想不久后孙中山先生让位于北洋军阀袁世凯,他废除了孙中山先生设立的制度,专横跋扈,欺软怕硬,屈服于他国霸权势力,他死后,军阀内斗不止,更有甚者勾结外邦势力铲除异己,形势一片严峻。不攘内何以除外,阿爸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直说要找个地方躲起来,阿妈说我们家本就在山脚边,还能躲到哪里去,日本鬼子还能到山窝里找人不成?没成想阿爸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当晚就开始收拾包裹,准备带着阿妈阿哥还有我躲到了深山,我的二哥在年前从军了,自那之后我再也没看到过他。我问阿爸,如果二哥找不到我们怎么办?阿爸说,等到二哥回来的时候,就是国家完全属于我们国人的时候,那时不用二哥来找,我们去找他。”
“兵荒马乱之年,谁家都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我的阿哥长得高大,总是偷偷地上山打野味给我们吃。人都吃不饱,何况鸟兽呢?有野味的时候很少,阿哥就在深山里找,一呆就是两三天,我们躲的地方就是阿哥打猎时发现的一处山洞。”
“害怕被人发现,阿爸和阿哥都是晚上偷偷地把包裹带进深山的,也庆幸我们家是在山脚,没人发现这个破屋子里已经快搬空了,事实上除了衣物和粮食,家里也没有别的贵重的东西。阿哥用自己做的板车装着锅碗瓢盆推到了山洞里,就着山里的野味野草树叶,还有所剩不多的粮食,挨过了那两年。”
“阿爸说他就是胆子小,那么多老百姓帮助军队打仗,他却带着一家老小躲起来,他不是个好汉子。可是他不想看着阿哥和我死在日本鬼子的手里,成为那死去的千万人中的一个,他没有信心保护我们,他赌不起。”
“他说他是个胆小鬼,是个懦夫。后来日本鬼子对我们的军人疯狂扫荡屠杀,躲在深山都能听到炮火哐哐哐的声音,阿爸连着几个晚上都没睡好,生怕鬼子找到了这个地方。”
“村子里的人活下来的,十不存一,阿爸用他说的胆小之心,护着我们在深山安全地生活。不是没有人想着躲到深山,只是他们的反应慢了,还来不及躲进来,就被兵祸牵连了。村子里活下来的,都是躲在不起眼常人都找不到的地窖里的人,鬼子连地窖里藏着的人都不放过,杀光之后还抢走粮食,能活着的,都是藏的好忍得住的。”
“鬼子没耐心拿着武器进深山来一个一个洞地翻找,山林辽阔,也不能一把火烧个精光。阿爸后来给那些死去的村民埋了坑,每逢清明就去看他们。当然,这些我是看不到了。”
“因为阿爸的这个决定,欧阳家的血脉得以存活下来。”
欧阳卿已经吃好了,他将碗筷都带下去,独留欧阳妍一人在阁楼。
回房间之前他去了趟女儿的房间,沈博远在边上的弹簧床上睡着了,他走到大床边看着沉睡的外孙女,面容恬静,就好像下一刻会睁开那双葡萄似的大眼睛,甜甜地喊他外公。
魂玉时不时闪着冰蓝色的光,古朴的花纹记载着它经历的岁月,它就像守护着从前的主人那样守着现在躺着的这个女孩。
他们不知道,在另一个地方,也有一个人在看着手札。
“前朝动乱,民不聊生,沈家先祖在前朝兵乱之前舍弃祖业、举族迁移,保全了大部分族人。后来倾国建立,百年以来国泰民安,坊间却不知何时出现了一则流言,得太公兵法者得天下,而太公兵法已失传千年。”
“将门之家、书香之家自此被上位者盯上了,能得到黄石公兵书的人,只能是皇室中人。当然皇家掌权人也不是善恶不分之徒,因为一本兵书闹得人心惶惶不是皇帝想要看到的,他把这个流言压了下去,然后暗地里调查兵书可能存在的地方。”
“然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个流言最终还是流传出去了,倾国皇帝既喜又忧,庆幸的是乡野之中兵书无用武之地,忧愁的是流言变成了宝藏、宝物、传世夜明珠,唯恐山河动乱,于是派人暗地里到各地搜查,意图在众人之前夺得此物。”
“其实所谓的太公兵书历经千年是否存在还是个未解之谜,流言传到最后却变了样,也是让人始料未及。”
手札已经有些年头,而翻看的人小心翼翼,“这么说那个时候有很多人在找那个传说中的宝物,这个宝物是什么呢?藏宝图?传世的兵书?兵器冶炼之法?”他放下手札拿起杯子起身去倒水,无意间又想起手札中后来记载的一件事:“等等,难道是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