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医女纳落1
两只恶虎兽只能跑去深林里找些能吃的野果裹腹。可是不巧,遇见了自己的天敌,畏惧的赶紧躲在高高的树上不敢出来。
一出现还是两头,黑熊和灵狮虽然法术不高,能撕掉两三只恶虎兽那是绰绰有余的。
灵狮的鼻子很灵,他说:“有老虎出现,并且是两只,黑熊老弟可有兴趣一同食用?”
黑熊兽的眼睛不灵,鼻子也不怎么灵,他嗅不到,问灵狮兽:“在哪里?”
“你往上头看。”
黑熊兽抬头往上看:“嘿,还真是两只老虎。”
灵狮兽抬头看去,冷冽地说:“你们躲的还挺高,不过碰到我们你们照样得死。”
他的这句话可把两只笨虎吓的不轻,从高高的树上摔下来,疼的吐血。
黑熊兽直摇头,“真是倒霉孩子。”
小笨虎嘀咕着:“倒霉孩子的。”
笨小虎问他:“怎么办?”
小笨虎催他:“上呀!”
笨小虎瞪他:“一起上。”
小笨虎以为他能上前去当炮灰,因而自己逃走,但是笨小虎却不笨,盯着他出手,自己才愿意出手。
小笨虎一出手,笨小虎急忙趁机逃走。
灵狮兽哪儿那么容易就让两只到嘴的食物溜走,与黑熊兽分两道,围追堵截,把它们累的筋疲力尽,背依背的坐在地上大口喘气儿。
“逃命也算是一件累人,啊,不对,是累虎的事情。”都已经危急关头了笨小虎还有闲心说笑话。
这时候小笨虎反倒不在乎生死了,嗤之以鼻地说:“你这只滑头虎真可恨,居然趁机逃走。”
笨小虎也嗤他:“是你先打我的歪主意,我只是跟你学的。”
黑熊摇头叹气地说:“这两只笨虎都这个时候竟然还……”
话还没等黑熊兽说完,灵狮兽一掌拍死了它们,黑熊兽有些可惜的看了看灵狮兽。
灵狮说:“你吃不吃,不吃我自己吃了。”
“我也累了老半天了,不吃怎么补回来。”虽然惋惜,但肚子要紧,黑熊兽赶紧去食自己的那一份食物。
河岸边有一名老妇人在河边洗衣裳,看见眼前飘来一具尸体,吓的扔掉手中衣裳,跌跌撞撞爬起来就跑,一边跑一边说:“死人了,死人了……”
里穿米白衣裳,是棉麻料子,外套黄色半袖坎肩,腰身之间系白色的腰带,扣着活结,这姑娘是附近村里的人。
她端着一盆子衣裳去河边洗,埋怨着:“父亲也真是的,明明跟他说好了,婚事不要插手,他还偏不听,现在可到好,好的名声没有传出去,坏名声传的贼快……”
老妇人抓住她,神色惧怕地说:“那那那河里有死,死人呐……”
“死人?”姑娘胆子倒是挺大,往河面那方张望着。
“哎,不管了……”妇人拉不住她,赶紧跑回家去。
姑娘从小胆子就大,什么样死人她没见过。见怪不怪地停在河岸边,放下盆子,弯身捞那具尸体,拉上岸来:“呦,长的还可以,身上有几处咬伤,应该是碰上野兽了。”她伸手探了一下男子的鼻子,惊讶:“没有死啊?”说着她一边拖着那人往家去,一边说:“我医术不精,到时真把你给医死了,可不要怨我。”
其实这姑娘已经不是姑娘家了,已经嫁过人了,她叫纳落,是附近村里的一支花,家父几年前给她寻了一门亲,在嫁给那人的晚上,她还没有入洞房丈夫就死了,从此她的恶名传遍整个村子,在到邻村,都没人敢娶她。
她心烦,干脆对父亲说:“我以后都不嫁了。”
父亲惋惜,女儿长的也不赖,心底也不坏,怎么却是一副克夫相?实在让他匪夷所思,后来就把她送去镇上一家药铺做学徒。
你还别说纳落虽然愚钝,却学的很认真,医术还算学的可以,药铺的老板娘是她的师母,都夸她学东西倒快,相信不久就能出师了。
其实纳落的师父经常外出看诊,大多数时间她都是跟师母学医术。
纳落看了一眼榻上的人,转身出去,在自己的小药屋捣鼓药。
父亲岠(ju)坤望了一眼屋里,走去东面那间小药屋问:“他是谁?”
“死人。”纳落说话直接,从不过脑子。那个人本来就是,一动不动不就像个死人,这话也没有毛病呀。
岠坤惊呀地说:“死人?死人你还敢往家里拉。”
纳落看了父亲一眼,笑说:当然敢了。”
她一笑,岠坤就明白了,女儿又在说笑,这是她一贯的作风,他无奈的摇头:“你这丫头啊!”
小药屋也就那么大点儿地方,挤不下多余的人:“父亲你赶紧出去碍着我配药了,快点出去。”
“好,好,好,你自己慢慢弄吧。”岠坤出去,他去邻村做大厨,因为那家儿子今天成亲,他接了五十个钱币去做大锅饭。
其实红白喜事他都接,只要给钱。
女儿的小药屋可最费钱财的,她救人看眼缘,在来就是心情,眼缘顺,心情好一概不收钱。虽然救人一命,死后福报多,但岠坤还是担心女儿克夫的命相什么时候到头,他还等着抱外孙呢。
万事莫强求,缘分最重要。
纳落煎好了药,用丝娟随便擦了擦额上的汗珠,端去屋里,喂给那个人喝下。晚上时她烧了一桶热水,让父亲给那人擦洗身子,自己回屋呼呼大睡。
天大亮,纳落起的早,她看父亲守在那个人的榻边,然后去倒了盆水洗脸,走去灶屋做饭。
等饭做好端上桌她才叫醒父亲洗脸吃饭,问:“他怎么样?昨晚有没有什么异常?”
岠坤说:“没有,挺好的,他有气,也死不了。”
“哦,吃了饭我去附近的山里挖些草药。”纳落夹着菜一边吃一边喝着糊糊汤问:“父亲,你今天还出去么?”
岠坤说:“今天没活,不出去了。”
纳落三下五除二食完了饭,对父亲说:“那你就在家里看着他,防止有个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