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日庚辰,晴故。十年厄贫,惟洩寒气为素尘,浑似陋宅剥粉。
巳时,宣斋、药雨父女登门。宣斋婿刘生陪行。宣斋前时致信,言自南京约成后,“龟鼎受辱,幽妖横肆,荒纇无锄,篡夫当国,重造五代之局。家室蒙难,黎庶受害,罪行累历,岂可尽数!后王庭流离,委命四凶,寄足列庐……终置于桑栗,以一时之甘甜而短以气节,竟为戎庭缧绁,俯侧而作关外敌寇一奴。”清廷、民国皆僭,固无意咨政事,而宣斋丹诚,历四十年如故。台门顾桃,习池护暖,确是宣斋自然。其痛陈河北军政事,言涉诸俗辈,几无识者。
未时,与宣斋、药雨作白雨吟1。刘生温淳风姿,然非旧地衿佩,未与戏。以庭手植三树为谐,宣斋以“群龙自有三珠树,不见扶桑水浅深”笑启之,药雨微,遂改作常词。其后煮饮,言及津门某子遍请京满耆老为祖某氏某文题字事,止轻笑尔。
飧时昆庵至,携沅叔信来,言及复生、长信两公司为促售司帐内肥皂、甜水之属,欲办诗文之会以为广告,昆庵又言及上海赵生电影饰译一事,以旁言代略,宣斋明爽,察之而晓劝,亦不从。见昆庵无奈,遂请宣斋代事,宣斋言润谢事,复旁言尔。
宣斋好酒而无量,酣醉之间,受婿女扶掖而别。昆庵亦别之,临时仍劝以笔润诸事,以老妪独居、不乏余资而阻。然此时临账而阅,数理列柱,心中郁结,身肤穷绌,亦难断也。遂提信于冼云,匿明齿于暗妆。
雪后无雪,炽如病春。
注释:
1,白雨吟是华北、江淮一带流行的一种诗社游戏,或起源于中世徽州鼓子词表演——徽州会县一带的鼓子词表演有着与人互动的传统。此外旧说因白雨吟在清末民国的诗社中流行,便认为其与诗钟、击钵吟同源,但白雨吟与此二者相比,文本格式上更自由,但同时关注音乐性、典故价值,重要的白雨吟诗社往往与美术社团尤其是琴社关系密切,且女性的比例相对其余诗社更多,例如本篇日记中出现的金宣斋(金启垣)金药雨(金初瑶)父女皆在的以直隶籍人士为主的白雨吟诗社黍离园,其核心成员往往也是四艺团体霈社的重要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