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不安分的吴成德
书名:长河涛影 作者:马驰千里 本章字数:5132字 发布时间:2021-10-12


其实冯阳县供销社春节刚过就召开了主任办公会议,当然不会绕开吴成德事件。

正如郑家父子所想,吴成德这种无组织、无原则,信口开河越权任免副主任的情况理应受到纪律的处理,就连当时去邱上供销社调查的董知山也暗暗地为他捏一把汗。

却不知好事多磨,经过郑家父子这一文一武的登场做戏,反而让席文博的主意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吴成德的做法固然应受到谴责,但郑家父子的表演简直使人作呕!

过年期间一段悠闲的时间给了席文博留出安下心来静静思考的机会。

吴成德和郑锋军的不同形象,一直交替闪现在大脑中。

特别是吴成德在他办公室喊出的几句话就像一声声重锤捣在了他的心上,那天别人只看到了他不紧不慢,四平不稳离开的背影,谁又知道他内在不平静的心情呢?

“席主任,董主任,我那是有言在先的呀,我任命他的是‘编外’副主任,是‘编外’的呀。”

“柳六的副主任是编外的呀,不在体制内,承认他编外副主任就是我吴成德个人!”

“我想重用他,让他全身心为邱上社工作,在不违反县社规定的前提下必须打破常规,必须带邱上供销社闯出一条路,创出一流业绩!席主任,董主任,县社寄予我这样的重担,我不敢稍有懈怠啊,我必须激发出所有人最大的能量!”

再加上不时地拿来董知山带回来的调查谈话纪录和部分职工的签名呼声以及满满两页密密麻麻摁满红手印的联名请愿书,反复细读思量,做出了他艰难的最后决定。

作为一县供销社之主任,一个部门的一把手,不能独断专行,每一个重要的决策都要经过县社班子成员的一致通过才是。

为了做到心中有数,他首先想到了董知山,他想知道董知山是怎么想的。

董知山已经在副主任的位子上呆了十几年,对正职主任的套路已经摸得清清楚楚。

他当然不会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即使说一点看法也是模棱两可的话。只等主任的心迹露出破绽,再表示无条件的支持,哪怕是能捕捉到有用信息的一个字就会生成自己与正职一拍即合的想法,难怪这么多年来深受上下级的喜爱。

席文博经过与董知山短暂的交换意见心中便有了数,但领导毕竟是领导,在每做出一项决定的同时也会旁敲侧击地形成一套支持决定的理论和依据,以便使所有人心服口服。

这不,一九九零年正月初八的下午,等各位主任都按时到齐后,首先向在座各位问了声过年好就进入了会议主题:“年年三百六十天就盼个五天过年,还没等反应过来这年就又没了。”席文博风趣地起了个开场白,大伙都跟着有意无意地咧嘴笑了笑。

席文博把笑容收了收:“不过这古话说得好,过年好过日子难熬啊!新一年到来了,我们的心也该收回来了,我们的事情还要照样得做,而且在新形势的要求下还要做得更好。我这里带来了两份报纸和一份地区供销社的文件,今天把大家叫到一起共同来学习学习。”

说着他从公文包里抽出一叠东西放在脸前的办公桌上,顺手拿起一份报纸:“这一份是去年五月份国务院批转国家体改委的,题目是《在治理整顿中深化企业改革强化企业管理的意见》并发出通知,内容是再次强调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政策不变,各地区要认真搞好下一步企业承包的衔接工作;要把深化企业改革和强化企业管理结合起来。”

接着又拿起一份报纸:“这是去年11月10日的,国务院发出《关于打破地区间市场封锁进一步搞活商品流通的通知》,指出由于地区之间的封锁,造成商品流通不畅,加剧了市场的疲软。《通知》提出了维护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确保商品畅通无阻,加强物价管理等六条具体要求。——大家传阅一下。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一字一字给大家读了。”

接着席文博又依次拿起一份文件:“接下来,我们着重把地区供销社年前下发的这一份文件向大家传达一下,文件标题是‘进一步完善基层供销社自主经营权和进一步强化法人代表权益的意见’,文件中主要强调了几点:1,强调了法人代表受社员代表大会委托,代表群众意愿行使权力,各级主管部门在指导中要充分尊重法人意愿。2,进一步下放权力,真正让基层供销社走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3,指导基层供销社走向多元化经营的模式。第4特别强调要尊重基层供销社法人代表对法人组织内部的自主决策权和优化组织权。”

说到这里,把手里的文件放下笑着看了看大家:“这样说来,我这几天就在想,文件上的大标题“进一步完善基层供销社自主经营权和进一步强化法人代表权益”是不是就是说要把基层供销社作为一级法人代表?所谓的强化自主权是不是如果基层供销社主任在建立一级法人代表后就可以在本基层供销社中任意组合,任意任命中层领导,甚至任意选择他的副手了呢?”

所有人不知他的意思,都不动声色地看着没有人发表意见。

“那这样的话,年前吴成德任免柳六为邱上社的副主任是不是也就合理了?”

“那哪里能行,要那样的话还要我们县供销社领导干什么?”一边的副主任陈占辅略一思考断然摇头否定说。

“就是。”“就是”大家都表示赞同。

唯有董知山不吭声。

“当然,我们还没有接到要在基层供销社建立一级法人代表的文件,最起码现在我们还不应该视吴成德的行为合理合规。” 说到这里,席文博喝了一口水观察着大伙的反应,然后又试探性地问,“既然大家都认为不行,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对吴成德做出处理呢?大家也不必接着表态,先看看报纸和文件,想想社章规定再说。”

过了一会儿,席文博看着低头不语的人们带着笑容先问董知山:“老董,你的意见呢?”

“我觉得既然有报纸发文,上面又以文件的形式出台意见看起来是大势所趋。即使处理也需慎重,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处理合理合法才行。”董知山说话就是这样,既要点到又不会太露骨。

“那,怎样就合理合法了呢?”席主任早已心中有了主意,只不过想找到一个联盟,找到一个决定的依托点而已,而这个人非董知山莫属。

董知山也情知席主任的话意:“鉴于吴成德擅自任命的副主任在组织的编外,用吴成德的话说就是这个‘编外’只有他个人承认,是不是变处理为处罚更妥当一点?”

一字之差,在坐的人有吃惊不解的,也有无所谓的都一齐把眼光投向了席文博。

席主任像是在深深地思考,又像在细细地甄别。

在所有人的等待中过了好长时间,终于声音不大略带勉强地做出了“艰难”的决定:“给吴成德行政警告一次,责成他限期整改,撤销对柳六的编外副主任任命,乱七不糟都弄些什么!并对他个人处以一千元的罚款,年终根据表现兑现。”

说罢又扫视了一下参会人员:“大家没有不同意见吧?”看了看所有人都没有异议,说了声“散会”,就此给吴成德事件画上了句号。

董知山跟到席文博的办公室:“席主任,什么时候去邱上供销社宣布?”

“过一段时间吧,让吴成德多不自在两个月,长长记性!”席文博不动声色地说。

正如席文博所说,吴成德的心中确实没有轻松过,总觉得有东西压着。

按说当上了正主任,心里应该得意才对,可这一个年过得没有一点快乐和高兴。

按照武荷香的意,凑合着一同到武家岩过了个年,即使是和武学兵他们在一起,即使是荣升了正主任,即使顿顿酒肉,也没有一顿是畅快的。

大家都说吴成德变了,变得深沉了,变得有官架子了。

武高飞说他变得成熟了,稳重了。

不管怎样,他就是没有了以往的激情,以往的随意,信口开河的少了,深沉思考的多了。

邱上供销社主任在没有被罢免之前还要照旧当下去,社里的工作还得照旧抓下去。

在时间的渐渐推移下,春风吹绿了大地,河水甩脱了冰的禁锢奔腾而去。

他心中那块看不见的石头,无形之中,也似乎在岁月的冲刷下被悄悄消融磨灭。

眼看要进入农田春忙季节,吴成德把张和宁和柳六叫来,也开了次正规的主任碰头会。

无疑,主题也是关于分工,不过邱上社不比青树社,社小人少不存在争议,吴成德提出让张和宁分管商品供销,柳六仍然分管收购,两人都表示同意。

柳六知道因为他这个编外副主任吴成德受到的外界压力,早已无形中把自己牢牢地绑定在吴成德的战车上,死心塌地荣辱与共,不惜一切要舍出命来跟着吴成德大干一场。不用说是让管理收购站,就是让给他提茶倒水也心甘情愿。

吴成德既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选择了柳六,启用了柳六,就是要让他实心实意地工作。

他知道柳六点子多心眼多,办事精准可靠,就干脆把收购站的业务全包给了柳六,包括收购,质量把关,账款结算到销路,这样他就能抽出更大的精力来和张和宁一起在商品销售方面做一番文章。

之前他只是考虑到大形势已经越来越对供销社不利,邱上社的商品销售这几年都呈现滑坡的趋势,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带领邱上供销社走出这个迷经,一直都是他考虑的重点,也是县社的希望。

又过了几天,吴成德又把他们两个召集过来。

首先重复强调了一下收购站的工作,然后就把话题归到了商品销售上来:“老张,今年商品销售的形势看起来更是雪上加霜了。据可靠消息,青树社的郑锋军要把傍着县马路边的原烟酒副食店改成二级批发部。这样一来批发部的价格肯定会比我们的零售价格低得多,他的地理位置正好卡在我们和县城之间的瓶颈上,对我们形成了窒息性的扼杀,所以我们再像以前一样走传统的商品销售老路,明显就成了死路绝路。我们必须当机立断改弦易辙,从大气候和小环境中寻找僻经求得生存。”

吴成德对郑锋军的计划和打算掌握的如此及时,如此准确,范大柱作为一社主任是绝对不会将实情透漏给他的,尽管他和吴成德的关系很好。

那么是谁将内情报给吴成德的?

也许不用细说大家也都能猜到,马俊奇,除了他再无第二个!  

他在青树社紧随吴成德起早贪晚地工作,能混到现在的位子与吴成德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无论从工作感情还是从个人人情他都理应如此。

“可是,吴主任,邱上的地理位置固然如此,改不了啊。能想出什么特别的办法摆脱这种不利于我们的处境呢?”张和宁一脸无奈和忧愁。

柳六主管的业务虽说与商品销售搭不上边,但听到这个坏消息也是急在心头愁在脸上,苦思冥想别无对策。

吴成德见他们都愁眉不展束手无策,就把成竹在胸的想法吐了出来:“天无绝人之路,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现在倒是有一个想法,不知可用不可用,咱们三个再议一议。”

两个人一听顿时眉绽眼开,不约而同急切地问:“什么想法?”

吴成德也不卖关子直截了当说:“既然地方变不了,移不动,我们的人可以走出去!我考虑一两天就尽快再动身去一趟南方,听说那边的稀缺商品很繁荣,而且我还寻思着在大宗商品上做做文章,只有脱销大件商品销售额才会增长得快,利润也可观,加上这几年农村的农户已经比以前富裕了许多,自行车、缝纫机、录音机等大件必需品已经被一般人家开始接受,甚至可以说正在普及。这一块以前我们基层社几乎不涉及,近几年,即使城关供销社等个别社有所涉及,也是涉及到一点凤毛麟角,可以说是九牛一毛!大部分电器商品都由县供销社专属五交化公司和商业局下属的商电公司统购统销,统管和封锁着大宗电器商品消费市场。我想,现在我们已经被逼到了断崖边上无路可走了,只有去趟一趟这滩深水了。如果到南方那边能以更便宜的价格进回来,我们的销售状况会天翻地覆,今年的光景就会衣丰食足,到那时,我们的商品奇全,大件价格比传统专营公司优惠,还怕收不到好效益?到那时,青树乡以及整个城东几个乡的人都会争着来购买,说不定县城乃至全县也会到我们这里来购买。”吴成德说到这里,口气快速神情激扬,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张和宁和柳六在一边听得目瞪口呆,继而也不由地跟着吴成德激动起来。

于是,时不我待机不可失,两天后吴成德带着武荷香又踏上了南下的征程。

为了缓解武荷香的一直闷闷不乐的心情,吴成德早有打算带武荷香出去外面散散心,只是没有时间又没有机会。

正好,这次一举两得公私不误。

没有想到第一次南下的时候,就是在邱上供销社遇到不顺心才愤然而去的。

时隔几年,竟然又是在邱上供销社,仍然是在这种被逼无奈的情形下,再次坐着这趟裹着北国寒气的火车奔向江南。

细细想来,人生真的是有着很多相似、很多轮回、很多蹊跷、很多奇异和很多无料。

列车带着北国的凉风迎着南国的热浪向前飞奔,刚跨过而立之年的吴成德望着向后闪过的层层麦浪,心中踌躇满志浮想联翩。

人生的路就像这一望无际的广阔田野,看上去景色秀美,走起来却小心翼翼未来可期。

他不知道这次的南国行会带来苦恼还是快乐,失落还是兴奋,更不知道前面漫长的路是布满了坑坑洼洼沟壑陡崖,还是一马平川一帆风顺。

 

《雪浪飞花》结束诗一首:

 

谁的雨打湿了她的花瓣,

谁的蜂采走了她的花芯,

谁的风裹走了她的花香,

谁的霜侵蚀了她的花容。

 

既然是命中无,

因何总刻骨铭心?

既然是有缘分,

为何又誓言成空!

 

惜流水无形弯长。

恨高山有壑纵横,

千种情欢欢伤伤,

万般事败败成成。

 

志不渝青春高歌猛进,

情未改人生阔步远征。

莫凄怨去时甜寡苦多,

当笑对来日路悠雾蒙。

 

                                                     长河涛影之《青春篇》终

 

 

 

作者附言:

书中的小主们在这十年的逐梦中有笑有哭,有悲有欢,他们付出了生命里最美好娇艳的花期,收获了人生中最弥足珍贵的经历,更重要的是褪去了青涩,收获了成熟。

在即将面对的人生博浪中有谁能激流勇进,又有谁可成为真正的弄潮儿,有待第二卷《惊涛拍岸》来分解,请尊敬的读者大大们拭目以待!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长河涛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