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舞珠玉,丁当弄七弦。
若是在三年前,人人都会说:当朝陛下与皇后感情极好,天下也安乐太平,我等何其有幸,生于此之盛世;可如今,当时的皇帝,现在的青阴公却鲜少被人提及,一如禁语。
十岁那年的上元节,是我第一次入宫的日子。我提着母亲准备的花灯,同哥哥姐姐们一同参加皇室举行的灯会。
灯会办的极大,听说是为了介绍新太子。
灯会上我玩的开心,只是突然有一人,拿走了我头里的珠玉簪子,还好王家大哥哥帮我找了回来,让他与我道歉。
那人着实调皮——周围的大人不仅不管教他,而且看着我的时候,还带着责备之意。父亲闻声赶来,没说什么。可我却看到,他想那个男孩微微鞠躬说了什么。
那之后,我常入宫参加宴会,有时和父母一起,有时是同哥哥姐姐。但肯定是——我总会在宴会上碰到那个人,我也渐渐了解到,他便是太子。
他还是会抢我的簪子,只是不会当着众人的面了,哥哥们大都怕惹是非,不敢去找他要回来,劝我、哄我再买一只。最后还是王家大哥哥帮我,去找他要回来,只是他去找太子花的时间越来越长了。
王公子真是个好人。
王将军,也就是王公子的父亲与一向我父亲交好,我们两家自然也交往甚密。我六岁那年,王公子离开了京城,据说是去军中磨练,四年后才回来。这太子也是那时候回来的。
再后来,我及了笄。母亲送了我一只珠玉步摇。
及笄那日,我在房中梳洗,南枳在一旁为我整理,我听到外面有人小声说:“尚书大人的女儿,应当会许配给王将军的大公子吧。”我在房中掩嘴轻轻地笑,铜镜中,我看到南枳也弯了嘴角。我努力想听听那人后面怎么说,只隐约听到了“也许、太子”的字眼。
那年的上元节,我的步摇“惨遭毒手”。
几个月后,宫里举办中秋宴会。那夜,桂华清圆,胡饼酥黄,家家团圆。再加上皇帝与王将军刚大败匈奴,众人兴致高涨,竟有人起哄让王公子舞剑表演。
这时,太子主动起身要求配乐,王公子也就推脱不成,应下了。
一曲罢,众人纷纷夸赞,唯恐慢了别人一拍。这真是他们最好的一曲了?
世事无常。仅过了一年,皇帝因病驾崩,太子继位。那个只比我大三岁、还爱抢我东西的人成了皇帝。
群臣上奏,请他择选皇后——先皇离世突然,他尚未迎娶。大殿上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
那一日,父亲看起来不甚高兴。
几个月后,我成了宫里唯一的皇后。
入宫前,母亲到我房里,给了我一个小玉瓶,我拿在手中,那玉瓶玲珑可爱,突然父亲冲进来,抢了玉瓶,打开倒出了一粒糖丸似的小白球——后来我吃过了,确实是糖。
他闻了闻,又用银针刺了刺,而后看着母亲,过了一会儿,便走了。
母亲却久久呆在那里,我唤她,她像回了魂一般,手抖着,从荷包拿出了另一个小玉瓶,那里面只有一个糖丸,不过是黑色的。
母亲哆嗦着把它倒入之前的小玉瓶里,晃了晃。母亲与我说,在宫里若感觉不快便吃一粒,至少嘴里是甜的。
我听着,点点头。悄悄数了数,一共有五颗呢。
母亲又说“那颗黑色的…”我打断她,“最后吃”。她点点头:放心,母亲不会让你有事的。
三年前这个时候,或者更早些的一个晚上,他突然来到我的思安殿。我正在与南枳下棋,手里摩挲着小玉瓶,只听外面宫人报着:“皇上到——”我忙把玉瓶藏起来,又急着起身整理了衣服,刚抚了两下衣服,他便进来了。一掌推开门,我还没来得急弯膝请安。
他连看也没看我,四下环顾了一下,径直走向我的棋盘。只见他大手一挥,我“咚”一声跪下,南枳也随我一起,我看旁边侍卫也抖了一下。
棋子掉的四处都是,“叮叮当当”的声音许久未停,那棋是上元时他送我解闷的。我看着我面前那颗棋子转了一圈又一圈,越转圈越小,越转越小,最后停下来。
我低着头,膝盖有点疼——好在本便是弯着膝,还没起来。心里也痛,今日这局棋是我好不容易赢了南枳的,她棋艺好,我总也下不过的。总算赢了一局,我想着把棋盘多摆一阵,我也多开心一阵。
等到所有的棋子都落定,他也走了。南枳一点一点把棋子收好,我坐在桌子旁,揉着膝盖,心想着发什么疯,一边把刚藏起的小玉瓶翻出来,摇了摇,为我散落的棋子倒出了一颗,放到嘴里,真甜。
第二天一起来,他派人送了一碟银丝酥。来人顺便告诉我,王公子昨日娶了亲。那人走后,我看着银丝酥愣了一会儿。回过神,看着南枳,一时无言。
南枳却是一脸忧虑的看着我。我和她想的不一样,我知道。
外面的雪还在飘啊,说实话,长这么大,真是第一次见。他来的时候,又厚又软的雪把他的脚步藏得极好——他一人来的。
来了后,不说话,也不喝茶。我让南枳去御膳房做些桂花糕。南枳一出门,他从怀里拿出一本书,不厚,封面也不是很精致。他把那本书递给我,我接下,怕是什么要紧东西——却是个话本。
我想看,入宫后再也没见过这东西了。但看他兴致不高,我手腕便一转,准备把它放到一边的桌子上。他看着我的动作,笑了笑,握着我的手往回折:“想看便看吧。”说完便起了身,要走。我也起身,他却摆摆手,让我坐好,自己走了。
不一会儿,宫中大乱,南枳端着桂花糕跑进来,说皇上自刺。我手中话本掉了——终是没拿住,应该放到桌子上的——我心里只有这一个念头。
御医们接二连三进道他的殿内,没人说话。第二天,他还没醒,宫中却传开了:陛下自刺前,曾到皇后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