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回-他乡喜遇故,欲斗长通僧
书名:乱熙丰(上) 作者:西风吹叶静千林 本章字数:2643字 发布时间:2021-10-13

一路无话,这一日,常嵩四人来至郴州境内,便到了高亭县。虽然天色尚早,四人却行路久了腹中饥饿,只见眼前有一村落,于是寻了处小酒肆入来坐下。

待坐定,再看时,只见此处:前临驿路,后接溪。油茶株株绿阴浓,几处花开红影乱,轻轻酒旆舞风中。另有芦帘垂下,哪似隆冬时节。壁边瓦瓮,靑虚虚满贮村醪;架上瓷瓶,香喷喷新开社酝。白发田翁亲涤器,红颜村女笑当垆。

见此般景象,四人倒也新奇,一边脱去大氅,一边问店伙道:“过卖,这里逢此时节,均是如此温煦?”

店伙笑道:“几位客官定是远道来的,怎知去年我们这里来了位法师,法力通天。自来此地,天气便日日煦暖,田禾大熟;各县几家大户中,有人入了膏肓,请了法师前去做法,不几日便大愈,故此家家户户传颂功德,都去拜他做师傅,保佑平安。”

蒋元睿把嘴一撇,嗔道:“什么法师,定是哪里来的鸟头陀,贯会些障眼的伎俩蒙骗罢了。”

店伙听了,边筛酒边劝道:“客观若是看了州牧发出的告示,那便真真是被蒙骗了,那法师确有‘驭鬼运财’的手段。莫说法术,只说每月里人人分得这三分利钱,常人哪里寻讨处去?”

“何来的三分利钱?”

“十两花银一股,放在法师处,便每月可按股取利,入退自便,如此已经一年了。凡入了股的,都得了银子。”

蒋元睿道:“还有这等好事,过卖可是入了?”

那店伙摇摇头,“客官说笑了,十两花银叫小人哪里拆兑去?”

唐萧一旁插话道:“这位法师如此行事,可与他有什么好处便宜?”

店伙将酒端上桌,又放下一桶热汤,开始给四人热酒,“法师慈悲度人,不为便宜。”见四下并无旁人,又低声道:“如此体恤百姓,却不知比官府强了多少。”

常嵩听罢,面露不悦之色,心中却也明白个中缘由,吃了两盏闷酒,半晌不见说话。

四人正吃喝,忽见店外来了三人,看穿着便知是县丞并两个都头。三人刚进得店来,店主东便从后面迎了出来,口称:“明府今日怎的得了空闲,屈尊前来,令小店蓬荜生辉。”

那县丞摆摆手,“三郎与本县怎地如此客套,只管把些酒肉来,从卯时到此刻,我等还未进得半粒粮食。”待坐定才看到常嵩等人在店中。

两个都头中,一人来至常嵩等人桌前,取出随身告示,“几位可是远道而来?”

常嵩抱拳施礼,“我等乃是从京中而来,欲往广州去。”

那都头将告示一展,“可曾看了此文告?”

四人大略一看,正是和那“长通僧”有干碍。常嵩道:“都看过了,入了郴州,也多听人说起。”

听了常嵩声音,那县丞连忙起身过来,问道:“说话的可是子理?”常嵩见有人说他表字,又仔细打量一番那县丞,惊呼道:“莫非是玄则不成?”

那县丞双手揽住常嵩腕子,“子理还记得孔某?”

常嵩见了故人,自然喜出望外,“玄则说的哪里话,你我分别不过七载,却不知你在这里为官,为何不通书信,我这厢一直惦念。”

孔县丞听罢,眼眶泛起了湿润,“子理啊,孔某......”。常嵩阻拦道:“你我仍以小字称呼,切莫生分了才是。”

孔县丞点点头,“三郎有所不知,你我分别那年后,我便春闱落第,家中疏通关节,才谋了个高亭县的候补,又得知你受了荫补,迁了大理寺推官,更觉无颜相对。”说到此处,孔县丞脸上一阵红热,又仔细把常嵩端详一番,叹道:“高下立现,高下立现啊。”

常嵩安慰道:“二郎休要惆怅,一县父母,造福一方,适才见你与这店主东如此熟稔,便知二郎任上,定然百姓安居乐业,农不易亩,市不回肆,囹圄空虚。”

那店主东听常嵩这样一说,立即接话道:“这位官人所言极是,明府在任上,清如水、明如镜,委实青天!”

“既是青天,何不去把那鸟头陀拿了,还有你家黄州牧,尽管将官道封了,却也无甚妙计制服那鸟人,只把些告示来唬我等行路之人,莫不如做个酷吏。”蒋元睿一边厢插话道。

殳婳瞥了蒋元睿一眼,“闭上这张鸟嘴,也都知你不是喑人!”

蒋元睿翻了个白眼,侧过身独自吃酒再不言语。

那两个都头此时也窥见常嵩身上鱼袋,再听常嵩与孔玄则二人谈话,便知是京中来的上差,纷纷上来给常嵩见礼。其中一人说道:“上差有所不知,我家老爷自那法师立了这‘月利三分’的望子以来,每日里便到县内各家富户劝说,只怕众人受了蒙骗,亏了银两。怎奈这法师有些神通,纵使我家老爷这般亲自登门,也是徒劳,还有那七八户前去入股。上差也见了,今日里小人等陪老爷又走访了一遭,岂料又有两户入了股,真真无甚良策!”

常嵩道:“适才听过卖言讲,说这法师‘月利三分’已有年余,却不知这银两从何而来?”

“此人自称会这‘驭鬼运财’的法术,其实乃是以新股还旧利,平素里再做些劫掠行商的勾当罢了。”

常嵩点点头,“若欲擒得此人,必先当众揭穿才是,不然信众甚广,恐生出其他是非。”

孔县丞饮了盏酒,又交替捶了捶双腿,才缓缓说道:“二郎说的正是,怎奈此人确有些法术傍身,莫说我等,便是黄州牧,此时也是一筹莫展。”

唐萧适才一言未发,将前后经过听了个仔细,正想了个应对的办法,于是起身将酒盏端起,“既然故人相逢,何不吃上一盏,若说良策,在下不才,倒想了个主意。”

众人听了,纷纷举起盏来,“既有良策,说来听听。”

唐萧一笑,“莫急,待酒足饭饱再议。”

待众人吃喝一阵,唐萧这才慢悠悠将计策和盘讲出。众人听了,频频点头,便都应了各自的差事。常嵩方才起身前去算还银子,那店主东道:“既是明府的故交,又是京中来的贵人,便免了。”

常嵩摆摆手,“小本生意,取利不易。”说罢取出一锭银子,“余下便做祗应。”店主东接过银子,千恩万谢一番。

孔玄则与常嵩二人久未谋面,自然做了叙旧的打算,常嵩也有此意,于是众人随着孔玄则前去衙署,一路之上,凡遇乡民,皆过来与孔玄则唱喏,毫不避讳。常嵩看在眼里,心下这位故交确是官声素好,乡民如此拥戴,难能可贵。

到了衙署,孔玄则引着众人到了后院,进得书房之内,常嵩定睛看去,只见房中书桌、交椅,尽是些杂木家伙,竟无一样细木的,便问道:“二郎平素竟是这般用度?怎的细木家伙都不见一件。”

此时孔玄则幼子正闯进房中,看见来了客人,连忙拱手施礼,“幼羽见过各位父执。”

常嵩见这孩童如此达礼,心中不免喜爱,俯身端详一番这孩童,道:“二郎果然教导有方,只是这身粗布衣服,却不衬你家小衙内。”说罢从怀中取了一锭金子出来,转身放到孔玄则身旁案上,“却不知我这侄儿年庚,所谓‘一岁缀百钱’,这些想来也是够了。”

孔玄则刚欲推辞,常嵩伸手按住金锭,“子理并无轻蔑之意,二郎莫推让,二郎为官如此廉洁,乃是侪辈表率,子理由衷钦佩。待回京中定要在韩公面前保举二郎入京为官。”

孔玄则起身深施一礼,“玄则在此谢过!”

众人又将破那长通僧之事商议了一番,见天色不早,孔玄则拜别众人,命一个都头引着往郴州城中而去,安顿妥当,众人只待次日大显身手。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乱熙丰(上)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