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茶
一杯茶分三口品饮,小口喝入茶汤。
第一口,将热茶“嘬”进口中,在舌面铺开,使舌的每一个部位都能感受到茶汤的味道;第二口,将茶汤含在口中,往上颚处烘一口气,让茶香直灌头顶,同时将鼻腔中的气呼出;第三口,让茶汤顺着喉咙轻轻滑落。
2啜饮之落
那是一个秋天,跟朋友去喝茶,朋友大喝一口,“咕咚”一声咽下去,惊呼道:“噢!好烫!”
这时的窗外,有叶子从树上飘落下来,那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不是采,不是摘,也没有摇晃……而是自然之落。这一幕正与屋内喝茶的情景相契合,让坐在朋友对面的本人心有所感——“啜饮之落”这个词油然而生。
将一杯茶汤细细地进到嘴里,茶汤的一半落在舌上,一半趁着热气升腾而起。那升起的一半在上颚处飘荡,又透过鼻腔,直达头顶。落下的一半先是铺满了舌面,再不知不觉地浸入喉咙。如此,一杯茶汤连啜三口,味道弥漫、留存的更久,反而不烫。随后,口腔连同喉咙内的某一处会如泉涌般泛起甘甜,人们称之为生津、回甘。——这是用心等待的回报。
那个“落”是什么呢?“落”大概就是不推进、不作为,交给它、任由它、接受它、享受它吧。
朋友那个急于下咽的动作大概就是推进和作为,不但错失了对茶汤的了解与理解,还被它“烫”到了。
如果说,你与茶,在“下咽”的催促中错失了彼此理解的机会,并因此留下了“烫”的疼痛感受。那么,你的生活中又有多少这样的“失之交臂”,造成了你人生的漏洞与遗憾?留下了很多的痛感?起初时,也许你并未在意。一旦这样的漏洞与遗憾多起来,你越来越痛,惊觉时,人生已经千疮百孔。不如早早醒悟。
儿子小的时候,曾经因为他学不会汉语拼音而掐过他的脸、丢过他的书,他那时茫然而无措的眼神深深地刻在了施虐母亲的心里,每每想起便很愧疚,想跟他道歉,又开不了口。如今的他已经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了,虽然阳光懂事,却不知道他的内心会不会有伤痕。
第一次教他系鞋带时,充满了不耐烦,抱怨道:“为什么连这么简单的事都学不会?你怎么这么笨?”
懊悔自己的无知,这样的自己怎么配做母亲呢?母亲的天职就是无条件地爱、接受和等待啊。可在你小的时候,母亲还没有学会,等到你已经长大了,母亲才开始后悔。
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早点儿了解并学会,如何履行自己的天职。
没有觉察时,你往往会这样想:
“像眼前这样的日子快快过去吧!”
“孩子快快长大吧。”
一旦过去,你就会又被“烫”到了吧?
第一道茶,第二道茶,第三道茶……
茶要一道一道地品,品出每一道茶汤的不同味道,品出茶汤味道的层次感。
而每一口“啜饮之落”都仿佛人生的一次际遇,品味之后,总有收获。
打开你的觉知,别推进、别着急,别觉得不耐烦,爱上当下的这一刻吧!爱上当下这一刻的一切人、事、物吧!爱吧……
茶诗: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作者:张文亮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