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器
在空的茶器(盖碗或壶等泡茶器皿)中注入热水,将茶器的内部温热。
茶器,是担负着承载与包容使命的道场。
将热水注入茶器中,盖上盖子。稍候片刻,再打开盖子时,盖子上会出现密集的小水珠,茶器的周身也已经热了。
这时,就会问一个问题:“盖子上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是什么让茶器没有浸泡热水的部位也热起来了?”
“是气。”有人回答。
气的运行是肉眼不易见的,却在温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气的运行提升了茶器的能量,为一杯茶汤的出场做了“预热”、“预场”。
与“气”起着同等作用的,是行茶者在行茶前,要把“诚敬”放在心中。一个心怀诚敬的行茶者,才能泡出一杯真正意义上的好茶。
与做人而言,诚敬之心就是力量的源泉,是正气所存。“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内存正气,我们在这世上行走,还怕什么呢?
2把诚敬放在心里
漪漪小朋友只有两周岁,是茶道教室里最小的学员。最初,漪漪在茶席上的专注力只有二十分钟,二十分钟后,她就要离开茶席,在茶室里走走看看,还会吃一些零食。后来她的专注力才慢慢延长,可以达到三十分钟,甚至一个小时。
夏天的时候,漪漪妈妈带着漪漪来上茶课时,拿了一个大西瓜。
茶课结束后,我们三个人一起坐着吃西瓜。
“漪漪,我们来跟西瓜做个对话吧,”我说,将双手在胸前交叉握住,“先来看看西瓜是什么样子的?再闭上眼睛,问一问西瓜,它是怎么长大的?白天的时候,太阳公公晒着它,晚上的时候,这只大西瓜在月光下伸了个懒腰,就长大了……”
漪漪学着我的样子,笑着闭起了眼睛。
“西瓜还吸收了雨水,大地的能量,才变甜了,农民伯伯也在照顾西瓜,帮助西瓜长大,这样我们才能吃到西瓜,对不对?那我们要不要感谢太阳、大地和农民伯伯?”我问。
“是妈妈买了西瓜,老师。”漪漪瞪着眼睛对我说。
“噢,对,那漪漪要不要谢谢妈妈?”我被漪漪的话惊喜到。
“谢谢妈妈。”漪漪转过身去扑到妈妈怀里,妈妈欣慰地抱住了她。
吃西瓜时,漪漪妈妈目光闪亮地说:“西瓜真甜。“
这件事过去了几天,漪漪妈妈对我说:“崔老师,您的方法太好了。”
“什么方法?”我已经把那次的无心之举忘记了。
“就是与食物沟通的方法,现在漪漪吃东西前还会学着您的样子,双手握在一起与食物对话,然后再吃。她现在吃饭也不需要追着喂了,以前她会在吃饭的时候故意调皮,自从那天回来,她都自己吃饭,每次都吃得挺香的。”漪漪妈妈说。
“那一定是妈妈引导的好啊。”我说。
“这件事也引发了我的反思,以前想到的是,照顾孩子就要让她吃饱饭,现在突然明白,应该把诚敬放在孩子的心里,这样她不但能吃好饭,还能更好地成长。”漪漪妈妈说。
茶诗:
六羡歌
唐·陆羽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