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生活的开始
书名:觉茶,心生活的开始 作者:崔宝四 本章字数:1482字 发布时间:2021-10-08

这是第一节茶课。

 

1备茶

课前的备茶都是随机的,茶,本来就是顺其自然。

在课前的一两个小时,总是会灵光一现,也许会根据当时的季节、当天的天气、上课的时间……也许会根据不同的喝茶人、当时的心情……也许会根据手边有哪些方便的茶……总之,从备茶的环节开始,就已经进入了放任灵感的状态。

 

2去标签

并不会事先告诉喝茶的人,这是什么茶。对于喝茶人来说,在未喝之前,任何对茶的评价都是赘述,喝茶人需要被调动的并不是理智的分析,而是真实感受。

不对茶进行任何事先的说明,就是在给茶“去标签”。

去标签,是打开觉知、了解真实的根本。

有多少情况下,我们是通过“标签”在了解人、事、物?

价格、品牌;身份、名衔;衣着、相貌;舆论、世俗……如果除掉这些,你真的会看物、看人、看事吗?你能中正地对人、事、物做出客观的判断吗?

有人在喝茶前,总不忘介绍一句:“这是一万块一斤的武夷山正岩茶。”,“这茶是一位朋友送的,这位朋友是个厉害的人,喝得可都是好茶。”……

还有人会介绍说:“这位老师可是个懂茶的人哦,一会儿让他给咱们讲讲……”

每次这样喝茶,总觉得有负担。

喝茶,是人与茶的交流,是对茶的纯粹体会、是对眼前的人真实尊敬。

喝茶,不能喝标签,标签会使茶变味。


3行茶

每一次行茶,都是一次身心的调整。

调身:坐在椅子的三分之一处,尾椎悬起离开座椅,脊柱挺直,下颌微收,松肩、垂肘、含胸、拔背、竖颈、悬顶。手握空拳,置于桌上。

调心:专注礼敬,心无旁鹜,与茶合一。

为什么将泡茶的过程叫“行茶”?

行是动态的,是运行与转换。

木、火、土、金、水的五行能量在茶席中都有体现。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五行”是一个周全圆满的循环,五行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帮助、相互制约,以至达到平衡。

“行茶”即让木火土金水的能量在茶席上运行并转换,使一杯茶汤获得平衡的能量,并将这种能量回馈给人体。

人们坐在一起喝茶,就已经形成了一个能量场。在这期间,人们的表达、感受、情绪都在潜移默化地相互影响。所以,在茶课上,我们就只说茶,一切话题都借茶而发,不必言它。

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多面性的,一个负能量的话题很有可能在场域中进行传染,引发更多的负能量爆发。一些不着边际的家常话儿,也会把人们的心神扯得散乱,无法合一。

茶,在场域中起着“制衡”的作用,它引导、收摄、平和着场域的能量。

 

4来吧,先喝茶

茶,总是从喝开始的。

止语行茶,整个泡茶的过程没有任何的语言提示与解读,一切交流都是行茶者与候茶者在无声中进行的,是一种能量场之间的沟通。

直到大家品完最后一杯茶汤,交流才会以语言的方式进行。

“茶的味道如何?大家的感受是什么?”

面对这样的问题,初次接触茶的人往往会有些不知所措。

“挺苦的。”

“挺香的。”

“嘴里挺甜的,挺滋润的。”

“心里感觉很安静。”

每个人的回答都很简单。如果让喝茶的人来形容这种苦、这种香、这种甜、这种滋润与安静,大家又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语言。

直到有人突然说:“特别像小时候,妈妈在家里做大酱时,发酵豆子的味道。”

这样一开头儿,便启发了很多人的思绪,又有人说:“像割青草喂兔子时,散发的草香。”

也有人说:“是花蜜的甜味儿。”

……

这样品茶久了,就会有一个小发现,味觉会将人们藏在某一处的记忆不经意地唤醒,这种记忆的恢复,是喝茶人也始料未及的。

体察与觉知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然而,它们在很多人的体内沉睡了很多年,醒来的过程或快或慢。

 

茶诗:

山泉煎茶有怀

作者: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为什么每一节茶课结束之前,都要大家共同诵读一首茶诗呢?因为古诗的韵律可以激荡内心的波澜,将我们的心如涟漪般打开,意境悠远……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