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杯茶会从远古流传到今天?
为什么看似简单的操作与饮用,可以使人变得淡泊,安宁?
茶课,到底要向人们传递什么?
现代人的生活中,茶道精神应该怎么体现?茶道对现代人的生活又具有什么意义?
人们常把茶与生活分别对待,在喝茶的地方喝茶,在生活的地方生活。茶席上是一种表现,生活中又是另一种表现。
曾经瞧不起上个年代,父辈们用一只搪瓷缸子泡一杯茶,自己喝,也分给客人喝。但那可能就是最有诚意的生活,也是最有诚意的礼敬。
现代茶道精神,应该是茶与生活的融合。
茶,并不是形式,而是心的表达。
茶是一条进入了生活的河流,是一个涓涓细流的能量场。茶之路曲径通幽,把你从闹市带入森林,从繁华带入质朴。
遇到茶,似乎是一种必然,生命的窗开始向内打开,而不是向外。从此以后,你便知道:因为心的不同,人们共用同一空间,却在不同的世界。
神农氏畅想
据记载,神农氏是地球上第一个发现并使用茶的人。《神农百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民间传说,神农氏有一个透明的肚子,他立志要尝遍百草,以医民恙。通过他这个透明的肚子,可以清晰地看到所食之物对身体内环境的影响,探知食物是有益还是有毒,都能治疗哪些疾病,给身体带来哪些伤害或者好处。
识茶后,第一个神交的古人,便是神农氏。神农氏到底长什么样?他真的有一个透明的肚子吗?
还是,他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凡是进入他身体的食物,他都能感受到它们在身体的哪一个部位作用,发挥着怎样的效能,给身体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在那个没有仪器的时代,神农氏用觉知与自然界进行着沟通,领受了自然的馈赠。
那个时代的人与自然是零距离的,人的觉知更容易打开,亦或者,人体本来是具有觉知能力的,那个时候人的觉知还没有关闭。后来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人的觉知能力渐渐闭合、消失不见了。
更愿意把神农氏想象成一个或那样一群,神色坚毅的人们,他们的目光单纯、身躯充满力量,在撷草采英时听见鸟叫,他们的目光一定流转,溢满笑意。在遇到困境、毒草时,他们的目光也一定不屈不挠,既有对自然的敬畏顺从,又有突破困境、向往美好的决心与意愿。
在现代社会的乡村与大都市,也出现了一群“神农氏”,他们正在打开身心,联接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