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已经六岁了,该是上学的年纪了。于是,父亲带他村里的那个仅有一二年级的小砖瓦房,他还记得那是一个午后,他和父亲蹲着那个学校的院子里。旁边是一个比他大两岁的男生。他叫残生。
“你读几年级了?”父亲问残生。
“唉,还是一年级。”
其他的记不清了,但追光清楚的记得这个男生那略显麻木的脸庞,虽然不懂这是哪里,那个表情又是为什么。
父亲将他安置好就走了,看着这满教室的人,还有那喧闹的声音,追光害怕了,他不喜欢这里,他也不习惯这里。
父亲再次见到追光的时候,追光已经是全身的泥水,连那脸上也是。据带他回来的那个人说,他一个人陷在泥里面走不出去,站在那里。
没错,追光逃了出来,他实在是害怕那种环境。那种置身于一大片人之下的环境,那不属于他。那也不是他的世界。
没办法,叔叔再次带他回到这里,这一次,叔叔坐在他的身边。他也没有再逃,仅仅是坐在那里发呆。
就这样,追光正式成为一名学生,也有了玩伴,可他几乎不会像其他孩子那样,要么是你追着我,我抓住你。要么拿着笤帚打闹,他会安静的靠在墙上,想着些什么。当然,他也不知道自己再想什么。直到多年后,他的老师再次对别人描述他的与众不同,就会说这些,说他下课就在想上课学过的东西。对此,追光表示毫不知情,肯定没想,那么简单的东西,为什么下课还要想。
于是到了一次上课的时候,老师对这群年幼无知的孩子讲起了梦想。你们以后想干什么呢?
“我想看电视,吃好多好吃的!”
“我以后也要当一个老师,然后去管我的学生,给他们布置作业。”
“我要做官呀!”
叽叽喳喳的孩子们讨论个不停,但是,追光此时就迷惑了,他想干什么?
“老师,你知道怎么样才能抓住光吗?”追光饶有兴趣的问道。
“抓住光?光是抓不住的呀。”老师略显宠溺的告诉他。
“要不你以后好好学习,做个科学家吧!那样你就有可能抓住光的。”老师并没有让这个孩子放弃,毕竟有梦想,就要去追呀。
“为什么要抓住光呀?”旁边的一个还是略显疑惑的问道。
“光不是一直在吗,就算是晚上我们家里也有灯。追光,你们家没有灯吗?”又有一个小孩子问到。
“因为我答应光了呀!有一天,当我能抓住光的时候,光就永远留在我身边了!”追光十分严肃的回答。
“哦,是这样呀!”
于是他决定了,他要当一个科学家。
在那个用一大张白纸切开,压在一起,然后用针线缝住的本子上,他拿着那个削尖的铅笔,写下了他的梦想。
当我们再次回忆往事时,难免唏嘘长叹,感慨少年的美好。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情感,想做就去做,也不管有多难。这可能就是幼年吧,这可能就是最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