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烽火狼烟101章 轮台九月风夜吼
书名:赤龙军神 作者:白少宇 本章字数:5593字 发布时间:2021-10-07

第一百零一章 轮台九月风夜吼


 

上回说到,面对割让土地换免除岁币的留言,二十万蓝鹰人,上至白发苍苍的老者,下至步履蹒跚的孩子,将近二十万名蓝鹰人,手牵着手,肩并着肩,组成了一条数十公里之长的“人链”;骄傲的蓝鹰人,用此等方式,向罗伯特·爱德华公爵请愿:绝不能向赤龙人割让半分土地,否则,将是蓝鹰帝国历史上,永远不能弥补的耻辱!而就在龙鹰大陆的另一边,用麻油洗掉眼上石灰的李善佶,来不及高兴,便得到了师奕如死亡的噩耗,悲痛欲绝的他,发出一声凄厉悠长的惨叫,一口鲜血喷出,昏厥过去……

 



半个太阳挂在山间,山顶苍茫萧索,将阳光混合成了暗红色,映衬天边飞云,黯淡凌乱。

李秀凝远眺山边残阳,焦虑犹如黄昏一样,向她慢慢袭来。

 


回宫之后,叫来太医诊断;

皇上昏厥过去,太医自感责任重大,紧张之下,人战战兢兢,搭脉的手指也哆哆嗦嗦。

 


诊完脉,太医的表情才稍作轻松,得出诊断结果:

“回长公主,皇上是急痛攻心、惊吓疲劳过度,故一时昏厥,并无大碍。

只需好好休息,仔细调养,就能恢复,请长公主放心。”

 


闻听太医如此一说,李秀凝心里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可李善佶已昏迷整整一天,至今仍未有苏醒之意,怎能不令她万分担忧、饱受煎熬。

 


李秀凝长叹口气,如今黎民百姓、朝中官员,几乎对此次谈判成功,充满乐观情绪,令她甚为不安;

知道诸多内情的李秀凝,明白蓝鹰人居心叵测,担心蓝鹰人提出此番和谈,只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有心想劝说皇上整备军事、以防不测,可这位好弟弟,沉浸于儿女情长,难以自拔、情深而伤。

 



站了一会儿,吸了几口清冷空气,李秀凝决定回去,到床边继续守护李善佶;

那毕竟是她亲弟弟,父母皆已去世,弟弟是她唯一的亲人;

有时也被他气得不轻,但她真心希望,弟弟能早点康复过来。

 


李善佶终于醒了,睁开眼睛,呆呆看着李秀凝:“姐姐,我们这是……这是在哪儿啊?”

他一边问,一边从床上爬起身来,两脚刚刚沾地,只觉得脑袋发晕、两腿发软,险些栽倒;

幸好李秀凝一把拉住了他,旁边太监赶紧过来,将李善佶扶回床上,盖好被子。

 


李秀凝用湿毛巾,轻轻擦拭他的额头:“你病迷糊了?这不是你的寝殿吗?”

 


李善佶听她一说,仔细往周围一看,原来已回到宫中;

他醒来初时,以为自己还在师奕如房间里,瞧着寝宫一切,都觉得不对劲。

 


李善佶又想起身,怎奈脑袋发沉、浑身乏力,刚欲用手撑床,忽觉得手臂一阵酥软,又躺了下去:

“姐姐,咱们怎么回宫了呀?那奕如,她……”

 


李善佶本想说,师奕如那里有刺客,此时才突然想起:

师奕如死了;

这个千娇百媚、聪慧温柔的女人,这个令他情迷至深、神魂颠倒的女人,已经死了;

他再也见不到她,再也不能和她把酒言欢、吟诗作画,再也不能和她玉床相拥、颠鸾倒凤了。

 


悲从心起,情难自已,李善佶伏在床上抱头痛哭,哭着哭着,突然心中闪过一个念头:

遇到她,是此生最开心的事情,若不能和她相伴终生,这个皇帝做不做,又有什么意思?

身为九五之尊,却连一个女人都保不住,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义?

 


李善佶两眼冒火,双眸赤红,从床边拔出一把短刀,调转刀锋,就要往胸口刺;

此一来,站在床前的宫女、太监们,吓得魂飞魄散。

 



千钧一发之时,李秀凝每天习武不辍所练就的身手,发挥了关键作用;

小皇帝刚举起刀来,李秀凝近在咫尺,一抬手,一把攥住他的手腕,反向使劲一拧。

 


李善佶是男子,按说,力气应该比李秀凝大,但他一者不好武事、懒得锻炼;二者正在生病、体虚气弱;

此一来,哪里抵得过李秀凝千钧之力,腕子一疼,手一松,当啷一声,短刀掉在地上。

 


李秀凝眼疾手快,刀刚掉在地上,立刻一脚将其踢远;

身边宫女太监们,此时也反应过来,忙冲上来,将李善佶紧紧抱住,使其动弹不得。

 



李秀凝本想训斥于他,但见李善佶用情如此之深,不由自主想起自己对霍青的钟情,心中感叹:

遇上一个情字,纵然是堂堂天子、金枝玉叶,亦难以免俗;

否则,何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李秀凝心中一软:“你若死了,谁来给师奕如报仇?”

 



此话一语中的,之前还拼命挣扎的李善佶,全身一震,登时停止了挣扎,冷静下来,喃喃自语:

“不错,不错,我若死了,谁给奕如报仇。”

 


他猛然想起,姐姐曾经命令霍青抓住刺客,且要求务必活捉:“姐姐,那刺客呢?抓住没有?”

 


李秀凝脸色一黯,叹了口气:“很可惜,刺客已经死了。”

 


李善佶一皱眉头,满脸不满意:

“死了?怎么会这样?那个霍青不是很厉害吗?他怎么这么没用?”

 


李秀凝听他话锋不对,心说:这是一肚子邪火没处撒,他要拿霍青顶缸啊。

有心想为霍青开脱,但话不能明说:

“皇上,你当时被侍卫们带走洗眼睛去了,有些情况有所不知:

你离开房间之时,刺客趁着混乱,把奕如姑娘推了过来,并在她背后狠狠射了一箭,可怜的奕如姑娘,就这样被杀死。

霍青想要活捉刺客,一箭射中了刺客的腿,可没想到,刺客凶狠异常,见无法逃脱,便服毒自尽了。”

 


李善佶一听,心说:我父皇在世之时,就经常夸奖我姐姐会说话,现在看来,一点不假,让她这么一说,我若再想追究霍青的失职之过,还真不大容易;

若毫无理由,直接杀掉霍青,很容易落下一个滥杀忠臣的恶名。

 



小皇帝李善佶,毕竟是太宗皇帝李世政的儿子,好歹也是明君之后,继承“太宗”之功,这面子还是要的,不想担一个“昏君”的罪名;

可要不杀霍青,他又不甘心,生怕一旦李秀凝和他做出事来,到那时就晚了。

 


李善佶左右斟酌一番,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来人,宣霍青觐见。”

 


李秀凝从旁仔细观察李善佶,见他嘴角微微扬起,似面带微笑,然目光中暗含杀机,暗暗为霍青担心。

 



此时霍青就在殿外守候,得知召见,不敢怠慢,忙快步进来,双膝跪倒,低头看地,不敢东张西望。

 


只听小皇帝说道:“抬起头来。”

皇上有命,霍青不敢不从,抬起头来,双眼却不敢和李善佶对视,将目光移动到小皇帝的下巴位置。

 


臣子是不能和皇上直接对视的,否则有刺王杀驾之嫌;

即便从现世社会的交际来讲,凝视对方下巴到鼻子这个区域,也会给对方造成一种温和亲近的感觉。

 



李善佶仔细打量霍青,心里嘀咕:

好一个俊美少年啊,要是换上戏装,打扮起来,上戏台上唱青衣,足以令无数女人倾倒、嫉妒;

别说是女人了,就是男人,瞅着这么一张英俊的脸,细细观看一番,也要暗暗喝彩,好生羡慕。

 


他惊艳之后,却是愈加坚定的决心:

此子如斯俊美、英气十足,偏又武艺高强、胆识过人,的确是人才难得啊;

可惜啊,为了江山社稷,为了我姐姐将来的婚姻幸福,我不能留你!

 



李善佶微微一笑:“霍青救驾有功,晋升为一等侍卫,赐黄金百两。”

 


李秀凝将忧虑的目光投向霍青,心说: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既然已经“与之”了,接下来就该“取之”了吧。

 


皇上下令封赏,自有太监、宫女前去库房,将新的官服、赏金取来;

一名太监,将赏金端过来,递到面前,霍青先朝李善佶深深一拜,接过,再拜。

 



一名宫女,将官服也端了过来,往霍青手里递的时候,出了个小小意外:

她往前一递,霍青抬手一接,交接之时,两人的手,发生了微微接触。

 


东西过手之时,两人的手发生触碰,本就是正常之事;

问题在于,自打霍青进来,宫女就被这位帅哥的“盛世美颜”迷住了,不敢明目张胆地看,时不时偷偷瞄一眼;

如今,手和霍青轻轻一碰,宫女心一颤,立马面红耳热,心狂跳起来,手腕一软,差点把官服倒在地上。

 


霍青是何许人也,眼见木盘一歪,一伸手,将木盘端正,就势从宫女手中接过,朝她微微一笑;

那宫女适才差点闯祸,吓得花容变色,幸得霍青解围,亦朝他感激地偷偷一笑,退到一边。

 


这段小插曲,李秀凝自然看在眼里,忍不住抿嘴一笑,朝霍青微微眨了一下眼:

看不出来啊,你还是个怜香惜玉的主。

 



李善佶视若无睹,面无表情:

“虽然刺客已经自杀,但背后必有主谋之人。

霍青,限你在十天之内,查清背后主谋,捉拿归案。”

 


李秀凝听了,心中一惊:

我的好弟弟啊,你够狠;

霍青是军人,不是捕快,查案子方面一窍不通;

你只给他十天时间,不等于要他的命吗?

 


霍青闻听于此,亦是暗暗苦笑:

十天破案?您当我是福尔摩斯啊?还真瞧得起我。

可强权之下,无法讲理,甭管行不行,只能先应承下来。

 



霍青还没来得及回答,李善佶却先说话了,他眉眼间闪过一丝阴冷的笑,突然一指适才犯错的宫女:

“来人,将这贱俾,拉下去斩首!”

 


此命一出,众人皆是一愣:

刚才宫女犯错,没见他生气啊,怎么突然就要杀人了?

 


皇上有命,谁敢不从,两名甲士进得屋来,架起宫女,就往外拖;

那宫女吓得魂飞魄散,连连哭求饶命,声音颤抖嘶哑,已然不成动静……

 



李秀凝见小皇帝如此暴虐,一皱眉头,想为之求情,但仔细一观:

李善佶满面寒意、杀气腾腾,尤其是一双眼睛满是血丝,恶狠狠盯着哭喊挣扎的宫女,似噬人恶鬼一般。

 

李秀凝心中一寒,不由自主闭声噤口、沉默无言:

师奕如死了,刺客又服毒自尽,李善佶纵有冲天之恨,却无处发泄,便要杀掉这个“犯错”的宫女,以泄心头恨意。

想清此理,她纵有恻隐之心,也只能沉默以对。

 


旁边的宫女、太监中,不乏与这位宫女交好之人,见其被如此对待,心中不免忧愤难平,但此时此刻,谁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正当此时,只听有人说道:“慢着!”

此话一出,包括李秀凝在内,所有人都被吓了一跳:

这个当口儿,胆敢求情,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不想活了。

 


众人循声望去,见喝止侍卫的,正是霍青。

 


霍青不是傻子,能感觉出来,这小皇帝看他不顺眼,处处针对、百般刁难,如今见到小皇帝迁怒于人,不禁心说:

你既然讨厌我,又何必伤及无辜呢?

 


霍青与那宫女素不相识,却不愿见到别人因己受难:

“启禀陛下,卑职一时走神,没有接好盘子,罪在卑职一身,还望陛下开恩,放过这位可怜的宫女。”

 



李秀凝见他出言为宫女求情,心中又气又恨:

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自己个儿的命都要保不住了,还顾得上别人,你是不是脑子有病啊?

 


众宫女、太监从未见过有人如此大胆,面面相望、震惊之余,亦暗暗佩服他的正直和勇气。

 



出乎意料的是,李善佶见霍青求情,不仅没有生气,反而从脸上挤出了一丝微笑;

他张开嘴巴、眯起眼睛,努力扯动面部肌肉,将嘴角朝两边大幅度扯开;

尽管五官竭力配合、勉力支持,可这个微笑终究还是不怎么成功,看上去僵硬、虚假,令人厌恶。

 


带着这丝“微笑”,李善佶用余光扫了一眼旁边的李秀凝:“好啊,朕倒想听听,霍侍卫,你是因为什么一时走神的?”

 



“这……”霍青卡壳了,口才机敏、临场应答,绝非他的强项,可此时此刻容不得沉默是金,“回陛下,卑职……卑职……见这位宫女大姐……”

 


论年龄,这位宫女十六七岁的年纪,比霍青要小,叫“大姐”肯定不合适;

可霍青为了赢得思考时间,只能多说一个字就是一个字,哪里还顾得实际上谁大谁小。

 


得亏这就是生死关头,那宫女也无暇计较;

若是到了现世社会,一个二十岁的大小伙子,管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叫“大姐”,估计得被“大姐”追打一条街。

 


霍青一边说,一边朝那宫女扫了一眼,见她泪水潸然,又不敢放声哭泣,生怕再激怒小皇帝;

一双细长美丽的眼睛,将乞求期待的目光,尽皆投在他的身上。

 


霍青被她如此凝视,对其怜惜愈甚,遂灵机一动:

“见这位宫女的手,白嫩细腻,指若葱根,非常好看,故一时走神,请皇上治罪。”

 


人命关天,霍青不会撒谎,也就只能硬着头皮、随口胡编,李秀凝瞅在眼里,忍不住想笑,但想到当下情势,只得抿紧嘴唇,忍住不笑。

 



明知他是胡说,李秀凝还是禁不住看了看那宫女的手,见其肌肤白皙,但手掌略宽、手背微厚,且指关节稍显粗大,显然是经常干活所致;

她用手绢微微一擦嘴角,借此也观察了一下自己的手,见其嫩白玉润、恰似柔荑;

二者相比,岂止是天上地下。

 


李秀凝初得小胜,微微得意,可转念一想:

自己身为公主,居然去和一个宫女,比较谁的手好看,真是有点跌身份。

想到这里,瞥了霍青一眼,摇了摇头,不再纠结。

 



“奥,是吗?”李善佶似乎被逗笑了;

这一次的笑容,比刚才硬拧出来的笑,真实了很多,这份开心更像是发自内心;

他挥了挥手,示意那宫女过来。

 


那宫女先是被吓了个半死,如今又看到活下来的希望,一番折腾下来,不亚于阎王殿门口转一圈,此时两腿打软、发颤,哪里还能走得了路;

侍卫阅历丰富,此等情况见得多了,瞧她这样子,估计没法自己走过去,遂将其扶起,架到小皇帝跟前,再一松手,宫女咕咚一声,瘫坐在地。

 


李善佶握住宫女的手,左摸摸,右看看,好像在赏玩一件珍贵的玉器;

宫女早被吓得三魂掉了两魂,任由他把玩,不敢出声,更不敢动弹。

 


李善佶握着宫女的手,心中再次忆起师奕如;

那时,花前月下,红药阑边,携伊素手,暖语依依,浓郁胜酒;

如今,美人已逝,阴阳相隔,空对冰轮,可奈今生,惆怅离情。

 


悲苦之后,李善佶瞧着霍青,又瞅了一眼李秀凝,心中似万把钢刀翻滚而过,痛恨交加:

说不定,就是我姐姐把刺客引来的,若不是她,我的奕如,何以香消玉殒?

就是你们两个,害死了我的奕如,我岂能轻易放过你们?

 



李善佶恨从心头起,手不自觉加了力气,将宫女的手握得咯吱作响;

那宫女不知他为何如此用力,疼得要死,又不敢出声,紧咬下唇、默默忍受。

 


“哼!”李善佶终于放开宫女的手,“霍侍卫喜欢她的手,好啊,那朕就把这双手,送给你,来人,把她的手剁下来!”

 



什么?

那宫女一听,惊惧交加,悲痛绝望,登时昏厥过去;

旁边宫女、太监们面面相觑、众皆失色。

 


霍青没想到小皇帝如此残忍,眼中杀气一闪,却见李秀凝朝他微微摇手送目;

见公主如此,霍青便不敢动,又想起罗兰,有了顾忌,遂强压怒火,冷静下来。

 



不多时,一声凄厉惨叫过后,一双血淋淋的手,被侍卫端进来,摆到小皇帝跟前;

李善佶拿起一只断手,饶有兴趣打量一番,突然一使劲,狠狠扔到霍青脸上。

 


霍青没有躲避,任由血洒在脸上,面无表情、冷漠以对;

血滴从脸颊流淌而下,于下巴处微微停留,随后滴到地上,很快被泥土吸收干净,仅留下一点暗红色痕迹……

 


“你听好了,”李善佶又拿过另一只手,丢到霍青面前,“这次是剁她的手。如果十天内,你破不了案,到那时被剁的,就会是你的手。”

 



李善佶欲杀霍青,为了师出有名,先奖赏其功,再命其限期十日内破案;

霍青再次面临着危险的局面,此次的对手,却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对手,那就是当今皇上;

他能否在十天之内成功破案、摆脱险境?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第一百零二章《黄埃散漫风萧索》。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赤龙军神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