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闲散时光
就在安宁十七年上半年人们的注意力都在中书令人选的问题上的时候,薛紫萱回到了宁安府,裴光阳也被召回。裴孝信对这个有着特殊经历的女孩儿很喜欢,孙敏薇和裴光阳也很喜欢,裴孝安的儿子裴慧阳竟然也很喜欢。裴孝信都在想我们裴家为什么会这样,都喜欢一个女人。
按道理来说,裴孝信是愿意让裴慧阳娶薛紫萱的,但是裴孝安当时重病在身,不久去世,裴慧阳要守孝,是无法娶妻的。裴家是大族,礼法很重,裴慧阳无奈,孙敏迪也没办法,最后是裴光阳得了个便宜。
薛紫萱喜欢的是裴智阳,但裴智阳已经娶妻,她又不能为妾。不过他倒是也觉得裴光阳也很不错,比哥哥更稳重一些。
因为裴孝安去世,裴孝信决定这一年不能让裴光阳和薛紫萱成婚,但让二人住在一起,以义女的名义,但实际上人们都知道了,只是差一个礼仪罢了。
东林的叛乱已平,海山洲的局面再度安定。而狄国江海行省方面,魏旭斌卸任,陈定安在安宁十六年底接任江海行省参知政事兼双海路总管,成为双海路名副其实的统治者。陈友辉进攻双海路接连失败后,就将注意力转入了与朱彰标的作战中,互有胜负。而方谷国继续首鼠两端,张诚宽在自己江淮领地内称孤道寡,对朱彰标则采取防御态势。
陈定安接任双海路后,马海晋派人祝贺,陈定安也保证会继续履行约定,海山洲的环境此时候是少有的安宁。
安宁十七年六月二日,于宁清、赵康弘建议马海晋在安海行省进行新一轮的发展计划,得到了崔锦贤、于卓嘉、林文昂的支持,大意是:
安海行省今日之安定局面来之不易,乃先王、晋公及公子三代人八十余年百战所得。目下西道与我和睦,自由贸易。我可以我之粮食大量换入我所需之物品。同时在我境内广种棉田,使我布匹逐渐得以充足。一食二衣,只要我之衣食所需能基本自给,则可立于不败之地。同时糖、茶、林木,亦可大力垦殖,以此交换我所需之物。
自古男耕女织,我境之妇女虽不乏勤勉之辈,然仍有不少性情游惰,尚绮罗,妆珠翠,好游成俗,恐闲而生事,因此宜广兴桑麻,诚为急务;宜广与西道贸易,得其良种铜铁,在我境内大力耕垦壮我实力;水利为农之本,境内多河流,宜广建渠兴修水利,为农本,灌溉田土,则可良田租赋翻倍;土人已平,难掀大乱,然小股土人仍有与我垦民械斗争执之事。宜令地方官吏和驻军严加保护,保护我之垦民与粮食。
马海晋对此也很赞同,交付实施。
之后下半年里,赵康弘等人多次去宁安府下的各县查看水利的建设。到年底的时候,宁雄、安宁县的修建多年的水利设施得以建成,可以灌溉良田数万亩,粮食的产量得到了比较稳固的保障。
安宁十七年,王涵薇为马康岩生下了一个儿子,起名为马荣义。
安宁十七年顺利的结束了,安宁十八年开始了。刚二月的时候,赵康弘在没有和于宁清商量的情况下,单独向马海晋提交了一个新的计划,涉及到了裁军和部分改官制的建议,大意是:
现在安海行省军队有天雄军、左右军,共三万八千人;水师两万五千人;地方镇西军、义武军、铁林军、东宁军、宁安军、威虏军共三万人,总计为九万三千人。
目下土人已平,且有刀弩手为备,西道和睦,可渐次裁军,节省兵费粮草以充劳动力进行耕作,并制造储备军械,以兵力换劳动力。
仿前朝旧制,将天雄军改名为殿前军。殿前军、侍卫亲军左右军的统帅全部以主管公事为名。殿前军、左右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彻底成为虚职作为荣誉加衔,待遇品级等同参知政事。
殿前军员额两万人,下设前、后、左、中、右五军和亲军、选锋军、摧锋军、踏白军、游奕军,共十军。十个军分属左右两翼,每翼辖四个军,统帅直辖中军和亲军,左翼掌前、后、选锋军、踏白军;右翼辖左、右、摧锋、游奕军。每军两千人左右,共两万人;
雄虎军三千人纳入殿前军;
侍卫亲军左军和右军员额各一万人,各辖前、后、左、中、右五军。
地方驻军全部裁撤重编;
兴北府驻军都统制,辖七千人,西部驻两千人,东部邻近土人驻三千人,南部驻千人,中部北部千人;
通远州驻军都统制,辖八千人,远南县驻扎两千人,怀卡驻三千人,通南及州城驻扎其余兵马;
殿前军、侍卫亲军左右军驻扎宁安府周围,分派部分兵力驻扎宁安府、怀远府和思岭地区。
水师两万五千人,裁减三千人,前部驻扎连山、连海;主力驻扎宁西、宁安府,后路驻扎思岭。分派部分驻扎兴北、光化一带。
裁减后军队由九万三千人减少到八万人。
马海晋看到这个计划后,实际上是很高兴的。目下的局势与祖父当年的局势不一样了,狄国东南已经四分,不会对安海行省产生大的威胁,因此保留近十万的庞大军队是不合适的。而且有大海阻隔,安海行省的安全是可以保障的。马海晋也有过军旅生涯,看到赵康弘这个计划,就知道赵康弘已经是非常慎重的了,只是裁减了一万三千人,还保留了八万多人,按照他的想法裁减到五万人,恢复到祖父当年时候的才是他的愿望,可是他也知道即便如此也会引起不小的波澜的,这牵扯到不少人。
安宁十八年三月初,马海晋召集中书枢密和六部官员在宁安宫议事,提出了赵康弘的裁军几乎,他为了保护赵康弘,说这是自己提出来的,父亲马宪永也有此意。
虽然他搬出了父亲马宪永,但是人们都知道马宪永远在怀远,此事未必知晓,果不然,崔锦贤、马海阳、杜辰皓这些有过军功的人都对此反对,枢密使韦昊英、参知政事于宁清、兵部官宗元炳也默不作声,很明显,一开始就很难办。这还是官员,而军中的将领态度更是可想而知。虽然这些将领都不是地方驻军将领,但地方将领与他们都是有联系的,虽然此次不动天雄军和左右军,但裁撤了地方驻军,下一步极有可能就是这些人。
不过马海晋也看出来了,水师的裁减应该会顺利许多,只减少三千人,问题不大,他们也都没有反对。随后马海晋命令韦昊英、马海阳、宗元炳下令梁华运裁撤不精熟水师的人员三千人,这个比较顺利,到六月全部裁减完毕,安置到思岭县耕种,给予田土耕具和物资。
四月初,马海晋以派于宁清视察兴北府水利建设和考核官吏为由,让他前往怀远宫觐见马宪永,希望父亲能支持他裁军。
四月中旬,于宁清抵达了怀远宫转述了马海晋的计划。
马宪永:“大海阻隔,保境安民,确实不需要这样多的军队。要么不裁军,要么就不能犹豫。我觉得只裁减了一万三千多人是恰当的。裁减后的人可以去东林垦荒或者去扩建文宁宫,那儿正需要人手。告诉海晋,我支持他裁军。”
马宪永还写了一个给儿子的提议,让于宁清交给马海晋。
马宪永手令的大意是,让裁减下来的军队自己选择,或者去垦荒或者去扩建宫城。垦荒有功者,免除赋税一年。扩建有功者,给予子孙品级虚衔,或者给予田土。同时让裁减的军队中有技艺或能干者可以进入官府充当差役,维护地方日常的治安,清理那些不合格的差役。
马宪永考虑的要比马海晋、赵康弘肯定要细致一些。
五月初,于宁清带回了马宪永的办法,马海晋觉得有了依靠,以父亲的名义下发,自然阻力少了很多。
六月开始裁军,并有一些新的变化:
义武军、镇西军、东宁军的名义全部取消,改为兴北府驻扎殿前诸军,以段衡德为都统制,江海诚为副都统制,驻扎东部防御,柳伯雄为同副都统制,驻扎西部,加轻车都尉虚衔;
天雄军前军、左军和侍卫亲军左军前军驻防怀远府各县,仍旧隶属天雄军和侍卫左军,平时训练由天雄军副都统制赵勇虎节制;
铁林军取消,威虏军保留,铁林军和刀弩手中挑选精锐补入威虏军,以达到八千人的员额;
威虏军改称通远州驻扎殿前驻军,霍彪为都统制,裴光阳、李成川分任副都统制;
天雄军后军、右军驻防宁雄、思岭一带,由右军副都统制林文明节制;
免去白福诚右军副都统制,出任水师副统领,协助梁华运;
苏牧、曹友庭、刘光胤职衔不变;
因为裁军,镇西军都统制常武、宁安军都统制杜孝瑞、铁林军都统制安元林都没有了职衔,不过马宪永已经考虑到了。他在让于宁清给马海晋的信中也提及了这三人的问题和安排。
六月中旬,马海晋下令:
原宁安军都统制杜孝瑞加上骑都尉衔,出任怀远宫亲军副统领,协同赵勇虎训练怀远府所驻各军;
原铁林军都统制安元林调任枢密院,任正三品枢密直学士;
原镇西军都统制常武任文宁宫留守,加从三品护军衔,节制文宁宫禁卫。
苏牧、霍彪、常武都是同一个时期崛起的,常武年龄最长却最沉稳,不苟言笑,任劳任怨。这是马宪永最喜欢的,但一直没有空余的职务来安排他,这是最可惜的。
兴北府知府是王有佳,但是王有佳治理地方可以,对于军务并不擅长,马宪永本想让常武出任兴北府都统制,无奈段衡德的韦昊英带过来的流亡人员,且有部众,不可轻易更换,故而只能暂时让常武出任文宁宫留守,这样就成了实职正四品留守,并有从三品虚衔。而李景文,马宪永想让他进入中书省,但这样动作会太大,决定免去李景文文宁宫副留守职务,任命李景文为正五品实职的同知兴北府,位在王有佳之下。不过考虑到王有佳和李景文的出身及可能的矛盾,给王有佳加通议大夫的虚衔以示安抚。
李景文虽然被免去文宁宫副留守的职务,但是出任实职的同知兴北府,其母和叔父都非常的高兴,证明李家还有机会。李家是东兴人,就在兴北府治下,而东兴是兴北府最重要的最富庶的县,府城本来就是兴北县和东兴县各出一部分而来的,如今李景文实职同知兴北府,李家的势力将再度得到恢复,并有可能再度发展。
除了李景文外,马宪永对当年李凯勤的胆略十分有印象,这一年李凯勤也已经三十岁了,还任昌宁县县令。昌宁县知县方明轩知道李家在此的实力和威望,已经不想管事儿了,实际昌宁的事务都是李凯勤在管理。从狄国东南大乱以来,昌宁成为东南少有的安定富庶的地方,吸引了不少的流民和财富,李凯勤都将他们妥善的安置,有的转运到了海山洲,为浙东民众所信服。而且李凯勤与方谷国所部也相处的比较和睦。这些,马宪永父子都知道。
安宁十八年六月在提升了李景文后,也顺势提升其儿子。七月初,马宪永直接下令升昌宁县为昌宁州,李凯勤为昌宁州知州。将连山县以北所以马宪永地盘的岛屿全部划归李凯勤节制。双晓岛、南山岛的人员物资也统归李凯勤调配,并节制安北军,便宜行事,加团练使衔,成为了海山洲最年轻的也是最有实权和财富的地方大员。昌宁州下设飞宁县、宁光县、安北县、南山县。飞宁县就是飞扬岛,由李凯勤直辖,宁光县就是宁光岛,安北县辖飞扬岛以北岛屿,主要是双卡岛和岱山岛,南山县辖双晓岛和南山岛。因为昌宁州地处最北端,距离海山洲遥远,故而这里的官员全部高配。
因为距离遥远,八月初,李凯勤才得到了任命。李凯勤对荣升是非常高兴的,昌宁州管辖大小岛屿很多,人口几近二十万,还有遍地的财富。为了向马宪永父子表示忠心,李凯勤将年仅五岁的次子李学烈送到了海山洲,实际上是充作了人质。并让人带回了自己进献的礼物,棉布一万匹,各种农具器械及制造图纸、书籍等,还有金银首饰及美女二十人等。还有他重金买来的已经十分罕见的前朝部分宫殿图纸。
对于李凯勤带回来的礼物,马宪永十分喜欢。其实此时他最喜欢的就是图纸了,尤其是农具器械和宫殿图纸。农具器械可以提高海山洲的生产技术,宫殿图纸则是满足马宪永年老却日益膨胀的私欲。
马宪永本来个人的各方面兴趣都不是很强,也是比较节俭的,但是母亲去世后,他感觉到少有的孤独,也变的越来越奢侈。从安宁十五年起,马宪永的花销是越来越大了,他对吃喝倒是不讲究,而是对建筑和美女很有兴趣。以前还没人敢给他送女人的,李凯勤算是开了头了,他倒是全部笑纳了。其实他根本已经有心无力了,再说他也不敢。他之所以留下美女,就是想以美女来犒赏下面的人,让他们忠心,他认为有时候女人比钱更管用。
李凯勤送来的美女,马宪永将其全部安置在文宁宫中充数打扫,作为丫鬟。如果有功臣喜欢,毫不吝啬。马宪永从这年的年底,多次给儿子及兴北府知府王有佳暗示,让他们继续扩建文宁宫,但是马海晋及王有佳就是装作不知道。李景文倒是明白马宪永的意思,和文宁宫留守常武悄悄的利用裁减下来的军队作为劳动力,并协商柳林亭,为马宪永扩建文宁宫。他们知道第二年就是张铭静的八十寿辰了,马宪永对自己的寿辰不在乎了,但对妻子的却很在乎。所以赶工期,大量征用劳动力进行扩建。其实李凯勤任文宁宫副留守的时候就已经秘密开始扩建了。
要继续扩建文宁宫,木材是必不可少的,不过海山洲的木材是比较多的,只是转运过来比较难。而除了木材外,其余装饰品和各种东西都是十分重要的,有的本地能够生产,但有的就不能,他们从走私商人那里大量采购,甚至查抄走私商人的资产,用他们的钱来购买。总之是无所不用其极,一切做的也非常隐秘。但是王有佳已经发现了,却不敢上报,也不制止,只是暗示李景文,不要做的过头了,如果因为这而弄出民变,谁也没有办法。
这一年年底的马宪永脾气也变的暴躁了许多。
安宁十八年九月,马宪永在散步的时候,由马丹丹陪伴,无意间看到几个宫女和侍卫在窃窃私语,后来派人查到是有几个侍卫看上了马丹丹的姿色,马宪永得知后大怒,随即将这几个人全部杀掉。十月,他在安心园居住的时候,又将觊觎苏玄涛、马丹丹的人也杀了好几个。对于这些,马丹丹、苏玄涛一方面是感激马宪永对她们的保护和关爱,另外也害怕,马宪永已经变的有些喜怒无常了,她们也身怕万一哪一天出了什么纰漏,马宪永又会对她们如何呢。不过到目前为止,马宪永依然十分信任和宠爱她们。
安宁十八年十月五日,林仁华因病去世,年七十五岁,马宪永追赠殿前都指挥使,少保。
林仁华去世后,由曹友忠接任,任亲军左军统领,裴智阳为亲军右军副统领,费宏度也已经年过七旬了,身体也不好,裴智阳实际上代替费宏度指挥亲军右军。
对于马宪永的情绪化,张铭海、崔宁政不敢阻止,马宪英也八十二岁了,想阻止弟弟,却也有心无力了,只有张铭静能够做到。
张铭静劝马宪永不要这样暴躁,让他多修身养性,不断的开导疏导他,同时让马丹丹、苏玄涛也不断给马宪永对他进行劝说,辛苦总算没白费,到年底的时候,马宪永的心绪逐渐平稳,恢复了常态。
而这一年的狄国江海行省方面,朱彰标的势力开始走向强大,接连击败了张诚宽、陈友辉和方谷国。并争取到了东南刘、宋、叶、章等大族和知识分子的支持,各地兴筑堤防,兴修水利,预防旱涝,经营农田。又设管理民兵的官署,仿寓兵于农之意,选拔强壮农民,使其“农时则耕,闲则练习”,还屡次蠲免田赋。这些措施收到一定的成效,在他统治的地区,农民生活比较安定,军粮也有充足的供应。
狄国的北方方面,农民军从前年开始在北方也是攻城略地,占州夺府,两年的时间里,狄国北方是持续大乱,严重影响了尚忠于狄国朝廷的南方的陈定安和马宪永的上供。狄国多次派兵进剿,但多次失败,只能是龟缩与司豫冀的交界地带,在接连失败的情况下,狄国再次启用廓木保、李齐昌,以及新贵罗帖尔来剿杀农民军,到年底,三人接连获胜,尤其是廓木保几乎是战无不胜,收复了中原重镇开梁府,狄国朝廷和皇帝封其为中书平章政事、知河江行枢密院事,仍然署理西北行台中丞。
马宪永、马海晋对狄国的局势是高度关注,他也想希望通过上供甚至出兵为自己谋求更大的利益,但是实力有限加上路途太远,他始终是力不从心,也许正因为如此,他心情沉闷才有一段时间变的喜怒无常。
既然在东南无力有所作为,只能是与东南强藩和平相处,保境安民。陈定安、方谷国都能与安海行省和平相处,张诚宽距离远,不冷不热也可以理解。而朱彰标的势力对安海行省的马家势力则也是不冷不热,时常还有从江南南下袭扰昌宁的小股行动,虽然被击退,事后都说是误会,又重新和好。但是李凯勤在安宁十八年十月开始就多次上奏,认为朱彰标的势力在增大,而且有统一东南甚至谋取天下的野心,最好是与各方一同联合剿灭,如果不能,昌宁州早晚不保。而且李凯勤利用便宜行事之权,多次派人深入朱彰标的地盘刺探情报,并希望撮合各方势力共同对付朱彰标,但李凯勤明显高估了自己和海山洲的影响力,而且狄国东南的强藩都没有共同合作的意愿,李凯勤被迫放弃。
对于李凯勤的计划,马宪永也是十分欣赏的。他虽然八十二了,但头脑还是清醒的,认为朱彰标必有逐鹿中原的野心,如果其问鼎天下,未必是好事。想结好遭到冷遇,想剿灭又无力,只能是安于现状了,索性他已经老了,未必能见到那个时候,不过他在为下一代担忧,而且要预做准备,那就是万一哪一天朱彰标控制了江海行省所有地域后,就要死守海山洲。他认为凭借海山洲的特殊地理环境是有相当把握的。同时也做好了最坏的准备,让马海宁的儿子经商就是信号。而且他这一年还过问了许多易物司的事务,询问南方部落酋长国的情况,做好了最坏的情况下,把家族的人分散转移到内陆和南方,以维系家族的传承。
南方酋长国最重要的就是洛那卡国和麻逸国,自从兴宁三十九年逼迫洛那卡国臣服晋公以来,洛那卡国一直是比较恭顺的。海山洲也再也没有对南方用兵,而且管制也逐渐由强硬转向宽松和安抚恩信为主,目的是换取洛那卡国对海山洲臣民的善意,以让海山洲的人能够在那里安全的生存。根据易物司上报的消息,到安宁十八年底,海山洲在洛那卡国生存和经商的人已经有五六万人了,经营的产业很多。而海山洲的驻军实际上早已经不复战斗力,也都经商牟利发家致富了。
马宪永的想法是如果海山洲生存艰难或者进入江海内陆也困难的话,就让自己的一支血脉到洛那卡国生活去,这是没办法的办法,他也不愿意走到这一步,也认为不可能。不过他还是做好了打算,在怀远宫府库里单独划出了一部分另外储存,从宁安库里也划出一部分让马海晋另外储存,作为最后后代可能再度流亡的路费和起家的本钱。
安宁十九年正月,马海晋、马海阳兄弟都没有回怀远。只有马海宁陪伴自己的父母。正月里,马宪永将自己的各种最坏的想法和张铭静说了,张铭静没想到丈夫能考虑的这么远,很是高兴。同时还和张铭静说了今年想给他过寿的打算,张铭静也不主张过,但是马宪永执意要给妻子过。
马宪永:“人的一生能有几年啊,我们活到现在已经是比较少见了,你我一起生活五十六年了,我一直没给你做些什么,而你为我生育了三个儿子,还给我收养了一个女儿,我根本无以报答啊。今年你的寿辰,我一定给你过,而且不在宁安,也不在怀远,去兴北府,去文宁宫。”
张铭静:“那儿的都好了?”
马宪永:“是的,我前年从东林回来的时候都看了,也都起了名字,不和你说,就是给你一个惊喜。内城就是宫城,占地约五百亩,城门四座。共有殿二十,堂十三,斋四,楼六,阁十一,台六,观一,亭五十。内城宫殿统一命名为文宁宫。两座最大的住所,装饰颇具北方风格的叫做婷英殿,另一座叫做静永殿,并合并了一些相对较小亭台楼阁和小殿,叫做文婷宫。全是用你和父母及姐姐的名字起的,我想给你一个新的家,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剩下的时间就在那里度过,好吗?”
马宪永很少对张铭静这样柔情过,张铭静都快被感动了,说:“谢谢你,不过我真不想奢靡。”
马宪永:“我只想让你高兴,现在只有你最重要了,没有你,我还活的有什么意思啊。”
张铭静:“真没想到你对我也这样啊,你不恨我了。”
马宪永:“没有爱哪儿来恨,爱与恨是一起的,爱恨交加才是生活,才是夫妻啊,才能长久啊。”
张铭静点点头,确实是如此啊。马文慧、刘婷娜当年也算,如今他们也是。
今年是张铭静的寿辰,马海晋也是有所准备的,马海晋也估计到了父亲会在兴北府给母亲过寿,从前年李景文私自扩建文宁宫到去年李景文、常武、柳林亭擅自营建,马海晋就知道了,他知道没有马宪永的默许,李景文根本不敢。他其实也在准备,不过这又得耗费不少钱。于宁清、赵康弘知道马海晋的难处,不过他们已经有所准备了。他们的打算是缩减规模,而将缩减下来的费用用作扩建宫殿,这样就可以两不耽误了,马海晋同意了,即便如此,马海晋估计母亲的八十寿辰花费也不会少。虽然海山洲的库存比较充裕,而且他从前年为父亲筹备的物资中还扣下单独储存了一些,有些还能用得上。但是他估计至少也得花费近百万了。
马海晋是个孝子,他自己都五十二岁了,父母都还健在是好事,他希望自己的父母也能像祖父母那样长寿,可只要父母在,他就永远无法掌握最高的权力,这是历朝历代的铁律。他才五十二,但有时候已经心灰意冷了,只是儿子还都没一个可托付的,如果可以的话,他真想过弟弟那样的生活。
安宁十九年五月初,马宪永、张铭静在曹友忠、裴智阳的护送下和马丹丹、苏玄涛、曹友敏、曹友琼的陪同下启程前往兴北府文宁宫,张铭海、崔宁政夫妻也都一同前往。五月底,他们全部抵达文宁宫。
这个时候的文宁宫占地面积又扩大了,常武、李景文、柳林亭又新征了一些地,并将府城外城一些不错的地方也全部纳入了内城,而让外城继续向外扩展。这样到马宪永去的时候,文宁宫占地面积实际达到了七百亩,成为了海山洲三大宫殿群中占地最大的。原有的宫殿和亭台楼阁都没有增加,但被重新装饰了,更有气势也更漂亮了。
马宪永、张铭静来到后,李景文、常武还向马宪永秉奏要进一步扩建,张铭静在马宪永之前开口:“不用了,可以了。内城的宫城就这样吧,已经不小了,要爱惜民力。大兴土木耗费太大了,否则会出事的。我不想因为我而让百姓受苦,如果你们执意还有扩建,我现在就走。”
听到张铭静的话,李景文、常武也是颇为感佩张铭静的大度,认为张铭静毕竟不是普通的只爱奢华的人。马宪永随后说道:“听夫人的吧,物极必反啊。等财力、民力许可的话,多建设府城,也要慢慢的来,不能太急功近利,不然真的不可想象。”同时马宪永下令,自今年后,宁安、怀远、兴北的宫城全部停止扩建,停止大兴土木,要发展生产,同时下令免除兴北府当年的所有田赋。
七月初,马海晋、马海阳等也启程前往兴北府文宁宫,七月底全部抵达。不过此行只有亲属,没有官员。
八月十日,张铭静的八十寿辰,人员不多,主要是直系和最近的一些亲属不足五十人,却也很隆重。除了这些人外,来到的官员只有参知政事兼吏部官于宁清、户部官赵康弘、兴北府知府王有佳、同知李景文、文宁宫留守常武。卸任的李绍晏、李绍邦和管理东林晋公产业垦殖的柳林亭。
寿宴上,张铭静说:“我感谢晋公对我的关心和儿子对我的孝心,也感谢操持举办的官吏们,不过我没有贤纯王后的德行,不值得大家这么为我隆重的庆祝。我们现在面临的局势仍然是复杂的,举办这样奢侈的寿宴是要花费不少银钱的。这一次寿宴的花销是多少人一年的用度啊,想到如此,我真是觉得不忍和舍不得啊。我决定将此次准备下的所有物件全部变卖换成银钱,或者购买我们急需的物资,或者是分发给需要的百姓,总之,我不希望也不想这么奢华。”
在场之人对张铭静的举动无不感佩,马宪永为妻子如此的深明大义而佩服,近乎于要落泪了。马海晋原来还很犯愁如果不够好,父亲不高兴会如何,但母亲这样一说,就什么事也不会再有了。感念于母亲对自己的帮助,马海晋听后带头喊道:“母后仁德,父亲母后万岁万岁万万岁!”
马海晋这样一喊,其余人也跟着说:“万岁万岁万万岁!”
虽然马宪永是这一方的土皇帝,但是他只是公爵,连王都不是,这万岁是随便喊的吗,马宪永和张铭静赶紧让他们停止。
这时候马海阳说:“目下狄国大乱,东南更是四分。人人都在自己的地盘称孤道寡自称王爵。父亲继承祖父,恩德遍及安海行省三百万百姓,东南各地也无不知父亲名号,称王又有何不可,趁今日母亲寿辰,何不称王,双喜临门啊,诸位。”
马海阳的话,引发了众人的普遍赞同,马海晋也没有不同的意见,他内心其实也是希望父亲称王,也知道马宪永内心也有这个心思。不过马宪永仍然不同意,张铭静也不同意。
最后于宁清解围道:“晋公之恩德称王自无不可,不过大家要劝进晋公称王,如此岂不草率啊,容另择良辰吉日更郑重为宜。”
马海晋、马海阳听到于宁清这样说,就全部收口,马宪永则说:“今日是夫人八十寿辰,只叙亲情友谊,不谈政务,来,喝酒。”
虽然众人都是好意,但是马宪永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宴会过后的夜晚,马宪永、张铭静二人在静永殿休息,说到了白天的事儿。
马宪永:“海晋喊你母后和万岁,你什么感觉。”
张铭静:“你又是什么感觉呢。”
马宪永:“高兴又害怕。”
张铭静:“谁都知道哪儿有什么万岁啊,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也只有几千年而已,不过人们都争着抢着去称帝称王听那个万岁。”
马宪永:“你真不想做王后甚至皇后。”
张铭静:“谁人都想称王称帝,我也想,不过只有那么一瞬间。那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最后还不是草木一堆啊。”
马宪永:“是啊,到头来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啊。”
张铭静:“我们不管别的,你别说称王,就是称帝,也没人会阻止,只会有人积极劝进,但是这又有什么用,不过是在我们这个地方是自娱自乐而已,出了这个地方谁认啊,所以这都是虚名,还不如多活几年有用啊。”
马宪永:“夫人说的对啊,我也没有那个心思,不过我真希望叫你一声王后,给你戴上王后的凤冠。”
张铭静拉着马宪永的手,深情地凝望着他说:“宪永,我真的谢谢你,什么王后啊,凤冠啊,哪怕是真的皇后凤冠,对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有什么用啊,我只希望你我能安安稳稳度过余生,这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马宪永:“是啊,还是这个最重要。”
张铭静:“所以啊,我们不计较那些。我只希望我们安安稳稳,我们治下的百姓衣食无忧就好。”
马宪永再度点了点头。
张铭静:“父母晚年也许也是我们这个想法啊。”
马宪永:“是的,你越来越像母亲了,而且还有岳母的风范,真是贤良淑德啊。”
张铭静:“什么啊,人老了都会如此的。”
次日,马海晋按照母亲的吩咐,将所有还剩余的物资及粮食饮食等全部分发给了当地的百姓和扩建文宁宫的百姓和被裁汰的军人。而其余的无法分发的贵重物资,如金银首饰和贵重器皿能融化的全部融化用于铸钱或者铸造农具器械兵器,或者变卖,用于购买需要的物资。
八月十三日,崔锦贤、马海阳、于宁清、赵康弘等全部启程返回宁安府。马海晋则在这里陪伴父母度过了中秋节,也顺势查看了这座文宁宫。文宁宫的修建比宁安府宫城要豪华一些,也别有一番景致。马海晋也对这里产生了喜欢之情,马宪永、张铭静也很喜欢这里,有了在这里长久居住的打算。决心暂时先不返回怀远宫,就在文宁宫居住。
马海晋则提出以后可以将宁安府的官员逐渐向怀远转移,为了将安海行省的重心逐步北移,马宪永同意,这也是他一直希望的,但是事情说起来容易,办起来就很复杂,不过马海晋决意去办,希望马宪永支持,马宪永当然支持。马海晋也向父母表明,自己也很喜欢文宁宫,但是北部目前的情况无法满足大量人口的各种需要,所以只能是暂时北移到怀远府,位置居中,待日后再说。马宪永同意,他当然明白省府转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马海晋还向父母提出了一个建议,将兴北府更名为宁阳府,希望能将兴北府继续扩大,马宪永无异议。马宪永告诉儿子有什么事自己想做就做,自己会全力支持。并将自己当年血战狄羯时获得的宝剑和马文慧的海州剑和会安府购买的宝剑全部交给了马海晋,只留下了前朝皇帝赐予马文慧的那柄尚方宝剑。
八月二十日,马海晋和随从开始启程返回宁安府。
八月底,张铭海夫妻也返回了怀远府,他们更喜欢那里。曹友琼、曹友敏也一起返回了,崔宁政、马宪英则留在了兴北府。
九月十五日,马海晋返回了宁安府,二十日下令将兴北府更名为宁阳府。
对于更名兴北府为宁阳府,大多数人没有在意,不过于宁清注意到了,认为马海晋北行回来后有将省府中心北移的打算,但暂时不可能是宁阳府,那只能是怀远府了。
果然不出于宁清所料,马海晋从九月底开始就下令以宁安府距离沿海太近,一旦宁西有事应变不及为由将宁安府一些重要物资存储转移到了怀远府。同时对光化县的兴修水利和城池建设也分外的在意,这更让人们认为马海晋是在为北移做打算。
十月中旬,马海晋以安宁县的名字与年号重复为由,将安宁县更民为兴安县,这没有什么可以意外的,早以前就有人提到了,马海晋没有改。不过到月底,马海晋下令将光化县改名为光宁县,这让人们确信马海晋是已经下定了将省府北移的打算了。宁和晋两个字,海山洲一直是有特殊寓意的,这是众所周知的,如今将兴北府改名为宁阳府,光化县改名为光宁县,而将安宁县却改为兴安县,意思很明显,就是要北移了。
马海晋知道自己的地位与勋贵集团的支持分不开,而勋贵集团大多居住于宁安府,宁安府许多时候他都感觉到有些地方是针插不进水泼不入,如今正好可趁父母同意的时候逐步北移,摆脱勋贵对自己的掣肘。
十月底到十二月,马海晋继续做着北移的各项准备。怀远府的宫城及衙署都是现成的,而且马文慧、马宪永在怀远居住多年,那儿的人对侍奉他们已经非常得心应手,马海晋也觉得这方面问题不大,主要的就是转移人员和军队。军队方面,十一月,马海晋正式下令将天雄军更名为殿前军,苏牧为主管殿前司公事,仍加都指挥使衔,曹友庭、刘光胤的侍卫亲军左右军的官衔也都一律变更了。并以军队换防的名义将殿前军的前军、左军调回宁安府驻防,将中军、亲军、选锋军全部调往怀远府,由赵勇虎和杜孝瑞节制。同时将殿前军的后军和右军调往宁安府,又将侍卫亲军的右军、后军调往思岭县,仍由赵勇虎节制。
军队的这些调动,全部是马海晋直接下令进行的,以马宪永同意为名。枢密使韦昊英、副使马海阳并不知情,直到军队开拔时候他们才知道的。但是已经为时已晚了。
对于马海晋的这些举动,于宁清、于卓嘉、杜辰皓、赵康弘、林文昂、宗元炳、刘光胤、曹友庭、苏牧、刘进瀚都是支持或者没有意见的,但是崔锦贤、韦昊英、马海阳是有意见的,但是马海晋毕竟没有直接提出要北上迁移省府,他们也无法公开反对。他们在等待时机,等待马海晋正式提出来的时候再做计较。
而这年最后几个月的马宪永夫妻,则在九月初离开了文宁宫,经过了东兴县,然后在十月初抵达了东林县,并在十月中旬来到了莎池山寨。
莎池山寨在三年前还是个山寨,不过这三年来,在柳林亭和李卿泰的改造下,山寨已经成为了一座世外桃源。他们将山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的加固,成为了一座小城,而内部原有布局未变,因为薛紫萱当年经营这个山寨的时候就是以城池和庄园标准来建设的。
时隔三年,再次来到这里,马宪永感觉这里焕然一新,空气环境清幽,非常怡人。虽然只有三百亩地的面积,但也是为数不少了。这里有山有水,颇有些始宁园的感觉。这里除了环境清幽外,柳林亭在这里及其附近让人种植粮食、蔬菜和水果,有桃、李、梅、苹果、柿、荔枝等。还因为此地邻近大山,有林木可采伐,也在此养鱼种桑。柳林亭说这里有数百人在此耕作,每年都有不少的收成。张铭静是第一次来到这里,感觉这里十分清新怡人,就将这里起名为宁林别墅。在这里他们舒心的住了约半个月的时间,只有马丹丹、苏玄涛陪着,裴智阳守护,再也没有任何人。
马宪永夫妻觉得柳林亭确实有经营之能力也圆融,但是告诉柳林亭让他不可打着晋公的名义肆意剥削掠夺,也告知他在东林开荒经营下来的都要缴纳赋税,不可随意克扣。柳林亭不敢怠慢。
十一月初,马宪永夫妻从宁林别墅返回,在东林县的时候秘密召见了李卿泰,让他注意柳林亭,不要让其采伐过度。李卿泰得到了马宪永的命令,自然十分高兴,这样他就能为东林县多争取到不少的赋税收入。
十一月中旬,来到了东兴县。这次还是住在李绍邦的家中,李绍晏的身体已经不好了,走路说话都非常吃力了,李绍邦还行。马海宁和儿子马康岩、马康雄都在此经为自己也是为家族经营产业,学习经商。马宪永没想到儿子马海宁还真是块经商的材料,他在这里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却颇有成效。他将李绍邦捐出的五千亩田地,产量高的继续种田,一般的则引进了双海路西道的棉花种子,在此进行试种植,同时另外划出一部分地,从各地购买纺车知己让人进行织布,因为纺车织机比较难找,他就通过柳瑞安让他把没事儿的妇女或者未婚的女子及寡妇等女人全部发动起来,在此进行织布劳作。他下令如果谁织的布好或者卖的好,就将卖后的收入拨一半给她,这样那些平时懒散的妇女见有利可图,纷纷学习。同时在义庄里也让人织布耕作,或者读书。并在义庄里设立义学,进行教授读书识字的作业。
马海宁的经营很有成效,两个儿子跟着父亲和外祖父也学到了不少,马宪永看到这样很是高兴。马宪永对马康岩只有两岁的儿子马荣义很是喜欢,张铭静自然也不例外了。
十二月初,马宪永从东兴返回文宁宫,十二月二十日抵达文宁宫,准备在此过年。
这一年也有一些人去世了:
五月十九日,原怀远府知府兼宁安军都统制王重晟因病去世,年七十六岁,追赠兵部官,伯爵;
十二月十七日,原枢密使、易物司使杜宽因病去世,年七十九岁,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太保、保安军节度使,凉国公。
杜宽的去世,是马宪永返回文宁宫后才知道的,已经是十二月二十八日了。杜宽成为了马宪永这代人中最早去世的,马宪永很是伤心。他知道他在送别了母亲那代人后,又要开始送别自己这代人了。
杜宽去世前后,围绕北移事项,马海晋同自己的表兄崔锦贤和弟弟马海阳虽然没有直接对峙,但已经是暗中交手了。枢密使韦昊英反对北移,但是主要是从军务方面考虑,对省府放在哪里他是不管的。所以实际上能够对北移起到最重要反对作用的就是中书令崔锦贤和参知政事兼枢密副使的马海阳。
杜宽去世后,参知政事兼刑部官杜辰皓要为父守孝,这样刑部官的位子将要空出来。从十七日到二十九日的,十二天里,围绕刑部官的位子争夺是很激烈的。杜辰皓是支持马海晋北移的最重要的勋贵子弟之一,如今杜辰皓要守孝,这会让马海晋极为难办,他想夺情起复,但是崔锦贤、韦昊英、马海阳以不符礼法为由反对,于卓嘉也有不同意见,马海晋不得不放弃。而刑部官的位置,崔锦贤、马海阳竭力主张由勋贵出身对北移有不同意见的王峰睿接任,王峰睿是王昆颉的儿子,王敏瑶又是王昆颉的女儿还是马海晋的妻子,让王峰睿接任,无疑是给马海晋制造阻力。但是马海晋不同意,决定以支持北移的工部官林文昂实授工部官,另一个支持北移的工部次官张浩博接替林文昂。而杜辰皓的参知政事的位子则保留。这也遭到了崔锦贤、马海阳的反对,韦昊英则无意见。韦昊英不反对,马海晋就好办多了,十二月二十九日是这一年议事的最后一天,在最后一天,马海晋突然直接下令,林文昂接任刑部官,张浩博接任工部官,参知政事保留。
马海晋的突然下令,让崔锦贤、马海阳是措不及防,但是马海晋的命令已下,崔锦贤也无奈。不过这也意味着马海晋要与自己的表兄和弟弟就府城北移展开激烈的斗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