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防御为主
书名:乱世风云 作者:英雄立马起沙陀 本章字数:7446字 发布时间:2021-10-06

第五十二章:防御为主

    狄国从至历末期开始,局势就变的愈发严峻。内部民族矛盾尖锐,大地主大贵族贪污腐化,奢侈成风,压榨百姓是毫无底线,致使民众不得不铤而走险。使得贫富分化极端严重,财赋收入异常紧张,只能是大肆滥发货币。而狄国中枢内部也是矛盾重重。中书首相旭哈脱在力主强硬镇压各地的同时,也要适当改变策略进行安抚。而副相哈麻木尔曾是旭哈脱的亲信,但随着地位上升,有了谋求取代旭哈脱的野心,对旭哈脱是说一套做一套,对皇帝是谗言不断。

从至历末年开始起,狄羯河江行省就爆发了大批的农民起事,而且愈演愈烈。主要分两支,一支在颍川州,一支在江淮之间。虽然此次被很快镇压,但之后的却是规模更大,已经无法控制了。

狄国正历三年底,河江行省大部几乎都不在狄羯的有效控制范围内。农民大都是被迫起事的,他们因为已经无法生活,只能是铤而走险死中求生了,民弃农业执刃器趋凶者万余人,甚至是更多。除了河江行省外,江西行省及江海行省双海路西道也爆发了起事,虽然规模不及河江,但也是攻州破府,整个南方是一团乱麻。

河江地处北方与南方的连接地带,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事,无疑影响了南方财赋尤其是粮食、棉布的上供。为此狄羯不得不调集重兵前往镇压。

狄国正历六年(海山洲安宁十二年)夏,狄国中书首相旭哈脱奉命调集代北、岭北、辽东、中原和西北及西域各地人马及搜刮壮丁总计五十多万南下,号称百万之众。旭哈脱是狄羯朝廷的杰出人才,虽然一路杀戮,却也是先剿后抚,对各族将领是恩威并施,一视同仁。同时十分重视对河江各地地主武装的使用,给他们加官进爵。尤其是河泉州的廓木保和罗安州的李齐昌部最为凶狠,而且战斗力最强。故而其所部十万人虽然来自四面八方,但战斗力相当强悍,九月底,旭哈脱率部在淮北重镇徐州歼灭农民军主力,攻破徐州,并进行了大屠杀,农民军当地主帅李麻子被杀。到年底,已经逼近农民起事的最重要核心根据地高海城。

为了能够尽快的四面围剿农民起事,旭哈脱给江海行省各道、路下令,让他们也派兵北上,南北夹击共同围剿起事的核心张诚宽部。

马海晋于安宁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得到了查哈颜、魏旭斌转过来的旭哈脱的出兵命令。旭哈脱令马宪永派得力将领赶赴宁绍府后,然后统军前往江北进剿,同时让马宪永也派兵协助魏旭斌剿灭西道起事叛军。因为这次起事的规模之大远甚于从前,故而旭哈脱、魏旭斌对马宪永、马海晋父子是少见的有客气。旭哈脱表示知道海山洲距离高海城很远,调动不便,因此让他只选派精干人员经过福兴府北上即可,同时会给他调派军队让他指挥。而西道距离较近,令马宪永派一万左右军队协助魏旭斌进剿。

安宁十二年正月初五,马宪永得到了马海晋转过来的旭哈脱、魏旭斌的命令。马宪永此时已经七十六岁,母亲刘婷娜一百零五岁了。从去年就开始身染重病了,马宪永知道母亲看来是大限已到了,因此他一心只想照顾母亲,实在不想操心太多的事,可是如此大事,裴孝安、马海晋也实在是拿不定主意。正月初七,马海晋、裴孝安、裴孝信、韦昊英、崔锦贤、马海阳都启程赶赴怀远府,一方面是看望马宪永、刘婷娜,另外就是商量是否出兵和怎么出兵的事情。

正月十三日,马宪永、马海晋、裴孝安、裴孝信、韦昊英、崔锦贤、马海阳以及已经致仕的刘愔、崔宁政、张铭海和怀远府知府于宁清在怀远宫商议此时。

众人大多都有过实战经验,或者有过狄羯之行的经历,对于出兵西道协助进剿是没有异议的,关键是北上的事宜。

裴孝安、张铭海担心旭哈脱等藏奸耍滑,但是马海晋、裴孝信、韦昊英等认为这个可能基本可以排除。

裴孝信:“老臣认为可以北上,也就按照旭哈脱说的只选择精干,因此只需要百余人即可。另外就是会安府、宁绍府看来以后都将难保了,可让始宁园的人员、财赋全部转移。如果无法转移就索性全部散发,确保他们不会起事,以求让万不得已情况下,能让我们在那里的人安全撤离。”

韦昊英:“裴大人之言在理。臣与狄羯打过交道,北上还是臣去吧,我带百余人,可以统军,万一不行,这百余人目标小,也方便撤离。”

马宪永:“嗯,可行,孝信、昊英所言有理,以昊英挂北上主帅,崔锦贤、马海阳协同前往。”

马海晋:“西进协助魏旭斌剿匪,可以由苏牧、刘光胤、刘进瀚、曹友庭出征。西路是我们的主攻点,也是我们最重要的贸易来源地。我们协助他们剿灭后,应该继续和他们讨价还价,获得更多的利益,不过感觉会很难。”

刘愔:“这次不同于以往,能协助他们剿灭就不错了。”

崔宁政:“是啊,我也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马宪永:“就目前得到的消息和我多年的经验来看,这次起事不会那么简单。我从四十多年前就和狄羯打交道,他们残暴、好杀、冷酷还多疑,对民众十分冷血,如今已经是物极必反了,恐怕他的江山长不了了。”

马宪永接着对马海晋、马海阳说:“你们还年轻,恐怕等十几年后,也许只有十年,你们还将会与一个新的朝代打交道,我们估计赶不上了。以后就交给你们了,务必小心。”

马海晋:“儿子记住了。”

马宪永:“礼藩邻、奉朝廷、保家业,但是有时候怕是朝廷都不让你奉啊,切实小心啊。”

马宪永随后还嘱咐韦昊英、马海阳:“你们将直接与狄羯丞相和各路人马打交道,还有叛军,可以说是四面八方的人。切记不可开罪任何一方,也不要轻信任何一方,谁知道以后会如何,不能把路走窄了。这样,让于宁清跟着你们去,他会办事,我放心。”

崔宁政:“是的,苏牧这一路,让田晓敬、赵康弘也跟着,不能一味用强。”

刘愔:“晋公、崔相所言在理,此次出征不同于以往,保存实力为第一原则。”

马宪永、崔宁政、张铭海都点头同意。

马宪永还对韦昊英说:“始宁园还有双晓岛、南山岛估计也将难保,你完了撤军回来的时候,把那儿的人能带回来的都回来。”

韦昊英:“臣遵命。”

这场商议持续了近一天的时间,马海晋、马海阳这次终于知道了什么叫经验。

当夜,马海晋看望了曹友徽和女儿,觐见了祖母刘婷娜。曹友徽和女儿很好,不过祖母刘婷娜已经很长时间卧床不起,全靠药物和意志维持,不过祖母心态很好,能活到这个年龄,她已经看的很开了。

正月十六日,马宪永下令:

韦昊英为北上救援主帅,马海阳、崔锦贤副之,于宁清协助。从亲军中抽取百人;

苏牧为西上救援主帅,刘光胤、曹友庭副之,刘进瀚、田晓敬为前部,赵康弘协助。

十七日,马海晋等再度启程返回宁安府。这几天里,裴孝信的儿子裴光阳也请求出征,得到了同意。同日,马海晋、裴孝信下令,从天雄军、左右军中及各地驻军和刀弩手中抽调精锐一万五千人出征。其中天雄军抽调了三千人,左右军及驻军中抽调了七千人,刀弩手中抽调了五千人,分别赶赴宁安府。

正月二十三日,马海晋一行返回了宁安府。

二十五日,刘进瀚、田晓敬开始启程。马海晋知道刘进瀚的性格,让他一定要听田晓敬的,不要轻举妄动。

韦昊英一行人员较少,正月二十日就启程了,二十三日抵达宁西。韦昊英命令田安弘让他准备船只,因为随后将会有西征大军逐步前来。

二十四日,韦昊英从宁西出发,二十九日抵达了福兴府,见到了魏旭斌。魏旭斌盛情款待,给了他一千人马,让他尽快启程,旭哈脱正在扬州等他。

二月一日,韦昊英一行启程,经过二十的急行军,二月二十日,抵达了扬州。

韦昊英等进账后拜见了旭哈脱,旭哈脱给韦昊英的印象还不错。虽说是正统的狄羯后裔,但文化修养很好。旭哈脱如约,并十分大方地调拨了狄羯和西北及中原各地兵马五万人给他,让他从扬州南面进攻高海城。但韦昊英毕竟不是狄羯人,所以旭哈脱以狄羯人烈华柏为监军协助指挥。

二月二十五日,韦昊英、烈华柏一行抵达高海城下,看到此城坚固,根本无法轻易破城。而其他围攻的部队几天来也损失不小。因此韦昊英让所部都懒洋洋的,做样子攻击一下城池,然后叛军开始出城冲杀,韦昊英是一路溃退。

二十八日,旭哈脱亲临前线督战,看到韦昊英如此,十分恼火。

韦昊英则说:“丞相,我大军重兵围困,而城墙坚固,叛军死守不出,虽然叛军耗不过我军,但我军大军受制于一小城,必将让其他地方叛军四起。”

旭哈脱觉得有道理,说:“你有什么办法?”

韦昊英:“末将建议逐步放开一些口子,诱叛军出城,然后野战歼灭其主力。同时以其他各路大军消灭此城附近的其他支撑据点,断其补给,最后只剩下此城,即使不会不攻自破,也难以久持。”

旭哈脱很欣赏韦昊英的建议,随即改变部署。

之后的一个月里,旭哈脱指挥各路兵马逐一攻破了高海城附近的几乎所有城池,韦昊英则连续佯攻进而诈败,让叛军出城突围解救,然后继续诈败溃退以麻痹敌军斗志,待三月底时候,叛军主帅张诚宽率精锐两万人亲自出城救援,韦昊英抓住机会,和烈华柏在野战中歼灭敌军大半。此战中,马海阳、崔锦贤是玩儿命的厮杀,连狄羯军人都为之震惊,没想到海山洲也有这么疯狂善战的人。此战,张诚宽只率亲随百余人侥幸逃脱返回城中。也因为此战的战绩,烈华柏对韦昊英也改变了之前的监视和疑虑的态度。

四月初,旭哈脱已经消灭了高海城附近的几乎所有叛军,开始指挥大军猛攻城池,高海城张诚宽坚守,多次想突围,却全部失败。高海城可以说是指日可下。张诚宽坐困孤城,想出城投降,但旭哈脱已经下令不许投降,要城破之日屠尽城内所有军民。张诚宽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陷入了绝境之中。

然而这个时候,狄羯内部发生了变故。狄国皇帝听信副相哈麻木尔的谗言,于三月底降诏让旭哈脱返回大京城。

此事属于极度机密,不过于宁清长于交际应对,竟然从军中参议龚柏穗及其随从中打探到了一些消息。于宁清四月十五日夜与韦昊英、马海阳、崔锦贤商议,认为狄羯中枢必将变化,战局也会发生变故。于宁清建议韦昊英去向旭哈脱打探消息。

十六日,韦昊英、烈华柏请见旭哈脱,得到召见。谈话极为简单,不过韦昊英也已经基本确信旭哈脱可能会被免职。

二十日,旭哈脱召集众将商议,称皇帝召他返回有急事,以廓木保和李齐昌为首的坚决反对,认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无奈旭哈脱执意返回。哈麻木尔潜伏在军中的人,知道旭哈脱返回很是高兴,但又怕回去出变故,就在当夜派人对旭哈脱进行刺杀。

韦昊英、烈华柏和马海阳、崔锦贤当夜看见大帐中有火光,就急忙带人前去解救。韦昊英率上千人总算是杀退了这伙人,和也几乎同时来救援的廓木保和李齐昌、龚柏穗等把旭哈脱算是救了出来。旭哈脱亲眼目睹了这一幕,也知道是谁要杀他,不由地感觉到杀自己的人会是自己提拔起来的人,而救他的却是曾经与狄羯作战过的对手,想想真觉得是可笑和荒谬啊。也不禁地慨叹道:“我尽忠于朝廷,没想到朝廷里的自己人却如此对我,哎。”

廓木保等对旭哈脱说干脆也反了吧,旭哈脱自然不同意,大怒。

韦昊英能救他,旭哈脱是意外也感激,说:“没想到你能救我啊。”

韦昊英:“为丞相部将,自然竭尽全力。”

旭哈脱:“真是忠义之士啊。”

廓木保等继续对旭哈脱进行进言,希望他不要返回。但是旭哈脱仍然执意返回,众人也无奈。

次日,旭哈脱及亲随开始北上,烈华柏跟随旭哈脱返回。大军失去了旭哈脱的指挥,接任的人根本没有旭哈脱的能力和威望,如鸟兽散。军乱作一团,一时四散。其散而无所附者,也都从了叛军。

廓木保、李齐昌这段时间也很欣赏韦昊英的能力,也对他和海山洲的这些人产生了相当的好感。邀他们返回河江,因为河江北部已经基本是他们的地盘了。不过韦昊英执意南下,廓木保、李齐昌也无可奈何。赠送其良马五千匹,韦昊英则回应了军粮万石。

四月二十二日,韦昊英率还剩下的四万七千人马撤围南下江南,抵达宁绍府的时候是五月底了,这时候还有约四万五千人。

韦昊英六月初在宁绍府东部校场对他们说:“弟兄们,大丞相回去凶多吉少,你们跟着我征战也都三个月了,我们都是袍泽了。现在暂时是安全了,我要返回了,你们的前途你们自己定,有愿意返回的,我不阻拦,有愿意在此的,我找人妥善安置,有愿意和我返回的,我也愿意带你们走。”

为首的一个叫段衡德的的年轻军官说:“我们跟着韦将军走,朝廷和丞相都不要我们了,我们也回不去了,我们跟着韦将军走。”

段衡德的话,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响应。包括一些狄羯将领如华别鲁、查哈、赤良、张德峰、江海诚等人也因为无法返回,就也同意南下。

这些人中段衡德只有二十七岁,是兴宁四十七年出生,西凉人。张德峰、江海诚则更小,是兴宁五十年出生,辽东人。华别鲁最大,三十五岁,兴宁三十九年出生,代北人。查哈、赤良,一个三十二,一个三十一岁,分别出生在兴宁四十二年和四十四年。

结果这四万五千人中,只有不到两千人愿意返回或者留下,其余都愿意跟随韦昊英南下。韦昊英是很满意的,然后率马海阳、崔锦贤、于宁清给这些人行礼,并犒赏将士。

六月五日,韦昊英和这四万多人开始先返回昌宁县,因为船只紧张,这批人直到八月初才全部返回,然后逐步安排这些人返回海山洲。

旭哈脱返回的半途中,先是接到了流放西北的命令,但是不久后又被哈麻木尔矫诏赐死。

而失去旭哈脱统率后的大军四散后,张诚宽不仅成功保住了高海城,还趁机收复了之前占领的诸多地方,而且攻占了江淮之间诸多富庶之地,实力暴涨。

而江南、江西东部和浙东北部地区也在这段时间发生了更大的起事,这里的起义领袖原来是郭兴刚和刘寿通,不过不久前战死,之后众人拥立了一个叫韩林明的人为王,并以复兴当年大卫国为号召。然而真正的控制者是一个叫做朱彰标的人,到年底的时候他已经拥兵近十万之众,实力强大。

而刘进瀚、田晓敬部正月二十五日出发,到二月十日抵达了福兴府。苏牧大军二月底全部抵达福兴府,为了确保后路安全,苏牧派曹友庭和连海县的梁华运守住岚山岛一带,以防匪盗偷袭岚山岛,断了他们回去的后路。

三月初,苏牧大军开始作战,开始还很顺利。但是从六月开始,发现双海路西道的作战是极其困难的。一方面西道多山,很难包围叛军进行全歼,另外西道不仅有本地叛军,还有江西陈友辉的强大势力也在向西道进攻,西道局势是内忧外患。而魏旭斌对苏牧的一万五千人的态度是只让马儿跑,不给马吃草,故而苏牧对魏旭斌的命令是阳奉阴违。只在沿海一带或者北部汀州作战,从不再去别的地方作战。

七月的一次在汀州的作战中,苏牧与西道新崛起的将领陈定安合作,剿灭了当地最大的叛军邓友明部。苏牧与陈定安的交情之后急剧升温,九月的时候结成了把兄弟。在此战中,刘光胤、刘进瀚的表现非常突出,和陈定安配合,各率百余骑兵疾驰敌军之中,其亡命徒似的作战风格让叛军为之胆寒。裴光阳也在此战中第一次搏杀,虽然第一次作战杀人有些紧张,但慢慢的也成熟了,而且跟着苏牧,也会受到苏牧的影响。

陈定安是穷苦出身,文化近乎于零,但勇猛仗义。苏牧作战彪悍擅长突袭,与陈定安颇有类似,因而两人处的很好。刘进瀚也与陈定安关系不错。田晓敬自从随杜宽以来,也变的圆融许多,虽然他有文化,但交友不少,和陈定安关系也很好。

十月的时候,历经多次作战,苏牧带领的一万五千人损失近三分之一,很难得到补充,苏牧决心在年底前全部撤退。

十月中旬,苏牧宴请陈定安,不断恭维陈定安,但也是在交底。陈定安不愿意让苏牧走,认为只要两人通力合作,最多两年就能掌控整个双海路西道区域。但是苏牧直言相告,查哈颜、魏旭斌可以信任他,但绝对不会信任东道的人。陈定安也不再挽留,最后尽兴而散。陈定安赠送战马百匹,棉布千匹。苏牧回赠军粮两万石。其实在这个时候,苏牧已经安排刘光胤让他带领军队逐步回撤到沿海地带,开始了向岚山岛的转移。

十一月十日,苏牧全军全部撤回岚山岛,十二月初的时候全部返回宁西,十二月底,苏牧、刘光胤、刘进瀚等全部返回了海山洲,结束了十个月的征战。

而在最富庶的浙东。从去年底到今年五月,海盗出身的方谷国在浙东的势力大增,到七月已经控制了浙东北部和西南部,拥兵十余万,并在八月开始向浙南进攻。韦昊英九月初亲自率两千人抵达会安府始宁园,将能带走的全部带走,不能带走的大部分分发给百姓,其余托人结交方谷国。不过方谷国阴险狡诈贪财好货,拿了东西不办事。十月三日,韦昊英刚刚撤离会安府始宁园,会安府就被方谷国所部占领。

十月八日,韦昊英抵达宁绍府,崔锦贤、于宁清也在九日抵达了宁绍府。让李景文三天内赶紧撤离。李景文肯定要撤,但他毕竟在这里经营有年,有不少的私产和姬妾,他希望能再多一些时间。但时间不等人,韦昊英逼迫他尽快撤离。方谷国的军队已经向宁绍府进攻了。宁绍府的狄羯军队早就四散了,韦昊英手上没多少人马,所以派崔锦贤强行押着李景文在十月十一日撤离。

当夜,韦昊英、于宁清去府库和李景文家中查看。府库物资财富大部分已经搬走,只有约五千匹上好的棉布还没有运走。韦昊英想烧了,于宁清舍不得,认为这些棉布很新颖,以后可以在海山洲也大力生产,就连夜从城中搜集车辆船只运走。还运走了一些生产棉布的纺车、织机等。韦昊英去了李景文家中,发现李景文还有数十名小妾和丫鬟还在,都还很年轻,有的还非常漂亮。韦昊英此时根本没那个心思,但手下人不少都是单身,韦昊英给了他们半个时辰时间,想干什么干什么,如果想带走就带走。弟兄们自然很高兴,带走了十多人,其余全部杀掉。

到十月十二日,方谷国的军队已经进攻到宁绍府外围,韦昊英、于宁清已经基本完成了主要任务,要撤退了。于宁清此时建议将宁绍府烧掉。

韦昊英说:“烧掉?”

于宁清:“烧掉,必须烧掉。宁绍府会安府是浙东最富庶的地方之一。而且距离昌宁县很近。如果宁绍府保存完好,会让方谷国利用宁绍府来袭扰昌宁,不如烧掉,能毁掉的全部毁掉。这样宁绍府就不能成为东进和南下的基地,至少短期不能。昌宁就得以安全,就为昌宁日后如果不保和南下赢得了时间。”

韦昊英:“是,你说的有道理。”

韦昊英于是下令部下火烧宁绍府,但要打出是方谷国的旗号,让人们和狄羯认为是方谷国要要烧掉宁绍府的。

十二日夜,韦昊英派人火烧宁绍府。大火一起,加上方谷国进攻,宁绍府顿时打乱,昔日繁华的都市成为了一片火海,而韦昊英、于宁清则连夜趁乱向东撤离,于十月十六日返回了昌宁县。

十月十七日,方谷国大军攻占了宁绍府,但得到的却是一片废墟。

十月二十日,韦昊英安排李景文先带着自家的财富返回海山洲。然后开始部署将昌宁县的重要物资的撤离。首先是金银铜铁和布匹、粮食,其次是布匹、器械。

从十月二十日开始,韦昊英、崔锦贤、马海阳、于宁清调集了昌宁县附近几乎所有的船只,到十一月的时候搜集到了船只约五百多艘。

十一月五日,按照顺序开始全部南下装船运走。崔锦贤、马海阳负责押运物资。到十二月十日的时候,有一半物资被顺利运往了岚山岛。然后从岚山岛直接开赴光化县,再转运到宁安府、怀远府。

十二月九日,剩余的一半物资也被装船运走。十一日,韦昊英、于宁清离开昌宁县。十五日抵达宁光岛,二十五日,抵达岚山岛。然后向宁西出发,抵达宁安府的时候已经是安宁十三年的正月七日。而韦昊英带的那四万多人,大多被安排押运和护送物资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乱世风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