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玉考虑了一会,在白三的弩上装了一支箭,对着远处的树,随意瞄了一下,扣动悬刀,弩箭射中了树干。
杨文玉看看手中的弩,笑道:“白三哥,你这弩调校的不错嘛。”
“不敢不敢,您叫我白三就行。”白三道,“我们的弩也就这样,不比你们大隋的精钢小弩,力道大,张弦快,准头也好。”
“你倒识货。”杨文玉道,“你看我这准头可还行?”
白三连连点头:“了得了得,十分了得。”
杨文玉拉开弓弦,又上了只箭:“白三啊,你跟我师傅是本家,你行三,我也行三,咱们很有缘分。既然你愿意帮我们,我也投桃报李,不伤你性命。不过,你要是敢耍花样,就别怪我让你在这跟胡四作伴。”
“是,是,”白三点头道,“万万不敢,您才是三哥,不,三爷!不知三爷高姓?”见杨文玉冷冷的眼神瞥了过来,白三忙道:“我多嘴,我多嘴。”
杨文玉道:“说与你也无妨,我姓钱,钱财的钱,单名一个隆字,生意兴隆的隆,乃是军情司的探子,这位小兄弟是我路上遇到的,姓吴,在家行大,你叫他大郎就好。”
说完杨文玉将白三翻了过来,松开手上的绳索,旋即站起,拿着弩说道:“脚上的绳索就自己解开吧。”
他摆了摆弩:“先去把我这兄弟埋了,再去埋胡四。无……”杨文玉顿了顿:“吴大郎,你去把他们的马牵过来。”
到了中午,白三终于将那边军埋好,累的瘫倒在地,动弹不得。杨文玉将弩交给杨无忌,掏出了那边军腰牌,正面写着他的姓名——张兴,反面写着他的籍贯——幽州西阡县燕张村。杨文玉有心为他立个木牌,却怕暴露痕迹,那些乱兵看到了再将尸体刨出。杨文玉叹了口气,叉手于顶暗暗祷告:“英灵常在,张兴兄弟,你我素不相识,却得了你许多帮助,还用你的尸身诱敌,多有得罪,以后只要能留得性命,必将你的腰牌送回故里。”祷告完,杨文玉却见白三也在祷告,白三见到杨文玉诧异的眼神,忙道:“都是老百姓,我们其实无仇无怨,都是被官家逼着来打仗的,他的今朝就是我的明日啊。”说着,白三眼睛都红了。
杨文玉沉默了一会,道:“你说的没错,两国交战,最苦的还是百姓。”听了这话,白三趴在地上嚎哭起来,却被杨无忌踹了一脚:“行了,看你包裹里这些东西,你也没少祸害百姓吧。快去把胡四埋了。”
白三哀求道:“这都半日了,滴水未进呢,大郎,你……”杨无忌有些生气:“大郎是你叫的?自己去喝些江水。”白三不敢说话,委屈巴巴的喝了些江水,又开始挖坑。
天色渐晚,杨文玉叔侄押着白三来到江边一处芦苇丛生的所在。
果然,有几艘小舟拼成的渡船藏在了芦苇之中,杨无忌将马牵上了船,杨文玉则把白三捆在了岸边的树上,又找了块石头塞在白三的手里。
“就此别过了,”杨文玉道,“这次能重返江南,多亏你的相助,这些财物我们拿不了也用不上这许多,剩下这些都还给你。”
被塞住嘴的白三嗯嗯了两声,眼巴巴的见两人两马离了岸,便赶紧用石头磨起绳索。
杨文玉专心的摇起橹来,杨无忌问道:“三叔,要不要射死他?”
“算了,这几日已经杀了不少人,”杨文玉道,“这事他只能隐瞒,秦法严苛,说出去对他一点好处都没有。”
杨无忌收起了弩,想了想道:“三叔,以后你要给我起假名,也别叫大郎啊。”
“怎么了?大郎,吴大郎,挺好听的啊。”
“不好听。”
“你这孩子,哪里不好听了?”
“不知道,就是觉得有点怪,还是叫吴二郎吧!”
“行~~二郎!”杨文玉摇了摇头,“等过了江心,换你摇橹。”
“好。三叔,你之前说自己是军情司的?”
杨文玉掏出一个牌子,杨无忌接过一看:“你真在军情司办差?”
“是的,”杨文玉道,“之前不能说,现在说不说都一样了,我从宫里出来就领了军情司的差事,这就是我的腰牌,当初被押在大理寺,他们就知道我有皇族腰牌,却不知军情司的牌子,也不敢搜我,所以就一直带在身边。哦,对了,我还有块户部邮驿司的健步腰牌,可惜现在也没用了。”
“啊,三叔,你出宫以后的日子这么精彩啊?”
“精彩吗?”杨文玉笑着摇了摇头。
看着在船头东张西望的小侄子,杨文玉隐隐有些心酸。不管怎么说,大哥也是因我而死,杨文玉心想,这天下虽然岌岌可危,但是我一定要帮爹和哥哥们再拿回来,然后交到无忌的手里。
见杨文玉呆呆看着自己,杨无忌有些奇怪:“三叔,你发什么呆?”
“怎么了?”
“你看,那边是大梁城,那最高的地方就是龙京山的紫微阁吧?”
“对啊。”
“以前都是在山上往下看,”杨无忌一脸的惊讶,“从来没有离这么远看过,紫薇阁好像在天上一样。”
“你是真没见过世面,龙京山才多高。”
“三叔,说的你好像见过世面一样。”
杨文玉哑然失笑,的确,他也只在大梁城附近转悠过。
大梁城,旧称石城,三国时孙权曾定都于此。孔明先生给石城下的评语是:“梓潼龙蟠,石城虎踞。”
石城西北两面皆是江水,东南两面被梓潼山环绕,城外与江水和山脉之间,沃野百十里,沟壑纵横,进可攻伐天下,退可据险自守。自古以来,与秦国都城长安并称天下两大形胜之地。
百余年前,后汉大乱,徐州刺史宇文霸趁乱自立,国号为周,定都石城。因为宇文霸早年曾封梁国公,于是便将石城改名为大梁城。
宇文霸定都之后,便以自家族弟,号称天下巧思第一的宇文山己为正,土木大师萧随之和机关大师李佑之为副,重修大梁城。
三人以江流转弯处的龙京山为轴,建立宫城,依地形自上而下依次建立皇城和外城。
而这纵横六里的外城,东西二市和一百零八坊,都在宫城里龙京山顶紫微阁的视线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