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部落的时间手法
书名:蛮荒世界的记忆:山林之王 作者:长无言 本章字数:3064字 发布时间:2021-09-30

风坐在山下广场的石头上,心里郁闷。

每天风与大哥雷去基地把鱼带回来,风就回屋等着这些小中大孩子们陆陆续续的来。

人来齐后,风从屋里出来安排一天的事,也没感觉什么。

今天约好的在山下广场聚集,等天一亮,风就沿着下山的冰雪滑道,一路溜到山下。

可能是风下山到了广场,发现广场空无一人。

抬头看看东方山头的太阳,吃惊的发现,太阳还没有露出来,四周还笼罩在昏暗之中。

抬头看祖山上,已是阳光普照了,这山下还黑着。

部落里,本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山上人已开始工作了,山下人竟然还在睡觉。

同住一山竟然有了时差!

部落里记录时间,自有一套方便简单的办法,太阳刚出地面为始。

伸出右手,食指与拇指呈直角分开,拇指为地平线。

拇指与食指间在手掌边缘处的四条痕线正好粗略分成五段。

以这五段的不同位置命名,人直立站好,拇指顶在鼻子上。

五段分别名一辰,二辰,三辰,四辰,五辰,上午为上辰,下午为下辰,正中午为中辰。

上一辰类似于现代的7点,中辰就是12点,一辰一个小时,以此类推。

下五辰,就是下午的1到5点。

而夜里以月亮为记,与白天以太阳为记相同。

也就是说相当于把一天分成二十份,也就是二十辰,而现代是以二十四小时为记。

而这里太阳与月亮的运转,恰好是,日落而月升,月落而日升,一年不变。

除去阴天雪雨,不可见日月的天气,可以说这个方法相当的准确。

而每个人,只要有手,就等于自带手表,能准确的知道现在的时间。

风也对远古流传下来创造这套记录时间的方法非常佩服,感觉不象是这样一个山林小部落所能创出来的。

但古人之能谁能说的清呢?也可能就是一个聪明人坐在那,一拍脑袋就想出了这个奇妙的法子。

记录时间帮助狩猎,大家都觉得这个法子好,就都使用并流传下来也说不清呢。

风也认为不错,但是这个法子,要是放到平原之地,或者都在同一水平位置使用可以说非常好使。

如果不同高,比如说,住在祖山上的人,同一座山因为不同高度,这误差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今天风就吃了这个亏,山上出发时,已经日出,到了山下,太阳还没出来。

按部落以太阳来算时间的方法,下个山竟然下出了一小时的时差。

这个时候,天还没亮,当然没人来了。

又想到父亲他们打猎要是按这下布置这也差出十万八千里去了。

可能他们有自己独特应付山峰高度差的办法吧。

是不是想一个统一时间的办法,或把部落的时间指法改进一下。

否则这队伍集合的时间都无法统一了,风暗自想着。

老桥头站在桥头山门处,看着一个人坐在那发呆的风有些纳闷,这冰天雪地的,族长家的二儿子一大早往那一坐沉思,这事新鲜。

难不成犯病了,被砸的后遗症?现在还没好?想了想走过去。

“一个人在这想什么呢?”

风抬头见是老桥头,这冰天雪地,老桥头没有上山去,还在这守着这条被冰封住了的河。

看来老桥头已把这当家了,既使大雪封山的冬天,依旧守着祖山这个门户大开的山门。这样的人是值得尊敬,风笑脸回答:“约了人,出来早了。”

“约人怎么约到山下来了,听说你成立了一个大风部。”

“是啊!都是孩子,玩的。”

“玩的不错,成什么部无所谓,不过听说你每天中午都给他们吃一顿饭?”

“都是喝汤,只能半饱。”

“半饱也不错了,在冬天里能让孩子们吃上一餐,不容易啊!要不是听我那个小孙女说,我还不信呢?”

“你小孙女?谁啊。”

老桥头笑了,这个风的病还真没好全,有病根啊,否则怎么会不认识自己的小孙女。

部落里没什么娱乐新闻,谁家生个孩子都是部落里最大的事。

所以部落里孩子们相互的了解不是一般的深厚,随便拉过一个一问。

谁是谁家的小谁,都门清,这风竟然不知道,这说明还没全好啊!

“就是那个被你拉出去,又自己跑回来野草队队员啊!”

“旋是你孙女?”

风吃惊的问。

“是啊,这孩子,从小就跟我亲,我可告诉你,既然她在你大风部,那你可得负责到底。”

“给我保护好了,要是受伤或出什么差错,我可都算你头上,绝不会轻饶了你。”

“在我大风部那就是一家人,要是有人欺负大风部的某个人,那就是欺负整个大风部。”

“听说你为小刀还跟阻打一架,有族长当年的风采!”

“对了,我听旋儿说你们只是在冰面上凿了一个洞,鱼就游过了,用手捉鱼都不跑。”

“我也在河面上凿过洞,怎么一天了什么鱼都没有呢?你用了什么办法做到的?”

风眼珠一转诡秘的笑道:“保密!”

老桥头沉下脸道:“你山家的秘密?”

风嘿嘿笑而不答,老桥头有些发火,却又无处可发,气的转头离开。

不是风不想告诉他,而是风无法解释水中缺氧,水流的问题。

为了不解释更多的问题,干脆不说最好。

这样就不用最后解释他为什么知道这么多神奇知识的事了。

当刀带着人扛着奇怪的特大号木棍漏斗出现在广场时,看到风早就在了,愣了一下。

马上带人过来,风看到刀扛着的那个用粗木棍捆绑成的长柄圆锥形漏斗,心想孺子可教。

学会自己制作工具了,这个可比那个用树枝编成的结实多了。

虽然样子难看,但胜于结实,即使两三尺的大鱼也能捞上来,不至于压断。

看着有七个大漏斗,风问:“你作的?”

刀得意的说:“昨天捞鱼时,有好几条大鱼,因为那个树枝网又软又不结实,捞不上来,结果都跑了,我找我叔叔帮我作了这个,今天让它们一个也跑不了。”

“嗯,不错,你应该多作几个。”

“一个冰洞一个正好!”刀说着。

“今天去,你就不会再多打几个冰洞吗?就一直守着那七个洞了?”

“对啊!”

刀先是一愣,随后就是一脸的懊恼,我这就回去找我叔再作,刀就要跑。

“算了,今天我们还有别的事要作,你改天再做吧!”

一棵棵一抱粗的大树被砍断,清除了枝叶,从山崖上丢下来。

风带人来到冰面上,把树杆三棵一排的绑在一起,推到水中。

在那处有温泉的水面上排成一条条的树木通道,为了让这木排更安稳。

风还在一条条的木排上用树杆绑上横梁来固定,这样走在木排上就不会晃动了。

看看一个个一米见方的结实方格子,连一旁的看热闹的崖也不得不称赞这个办法不错。

再看到风要求每个走上木排,在方格前捞鱼的人,每个人腰上都要系上两根绳子。

另一端绑在树干上,防止掉下水冲走时,崖觉得风想的比自己想的还要周全。

觉得已经没必要再盯着他们了,但强烈的好奇心让他又觉得想看看,风带人这么大费周章的到底能捞上多少鱼来。

因为制作木排网格时,制造出来的声响太大,早就把鱼吓的四散而去,哪里还有鱼。

只是在其它安静处的孔洞捞了一天的鱼,大大小小的加起来,也勉强只够这些孩子吃上一顿的,一天也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天,崖过来时,大风部的孩子们已开始捞鱼了。

场面很是热闹,不时的有大鱼被捞出水面,丢到雪地里。

为了防止鱼被直接冻在冰上拿不起来,有几队人专门负责,把乱蹦乱跳的鱼捉住,放到厚厚的雪里单独冷冻。

有专门捞鱼的,有协助捞捉鱼的,还有专门负责把冻上的鱼垛到一起的,还有人负责把冻鱼运送回去的,各有分工,有条不紊。

崖也不禁的手痒,看有小战士捞鱼费力,就上去帮忙。

亲手用那个木棍绑成都漏斗抄子捞鱼。

因为水冷,鱼就如喝醉了酒一般,即使不小心又掉中水中,都不愿意游走。

只是懒懒的象征性的晃动一下身体就贴在水面上,大口的吞吃水面的水。

今天的收获很不错,晚上回家时,每个人怀里都抱着两条鱼。

崖也不例外,因为帮忙出了力,崖毫不客气的挑了四条最大的鱼,扛回家了。

大风部只在早上悄悄的溜过去开始捞鱼,在破冰时鱼最多,它们会浮上来透气。

这时开始用大漏斗抄鱼,折腾一上午,鱼差不多捞完了。

因为人在冰面活动制造响动,也没有鱼过来了,孩子们也就带着收获回去了。

每次不多,但足够几十个孩子吃的饱饱的,回家时还能分上一两条鱼。

崖对看孩子的事倒是也非常的高兴。

每天跟在大风部的后面,偶尔见有大鱼,孩子们难弄上岸,他也过去帮忙。

很是轻松自在,中午跟着孩子们一起吃的饱饱的。

回去时也能带上一两条,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