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鸣锋还在愣神中,对面的黑袍人已经到了面前。为了不让对方起疑心,,夏鸣锋把心一横,一脚踏出。说来也怪,他竟然感觉到自己的前脚并未悬空,而是踩在一根线上。他低头察看了一下,原来他脚下有条细线,细线外表并不反光,如果不仔细看是看不到的。他这下总算明白这些黑袍人是怎么飞到空中的了。
他两脚踩着两根细线,戴着手套的两手扶着两根细线,远看就像是在空中飞翔一般。他发现这些细线有点像蛛蛛丝,有着某种黏性,如同不是戴着特殊的手套与鞋子,还套着这外表滑不溜手的黑袍,定会被这细线给粘上。
他一边走,还要一边防备那些飞来飞去的“鬼火灯”。这些“鬼火灯”悬挂于细线之下,时不时变换着位置,远看就像是“鬼火”一般。他不敢尝试碰到这些“鬼火灯”会有什么后果,所以他只好小心翼翼地避开这些灯,同时也要避开连着灯的细丝。好在这些细线之路纵横交错,并不是一条道走到底,他这才顺利避开这些来回移动的灯。不知不觉地,他已经偏离了原来的方向,反而走向了中心的一间较大的屋子。
这屋子上同样连着不少细线,细线的别一端向远处延伸,想来是会钉在岩壁上,这就是屋子能够飘浮在空中的秘密。。夏鸣锋隐约听到屋子内传来两个人的声音,一个像是老木头的声,另一个声音同样苍老,也不知道是谁,只知道老木头称他为“大哥”。夏鸣锋正要凑近一些,想听个仔细时,却不想脚下不慎碰到一根细丝。结果,那丝上连着的“鬼火灯”发出刺耳的鸣叫声。
“谁!”“谁在外面!”两声暴喝从屋内传来。他心知不妙,连忙夺路而逃。但是一路上碰到了不少细丝,一时间“鬼火灯”接连发出刺耳的警报。他虽然正在逃窜,但也没忘记留心身后的动静。只听那大屋内响声两人的脚步,显然是屋内的人追了出来;接着,是一阵机括声,这让他一惊,连忙转身举盾抵挡。
“咻”“咻”的破空声接连传来,这些箭矢力道很轻,盾牌轻易就挡下了,然而有几支箭矢差点钉到了夏鸣锋的脚上。看着那幽蓝的箭头,他明白箭矢上定是涂了毒,哪怕被擦破点皮只怕后果也不堪设想。然而,没等他喘口气,却见对面其中一人手一挥,也不知做了什么,那些“鬼火灯”竟向他扑来。
他连忙闪避,不想被这些奇怪的火焰沾上。然而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他虽然躲开了“鬼火灯”,脚下的细线却被这些“鬼火灯”点个正着。这些细线开始“噼啪”燃烧起来,眼看没多久就要烧断了。无奈之下,他只得冒险伸手去抓住旁边的细线。然而,又一盏“鬼火灯”撞到了这细线上,将它点燃。这时,对面另一人重新上好了箭矢,再次将手里的手弩对准他。
身陷绝境之下,夏鸣锋只得纵身一跃,没入黑暗中。那两名黑袍人连忙举着灯四下寻找,结果只见一对鞋子与一双手套裹着两盏“鬼火灯”落到了地上,正烧得阵阵青烟直冒,却不见人影。这时,其他屋的黑袍人也被惊动了,陆续从屋里出来。这些人互相用定江话交流着,然后齐齐举起灯具四下寻找着夏鸣锋的踪迹,正所谓“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这时的夏鸣锋正趴在岩壁上。刚刚他张开黑袍,如同大鸟一般滑翔到了最近的洞壁上,然后悄悄把黑袍弃了。待到那些黑袍人把灯光聚到底下时,他连忙抓住洞壁上的凸起,整个身子都贴在洞壁上,整个脊柱像壁虎一样左右扭动,整个身体也像壁虎一样蛇形向上攀爬。他每向上攀爬一段都要休息一阵子。
这时,突然有灯光照射到他身上,敌人终究还是发现了他。他暗叹一声,只好加速向上,然后到了洞口连忙翻身而入。这时,弩箭“咻”,“咻”的飞来,钉在他身后的地上,让他惊出一身冷汗。他连忙加速向洞内窜去,连鞋子都来不及换上。
两个黑袍人站在木屋门口,死死盯着夏鸣锋逃离的方向。其中一个人突然开口,声音有些混浊:“是壁虎游墙功!”
另一人声音与他相似:“管他什么功,他跑不了的。”
“这后生不简单呐。传说壁虎游墙功,相传源自青羌一族。在古时候,青羌人靠山吃山,他们中不少人靠打猎或者采药为生。采药人为采到珍稀药材,往往不惜以身犯险,故而时常发生不慎坠入山谷之惨事。某日,一位年纪的青羌少年替身染重病的母亲采药,但却对那长在悬崖峭壁上的药材犯了难。这时,一位仙人从天而降,点化了他,然后乘云远去。于是,少年如同壁虎般攀岩而上,顺利将药材采回。当他治好母亲的病后,为报仙人恩德,遂建一仙人庙,并向村民传授“壁虎游墙功”之绝技。从此,壁虎游墙功在青羌人中流传开来。到了三国时期,青羌人被诸葛孔明收编成军,这些身怀壁虎游墙功之绝技的青羌人成了蜀汉‘无当飞军’之主力。后蜀汉覆灭,但壁虎游墙功还是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