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自说
三天后,沈静书一家三口开车前往清水镇。
欧阳妍坐在副驾驶座上,看着内后视镜中的女儿。
沈博远似有所感,朝她看了一眼:“别慌,你慌了,女儿怎么办。爸一定有办法的。”
欧阳妍:“嗯。”
两个小时后,车子停在了清水镇一户人家前。
沈博远把车上的东西搬下来,沈静书迷迷糊糊地看着边上站着的邻居。
“浩子叔,我外公在家吗?”
张浩拿着把大蒲扇:“在的吧,太阳这么大他上哪儿溜达去。”
正说着呢,一个老太太穿着拖鞋从西边走过来,手里拎着一袋蚕豆。
“外婆。”沈静书哒哒哒地跑过去,笑嘻嘻地挽住她的胳膊,把头靠在她的肩膀上。
老太太笑眯了眼:“我的乖宝回来啦。”
沈静书:“嗯嗯,外婆,我可想你了。”
老太太拉着外孙女往屋里走:“外婆也想你,走,跟外婆回家,你外公一天到晚窝在阁楼,咱俩去把他拉下来,给你杀鱼做清蒸鱼。”
欧阳妍手里拎着一袋子苹果、一袋子芒果:“……”我妈瞧见我了吗?
沈博远盖上后备箱,看着她愣愣地站在那儿。
“想什么呢,不都习惯了么,进去吧,外头太阳晒的很。”
欧阳妍拎着水果焉巴焉巴地往里走,沈博远拖着行李箱屁颠屁颠地跟在后头。
一进正屋,就见欧阳老爷子刚好从楼上下来,从老婆子、欧阳妍、沈博远身上看过去,最后目光停留在了外孙女身上。
老太太知道闺女一家这次来有很重要的事,只说:“先歇一会儿,有什么事儿吃过午饭再说,哪有空着肚子说事情的。”
“静书,后院的无花果成熟了,要不要跟外公一起去看看?”
沈静书放开挽着外婆的手,跟着外公往后院走。
“这个死老头子,一来就跟我抢外孙女。”
老小孩,说的就是她这样的吧。
欧阳妍刚想刷一下存在感,就见自己亲妈看向自己:“妈。”
“妈什么妈,一天到晚的喊妈妈,跟我去厨房杀鱼去,”然后秒变脸:“博远啊,开车累了吧,上里头歇会儿,等会儿吃饭了妈叫你。”然后雄赳赳气昂昂地往前屋的厨房走。
欧阳妍瞪了沈博远一眼。
沈博远无辜躺枪:“媳妇儿,我真想给你们打下手来着。”
——
“想吃的话就自己摘,”欧阳卿看着后院的无花果树,“这树也长了十来年了,都亭亭玉立了。”
“我喜欢吃这个,但是学校附近卖的很少。”一年也吃不到几回。
“想吃的话就来外公家,果子都给你留着。”
她踟躇了一会儿:“外公,我有事情想跟你说,我没敢告诉妈妈。”妈妈上次吓得勺子都掉了,她还记得当时妈妈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很差。
欧阳卿大约猜到她想说什么:“外公在呢,外公会仔细听我们静书说的。”
沈静书一直都觉得自家外公是个儒士:“外公,我最近觉得好累,每天我都睡得很早,早上起床头还是昏昏沉沉的,总是做一个奇怪的梦。”沈静书自己有所察觉,她的身体可能出了问题。
“害怕吗?”欧阳卿摸她的头顶:“这个梦是这样的真实。”
“老实说有一点害怕,”沈静书内心是有些担心的:“我有种分不清现实和梦境的感觉,我甚至害怕,自己会醒不过来。”
“是外公无能,知道你害怕,却帮不了你。”没人知道欧阳卿的内心早就乱了。
“外公——”沈静书抱着他,把头靠在他的胸口。
“孩子,我的孩子,是外公不好。”欧阳卿轻轻拍着她的后背。
“才不是呢,我最喜欢外公了。”她把脸埋在他的怀里。
也不知过了多久,就听老太太在喊:“吃饭啦——”
她拉着沈静书的手边走边说:“乖宝,外婆给你做的清蒸鱼里还塞了肉,你待会儿多吃点,女孩子太瘦了不好。”
沈静书:“我现在的胃口很大的。”
“哟是吗?那你大口大口地吃,外婆就喜欢看着你吃外婆做的饭菜。”
大概每个长辈都喜欢看晚辈大口吃饭吧。
——
下午,欧阳卿带着沈静书来到阁楼。
“外公,我们今天读什么书?”
“静书,我们今天读《诸葛亮兵法》。”
“外公,你为什么要我一直看史书类的书籍,这次是兵法,上次是南越列传,上上次是孙子兵法。”
“无趣了吗?”欧阳卿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文言文的不多,喜欢史书类的更少。年轻人大多喜欢言情小说、动漫、漫画,或者刷短视频,能安静坐下来看书的很少了。
“倒也不是,只是这些书都很深奥,我不大明白。”
“无妨,你先看着,以后会知道的。”
“哦。”虽然不是文学类的专业,但是外公说的肯定是对的。
“读一下《将苑》。”
“夫兵权者,是三军之司命,主将之威势。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要势……”
“你看一下译文,告诉我,你读到了什么?”
沈静书看了一下译文,“大致意思是将帅一定要手握兵权,才能在军营中用兵自如。”
“现在试想一下,一个国家,君王是最高统治者,那兵权究竟该掌握在谁的手里呢?”
“如果掌握在将军的手里,打仗的时候是有利的,等到太平盛世的时候,君王却是绝对不容许的。”沈静书看的小说本数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功高震主的大臣被杀得很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途有所不经,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由,君命有所不受。一个聪明的将帅,打仗时手握兵权,根据战况及时调整作战方案,所向披靡,战争结束后自己主动把兵权交还君王。这样在君王的心里,才是一位识相的将军。或者索性给君王留下一个有勇无谋的匹夫印象,这样的大老粗在君王心里反而少些威胁。”
“可是也有很多将军功臣,被皇帝最后忌惮杀了。”
“所以不光要有良臣,还要有明主。儒家一向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只有理解民为贵的君,才是天下的王。军营里的士兵,是王的子民,乡野间的百姓,也是王的子民,君王不看重他们,他们又怎会甘愿保家卫国呢。”
“因此我们国家提倡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这也是无数前辈们在战乱年代摸索出来的路。”欧阳卿摸摸静书的头:“接着往下念。”
“夫军国之弊,有五害焉:一曰结党相连,毁谮贤良;二曰侈其衣服,异其冠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