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亦清幼时
书名:春雪陶然 作者:叶颜 本章字数:2479字 发布时间:2021-12-03

年幼时的亦清,曾经有个幸福的家。爷爷虽然早亡,奶奶却是持家的一把好手,不仅养大了唯一的儿子,还将其培养成乡间少有的读书人,更是遵从儿子心意,为他迎娶了十里八乡有名的美女为妻。两人成婚第二年就诞下亦清,过了四年,亦清多了一个妹妹,一家人日子过得很是红火。

亦清的父亲,是当地小学的语文教师。十里八乡,他曾是乡亲们公认的好人,乡邻有红白喜事都爱找他管账,过年贴的春联家家户户都是他来写,谁家有个急事找他借钱帮忙更是常事。

学校里,亦清父亲也很受欢迎,别的老师有事永远是找他代课,学校里小到出板报大到应对检查都是他的工作。学生们当然也喜欢他,因为他是真心为学生好,每节课都不敷衍,从来不体罚,连责骂都不多。

     能有这样一位父亲,亦清的童年无疑是幸福的。然而,亦清的童年,来不及等他长大就结束了。

亦清八岁那年的夏天,天气格外燥热,田里的庄稼缺水缺得紧,水库放了水,经由村落间的干渠供乡里灌溉庄稼。

亦清的父亲,是一位有些浪漫主义的小学老师,除了语文,还兼着画画,音乐等课程。在多年前的乡村小学,这些课程一般都是走个过场,但亦清父亲却很认真对待。

当有一天,课堂闷热到学业难以进行时,亦清父亲果断带着学生去了校外,以天地为景,教学生用简陋的画笔作画。

一个班七十多人,总有那么几个调皮些的男孩,等亦清父亲发现人数有差时,几个男孩已经在干渠里凫水了。

北方少水,大家都没太多游泳的技能,水流一大学生就有些受不住,被营救时的惊慌失措也会加大营救者的体力消耗。

救到最后一个学生时,亦清父亲力竭,自己没能上来。可惜的是,亦清父亲用命救下的最后一个学生,因为溺水时间太长,获救醒后智力有所受损。

后续发生的事,对于亦清,是颠覆性的。

亦清父亲去世后,一瞬间人心逆转。智力受损学生的父母闹到学校要求赔偿,学校不愿担责,声称学生出校上课是亦清父亲私自决定,这种行为与校规相悖,所以,不但拒绝承担对出事学生的赔偿,也没有针对亦清父亲的抚恤安排,还开除了参与凫水的其他几个学生。

这导致,出事学生的赔偿,退学学生家长的愤怒,所有的矛头都聚焦到亦清家。与此同时,村中和学校对于亦清父亲的风评迅速恶化,学校说他是造成事故的反面典型,村民评价他认得两个字就忘了农村人的踏实本分,尽做些不合规矩的洋气之举。

大人的评价会影响孩子,孩子的恶语相向让亦清孤立又愤怒,那时候的亦清,几乎天天在外面打架。

亦清母亲,不是个经得住事的,丈夫去世她哭,家长来闹也哭,出门别人说闲话还是哭。

亦清奶奶一个人应对里外,掏空家底赔偿出事学生的治疗费用,别人这才容得亦清父亲下葬。据说,亦清父亲的葬礼,比他生前参与过的任何一场葬礼都清冷。

父亲走后,亦清家中没了主要经济来源,日子清贫,又受村民挤兑,亦清母亲本就受不了落差,她一个长年在外的姐姐回乡不知道跟她说了些什么,她便去找了亦清奶奶。

后来,亦清和妹妹就只跟着奶奶一个人过了。

家破人亡,已是极惨,不曾想,还有更糟糕的。

亦清母亲走后,亦清被奶奶赶着继续上学。奶奶一个人持家种地,还要看顾小妹,很是辛苦,所幸亦清妹妹懂事,奶奶有时就留她自己在家玩。农忙时候,很多人家都会将孩子留在家里,这在当年的农村并不稀奇。谁能想到,这种并不稀奇的事,也会出意外。

有天,亦清奶奶如往常一般从田地回来,从门口唤着孙女的名字一路换进屋子,却得不到回应。

村里从没丢过小孩,谁也没想到好好的孩子就这么不见了。多方寻找,亦清小妹没找到,村里倒起了流言,说亦清家风水有问题,所以才接连出事,此后,几乎无人再愿踏入亦清家门。

亦清奶奶在一系列打击下,突发脑梗。亦清惊吓之下,手足无措。

后来是小秋,也就是现在照顾亦清奶奶的女孩,她的家人听到亦清的哭声,帮忙把奶奶送到医院。入院后,是田浅父亲送的救命钱。

田浅父亲在县城做生意,和亦清父亲早年交好。田叔叔做生意的店名、宣传语都是亦清父亲写的。亦清出生后,亦清父亲解释儿子的名字来源于‘疏影横斜水清浅’这句咏梅诗,田浅父亲回去便给刚出生的女儿取名田浅,号称学文化人取名字不费心。

田浅父亲当时生意渐大,老在外地跑,不知道这一系列变故,见亦清奶奶住院期间无人照顾探望,一打听才知晓亦清家的处境。当下就在奶奶住院期间给亦清办了转学,转到县城的小学和田浅一起读书。奶奶出院后,田浅父亲租了房子让奶奶在县城住,奶奶不肯,说恩情欠太多还不起,执意回了乡下,只让亦清留在县城读书,那以后,九岁的亦清就成了少有的几个住校生之一。

家里变故,加上陌生的学习环境,让亦清的性子大变。他不再贪玩,每天只是闷头学习,很快拿了第一名。田浅父亲便找了班主任,安排田浅跟亦清同桌,想着让亦清在学习上带一带田浅,两人的同桌关系,从那时起一直延续到高中。

高中的时候,田浅的成绩已经跟不上了。但因为田浅父亲的关系,她一直留在和亦清同样的重点班。田浅年岁渐长,少女心事渐浓。高中里其他未经过事的男孩,与亦清相比要不就是欠稳重、要不就是缺聪慧,基本没有他顺眼。因此,田浅在文理分科的关键时期,即便知道自己理科成绩不好,也执意跟着亦清去了理科班,并一直同桌到毕业。

田家父母觉察到田浅心思后,没有反对,以开玩笑的方式对亦清提过几句,亦清没有拒绝。亦清的态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田浅当成两情相悦。直到后来在滨城见到了许陶陶,并且目睹了亦清在陶陶离开后的变化,田浅才明白,亦清的不拒绝源于报恩。

亦清父亲去世后,亦清的生活环境很不友善,村里自不用说,风水的言论传开后大家不仅不再进他家家门,更有甚者甚至到了避免和亦清及亦清奶奶接触的地步。转学后,亦清性子变得太过沉闷,并不合群,成绩好、性子闷、家庭变故、舆论不善导致亦清在学校长期处于被孤立的境地。那样的环境下,能被田家认可,对他是莫大的鼓舞。

那几年,田浅应该算是除了奶奶外,与亦清说话最多的人,两人一直相处和睦。那时的亦清,并不知道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样的感觉,也许觉得,就这样与田浅过一生也无不可。

更重要的是,因为父亲身前身后风评的两端化,亦清一直极力避免成为他所痛恨的那类负恩之人,因此,他一直谨记田家的种种相助,也早就生了竭尽所能报答的决心,田家希望他做的事,他自然不会拒绝。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春雪陶然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