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参观游览故宫博物院 69
书名:未来世界漫游记之星球大战 作者:何学 本章字数:3456字 发布时间:2021-11-30

69
我们看到乾清宫后是交泰殿,它的形制与中和殿相同,交泰殿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满”之意。是座四角攒尖、镀金宝顶、龙凤纹饰的方形殿。明、清时,该殿是皇后生日举办寿庆活动的地方。清代皇后所谓亲蚕典礼,需至此检查祭典仪式的准备情况。清代的“宝玺”(印章)也收藏在这里。蓉蓉介绍说现在这里存有玉玺25块,放置25块的寓意是从《周易》“天数二十有五”之说而来的,而且1、3、5、7、9这五个阳数之和也是25,殿内高悬的“无为”二字是康熙亲笔所写,取意“无为而治。”殿内的内宫不可干政的铁牌也是康熙皇帝鉴于明亡的教训而立的,只可惜到清末依然出了安德海、李莲英等太监弄权误国。
交泰殿后的坤宁宫原来是皇后的寝宫,后来皇帝移居养心殿,皇后移居体顺堂,这里成为祭神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东暖阁内有龙凤喜床,床有有象征多子多福的百子帐,这里是皇帝大婚的洞房,一派喜气景象。
在后三宫东西庑,还有为皇帝存储冠、袍、带、履的端凝殿,放置图书翰墨的懋勤殿。南庑有皇子读书的上书房,有翰林学士承值的南书房,以及管理宫廷日常生活的处所。此外还有左右对称的日精门、月华门、龙光门、凤彩门、基化门、端则门、隆福门、景和门,通妃子居住的东西六宫。这种左右对称的平面布局,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之一。
参观完后宫三大殿后,我们看见后宫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之处也是皇帝与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同于前半部,但更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只见后宫庭院深邃,建筑紧凑,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再配以宫灯联对、绣榻几床,都是体现适应豪华生活需要的布置。
漫步在这深深的宫廷禁苑,我就想象一下那些成天在这里低着头弯着腰走来串去的宫女太监们。我放慢脚步,用心去聆听,生怕我的快步行走会惊扰了这些宫女太监们的急走,或许在风中,在雨里,在黑夜里,他们正提着昏暗的灯笼,为他们的主子穿梭忙碌着。
这时,我就故作神秘地对蓉蓉姑娘讲起了故宫很多年前就流传的一个传闻,说故宫里在雷雨天的时候,就会出现幻影,现出宫女和太监提着灯笼行走在皇宫的某个走廊过道。这个故事或许是虚构的,但却让我知道了什么叫“海市蜃楼”?那就是说,在日光或者雷雨等某些特定气候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会把一些真实的人物影像收录下来,再在某个合适的条件下释放出来,所以,听说故宫里雷雨天会出现宫女太监提着灯笼出现的事,我觉得这很正常,这些常年累月在这里走来串去的宫女太监肯定有被某个特定的气候条件录了影的可能,然后,再在某个合适的气候条件下被释放出来,只不过这种自然现象很难被人们接受罢了。
我们边走边谈,很快来到了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为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就是现在的珍宝馆。珍宝馆前面的一段解说碑文吸引了我:珍宝馆建于乾隆年间,是乾隆皇帝想着自己退位以后做太上皇居住的。但是建成以后却一天也没有住,乾隆在位六十年,时年已经八十五岁,为了不逾越祖父在位六十一年的记录,他决定将皇位禅让给第十五子琰,自己当“太上皇”,然而,久在万人之上、好大喜功,陶醉在盛世的歌功颂德声中的弘历岂肯默默无闻地退出自己的舞台呢?于是,他参照其祖父康熙六十年举办的“千叟宴”宣布在次年正月初七举行“千叟宴”,地点就在宁寿宫皇极殿,也就在这里。不过这座宫殿乾隆皇帝一天也没住过,反倒让后来的慈禧居住了。走进这座宫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个九龙壁,我以前已经经常在书刊影视中见到,今天亲眼见到,果真是精美异常,九条龙的图案个个栩栩如生、充满了活力,来到九龙壁,我又绘声绘色地向蓉蓉姑娘讲了一个小故事:在修九龙壁的时候,一个工匠的儿子不慎打碎了一块龙身上的瓷块,惹下了塌天大祸,结果工匠临时用一块金丝楠木雕刻好替代,骗过了皇帝。讲完了这个故事,我们一齐找出了这个金丝楠木块。
我们走进珍宝馆仔细参观那些陈列的珠宝美玉,看到那些清王朝的帽顶挂珠,这时蓉蓉姑娘饶有兴趣的向我介绍说:大清入关灭了明朝,建立了清王朝,这改朝换代的,文武百官的朝服自然是头等大事,代表了一个王朝的形象,大清皇帝自然特别重视了。于是,这大清皇帝就下令大臣们想出方案,其中有一位前明朝的遗臣就领到了这样的任务,而且,皇帝是下了死命令的,在限定的时间内若不能完成朝服的设计,就会满门抄斩。这位大臣愁眉苦脸地回到家,他的母亲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就把皇帝的命令说给他的母亲听,这是一位非常有见识的女子,她既痛恨大清入关杀了很多无辜的百姓,也恨前明皇帝的昏庸,断送了汉人的江山,看到儿子的无奈,她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这清王朝的朝服设计成了“衣冠禽兽”的样子,头上有羽毛,前短后长,至于官员级别,参照惯例就可以了。没想到这方案给皇帝一看,皇帝欢喜了得,立即采用了,却不曾想是给人骂了“衣冠禽兽”的。我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感到真的有意思。
参观完了珍宝馆,我们又进入一个小跨院,里面有一口井,叫珍妃井,蓉蓉介绍说是当年慈禧把珍妃推进这井里达一年才捞上来的,院里有一间小屋,是珍妃的妹妹后来为纪念珍妃设的牌位,透过窗口,我看到了里面珍妃的画相。一声叹息从心底发出:可怜的女人,又一个权势争斗的牺牲品。这个院落里的屋子给我的感觉特别的低矮狭小,我很奇怪:诺大的一个皇宫,这些嫔妃们居住的地方竟然不及民间一般大户人家的宽敞?只有一张床和简单家具,连卫生间都没有,只有一个马桶,皇宫里面宫禁森严,又不能随便串门聊天,生活肯定是枯燥乏味的,看到此情此景,我笑着对她说:“你要是生活在古代,凭你的美貌肯定可以被选为妃子。”蓉蓉姑娘笑着说:“我才稀罕当什么王妃呢,你看我现在过得多好。”是呀,看着她整天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每天过着幸福、快乐、优裕的日子,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幸福和爱情,谁还会去想当什么王妃呀。
看完了后宫,走出坤宁宫北面,我们手拉手亲亲热热地来到了御花园。这里是皇帝皇后休息游玩的地方。我们看见御花园里有岁寒不雕的苍松翠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珑假山,楼、阁、亭、榭掩映其间,幽美而恬静。御花园当中的大殿叫钦安殿,她向我介绍这是宫内惟一的道教建筑。道家认为北方属水,所以大殿内供的是道教北方之神玄武大帝。这座御花园面积1.2万平方米,东西130米,南北90多米,以主建筑钦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布局紧凑、古典富丽。殿东北的堆秀山,为太湖石迭砌而成,园中分布着10余座亭台楼阁曲池水榭。位于园子四角的象征春夏秋冬的万春亭、浮碧亭、千秋亭、澄瑞亭,同是亭子但形态各异。还有收藏《四库全书荟要》的离藻堂,堆秀山上的御景亭,名为万春亭和千秋亭的两座亭子,可以说是目前保存的古亭中最为华丽的。其间点缀着苍松翠柏奇花异石,是皇家园林中的典范。规整中见变化:规整是指布局上四平八稳,变化指建筑风格变化多样,在一万多平方米范围内容纳十几种风格不同的建筑,我们倘佯其间才能细细品味。
我们走在御花园里,我饶有兴趣的向蓉蓉姑娘介绍了我们那时的热播剧《还珠格格》的剧情,小燕子在花园里飞来飞去“捉贼”的情景,凭借着记忆,我们看到了那座形似“淑芳斋”的小楼,看到了那些假山石。《还珠格格》中几个年轻人最终选择了“逃离”皇宫,舍去尊贵无比的“阿哥”、“格格”身份,宁愿去做一个无权无势的布衣平民,想来是“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过一种自由自在的”凡人生活要远胜于皇宫里锦衣玉食的皇孙贵族。
只不过看到这个御花园并没有我想像的那样宽大,而是一个十分紧凑,人工痕迹很重,稍感压抑的花园,没有找到类似小桥流水样的幽静所在,或许影视中借用的是另外一处的场景,因此,这个御花园从结构上远不及江南的一些官宦或富商的私家园林,或许这御花园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是有些“来历的”,而且还可能关乎“风水”,可无论我怎样的想像,总感觉这地方有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到底是什么让我有这种感觉?我也说不清楚,只觉得这里的建筑包括树木山石太过拥挤,有时候,奢华的堆积远不如简洁的空旷来得轻松。
出了御花园,来到了神武门,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就可以出故宫了,但因为我们还要到天安门广场参观,我们便沿着宫墙壁往东走,这时蓉蓉姑娘说道:“你看,这围墙多高?再上去五个我这样的也到不了顶。”我抬头一看,果然如此,高高的宫墙,朱红的墙面,上面就是城楼,卫兵们可以在上面守卫紫禁城,真是戒备森严,城墙上四角各有一座结构精巧别致的被称作“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据说这角楼是模仿蛐蛐笼形状修建而成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