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河州巧破敌,兰州烽烟起
书名:乱熙丰(上) 作者:西风吹叶静千林 本章字数:3132字 发布时间:2021-09-23

一夜无话。翌日过了辰时,众人才各自起来。李文英洗漱完毕,才缓缓问陆伯庸道:“陆道长,那具尸身现在何处啊?”

陆伯庸此时正在习练八部金刚功,并不着急作答。待习练完毕,收了指诀,才回道:“既然不禄,那便埋了,留着作甚?”

“掩埋之时,可有趁手的家什?”

“怕脏了拂尘,便借了薛校尉的眉尖刀一用。”

此时院中传来磨刀之声,李文英听罢点了点头,取出些铜钱放在桌上,“这里有三十钱,拿去给那磨刀的军士当做祗应,不要让薛校尉破费才是。”

众人用罢餐饭,李文英将梁督监遇刺之事的来龙去脉讲于众人,古赞丽问道:“凶器现在何处?”李文英看了看陆伯庸,陆伯庸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一支袖箭递给古赞丽,“此物便是。”

古赞丽接过袖箭仔细端详,又掂了掂分量,说道:“此物并非阿萨辛所用,阿萨辛所用袖箭,形制颇似弩弓,箭支均有箭羽,这袖箭通身铜制,且无箭羽,击发出去也不过十余步,中原武林人士喜佩此物。”

听到“中原武林”几个字,李文英眉头一皱,便不再作声,其余众人低声议论,正在此时,忽听驿馆外院人声嘈杂,有人喝到:“可有快马?”有人回道:“何不去递铺更换马匹,来此作甚?”那人“咳”了一声,说道:“递铺均是驽马,河州现被羌人攻打,事出紧急,不敢耽搁。”

景思立手下官差听说河州发生战事,急忙走出内院,对那铺兵问道:“景将军现下可在河州?”铺兵见是镇洮军的差人,便回到:“景将军正在率兵抵御,两位上差若晚些时候过去,恐怕连城都进不得了。”李文英此时也走了出来,对驿馆中几个守吏抱拳道:“既是如此,那还烦劳几位寻几匹快马来。”说罢从怀中掏出一锭金子,“余下便是几位的祗应。”

一个上了些年纪的守吏接了金子过来,神色欢喜:“这便巧了,十里外便有马市,容我去去就来。”

这厢众人整顿行囊不表。河州处,景思立正指挥所部人马严阵以待,据守不出。吐蕃大将鬼章叫阵数日,都未见一兵一卒杀出城来,甚是心急。原来依鬼章之计,欲将宋军诱至河州城百里之外踏白城,踏白城乃是河湟进入河州之关隘,此处周围群山连绵,便于隐藏伏兵,此时王韶率兵正在银州,正是攻取河州之机,怎奈景思立按兵不动,纵使再妙的计策,也无处可施。一旁谋士见鬼章愁眉不展,便上前来献策道:“将军何不用激将法将景思立诱出城来。”

“有何良策尽管道来!”鬼章也不抬头,兀自沉吟。

“这宋军每日必要谴人前去伐木修筑工事,我等可安排一哨人马伏击伐木军士,再以‘谩信’一封送于景思立,信中极尽诋毁辱骂之辞,说景思立兵无能,再誉王韶之能,最后以木征领兵去讨,景思立新败木征不久,定会轻敌,且此人为人清傲,相形之下,定然引兵来伐。”

鬼章听罢甚觉有理,面色略有和缓,便传来各部将领,布置这调虎离山之策。数日之后,此计果然奏效,景思立读了‘谩信’心中甚是愤懑,又见木征阵前叫骂,怒不可遏,便亲自点了汉、蕃兵六千人马,欲出城迎战。正在顶盔掼甲之时,忽听有人来报,说是鲁国公曾公亮特使已到城内,景思立命人传话下去,就说此时来的不巧,待出征凯旋而归,再去会见特使,在此先行告罪。报事的兵丁还未退下,就听门外有人高声说道:“景将军且慢,此时万万不可出城。”景思立顺着声音看去,进来的正是李文英。李文英见景思立已然披挂整齐,连忙上前深施一礼:“在下李文英,见过景将军。”

景思立仓促回礼:“李先生不必多礼,何故阻拦本将?”

“将军,鬼章此乃调虎离山之计,待木征引诱大军行至踏白城之时,伏兵四面出击,将军恐怕凶多吉少。”

“本将早有准备,先生休要操心。”

“将军所言准备,莫不是韩存宝、魏奇将军为先锋,王存将军为左翼,贾翊将军为右翼,李粢将军殿后,王宁、赵亶将军策应。”

被李文英一语道破部署,景思立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手握佩刀,怒目道:“先生到底何许人也?!”

李文英连忙又施了一礼,“将军息怒,鬼章此时用兵,意不在河州,而在西夏卓啰和南军司。现王韶将军直逼左厢神勇军司,故石州祥佑军司、宥州嘉宁军司不敢贸然增援,且卓啰城与吐蕃间有道路相通,一旦攻取卓啰和南军司,便可打通辎重补给之路,然后北上攻打兴庆府,但河州一地至关重要,若河州、兰州一线贯通,形势便极难琢磨,若是佯攻,那实则意在我西宁州、积石军。”

景思立听李文英这一席话颇有些见地,便消了几分怒气,请李文英坐下,又命人布了茶,问道:“那依先生之见,应当如何处置?”

“现下便有可破此事之人。”李文英说罢,命人将卫穆父女请了进来,“这两位便是卫穆氏后裔。想必将军也清楚此姓氏背后有何深意。为今之计,需将此二人安全送至卓啰城,后续事宜,在下自有安排。”

景思立思忖片刻,喃喃道:“现吐蕃正发兵攻打兰州,那便是要我等发兵驰援西夏不成。”

“正是!”

“此事干系重大,本将需上报才可定夺。”

“将军无需上报,此处有鲁国公曾公亮手谕一封,请将军过目。”李文英说罢从怀中掏出一封手谕交于景思立。

景思立接过手谕细细观瞧,看罢往怀中一揣,起身在大堂之上来回踱步,走了几十步,突然停住,右手一挥,“罢了!既然如此,便依先生的,但先要退去木征,方可发兵兰州。”

“退去木征不难,木征援军现正在百余里外踏白城埋伏,将军只需派出一哨人马将木征退路截住,之后杀刮存留悉听将军之意。”

景思立即刻排兵布将,命韩存宝、魏奇带领一支人马绕到木征身后。自己则率景思谊等将从正面杀出城来。双方人马一番激战,木征便如李文英所说一般,逐渐显露败象而往西北踏白城退走,却不知早有人马拦在路上,前后夹击之下,木征人马悉数被杀,木征与手下几个亲兵也被景思立生擒活捉,带回城中。

此役大捷,景思立心中颇为不解,看李文英此人年纪仿佛不到而立,却有如此神机妙算之能。回府之后,又命人将李文英请来,这次自然多了几分恭敬,抢先上前施礼:“先生妙算,此番请先生前来,一是略备薄酒,答谢先生,二是再与先生商议发兵兰州之事。”

李文英一边还礼,一边与景思立寒暄,其实心中早已五味杂陈,原本以李文英所知,这景思立当于熙宁七年,在这踏白城忠勇殉国,而这兰州,当于元丰四年由李宪率军收复。此刻发兵兰州,以景思立之勇武,定会顺势收复,纵使后面诸事平息,这大宋与西夏的版图恐怕也生了极大的变故。此时此刻,李文英有生之年头一遭心中生出些许迟疑,莫非自己悟了这许多年的道法只是一场无常而已?

李文英自知起了嗔念,随即稳了稳心神,见上了酒菜,便借敬酒之机,连饮了三杯,景思立见李文英吃酒这般豪爽,反倒亲近了几分,于是二人便定下了发兵兰州之策。

此时兰州城内,前番几次与吐蕃激战,守城将士个个甚是疲惫,粮草也断了几日,城外各寨皆已攻克,西寿保泰军司及东面几个监军司又迟迟不来发兵援助,若不是吐蕃辎重粮草无以为继,破城之日便在眼前。

城墙垛口之上,几个军士痴痴望着屋檐之上的迦陵频伽塑像,怀中抱着兵刃,似是丢了魂魄一般,双眼无神。其中有人缓缓站起,口中自言自语道:“延嗣宁国生人,天赐礼盛国庆卒,人生一世,何其苦短。”一旁有人喝到,“赏略乞,休要起身,小心中了流矢。”

那人并不理睬,跌跌撞撞转过身来,手扶垛口,指着城下遍地的尸身问道:“这些可都是撞令郎的尸首?为何我等不去冲锋陷阵,战死沙场,却在此坐等粮绝冻饿而死,却让汉人与疏族挡在身前,岂不憋屈!”说罢又瘫坐在地上,仰天长叹一声,只觉得一阵乏累袭来。

正在赏略乞昏昏欲睡之际,有人在耳畔边大喊一声,“有敌袭!”惊了赏略乞一个寒颤,连忙起身搭弓拉箭,只见城下又是黑压压一片人影,弓箭手们看都不看,箭支如倾盆大雨一般,纷纷向敌阵落下,顿时哀嚎声、喊杀声连成一片,赏略乞此时不知怎的,身上乏累一扫而空,似是饱餐了战饭一般,平添了百倍的精神,待到箭壶中已无箭可用,城下敌军潮水般退去,赏略乞才觉得手中长弓有如千斤,已然把持不住,只听得“哐当”一声,长弓落地,赏略乞自觉抬起双臂的气力都已殆尽,但凭眼前一黑,一头栽倒在地。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乱熙丰(上)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