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青树供销社的综合大楼
书名:长河涛影 作者:马驰千里 本章字数:4714字 发布时间:2021-09-22

笑声还没落下来,武会明突然推开门站在门外朝武学兵招手:“学兵,出来一下。”看上去还挺神秘。

武会明说武二妮从冯阳县城车站打来电话让武学兵赶快去车站接人。

武学兵一听二话没说,返回屋子拉了件衣服开上车就走。

大家见此情形都散场而去。

等武学兵赶到汽车站,大门已经紧闭。

他用力撞击了几下大门,大声地向里呼叫,武二妮跟着守门的大爷从里面走出来,身上裹着一件黄色的军棉大衣,头上围着那条红围巾。

等看门大爷把门打开,武荷香就朝外一头扑进武学兵的怀里,泪如泉涌,不停地用她那小手锤击着武学兵宽大的胸脯。

武学兵感觉到武二妮的全身在打哆嗦,接着整个身体像被抽去筋骨一样软绵绵地在下沉。

来不及多想,容不得考虑,武学兵把武二妮一把抱起来向汽车走去。

那天晚上等他们回到武家岩,中央电视台的文艺晚会已经偃旗息鼓,武家岩村一家挨着一家不断点燃了年夜旺火,此起彼落的爆竹声热闹非凡地响彻在黑漆漆的夜空中。

武会明一家始终在他家等着他们,当夜武荷香把二妮领回去休息,吴成德留在武学兵家过夜。

吴成德心里的答案得到了验证,柳芝叶之所以没有得到武学兵的垂爱,大概就是与这个叫武二妮的女孩有关吧,他这样暗自思量,却没有去多问,两个人听着窗外此起彼落的爆竹声,各自想着不同的心事慢慢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上午,武学兵刚端起饺子还没有下嘴,武会庆就风风火火地闯进院子来,第一眼看到了武三海:“三哥,二妮在哪里?”还没有等武三海回答,武学兵就从家里走了出来:“瞎嚷嚷啥?会庆叔不在漓源过年,怎跑回来了?”

“武学兵,你别在这里胡弄,我可告你说,拐骗良家妇女可是要犯法坐牢的。赶快把武二妮交出来。”说着就要往家里闯。

武学兵两手叉腰:“嘿嘿,会庆叔,看在一武同宗的份上,我还尊您是叔,你要再这样胡搅蛮缠可不要怪我武学兵不认人!”

武会庆是看着武学兵从小娃娃一头窜起来的,岂能不知武学兵的蛮劲,心下自然软了几分。再加武三海在旁边让坐,就骑驴趁台阶,忍气吞声坐在那里。

武三海给倒来一杯水,喝了一口他才把武二妮如何利用矿上办公室主任曲向前为武学兵销售土豆,曲向前又如何到家下聘书两家商定年后成亲,武二妮昨天早上又如何突然出逃,他又如何租出租车追到武家岩的事一五一十从头到尾叙述了一遍。

武学兵在震惊之余,从心里更加爱慕武二妮,岂能让武会庆领走?不一会武二妮也过来明确表示心里只有学兵一人,曲向前的婚事宁死也不从,即使是家里不认她这个女儿,她也不会答应那门亲事。

武会庆情知武家兄弟七狼八虎,强行带走武二妮比登天还难,万无可能。无奈之下只好悻悻而去,心里拔凉拔凉的。

他知道武二妮和曲向前的亲事如果泡汤,两位老人在矿上的福利损失且不必挂怀,关键是眼看着自个到手的饭碗也要鸡飞蛋打,水中捞月。

可是,那武二妮不知吃错了什么迷魂药,放着那么好的条件他不嫁,偏要跟上土坯房破院墙的武学兵,又有何法?只能暂且回去和全家商量一下下一步对策了。

临上车,武会明追上来把开春修路的计划告了武会庆,毕竟现在他还是村长。

可武会庆何曾听进耳朵里,心想就是搭桥又与我何干,能换来多少钱,多少在矿上动一动就比窝在这穷山沟里强十倍。

就这样,武二妮在武家岩住了下来,和武学兵对出双入,俨然形如已过门的媳妇,只是碍于本村人晚上不住在一起。

眼看一九八七年正月十五已过,武二妮还没有走的意思。

武三海是喜在眉梢愁在心头,这不明不白的算一回什么事。

好不容易,大家一齐劝说才把武二妮劝走,武学兵承诺等她回去做她父母的工作,若她父母执意不同意,就先做好结婚的准备,到时娶她过门,也算是先礼后兵。

武二妮是王八吃了秤砣铁了心了,心想回去再试试,家里同意当然这是极大欢喜,如果不同意,实在无奈就按与武学兵的约定到春天把结婚证先领了,婚结了,等生米煮成熟饭,到时不同意也由不得他们。

吴成德带武荷香回家里见了父母,住了一晚,第二天早早送武荷香去城里上班。

吴连喜夫妇虽然听说武荷香被人丢弃过一次,感觉不是太完美,但想到儿子现在也是有名无实的有妇之夫,再加上武荷香楚楚动人的容貌,配他们的儿子绰绰有余,不敢冷落武荷香,还送了五百元钱的见面红包。

县供销社起用了由吴连喜极力推荐的范大柱为青树供销社主任,录用了吴成德为青树供销社代理副主任,这可是吴连喜舍帅保车争来的。

吴成德自以为父亲身体不好,县社是按常规进行撤换,也不往心里去。

牛金旺办事细心,为人圆滑,虽有些小心眼,也算不上什么。县社经过全盘考虑认为目前在范大柱刚扶正,吴成德才履新的境况下,还是仍然将其留用在青树供销社当副主任最为合适。

这二年,由于郑新昌是本地人,在邱上当地有一定的号召力,为了确保一方安定,免生事端,县社也按郑新昌本人的意愿准其退下来,让他儿子郑锋军顶替上了副主任。

自从郑锋军当上副主任后,李四元全力监建的邱上供销社百货大楼工程也大体上接近竣工,县社决定其继续回到主任的位置主持全面工作。

由于县社已经按郑新昌的意思安置了他的儿子,因此,他心中也得到了安慰和平衡,退后安分守己不再兴风作浪。

郑锋军上任后就要求主管收购业务,李四元其一考量收购站自从吴成德去后就成了一片散沙,经济效益低下,急需开辟新局面。其二考虑到郑家父子在邱上供销社扎根深锋芒尖锐,也就顺水推舟随了他的意。

郑锋军一上任就把吴成德那时挂在墙上的条条规规全部撕掉,对没有和吴成德划清界限的人都定下了严规。

特别是柳六,前段时间有请假,处以双倍的罚款,从当月起停发工资,停职停薪等待安排。可怜滑头一世的柳六,没想到挺了一回脊梁骨没滑溜,反倒落了个失业的下场。

不仅于此,郑锋军安排收购站可以在青树和邱上两地的范围任意收购,任意定价。

对此范大柱去县社反映过好几次,县社支支吾吾说大形势已经形成自由经济模式,外地的小商贩都开始在农村收购买卖,县社不好出面干涉。

改革开放后小卖铺的日渐增多,对日用品特别是烟酒副食的冲击也日益明显,要想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打个翻身仗,青树供销社还确是不易。

好在紧邻公路边的三层业务综合大楼已拔地而起,如出水芙蓉光彩夺目。

开业之日荣主任亲自率县社上下,包括各乡镇供销社主任共同为大楼剪了彩。会上除了荣主任和县里一位分管领导发了言外,吴连喜也被邀到会场讲了话。县社对吴连喜在职期间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

楼是盖起来了,可下一步如何用起来,让它在改革大潮中如何最大地发挥作用才是最关键的事情。

为此青树供销社的新班子召开了首次正式的主任会,范大柱以前毕竟是在吴连喜的手下做些奉旨行事的事情,就是多跑点腿,多费点时间,要说筹谋和规划,还真的是不在行里。

池志强副主任也是这次来青树供销社履新副主任一职,虽然比吴成德大些,但毕竟是县里领导人情安排来的,对经商确实也是门外汉,再加上想着暂来基层镀金,想着如何另谋高就,因此对供销社下一步如何发展从未放在心上。

牛金旺对事情较有筹谋,以前也给吴连喜出过不少点子,不过采纳的不多,这也是牛金旺心中对吴连喜不服的原因之一,经常去县社反映吴连喜独断专行也在情理之中。

这次他对范大柱晋升正主任一事就意见更大,凭哪一条来说,这次都应该是自己上去,无论从资历上还是从能力上,还是从懂经济会财务上,但偏偏县社任命的就是范大柱!

当然,他心里也会想到县社这样定肯定和老谋深算的吴连喜分不开,范大柱与吴连喜是老乡,自然从情分上要偏向一些,再者,范大柱就是一个有身板没脑子的人,或许吴连喜打着明退暗不退的如意算盘还想在幕后操纵?也未可知。还有,他借退下来之大义博取县社对他的好感,乘机安排他儿子重新当上了副主任,不能不说手段不一般,自然怀揣不爽也在情理之中。

他左思右顾,看着范大柱,又看着池志强和吴成德,不肖一顾地从心里发出鄙视的笑意。

好戏才刚刚开头,看你们有几斤几两,有什么锦囊妙计能撑起青树供销社这方大厦,能恢复以前供销社的荣光。因此在会上只是品茶,眯着两只挂着大眼肚的眼睛好歹不多说话。

吴成德岂能不知各人心里的想法和算盘?既然你们都提不出好建议来,我才刚刚上任,我就不能不说话了,好歹也不能让你们认为我吴成德是饭桶,好歹我也是在外闯荡过的,以前也是敢作敢当的副主任,曾在冯阳县的大礼堂被县委书记授过花。于是有模有样地把笔记本展开,让人感觉到很正统而且是认真不苟的样子。

“范主任、牛主任,池主任,既然大家要我说,我就谈一点我不成熟的建议。第一,咱们这栋大楼刚刚落成,县社和荣主任对我们社,再说得小一点就是对我们在坐的几位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和重托。”既是开场白又是对上级的尊重。接着又说:“现在综合大楼已经建好,我想我们的思维是不是应该从供销社的老模式中彻底解放出来,换一换新思维?”

“不从供销社本行的特点上下功夫,又能如何去做文章?”范大柱不明意图。

“还是改成商店扩大商品经营类型,或者再增加些衣服、手表、自行车什么的。 ”池志强插上话说。

“大家都看到了,小商品市场政策已经彻底放开,差不多百分之八、九十的乡村都已经有了个人小卖部,在小卖铺同样商品的价格比我们都便宜,老百姓在本村消费,村都不用出去非常方便。再者商品经济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来紧缺的商品,国家统一供应的日用品、食品以及其他由供销部门统一专供的商品基本上已经趋于市场满足,供需关系趋向饱和,再加上外来流动人口少,可以说基本上没有。购买力有限,购买点频增,这是大势所趋,我们如果再不改变思路抱着老思想老观念继续沿着一条死胡同走下去的话,其结果不言而喻,不说大家也会想到。”

“那你说,如果我们不开商店、不卖商品、脱离本行,那我们还算是供销社吗?再说,我们不干这行又能干些什么?”范大柱听吴成德如此说,就像觉得供销社已经无路可走一样。又看了看牛金旺,想从牛金旺那里得到一些有用的建议。

一缕淡淡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正好晒到牛金旺下巴和衣领上,他眯着眼就像睡着一样。

范大柱知道在这次提拔主任的事情中牛金旺明显不满,现在这种情绪和状况也属正常。于是也不去多加理会,遂又把目光放到吴成德的脸上。

“供销社原有业务是我们的基础当然不能丢掉,我们是不是应该拓展一下思维,把一些我们原来没有做过的动手做一下,或者去接触一下?”吴成德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

范大柱和池志强的目光一直瞅着他想听听下文,只见他稍微用唇边沾了一下水杯又继续说:“比方,开个旅饭店——”

“旅饭店?”范大柱和池志强都有点惊异,这几乎与供销社的传统业务风马牛不相及,搭不上边呀。

“我们可以利用综合大楼紧靠马路的优势将第三层改成客房、宾馆,二层也可弄两间出来搞个游戏厅、录像厅什么的。现在县城里的游戏厅和录像厅的生意比什么都火爆。我在广东的时候那边已经开始有卡拉OK娱乐厅了。”

“不能比广东,人家那里是大城市,人口多流动人口更多,经济条件比我们农村强一百倍。”池志强摇头说。

“就是冯阳县城里也比我们这里强好多,我们还是应该脚踏实地从本乡本行角度要来考虑是正路。”范大柱也不敢苟同吴成德不切实际的想法。

“什么乱七八糟的,都开成饭店、宾馆、玩闹的地方,不全乱套了吗?我们还是供销社吗?什么乌七八糟,舍本求末!”牛金旺的半边脸上已经被太阳晒到,像是不舒服了往后挪了挪身,往大睁了睁眼丢出几句反对的话来。

“那你说,这么大的三层楼,我们怎么才会把它利用起来,让它给带来效益?”范大柱当即接上牛金旺的话问道。

“我就不相信以我们资金大商品全,就拼不过个个体户!小商小贩都是成不了气候的,只要扩大门市、满足供应市场、服务态度好销售额会上不去?我们都做了几十年的供销工作了,什么复杂的情况没遇过,把小卖铺小商贩挤出市场是迟早的事,什么时候也变不了天,什么时候都还是社会主义社会。”牛金旺盲目而不屑一顾地说。

那天的会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范大柱看几个人的意见都不一致,特别是牛金旺和吴成德的意见分明就是渭水泾河流不到一块。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长河涛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