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2019年9月13日,农历2019年八月十五,星期五,中秋假期第一天
蔡薇预计得没错,严康宁确实喝多了。
蔡薇前期洽谈过合作建校的一家企业,中秋节前过来考察。她和严康宁陪着对方参观了目前已经正式运行的学校,又带着对方去准备建校的地方实地考察。那个地方是更为贫穷的一个县,很多孩子为了上学每天爬山越岭,辛苦又不安全,一所带宿舍的寄宿制学校将有效减轻孩子们的上学困难,并很可能显著降低失学率。
蔡薇的口才,加上严康宁的真诚,最终说服了考察人员。中秋前夕对方与严康宁团队正式签了捐建学校的合同。
学校选址所在地的政府很高兴,中秋节坚持要请严康宁和蔡薇两位支教老师吃饭。蔡薇奔波多日,感冒叠加用嗓过度,声音完全沙哑,严康宁让她留在宾馆休息,自己独身赴宴。
蔡薇对这个决定很不满意,她比严康宁更熟悉饭局场合,又打心里觉得严康宁这样的人被俗务纠缠是一种亵渎,因此执意要去。却没料到她的坚持,让一向温和的严康宁难得地不高兴了。严康宁不算生气,脸上也没有特别的表情,但蔡薇很明确地知道,他不高兴了。
蔡薇屈服了,将严康宁一直送到宾馆门口,叮嘱他,“喝酒前一定先吃东西,小心伤了胃。要是没法拒绝,喝的时候酒多洒点或者倒汤里。”
严康宁点头,对她道,“你回房间吧,水壶里我烧了热水,把药吃了,前面左拐有个饭馆,饿了去那里吃饭。”
蔡薇道,“有事给我打电话。”
严康宁又点了头,去赴宴了。
蔡薇这一晚等得很是心焦,一直到十一点点,才听到楼道的脚步声。她从床上弹起来,几步跑到门边,一打开门就瞧见严康宁被人扶着站在隔壁门口。
送严康宁回来的办事员见过蔡老师,高兴地跟她打招呼,“蔡老师,您今晚没来太遗憾了。”
蔡薇勉强提起嘴角,一边抱歉,“不巧感冒了,怕传染大家就没去,下次我来请客赔罪。”一边从对方手里接过严康宁,“多谢您送严老师回来。”
两人一起将严康宁扶进屋,那人客套几句后告辞。蔡薇礼貌地将他送到房门口,等人一走赶紧回头看严康宁,却没想到,刚才醉得站都站不稳的严康宁,这会正倚在床头朝她眨眼睛。
蔡薇噗嗤一下笑了,心放了一大半,“原来严老师也会作假呀。”
严康宁也笑了,“不装不行,对方太厉害了。”他话虽如此,然而毕竟还是喝了不少,身体并不舒服。
蔡薇早就买好了蜂蜜,用热水兑了晾好的凉白开,调成温度刚好的蜂蜜水,拿给严康宁盯着他喝下去。
严康宁缓了缓,感觉舒服了些,用手撑着床想要起身。
蔡薇抬手阻止,“你别动,想做什么告诉我。”
严康宁靠回床头,指了指桌子,“帮忙把月饼拿过来。”
蔡薇起身去桌子那里,严康宁的声音从她身后传来,“今天中秋节,从早上就惦记着要买点月饼,一直没得空,所以厚着脸皮接了别人送的。你今天也没吃月饼吧?咱们过个节。”
喝了酒的严康宁话比平日多些,他接过月饼盒子,一个个翻看包装给蔡薇讲每个是什么味道:豆沙的,蛋黄的,莲蓉的......
蔡薇心里不知什么滋味。往年的中秋,她总是很忙:父母、亲戚、长辈、师友、领导、同事、客户等等,都要考虑祝福之外要不要送礼?送的话怎么送合适?哪些人的礼物必须完全一致、免得被埋怨厚此薄彼;哪些人的得显出差别、不能被发现她给彼此都送;哪些人的礼品不能失了档次、以免显得小家子气;哪些人的又不能太过贵重、免得别人因为避嫌不收......
用有限的家底,在恰当的时候尽可能努力地经营,是没有支撑的她自我奋斗的方式之一。有了男友后,蔡薇更是将陈旭的人情往来也接过来打理。事事劳心劳力尽善尽美,虽然能让别人满意,却让她的每个中秋都疲惫不堪。
因此,今年这个中秋,在已经彻底与过去告别后的第一个重大节日,蔡薇什么都没有为他人做,也没生起过为自己买块月饼的念头。却没想到,在中秋节即将过去的最后一小时里,有人特意拿了月饼跟她一起过节。
她小心掩藏着情绪,接过月饼与严康宁互道中秋快乐,小口地吃了起来。
蔡薇吃了几口,抬头却见严康宁只咬了一口就停了下来,问道,“胃不舒服?”
严康宁笑了笑,“晚上吃太饱了,吃不下。”他虽然强撑着精神,脸色却不好。
蔡薇没说话,将月饼吃完,又将严康宁手里的月饼拿过来放到一边,“吃不下就别吃了。”
严康宁看了看表,“有些晚了,耽误你休息了。”
蔡薇坐着没动,抽了张纸巾低头擦手,“严老师,你想实现的愿望,我会让它成真。以后你安心带学生,不该你去的事不要再去了。”
严康宁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解释,下意识地开口,“后面建校教学还有很多合作之处,加上对方盛情难却,所以喝了几杯,但还好,没喝太多。”
蔡薇心里那股气还在蹿腾,“后续合作一切有我,需要你喝酒搞定?”
严康宁试图用说笑缓和气氛,“喝了几杯酒而已,哪有那么脆弱。再说,你没来前,没人帮我,一切不也好好的。”
蔡薇的脸白了,她抬头想要判断严康宁这句话的含义是否真如自己所想,却在抬头的那一瞬间失了勇气,重新垂下脖颈。
严康宁从发现蔡薇生气开始,一直试图去看她的神情,奈何蔡薇一直低着头看不真切。突然见蔡薇抬头,还来不及高兴,就被蔡薇的脸色吓了一跳。他稍一思量,酒意立马醒了大半:蔡薇之所以来这里,除了舆论的误解攻击外,更重要的,是饱受被抛弃、被不需要的情感伤害。他刚才的话,本意是想告诉蔡薇不用太迁就他,听在蔡薇耳中却可能成了这里有她没她都一样的意思。
严康宁还没想好怎么解释,蔡薇已经站起身来,“严老师今天累了,早点休息。”
严康宁情急之下脱口而出,“企业的人跟我说他们上司是你前同事。”
蔡薇停了脚步,却没转过身来,语调听不出起伏,“没错。”
严康宁没再靠着床头,起身走到蔡薇身后,隔着两步,“下次这种情况,换我去。”
蔡薇道,“不用。”
严康宁道,“蔡老师,你能力很强,过来之后帮我良多。但我不想只顾着自己轻松,把脏活累活全推给你。我们应该协同作战,而不是单方面的你迁就我。”
蔡薇转过身来,“我不是迁就你。只是觉得,你这样的人,不值当去处理那些俗务。”
严康宁看着她,“巧了,我也觉得你不值当。”
蔡薇见他站得辛苦,知道是喝酒后身体疲软,伸手扶住他,“回去坐着吧。”
严康宁依言坐下,继续解释,“你过来后,对我影响很大。你将每件事做到极致的态度,让我触动之余开始反省自己。以前我总是苦恼理想丰满现实艰难,却不愿为了理想改变自我适应现实。你让我意识到,只要守住初心,任何为实践理想而做的妥协都只是方法。我很希望,我们能一直是同行者,为了同样的理想并肩作战。”
蔡薇忍不住嘴角上扬,“你也改变了我很多。”她帮严康宁调整好坐姿,让他靠得舒服些,慢慢讲道,“我很小就被父母告知,我的名字源自鲁迅先生的《采薇》,我要以《蔡薇》为警醒,知变通、明世故。但他们从《采薇》中领悟的所谓变通多是迎合,所以,我记事以来一直都在努力迎合。原先在学业有成、事业顺利、生活美满的假象中,我曾以为,姓名赋予我的迎合变通,能够让我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后来才发现,我的名字所预告的命运不是鲁迅先生的那篇文章,而是诗经中的《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预示着我将一直没有归期,一直找不到港湾。”
严康宁难得地打断她说话,“诗经中的《采薇》虽然感慨的是久戍难归,但是主人公其实已经在归途。你不会是一直在路上,不要将短期的漂泊误认为命运。”
采薇笑得温柔,“这正是我接下来想说的。你改变我的,是对终点的认知。以前,我一直以为是外界的认可,现在才明白,应该是内心的平和。我觉得,我已经寻到了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