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烽火狼烟第八十七章 待得团圆是几时
书名:赤龙军神 作者:白少宇 本章字数:4404字 发布时间:2021-09-20

第八十七章 待得团圆是几时


 

上回说到,公主生日这天,娄蓝镇一个酒店之中,发生了一起人命案:一个喝醉酒的赤龙农民李二,走错了桌子,向三名蓝鹰人敬酒。理亏之下,李二连忙道歉:“对不住,对不住,我喝多了,没看清楚,我这就走……”没想到对方得理不饶人:“想让我饶了你,可以啊,给我跪下,磕五百个响头。”李二不甘受辱、严词拒绝,遭其殴打,被打得遍体鳞伤。李二怒从心起、奋起反抗,用随身携带的尖刀,将一名蓝鹰人刺死。此一来,可就炸了锅了,店小二见出了人命,吓坏了,连连惊叫,声嘶力竭:“不好了!杀人啦!杀人啦!”

 



炽热短暂的夏天,已经过去;凉爽的秋天,已然到来。

龙城的四季并不分明,冷的时间太长,暖和的时间太短;

春、夏、秋,三个姐们加在一起,也就六个月;剩下半年都是冬天。

 


这冬天还来得特别快,昨天还穿着秋衣,看满山红叶;

过了一晚,便可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与南方的温润多雨、四季如春,形成鲜明对比。

 


故曾有诗云:

一夜北风寒,长空雪乱飘,北国凛冬到,南乡艳阳高。

 



清漏频移,微云欲湿,秋雨初歇,寒蝉凄切;

暮霭沉沉,相思一叶,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

长亭外,古道边,一桌酒席,两人面向而坐,不是别人,正是马原、霍青。

 


马原要走了,护送凤冠入京的任务已经完成,此后帮助霍青渡过难关,又助他拜龙飞云为师,此时已到了该返回边关之时;

李秀凝公主一再挽留,表示一定会尽力劝说皇上,接见马原;

但马原绝非不知趣之人,他心里很清楚:小皇帝不喜欢他。

 


马原记得很清楚,当年小皇帝李善佶登基之后,这一君一臣,曾经见过一面,但也是唯一一面;

再后来,小皇帝似乎把这个镇守边关、功勋卓著的老将给忘怀了。

 



其中缘由,马原心知肚明,那次见面,两人谈得并不愉快:

小皇帝生于和平,长于盛世,显然对马原的那套居安思危、思则有备,不感兴趣。

 


于李善佶看来,蓝鹰帝国臣服已久,和平已经维持了数十年,贸易往来愈加频繁,已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再爆发战争,绝无可能;

他差点就想对马原说:您老就别杞人忧天了。

 


话到嘴边,李善佶还是咽了回去,对马原,这位战功显赫、手握重兵的老将,还是有点忌惮;

所以,他把话换成了:“老将军居安思危,不愧为一代名将啊。”

 


话好听,可纯属片汤话,马原洞明世事,如何听不出这小皇帝口中敷衍之意;

他有心想再忠言直谏,但看着李善佶飞扬轻佻之眼神,心知多说无益,只得默然;

一时之间,一君一臣,陷入了尴尬沉默之中。

 



李善佶每每回想起这一幕时,心里总是别别扭扭;

马原对他礼数到位、不乏恭敬,可即便如此,说不上为什么来,总令人感觉不太愉快。

 


小皇帝不由自主,将马原和汉初名将周亚夫,做了一个对比;

两人都是名将,也都善于治军领兵、为人直言持正,不过此等角色个性见棱见角,握在手里扎手,用起来不舒服。

 


李善佶曾经和沈介溪,就马原给他的感觉交流过;

沈介溪闻听之后,只是淡淡一笑:“马原将军,现在壮得厉害啊……”

 


李善佶倒抽了口冷气,全身打了一个激灵:

自第一次龙鹰战争结束后,太宗皇帝李世政对蓝鹰帝国,始终心怀隐忧,极为注重对边防军——青龙军团建设;

其在位期间,青龙军团的规模曾一度扩充到十万人,而金龙军团、白龙军团加在一起,也不过五万人而已,万一马原拥兵自重……

 


李善佶不敢往下想了:

主少臣强,不是好事,更不要说,这个强臣还手握重兵。

 


有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孙子兵法·九变篇》)。

这句古训,被历代将帅奉为经典,却被历代君主视为大忌;

于君主而言,拥兵在外、依为干城的将帅,一旦不听招呼,自然会被视为有谋反之嫌。

 



年轻的皇帝心慌了,李善佶将求援的目光投向沈介溪:“那……那朕该如何是好?”

沈介溪笑了,声音依旧平淡:“启禀陛下,当徐图之……”

 


从那时起,一个削弱青龙军团的计划,便悄然开始:

第一步,以“休养生息”为名,将青龙军团裁军一半;

第二步,以充实龙城卫戍部队为由,从青龙军团抽调精兵强将,充实入金龙军团,使青龙军团规模进一步缩小;

第三步,降低边防军军饷待遇,高级军官将不再从青龙军团中选拔;

第四步……

 



计划像一把刀,一次次落下来,将青龙军团砍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全。

 


马原的心在滴血,他努力了,也抗争了,可一切就像一颗小石头落进了水里,连个涟漪都浮不起来;

于是,他向李善佶请求告老还乡,得到答复却是:“不准”。

 


马原明白,小皇帝的“不准”,并不是真想挽留他,只不过,是不想落下一个打压功臣的恶名而已。

 


马原思忖再三,或许是出于军人的职责,也或许是不甘心就此离去,他最终选择坚持了下来,带领血肉模糊的青龙军团,继续镇守着赤龙帝国的边疆;

犹如海岸旁边伤痕累累的礁石,任凭寒风凛冽呼啸、海浪咆哮冲击,他始终坚定地昂首伫立,守卫着身后这片热土……

 



马原马上就要七十岁了,这叫古稀之年。

孔子尝言:“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就是说:七十岁的时候,可随心所欲,但不会逾越法度。

 


马原心说:自己肯定不会违法,但“随心所欲”,就算了吧;

他此时最大心愿,就是临走之前,能见罗兰一面,再看一眼心中无比牵挂的女儿。

 


可罗兰终归没有来,从霍青满是歉意的目光中,马原已然读懂了一切:

罗兰不会来了,她永远不会叫他一声爸爸,永远不会原谅他。

 



霍青长叹了口气,有心想劝马原几句,可又不知如何开口,只能朝马原举起了酒杯:

“将……父亲,此一去山高路远,您一定要多多保重身体,我……”

 


想起之前种种情义,如今又是翁婿关系,看着马原消瘦面庞、苍老之色,霍青眼圈一红,泪水潸然而下,语气哽咽起来……

 


马原见霍青如此,心中一暖,不禁也眼眶湿润、泪水欲滴,但他终归是要强之人,强忍泪水: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你我皆是军人,如何也这般婆婆妈妈的了。”

 


马原像以往一样,朝霍青胸口捶了一拳:“好好照顾罗兰……我……”

 


他本想洒脱一点,可提到“罗兰”二字之时,心中柔肠触动、凄楚无边,险些失声痛哭出来……

 



战马似乎是等得不耐烦了,前蹄跺地,一声长啸,似乎是催促马原赶紧上路;

马原借此机会,遏制住了胸中澎湃悲情,哈哈一笑:

“它还不耐烦了,也好,青青,你多多保重,我走了……”

 


也不等霍青回应,马原迅速转身,疾步来到跟前,拿过马鞭,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霍青凝视马原背影远去,心中亦是怅然,回身来到旁边马车跟前,拉开布帘,车中罗兰,已哭成泪人了……

 


霍青叹了口气,没有说话,将罗兰抱入怀中。

 


罗兰将脸埋入他胸口,一边哭,一边用小拳头狠狠捶他后背:

“都赖你,我不想来送他,你非让我来不可,害得人家这么伤心……”

 


霍青哭笑不得,心说:什么乱七八糟的,明明是你非要来的……

 



马原要回去了,这个消息要不要告诉罗兰,霍青着实为难了一阵子:

告诉吧,怕罗兰生气;可不告诉吧,又怕挨罗兰埋怨。

 


霍青左右为难、反复斟酌,还是决定:先别告诉罗兰了。

至于理由嘛:

一者,有言在先,罗兰说过,二人在一起时,不准提马原,不然别怪她翻脸;

二者,她潜伏蓝鹰帝国大使馆中,为了安全考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霍青自觉处事慎重、思虑缜密,可没承想,罗兰也不知道是从什么途径,居然打听到马原要走的消息;

暗中接头之时,她大发光火,非要梁吉,马上把霍青找来。

 


梁吉不明其理,但此事不难办,霍青就在公主府当差,秘密找来倒也不难。

 


自罗兰不辞而别之后,霍青饱受相思之苦,来的时候,满心欢喜,若不是考虑安全因素,早就欢呼雀跃了;

本以为见面之后,会有一番柔情蜜意,可没想到,刚一见面,先承受的,却是罗兰的愤怒指责:

嫌他为什么不把马原要走的消息告知于她,为什么要瞒着她?

嫌他明明已经脱离困境,为什么不来见她,害得她白白为他担心?

 


罗兰雄辩滔滔,霍青哪是对手,初时还解释一下,可经不住罗兰连环逼问,立马败下阵来,只得低头认罪,连连道歉,告饶不止。

 


罗兰见他服软,倒也没继续痛打落水狗,毕竟爱他至深、牵挂愈切,遂不再压抑内心柔情,扑到他怀中,一番亲昵。

 


随后,罗兰提出想去给马原送行;

霍青先是为马原高兴,后又为罗兰安全担心,她身在虎穴,万一被人发现,可就危险了。

 


罗兰倒是成竹在胸:

自“笑面虎”文尔夫·亨特死后,其继任者——中岳就取消了对她的软禁,她可以行动自由,且无人暗中跟踪监视。

 


罗兰的说法,引起了梁吉注意:

中岳,到底是何许人也,他为何会对罗兰如此放心,难道他真的相信罗兰没有问题?恐怕事情没这么简单。

此人只怕比文尔夫·亨特更为可怕,他如此做,必然是酝酿着一个巨大阴谋。

 



依梁吉之原意,面对此等情况,罗兰应更加小心处事,争取早日查明其真实目的;

因此,罗兰现在并不适合去给马原送行。

 


可梁吉不习惯强人所难,他始终秉持着一个简单的处事法则: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女儿要送父亲,本就是人之常情,若刻意不准,反而不近人情;

既然罗兰有心要送,还不如遂了她的心愿,让她欠自己个人情,以后她自会全心报答;

更何况,罗兰个性强势,你就是不让她去,她也未必同意,万一偷偷溜去,只怕后果更难预料。

 


梁吉打定主意,不仅允许罗兰给马原送行,且将送行地点、路线皆精心安排,并于周围潜伏暗哨,充分保证此次父女相见安全。

 



可等到了送别地点,罗兰不知为什么又发了性子,赖在车上死活不下来,又突然不想见马原了;

霍青知道她内心纠结,也不愿勉强,遂自己下车,单独去见马原。

 

如今见罗兰这般难过,霍青知她心情复杂,不禁怜惜之情愈浓,遂紧紧抱住她,吻着她的秀发、额头,柔语抚慰。

 



罗兰哭了一会儿,情绪得以缓解,一边啜泣,一边说:

“我真的很想送他,可不知道为什么,刚才想起了妈妈,又突然好恨他……

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了,我恨他,可见到他这样,我又好难过……

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他……”

 


霍青心里明白:

罗兰对马原感情颇为矛盾,既恨他无情抛弃,又隐隐渴望父亲慈爱;

欲原谅马原,又痛恨不已;欲与之断绝,又割不断骨肉亲情;

故左右不是,烦恼不已。

 


罗兰现在最不需要的,就是劝解,故霍青将她抱得更紧了,任由她释放委屈难过。

 


不知过了多久,罗兰终于平静了下来,既然马原已经走了,他们也该驾车回去了;

可谁也没动,自上次罗兰离开之后,他们分别得太久了;

或许旁人眼中,时间不算漫长,可在他俩心中,再短暂亦不亚于三秋之隔。

 


下次什么时候能再见,无法预料,霍青痴痴凝视罗兰,目光温柔灼热,充满不舍爱恋。

 


罗兰心急速跳了起来,她又何尝不是“为伊消得人憔悴”,感受着霍青灼烫眼神,一抹娇红,袭上面颊,她羞涩低下头去。

 


霍青抱紧她,嘴唇热烈压了上去;

罗兰闭上眼睛,感受他炽热的吻,感觉身体慢慢向下沉去,犹如窒息,却又无比幸福温暖……

 



马原已走,霍青和罗兰的马车,却停留在原地一直未动。

 


潜伏暗哨,都将请示目光投向了梁吉,意思很简单:

总管,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啊?

 


很快,梁吉传递了一道新的命令:所有人,距离马车远一点,不该听的别听。

 


所有暗哨反应几乎是趋同的:我嘞个去……

 



马原走了,带着无边遗憾,无论是面对敌人,还是面对朝中排挤,他都勇于面对、未曾言弃,可面对罗兰,他满心愧疚却又无计可施。

人生即如此,有的错误可以犯,因为你还有机会弥补;有的错误不能犯,因为你永远无法弥补。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第八十八章《从此君王不早朝》。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赤龙军神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