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2018年7月7日,农历2018年五月二十四,星期六
徐谅来找阿木,进屋闻到味道,嘴角翘了起来,“这是我带回来的香?”
阿木正在做木工,闻言点头。
徐谅在他旁边坐下,“这家制香店很有名,我买的时候还担心你用过他家的香。”
阿木道,“我没听过,我从来只用一种香,今天用完了,用了你买的。”
徐谅很开心,“你若喜欢,我再送你。”
阿木道,“多谢。”
这段时间,徐谅的拍摄选景均听从阿木的安排,她问道,“下一个拍摄点去哪?”
阿木道,“翻两座山头,有个猴子捞月的景。”
徐谅见阿木忙着手中的活,没有准备出发的意思,问他,“你在做什么?”
阿木答道,“扫帚。”
徐谅道,“客房里的扫帚是有些旧了,这个是扫帚杆?”
阿木道,“不是因为原来的旧了,是因为今天想做木活。”
徐谅笑道,“你这个老板倒随性,我能帮忙吗?”
阿木道,“院子里那堆竹丫,你捡一捡,选些整齐的出来。”
徐谅道,“难怪早上找你不在,原来砍竹子去了。”
阿木做好扫帚杆时,徐谅也挑好了竹丫。阿木在砖砌的庭院中生了一堆火,将准备好的竹丫放在火上烤,一直烤到竹叶颜色变焦。然后将烤过的竹丫放在板凳上双手搓揉,去除竹叶。徐谅在一旁,见到竹叶没掉干净的,就动手摘掉。
阿木处理完竹丫,对徐谅道,“进屋把笤帚杆拿出来。”
徐谅依言拿来,就见阿木在钻孔的那头插进一根竹销,将竹丫均匀地铺放在竹销上,再用麻线捆好,几把扫帚就这样做好了。
徐谅赞道,“你真厉害。”
阿木道,“这有什么!”他抬头看了看太阳的位置,对徐谅道,“准备一下,可以出发了。”
两人到了阿木说的地方,徐谅左看右看也看不出哪里像猴子捞月,阿木也不解释,悠哉哉地半躺着,晃着酒袋,喝着自酿的果酒。过了一会,指着一个地方对徐谅道,“到时候了。”
徐谅凝神看去,特定高度的月亮,连同明灭光影映照的山头,真的神似一副猴子捞月的画。她赶紧开始拍摄。
拍完回去的路上,徐谅和阿木聊天,“我看你不急不缓,还以为今天不出门了,原来你是算好时间过来的。”
阿木道,“不同季节,不同月份,乃至不同日子,月亮运行轨迹不同,能看到猴子捞月的时间也不一样。”
徐谅问,“这个景观,网上的攻略没提过,你怎么知道?”
阿木道,“信步由缰,偶然发现的。”
徐良笑道,“阿木,你活得真惬意。闲来读诗,兴起寻景。你知不知道,有个词语叫做‘诗和远方’。”
阿木问,“什么意思?”
徐谅道,“这个词来源于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很多世俗红尘中身不由己的人,读诗和远行是他们的调剂与宽慰,也是理想和向往。”
阿木道,“不一样。他们所谓的诗和远方,更像逃离,暂时缓解追名逐利的压力,过后还是会回到碌碌红尘中去。所谓的读诗,只是为了显得有才学,所谓的远方,也只停留在去过及留过念的层面。”
徐谅道,“很多人做不到真正的诗和远方,是因为人生多有限制。”
阿木道,“许多限制都是功利心作祟。”
徐谅换了话题,“猴子捞月是奇景,你想过发到网上,让大家一睹为快吗?”
阿木道,“我不喜欢上网。”
徐谅道,“介意我放到网上吗?”
阿木答,“当然可以。”
徐谅笑了,“我替有眼福的网友,谢谢阿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