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2018年6月6日,农历2018年四月二十三,星期三
赵总说服了合伙人,就公司的上市事宜,与蔡薇所在的公司开始接洽。
雷总挑了几个人进行对接,宣布消息时,并未指明是蔡薇拉来的业务,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有同事不知从哪获知了蔡薇在此中的作用,随即找她确认。
同事的声音不小,“Vivian,听说这个业务是你牵的线?”
相邻工位的几位同事闻声转过身来,“真的吗?”“Vivian,怎么没听你说起过?”
蔡薇很不想承认,又怕撒谎后被揭穿尴尬,含糊道,“我就认识个人而已。”
机敏的同事们很快加强攻势,热情洋溢地进一步探究,最终知晓了蔡薇与客户公司副总的同学关系。
这项业务的由来根底被挖掘出后,蔡薇的处境有些微妙起来。
以往,公司的业务主要由雷总及以上的领导人争取而来,员工中能直接对接客户的,基本都是有背景或有资源的人。对于前者,大家是绝对服从;对于后者,多是仰望羡慕。所以,项目到手,大家分配任务及后续的工作过程中,鲜有不和谐。
蔡薇不同。她不属于自带资源背景的人,出身在藏龙卧虎的投行中连平均值都达不到。她的职位,由于资历限制,也基本处于公司生物链接近底端的位置。这样的人,突然之间拿到一笔重量级的业务,本就出人意料;再联想到业务做成之后收入的差距,一些同事的心态就微妙起来。
这种微妙,体现在很多方面。
心态扭曲者,甚至不太希望这笔业务正式谈成。虽然做成后自己的年终奖会有一定程度增长,但这个增幅与蔡薇可能增长的幅度相比,绝对令人丧气。而一旦业务没谈成,自己虽然有损失,可这个损失相比于蔡薇的失望不但可以忽略不计,甚至还能因为损失的巨大差异带来隐秘的快感。
心态一般者,也难逃惰怠之嫌。既然业务谈成后蔡薇的收入显著高于大家,那么她理所应当为之多劳、多负责。这种心态,导致大家不仅不愿多干活,更是将自己活计的把关推到蔡薇身上。
因此,现下的工作局面,与以往很是不同。几位被指派合作的同事,一会这个道,“Vivian,互联网公司我不熟悉,需要特别更新的这块你来做吧。”一会那个开口,“Vivian,这家公司问题怎么这么多,也太不好打交道了吧。”一会又有人道,“Vivian,你与客户接触较多,这份资料报给雷总前,你帮我把关。”
蔡薇大多时候选择忍气吞声。雷总最开始分配任务时,特意模糊了蔡薇在其中的作用,就是考虑到了可能出现的问题,站在自己的角度给予蔡薇保护。因此,蔡薇不好再用自己目前的处境求助雷总。这不但会给领导造成自己嘴不严以及无能的感觉,也会让同事因为自己告小状而心生不快。
然而,即使再努力,蔡薇一个人也干不完全组的活,某些事项上,她也不可能比专攻那部门的同事更为清楚。同时,为了不辜负赵总的信任,蔡薇又希望相应工作尽可能完美。于是,即便再隐忍,她的精益求精与同事的得过且过之间的矛盾,也必然难以调和。
今天下班前,蔡薇核对同事工作时,看到一个模糊之处。她尽可能放轻语气和同事商议,“Loren,你看看这个部分是不是要再精确些?”
Loren粗粗一扫,不耐烦道,“往常不都这样写的吗?”
蔡薇的语气更加柔和,“可是我之前好像听说最新规定有调整。”
同事一边关电脑一边道,“我没听过。有问题明天再改吧,我下班有事。”
蔡薇没再言语,回到自己的工位上。明早就要拿最新稿给雷总过目,哪来的可能明天再改。
这一天,蔡薇又是接近凌晨才下班。她处理完自己的工作,帮其余同事做完核对,又查阅资料,将模糊之处重新修订,然后把所有部分汇总到一块。按照汇报同事个数加一的数量,打印好纸质版,这才离开。
深夜的出租车上,司机师傅调侃,“这么晚下班,收入很高吧?”
蔡薇含糊笑过,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她安慰自己,多做点,也算学习。然后不知道第多少遍,在脑海中畅想了下项目成功后的可能提成,嘴角终于露出一丝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