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魔音
“手拍黄瓜……”
“噗嗤,静书又梦到吃的了。”安晓婉听着沈静书的梦话,向安晓妘招手:“晓妘,你看,静书睡着的样子多可爱啊~像个洋娃娃一样乖巧安静~”
安晓妘破天荒的赞同了安晓婉的说法,伸出一根手指戳了戳沈静书的脸。“好软。”
“真的吗?我也摸摸,”安晓婉笑嘻嘻地摸了摸沈静书的脸,“好滑,”又伸出一根手指点了点,最后忍不住用爪子捏了捏。
“唔……”沈静书不耐烦的皱皱鼻子,却没有醒。
“静书这个大懒猪,昨天桃花坞回来后她很早就洗洗睡了,现在,嗯,8点,她睡了一个对时!”
“你有没有发觉,静书最近变得特别困,而且睡的很多。”安晓妘的头脑一直是三个人当中最冷静的。
“是有一点儿,她以前是我们宿舍睡得最晚的。”
“不会有事儿吧?”安晓妘面露优色。
“嗨,能有什么事儿,春困秋乏夏打盹呗,我也困。”安晓婉不以为然。
‘你本来就吃得多睡得多!’安晓妘心里想,她又摸了摸沈静书的额头,不烫,“算了,让她睡吧,上午是9点30分的课,魏姐姐的心理学。”
“嗯,我们去买个手抓饼吧,这个点儿食堂早就没早饭了,”安晓婉抓起自己的饭卡,“顺便帮静书带一个。”
“嗯,我去买个杂粮煎饼。”
临关门之际还隐约听得到安晓婉在念叨:“哎,杂粮煎饼好像也不错,唔,到底是去买手抓饼好呢?还是去买杂粮煎饼好呢?好难啊……我好想吃灌蛋饼啊……”
只留沈静书一人在宿舍里静静地睡着。
“哈唔——”沈静书迷迷糊糊地吃着早餐。
她们三个人来的早,教室里还没有几个人。
“静书,你是买的车票明天回家吗?”安晓婉咬着手抓饼,口齿不清的问沈静书。
“嗯,明天早上9点安市汽车南站出发,估计下午4点左右能到家了。”
“我们今天不回去了,明天一早再回去,嘿嘿,陪你一晚上,免得某人一个人在宿舍怕黑哭鼻子。”安晓婉拍了拍沈静书的肩。
“嗯——”沈静书开心地点点头。
上课前5分钟,大家陆陆续续的来到了教室。
没多久马老师也进来了。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儿童思维的特点,首先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我们讲过的内容,请大家把书翻到第78页……”
班上的学生此时和前天上沈芳姐姐课的状态完全不一样,当然,和上敏姐姐的课又是另一个对比了。因为……
一旦走神,就完全听不懂魏姐姐在讲什么了。
饶是如此,上心理学课也是一个很耗心神的事情。
“皮亚杰将儿童思维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年龄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请大家记住,这一章是这本书的重点,这一节是这一章的重点,可谓重中之重。”
“静书,静书,”安晓婉轻轻地用胳膊碰了一下坐在边上的沈静书。
沈静书先是小心地微微抬头看了讲台上的老师,然后头偏向一侧:“怎么了?”
“今天回去把你的书借我一下,我上节课的笔记忘记补全了。”
“哦。”沈静书心想:某人难得这么勤快。
殊不知,安晓婉想着:不补完笔记今天的作业怕是不会做了。
虽然本来就不会。
虽然有了笔记也不会。
“感知运动阶段是从出生到两岁左右,这一阶段是思维的萌芽期,是以后发展的基础。皮亚杰认为这一阶段的心理发展决定着未来心理演进的整个过程……形式运算阶段是从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左右,此时儿童的智慧发展趋于成熟,思维能力早已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物,思维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这一大章的内容是有点难度的,请大家打起精神!现在我们先休息一下,大家喝点水放松一下。”
“啊……啊……”
“安晓婉你喊魂呢!”
“晓妘,我觉得我的脑子已经不够用了……”安晓婉趴在桌上哀嚎。
“说的你好像有脑子似的,”安晓妘开了一杯酸奶,“别妄想了,你压根儿就没有这个东西。”
“我觉得也是……”难得安晓婉听到这种话没有恼羞成怒。“听说魏姐姐是南大心理学的博士,,你说她们天才的脑子里到底装了什么东西?”
沈静书悠悠开口。“明显和你不一样的东西。”
“……你们俩不怼我会死啊。”
沈静书、安晓妘:“会!”
“你们就是羡慕我QQ90级、微博4级、抖音粉丝好几百……”
“额,”安晓妘斟酌了一下词句:“她们眼瞎了吗?”
“你……宝宝不想和你说话。”
“……好了我们接着往下讲。”原来上课时间已经到了:“请把书翻到第102页,这里我们跳一下先将第七章的部分内容上了,皮亚杰这个人物是我们以后学习儿童心理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人物,我们把他的理论放在一起讲,以便我们大家更好的将儿童思维发展阶段和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这两块掌握,也更加容易记忆。请大家在这里空白处写上笔记,字写小一点。另外,这一段落下方我们会补充一个表格,请大家控制一下书面空间。”魏子方边说边把课件往后拉。
安晓婉一边晕乎乎地记笔记一边感慨:这真是魔音绕梁。
六个核桃都不够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