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悲伤中前行
书名:乱世风云 作者:英雄立马起沙陀 本章字数:12519字 发布时间:2021-09-16

第四十二章:悲伤中前行

兴宁五十五年主要就是平定叛乱,但是在平乱过程中,也不是没有什么大事。最大的几件事就是几个老臣的去世。

兴宁五十五年九月十一日,少师、原刑部官王敏恺去世,年七十六岁。马宪永很是悲痛,下令追赠中书侍郎。因为王敏恺的去世,其子王昆颉不得不守孝。但是宁安府事务离不开他,马宪永下令让其守孝三个月后就起复,不得不夺情。而这期间,由宁祥知县方敬曦暂代宁安府。

十月二十日的时候,怀远传来消息:少师、原礼部官,怀远知府董衡辅也因病于十月五日在怀远去世,年七十七岁。马文慧在怀远就直接下令追赠中书侍郎,太保。马宪永事后并没有意见。董衡辅虽然在当年的中生代中是最放荡不羁的,但也是最有生活品味的。一辈子不结婚,却吃喝玩乐都享受过了。马文慧找到周颖圆,就是他办的。马文慧知道他生性风流爱玩儿,所以也就一直让他在礼部和地方为官,对他吃喝嫖赌也都不管不问。而董衡辅也对得起马文慧,虽然吃喝玩乐,却也没出过事儿,这算是另类了。

谢幼惠叛乱被平定和拟定好善后方案后,没有几天就是兴宁五十六年了。然而即便是这最后的几天,依然不是那么好过的。

兴宁五十五年十二月十一日,传来消息:怀卡通南镇守使段宏畅因病在十一月二十日去世,年七十一岁。马宪永闻之很悲伤,马宪永曾经和段宏畅一起作战过,深知此人之勇略。下令追赠镇南军节度使,枢密副使。段宏畅也成为在海山洲中崛起的第一代将领中最早去世的。段宏畅去世受,马宪永下令将段宏畅的孙子段进光召入天鹰军任职。段进光是段宏畅最喜欢的孙子,其勇略颇似祖父,武艺超群,时年只有十九岁。

然而悲伤的事情还没有完,十二月十五日,少师、原礼部官顾琮峰也因病去世,年七十五岁。马宪永下令追赠中书侍郎。派儿子马海晋、马海阳、马海宁前去吊唁。

而在兴宁五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崔锦贤的长子在怀远府光怀县出生了,不过这时候他还在外作战。母亲杜欣就请崔子建杨筱婷夫妇起名,叫做崔智刚。重兵中的崔子建,得知自己有了曾孙,十分高兴。这无疑又为他增加了一些与病魔抗争的信心。而远在宁安府的杜坚、田欣澜得知有了外孙,也很是高兴。想前往怀远,但是路途较远,就暂时放弃了。

剩下的半个月内,总算是平安的度过了,马宪永太发愁这个兴宁五十五年了,这一年尤其是最后这半年,真是过的艰难和伤心啊。最后的几天里,他也在宁安宫看到了父亲让人画下的晋公二十故友功臣图,当年完成的时候,二十个人里去世的就已经接近一半了,如今还在世的只有崔子建、王弘博、曹翰卿、杨筱婷、王鸿刚五人了。其中崔子建夫妻年近九十,也没有几天了。王弘博、曹翰卿、王鸿刚三人年龄差不多,也都在八十岁左右了。想到此,马宪永心中是十分的伤心。

马宪永心中在伤心,而远在怀远的马文慧夫妻更是伤心。谢幼惠叛乱对他内心的打击很大,而王敏恺、董衡辅、顾琮峰以及段宏畅的去世,更是极大地打击了马文慧的心理。马文慧曾经和妻子刘婷娜伤感地说道:我有幸活到这么长,可又为什么活到这么长,比我年长的,和我同龄的,比我小的不少都去世了,我活这么长,这不是要折磨我吗。刘婷娜理解丈夫的心情,其实她又何尝不是如此想啊。人都想长寿,可是人长寿后,面临的悲伤烦恼,又绝非每个人都能够体会的到的。

兴宁五十五年这样过去了,五十六年开始了。因为谢幼惠的叛乱,这一年的正月,十分的平静和平淡。马宪永夫妻和马宪英夫妻及张铭海夫妻在上年十二月二十日就启程返回怀远府,陪父母过年,他们想的是父母来日无多了,多陪一天是一天吧。宁安府的具体事务以马海晋留守,以刘愔、李绍铭、杜宽协助办理。这是马海晋第一次单独留守办理具体事务,而这一年他只有二十七岁。为了树立儿子的权威,马宪永临行前下令:
    升马海晋为天鹰军指挥副使兼左军指挥使、宁远军防御使,从五品;

升马海阳为天威军指挥副使,安远军团练使,从五品;

以郡公之子马海晋留守宁安府,参知政事刘愔、李绍铭和杜宽协理政务。

很明显,马宪永已经开始培养儿子接班了,其实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兴宁五十六年正月,马宪永、崔宁政、张铭海一家总算是在宁安府与父母团聚了。他们在怀远住了有一个多月,这是一段难得的时光,也是仅有的以后不多的时光。马宪永虽然五十九岁了,但身体还很好。不过从小他生活在父母亲尤其是母亲的疼爱之中,他不想离开父母了,尤其是怕父母如果有万一,他将无法尽孝,这对自幼十分孝顺的他来说是完全难以承受的。因此这几天里,他有了一个打算,即将闽海路东道的政治中心转移到怀远府,但暂时还没有公开这个想法。

正月里,马宪永一家还去看望了崔子建和杨筱婷夫妻。杨筱婷比崔子建和刘婷娜小两岁,比马文慧小四岁,这一年也是八十七岁了。身体已经不行了,意识还清醒。崔子建是八十九岁了,重病在床,全靠药物和自己的意志在维持。同时去看了张璇强的遗孀黄佳郁,也有八十五岁了。

二月初六,张浩博之子出生了,张铭海请母亲黄佳郁起名,黄佳郁起名为张轩达,希望曾孙能够达到父祖的希望。这可能是最近这段时间里,张铭海甚至是马、张、崔三大家族里最值得高兴的事情了。

二月十三日,马文慧的寿辰,这次谁也没有心情过。只是在怀远宫中简单的祝贺了一番就草草结束了。

马文慧寿辰后第三天,马宪永、崔宁政夫妻及张铭海启程返回宁安府。临走前,张铭海留下妻子裴孝凝照顾母亲和马文慧、崔子建一家。

二月二十二日,马宪永等人返回宁安府,在始宁殿议事。

刘愔、李绍铭、杜宽禀报了日常情况后,提出为去年作战有功的人封赏和处罚及处理意见:

史敬源、段宏畅均加尚书衔;

张承宗挂枢密副使衔节制思岭;

撤销怀卡通南镇守使,副使高敬武留任,加团练使,从五品;

远南知县程鸣松留任;

通南知县杜辰皓加飞骑尉,从六品;

宗元炳实授死士营指挥使,加从七品武骑尉;

天威军指挥使裴孝信有功,加骁骑尉,正六品

徐思盛、李仲文留任,但是李仲文不再掌握具体事务,军务交徐思盛、马海阳二人办理;

田安弘加从五品团练使衔,节制宁西、连海事务;

崔锦贤、田晓敬回任知县,加飞骑尉,从六品;

刘光胤由天鹰军指挥副使转任天威军左军指挥使,加从七品武骑尉,与徐思盛、马海阳办理天威军军务;

随崔锦贤、田晓敬作战有功的出色人员林文明和赵勇虎调入天威军;

随崔锦贤、田晓敬作战有功的军队中,五百家丁归还李绍邦。抽两千人复归程鸣松。其余三千人有一千人调入天威军,一千人调入天鹰军,剩余充作左右亲军。   

对于这些,大部分是事先就基本定下的,马宪永无异议,全部下发。

谢幼惠的叛乱,让他这一代起来的将领也来了个大清洗。徐思盛、田安弘、李仲文、谢幼惠、程鸣松、李林伟、高敬武和王重晟都是同时起来的。王重晟最年轻,当时只有二十六岁,现在是五十岁刚过,不过其文武兼备,如今成为光化州知州,正五品。田安弘因为参与过狄羯作战,围剿匪盗加上此次作战,还有马虎的举荐,也是从五品。高敬武虽然此次表现不算出色,但中规中矩,加上为人处世有办法,也是从五品。程鸣松已经心灰意冷,安心做过知县终老。徐思盛、李仲文已经没前途了,虽然还挂着指挥使、指挥副使的衔,但实权已经被马海阳、刘光胤接管了。而谢幼惠、李林伟早已经身首异处了。很明显,马宪永对这代人大多已经不再信任和重用了,他信任上一代人,培养下一代人已经是很明显的了。

崔宁政、张铭海在怀远府的时候已经看出来马宪永有转移中心的打算,于是他们两个人联合向马宪永提出,将中心转移到怀远府。而刘愔、李绍铭、杜宽对此毫无准备。马宪永很高兴一个是小舅子,一个是姐夫能提出符合自己心意的想法,但是兹事体大,还得好好商议。

刘愔:“臣认为这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完成的,虽然怀远府已经具备这个能力,但大多数勋臣及家属都在宁安府,绝非一下转移的了的,尚需从长计议为上。”

李绍铭:“怀远府虽然地势险要,位置适中,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其财赋不及宁安府,而且如果转运,必将劳民伤财。”

杜宽:“狄国封郡公的是宁安府尹,但并没有承认怀远府、兴北府。在他那里或者说名义上,那里还只是州县。此外,宁安府距离狄羯较近,如果有事,可以快速应对,而怀远府较远,万一西部有事,应对将较为迟缓。”

马宪永、崔宁政、张铭海这时觉得考虑的太简单了。只能是暂时放下这个打算。

另外,刘愔和宁安知府王昆颉、吏部官裴孝安提出了一个新的计划。就是重新调整闽海路东道的区域和划定级别。他们提出了一个军政方面的新的变革奏呈,大意是:

闽海路东道区域划分为三府,其中最高为总管府,设在宁安府。其余为怀远府和兴北府。

宁安府下设宁雄县、思岭县、宁西县、安宁县、宁祥县、远南县;

取消光化州改为光化县,与兴南、光怀、通远县全部隶属怀远府;

怀远府的通远县更名为怀通县;

兴北州改为兴北县,新梗镇改为东林县,与东兴县、兴怀县合并隶属兴北府;

远南怀卡、通南县设为通远州,直接隶属总管府;

连山、连海县与怀康州也直接隶属于总管府。

这样闽海路东道区域分为三府两州十八县。

另外还称鉴于宁安府目前位置距离思岭县较远,而距离宁西太近,万一宁西有险,必将危急都宁安府,建议将宁安府迁移到距离不远的宁雄,然后等一切事宜完成后,将宁安府直辖区域改为县,而宁雄成为府辖区域。同时鉴于怀康州人口太多,两个小岛及附近拥挤的人口太多,有诸多不便,万一狄羯进攻,实难久守。可在三年内将怀康州现有五十多万人口中的至少一半约二十五万转移到东道区域。而转移后,怀康州人口保持在十五到二十万左右为宜。待日后完成后,将怀康州改为昌宁县或者是州。

将天鹰军、天威军、死士营指挥使升级为都指挥使,其余各军改为都统制。将天鹰军改为天武军都指挥使,天威军、死士营都指挥使改为侍卫亲军左军、右军都指挥使。三者直接隶属郡公府直辖。义武军、宁安军、铁林军、威虏军、镇西军改为某军驻扎某地都统制,隶属于中书省的兵部和枢密院。如遇调动,由兵部枢密院联合奏报请行。威虏军驻扎岭东州;义武军驻扎兴北府东部一带;宁安军驻扎怀远一带;铁林军驻守远南一带;镇西军驻扎兴北府西部一带。

参照大卫国原有官爵体制,重新划定重要官职品级:

太尉,司徒、司空、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为正一品;

开府仪同三司、节度使为文武最高官职,从一品,

但以上职位除现有元老重臣外不轻易除授;

中书令、枢密使为正二品,中书侍郎、参知政事为从二品;

六部官为正三品、次官为从三品。易物司使、学务司使同六部官品级;

总管府府尹位列从三品;

都指挥使为从二品,副都指挥使为正三品;

宫殿留守为正四品,勋望重者是从三品;

总管府知府为正四品;知府为从四品,知州为五品,知县为正七品;都统制为正五品。

节度使为从一品、节度留后(承宣使)为正四品、观察使为正五品、防御使、团练使为从五品;

宁安、宁祥、兴北、东兴、光化、光怀六县为上县,均正六品,其余为正七品;

其余官职均依照原大卫国体制,但是管理宜简不宜繁多,文武同级官员中,文官班列在前。

节度使目前有宁远军节度使马宪永、安海军节度使张铭海、宁康军节度使崔子建、定海军节度使王弘博、威远军节度使曹翰卿五人。另增设原曹允恭的威安军节度使、杜航的保安军节度使、马虎的靖远军节度使。为八人。

马宪永的宁远军节度使特设为正一品。其余均为从一品,非重大战功不得轻易除授。

爵位方面,国公从一品,郡公正二品,县公从二品,侯从三品,伯正四品,子爵正五品,男爵从五品。以上均不能世袭。不享受封邑,只是待遇优厚一些。

晋公爵位为超品,在国公之上,等同王爵。

兵制方面,采用前大卫朝新旧体制改编。直辖的天武军、侍卫亲军左右军的长副统帅称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地方驻军称都统制,副都统制。地方驻军辖左右两翼,五营,营辖五都,都辖五部。每部二十人。部的统帅称部头,都为都头,每营的指挥使按照前后左中右顺序可以称为第一二三四五将。左右两翼的称统制,每翼辖两营,另外一营为都统制与当地官员共同管辖,作紧急时候使用,平时由都统制训练。

天武军、侍卫亲军左右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位同参知政事,不可常设。多作为加官和荣誉官衔,除功臣宗室外,一般统帅也称都统制、副都统制。

建议以上计划择机公布,安排实行。

对于这个军政领域比较详实的建议,马宪永很感兴趣,崔宁政、张铭海都觉得可行,这样改变后,就不再混乱了。因为马宪永没有父亲那样的能力和威望可以震慑狄羯和许多重臣武将,这样划定等级,就不会容易出事了。至于公布的时机和划定人选,马宪永叫张铭海、崔宁政、刘愔、李绍铭、杜宽、裴孝安、王永昌等人商议,拟定好之后报请马宪永及马文慧同意后再行公布。公布的时间不宜着急,定在兴宁五十八年。

而将晋公的爵位列为超品,等同于王爵,实际上是将马文慧及马宪永及日后的继承人实际上列为王,位居最高。

其实这牵扯到许多人,比如已经成为知州的王重晟了。还有就是通远州设在哪里。

对此,裴孝安认为:“王重晟有战功,文武兼备。即便降为知县,仍以五品高就。而且高延恭老将军身体不好,未来如果致仕,可以另选他人接任。通远州可以设在怀卡偏南地方,在原阿瓦城附近,依托地形有一两年时间可以完成。”

崔宁政:“臣同意,不过暂时不宜骤然改动。可将新梗镇、兴怀镇设县,选定人选。让高敬武率人在原址建设州城。另外就是让韦昊英加紧转移人口,让李绍晏安排住所用地等等。怀康州转移二十多万人不是小事。需要动用大批的船只,耗费大量的粮草。另外还牵扯到会安府始宁园的事宜和储备。三年时间恐怕不够。”

张铭海:“不错,三年漂洋过海转移几十万人口不是小事情。可以先转移无地或者人口少的,然后转移其他人。最重要的是在兴北留出土地和兴建住所。还有就是可以让兴北也转移部分人口都怀远一带,这个相对容易,如此给兴北挪出些空间,好安顿怀康州来的人口。还有就是先拟定好思岭、东林的知县人选。”

马宪永:“思岭让王昱功去吧,王昱功文弱,可以安抚好人,协助张承宗处理。东林可以让颜伯渊去试试。还有这几年考试,有没有什么优秀的人可以用。”

裴孝安:“王永昌极力推荐一个叫王有佳的人,三十三岁,目前在礼部办事,据说可以。”

马宪永:“那就让他去光化跟着王重晟历练历练。”

马宪永随后问李绍铭:“绍铭,你的几个儿子,和你的几个侄子,怎么样了啊。有成才的可以用的吗。”

李绍铭:“劳郡公惦记,犬子和几个侄子成器的不多。李景锐还在军中,中规中矩吧。长子李景文在户部做书吏,侄子李景栋跟着绍邦做生意,像绍邦。李景耀在家,没有什么事情。”

马宪永:“好,知道了。怀康人口转移,你家还得多出力啊。”

李绍铭:“臣自然竭尽全力。”

同时,张铭海也请求免去自己继承父亲的安海军节度使职务,马宪永不同意,但张铭海执意请辞,马宪永也就同意了。

次日,崔宁政以中书省名义下令:

免去张铭海安海军节度使,仍为子爵。

王昱功出任思岭知县,协助张承宗办理思岭事宜;

新梗镇升为东林县,颜伯渊出任知县,隶属裴孝安节制;

张浩博出任兴北知县。

崔宁政另外以密令形式下发韦昊英,让他先转移没有土地和人口少的年轻人逐步转移到兴北府。

同时马宪永将王峰睿调入郡公府人主簿,接替了颜伯渊的职务。

张浩博、王峰睿为官,这也意味着马宪永将与马海晋同一代的人中的精华人物全部安排了。也许是他自谢幼惠叛乱后,不再相信其他人,也许是另有原因,没有人能知道。

李绍铭当夜回家后,一直在思考为什么马宪永会突然问他自己的子侄情况。在家中他和妻子郭若芹及长子李景文谈论到了此事。
    李绍铭:“今天郡公问道了子侄的问题,我如实回答了,但不知是什么意思,你们以为呢。而且女婿张浩博出任了兴北知县。”

郭若芹:“浩博虽说是张铭海的儿子,可也是我们家女婿,我们家怕已经树大招风了。”

李绍铭:“是啊,兴北府是绍晏的知府,我虽然不在户部,可仍然兼管户部。绍邦的生意又做的那么大,我们家是发达了,这是荣耀,可也是隐忧啊。”

李景文:“父亲,未来谁有可能接班。”

李绍铭:“小心些,这是你能说的吗。不过目前来看,海宁不可能,他也不想。海晋、海阳二人之中,目前尚难定论,但晋公及夫人都倾向于长孙海晋。而郡公及郡公夫人不清楚,尚在犹豫。但还是海晋可能更大,毕竟是长子。”

李景文:“为了我们家还是两边下注吧。让景锐继续和海阳好好相处,他们都还在军中。另外我感觉此次过年,马海晋留守,估计他可能更大,但目前尚早。”

李绍铭:“是的,官场不是那么好玩儿的。”

李绍铭当夜就给弟弟李绍晏和李绍邦写信,告知了他们兴北府以后要接收不少人的事情,还让他们时刻小心谨慎。让弟弟李绍晏对张浩博、颜伯渊都要小心。让弟弟李绍邦一定奉公守法,不要贪图小利而伤及自身和家族。

三月开始,杜宽安排易物司的船只,李宝、田安弘则调用部分水师船只北上从怀康州转运民众,先后动用了二百多艘船只。首批转运的是无地和少地的人以及没什么负担的人,这批人比较好转运。田安弘身兼连海县,他将一部分不愿远行的人就近安置在了岚山岛和金龙岛,约有三千多人。同时和李宝商议,将五千人安置在了宁西附近,充实宁西的劳动力。其余的转运到了兴北县,约有两千人。

三月十日,张浩博来到了兴北县上任,他一路上与颜伯渊通行。因为东林距离较远,颜伯渊三月二十日才正式上任。

而转运到兴北的人口五月初就全部抵达了兴北的口岸。这批人口两千人,李绍晏让弟弟李绍邦主动承担了二百人,放入自己的庄园中,充实劳动力。自己承担了三百人,安置在兴北府直辖区域内,同时挑选精壮百余人从军。其余人就交给张浩博和颜伯渊来承担了,其实李绍晏已经很给面子了,他完全可以撒手不管,让底下的县去管了。

张浩博所管辖的兴北县,基础比较好,承担了七百人。他既是张铭海的公子,又是李绍铭的女婿,当地士绅都不敢不给面子和不敢不从,因此这批人比较容易的安置了。而颜伯渊的东林县则承担了其余的七百人。颜伯渊虽然没有什么关系,但毕竟跟了马宪永几年,反应敏捷。他将这批人中的精干者安排做了衙役差役,还挑选一部分人做自己的随身侍从。这样解决了约百十号人。又亲自跑到东兴找李绍邦,谦恭有礼,请李绍邦和当地富商大户解决了二百人。其余的四百人则让他们参与到兴修水利和修路当中,就这样算是解决了。

第一批这约万人算是解决了,但是以后还有许多人会来,可就没那么好解决了。对此,李绍晏深知艰难,联合张浩博、颜伯渊给中书省上书,要求以后的人员由各地共同分担,兴北府是需要人口,但不能所有的都归兴北府接受,兴北府没有那样的实力。

五月十日,太傅、开府仪同三司、宁康军节度使崔子建在怀远去世,享年八十九岁。七日后,马宪永、崔宁政得到了消息。崔宁政连夜去怀远奔丧。马文慧、马宪永追赠太师、司徒,赵国公,谥号文襄。马宪永无法前去,派妻子张铭静和马海晋前去吊唁。崔子建就近安葬在了怀远。崔宁政守孝期间,张铭海代行中书令兼枢密使职权。

崔子建去世后仅仅两个多月后的七月二十一日,少保、原工部官王鸿刚也因病去世,年七十六岁。马宪永追赠太保,中书侍郎。马宪永、马宪英和马海阳前往其家中吊唁。王睿渊也为祖父守孝。

不到三个月内,仅有的五位故友,又丧失了两位。与马文慧一起历经艰险的最早的一批人,张璇强、崔子建、杜航、李辉宣、李宇新等全部去世了,只有自己夫妻和杨筱婷及黄佳郁了。当年的中生代也只剩下王弘博、曹翰卿二人了。一连串的打击让马文慧夫妻也大病一场,到八月时候才逐渐好转。

悲伤在继续,事情还得继续。下半年八到十一月,从怀康又转运来了一批人,这批人较多,高达五万人。动用了五百多艘船只,转运了三个月。这批次人很多,兴北府无力承担。只好由兴北府、光化州、怀远府分担。但是光化州、怀远府第一次处理这样的事情,安置的也欠缺妥当。结果因为分配不均,以及生活习性的不习惯,加上风俗矛盾。十一月底的时候,光化、怀远地带的居民因此发生了大规模的械斗,人数上万之众。官府无力劝阻,王重晟、高延恭都是武将出身,不得已之下调集军队并使用了诱骗手段,杀了上千人平息了下来。

马宪永在十二月初知道了王重晟、高延恭的所作所为。虽然知道他们也是无奈之举,但此事影响太大。不得不对二人加以处置。将光化州改为光化县,王重晟降为县令,高延恭革职留任,二人均罚俸两年,算是薄惩了。

兴宁五十六年十二月中旬,宁安府东迁事宜和宁雄筑城建设开始施行。马宪永下令将光化、怀远的那批转运过来的居民抽调约三万人来到宁安府和宁雄县,让他们参加建设。每人每天发放粮米,待日后建成有功后,全部编入宁安府户籍。这样激发了不少人的积极性,乱子相对少了许多。

兴宁五十七年正月,马宪永没有返回怀远,而是在宁安府、宁雄一带查看情况,生怕自己离开后再出什么乱子。这一年的正月他也没心思过年。

正月十七日,马宪永下令给中书省及光化、怀远和兴北及韦昊英。尤其是韦昊英,让他不要急匆匆的转移人员。兴宁五十七年到五十九年,每年转移人数定在三万人,不可多。同时让各地的富户出钱雇佣这些人耕种,但是官府必须事先做好记录,避免富户隐匿人口甚至是拐卖人口。

二月份,马宪永本想让姐姐或妻子再赴怀康州监督韦昊英,但是又怕有个闪失,就派长子马海晋和郭壮平、王睿渊、田晓蕊及亲军二百人前往怀康州。

二月十日,三人和亲军出发,二十一日抵达了飞扬岛。在此他们原计划住一个多月。韦昊英的勇武刚烈及能力,马海晋是知道的。但是几年下来,马海晋变的稳重些了,他欣赏韦昊英的勇武,但是觉得他不适合处理政务尤其是转运民众这种复杂的事宜。因此他秘密建议调走韦昊英回军中任职,让一个文官来处理。三月初,马海晋给父亲上书,派郭壮平送抵宁安府,报知此事。马宪永和崔宁政、张铭海商议后,决定同意换人。但是换谁,没有把握。思来想去之后,决议让李绍铭的长子李景文去试试。李绍铭深知此事的风险,万一处理不好就回不来了。但是马宪永、崔宁政执意让他去,李绍铭不得不同意。三月二十日,马宪永、崔宁政下令,以李景文为怀康州通判,代行知州事宜,调韦昊英出任天鹰军指挥使。同时给马海晋下令,允许他节制怀康州驻军,如果韦昊英不从,可便宜行事。

四月十五日,李景文、郭壮平及随从数十人抵达了飞扬岛。李景文将命令交给了马海晋。马海晋当即宣布命令:
    李景文为怀康州通判,代行知州事宜,韦昊英出任天鹰军都指挥使。

韦昊英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有些不满。但是马海晋神情坚决,郭壮平、王睿渊及亲军在侧,他也不敢乱动。这时候,马海晋走到韦昊英身边说:“韦将军,转运人口这是个麻烦,解脱了是好事。到天鹰军做个指挥使,接近了郡公,更有前途。还有转运人口去年死伤千人的事情你已经知道了,你继续呆在此地,如果发生了叛乱,不管你是否解决的好,总是免不了被追究,不如就此脱身。高延恭是老将了,最后还不是被革职留任了,您自认能比高延恭吗?”

韦昊英一想也是,自己虽然有战功,但远不能和高延恭这样的老资格的人比。高延恭有马文慧护着,还是被革职留任了,如果他这儿出事了,就怕不是革职了。最后高兴的答应了,马海晋让韦昊英带上自己的亲军和随从千人返回宁安府,同时让郭壮平陪同。并向父亲上书,认为韦昊英可以在军中发挥作用,实际上是举荐了。并当场交给韦昊英让他看,很让韦昊英高兴。

五月二十日,韦昊英、郭壮平返回了宁安府。韦昊英返回后,马宪永很高兴,儿子能够将韦昊英妥善安排很高兴。随即下令以韦昊英为天鹰军指挥使,原指挥使裴孝信升任兵部次官。

韦昊英走后,马海晋、李景文和王睿渊开始布置转运事宜。当时在韦昊英手上已经转运走了万人,还有约两万人。船只会按时抵达。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怀康州的大户和富庶的人不愿转运。尤其是以赵安民、李明辉、孙学伟等大户为首的不愿意,他们在怀康州是最大最富有的人之一。据属下人说,他们三家在飞扬岛、宁光岛有田地共近三万亩,并经营海盐贩运。三家的家产合计有百万贯,粮食有六十多万石,同时还在会安府有绸缎庄,做布匹生意。仅仅在飞扬岛、宁光岛就储存有布匹绸缎十余万匹。如今让他们迁移,这么多家产是很难一下子转移的,而且他们控制的人口就有上万人。因此他们极为不愿意转移。马海晋、李景文对此是先礼后兵,好言相劝,答应会竭力调运船只转移他们的财富,并在宁安等地为其购置良田,然而好说歹说一个月没有结果,只运走了两千人。他们不愿意转移,而其手下的佃农则有不少愿意转移。马海晋、李景文向他们许诺,会在东兴、怀远、宁安等富庶的地方给他们安排生活,并给其一定的资金让其自己经营生活。同时从怀康州府库里拿出一部分当即兑现作为路费,因此有许多人愿意。但是赵、李、孙三家就是不同意,还故意阻挠。

七月初,马海晋、李景文、王睿渊派兵包围了三家的府邸,逼迫其迁移。三家不仅不同意,还动用家丁数百人反抗。马海晋、王睿渊派兵将反抗之人全部诛杀。赵安民、李明辉、孙学伟想逃跑却被抓住,也被处死。其家产百万贯留下五十万充作怀康州府库。其余五十万分发给今年转移的两万人每人二十五贯。在这样的激励下,到十一月底,今年的转运任务基本完成。

至于赵、李、孙三家的田产,马海晋下令将其作为公产,由郡公府直接派人经营,由李景文代管,每年向郡公府缴纳租赋。其中一半留在怀康州,另外的一半转运到岚山岛储存,其余转运宁安府。李景文没想到自己会因此发了一笔横财,大为高兴,但也颇为紧张,连连辞让。马海晋不许,他就同意了。他内心实际上是高兴的,他家中以李绍邦最会经商,也在怀康州有间接生意,但是这次他自己也直接经商了,还成了官商了。而在会安府的生意,能保留的全部转归徐显辉经营,不能的卖掉。

十二月三日,马海晋、王睿渊及部分亲军返回,李景文留任。马海晋许他节制怀康州所有人马,实际上代父行使了职权。

十二月十三日,马海晋一行返回了宁安府。此次出门长达十个月时间,比当年和姑母马宪英一行出行时间还长,而且处置果断,自己独当一面。回来后,马宪永十分高兴。

而这批转移的人口,因为有马海晋的许诺及发放的钱财,安顿就比较容易了。地方上好办许多,没有出什么大乱子。

对于马海晋杀人抄家抢占大户田产和生意的事情,马宪永虽然不赞同,但觉得也是事出有因,也没有追问。而交给李景文,实属自作主张,马宪永也追认了。而李绍铭因为儿子白得了这么一个大便宜,却高兴不起来,他太害怕了,自家势力已经遍布东道所有富庶区域了。因此他直接向马宪永建议,不必由李景文代管,另派人管理。马宪永也觉得有道理,就派王昱功的妻子吕紫梦的哥哥吕亮卿管理,他家也是做生意的。不过为了给儿子留个面子,树立儿子的权威。马宪永下令以李景文代管,吕亮卿协助实际管理。王昱功的大舅哥得到了这样一个美差,自然十分高兴,准备一番后,第二年过年就将去怀康州了。

兴宁五十八年三月,马宪永下令正式公布前年制定的品级划分,并重新拟定了元老功臣的爵位:

已故的张璇强、崔子建、杜航、曹允恭被追赠公爵,全部继续追认,特授予为正一品;

王弘博、曹翰卿为县公;

已故的王敏恺、董衡辅、顾琮峰为侯爵;

王鸿刚、马虎、李辉宣为伯爵;

李宇新、费俊潇、马心文、李宝为子爵;

李良愬、张承宗、史敬源、高延恭、田欣勇及已故段宏畅、张利海为男爵;

节度使除马宪永的外,只保留王弘博、曹翰卿二人,其余全部悬空。

以上只针对兴宁三十年前人员,之后的重新考究。

对于这些,当时的人员都没有什么异议,因为大多数人都已经去世了。资格最老的王弘博、曹翰卿也没多久了。李良愬等人也已经年过古稀了。其余的人都在竭力谋求立功追求更高。

同月,将军队重新划分公布:

以韦昊英为天武军都指挥使,马海晋为副都指挥使;

以徐思盛为侍卫亲军左军都统制,正五品;

以刘光胤、马海阳为左军左右统制;

以宗元炳为侍卫亲军右军都统制;

镇西军为镇西军驻扎兴北府西部都统制,李仲文为都统制;

义武军为义武军驻扎兴北府东部都统制,安元林为都统制;

威虏军为驻扎通远州都统制,杜辰皓兼任都统制;

铁林军为驻扎远南县都统制,程鸣松兼任都统制;

宁安军为驻扎怀远府都统制,高延恭兼任都统制;

继续公布了中书省六部和知府人员:

中书令兼枢密使:崔宁政

枢密副使:李良愬、史敬源、张承宗(兼)

签书枢密院事:刘愔

参知政事:张铭海、刘愔(兼)、李绍铭、杜宽

六部官:兵部张铭海(兼);吏部裴孝安;礼部王永昌;

        户部徐显庆;刑部韦元政;工部曹宣朗

        兵部次官裴孝信;户部次官赵惠雄;

易物司使:杜宽(兼);

学务司使:王永昌(兼)。

节制思岭驻军:张承宗(兼)

宁安府知府:王昆颉;

兴北府知府:李绍晏;

怀远府知府:高延恭。

其余地方人员不变,不过正式将光化州改为光化县,怀康州改为昌宁县。

五月到七月,曹翰卿、顾琮峰、王敏恺的夫人林雅青、白萱、王惜蕊分别相继去世。曹宣朗、王昆颉守孝,但被夺情起复。马宪永追赠诰命夫人,派儿子马海晋、马海阳去顾琮峰、王敏恺家中吊唁。马宪永和崔宁政、张铭海夫妻六人则亲自去曹翰卿府中吊唁,执子侄礼。

悲伤要么是没有,要么是接踵而至。九月十二日,马宪永等接到奏报,张璇强的遗孀黄佳郁传出了病危的消息。张铭海和姐姐张铭静连夜前往,兵部事务交裴孝信代管。九月十七日,张铭海总算是抵达怀远府,见到了母亲。九月二十三日,黄佳郁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五岁。马文慧在怀远府追赠诰命夫人。所有怀远府人员全部挂孝吊唁。

父母的去世,让张铭静、张铭海是悲痛欲绝。裴孝凝成为张家的儿媳才五年,对黄佳郁也产生了很深的感情。黄佳郁不似常丽玲,是典型的贤妻良母。

马宪永这几年太感到悲伤了,自兴宁五十六年起,几乎所有的老臣长辈逐渐凋零。他意志很坚强,但是也无法承受连续的打击。可是他也知道打击将会继续。王弘博、曹翰卿都已经八十左右了,父母更是九十以上了,保不准哪一天就......,他是完全不敢想。

这一年,李景文主持的昌宁县转运事宜顺利进行,又转运了三万人过来。分别安置在东兴筑城设防,另外从东兴又转移到兴怀来筑城设防。这样兴怀、东兴的城池继续扩大,尤其是东兴县更加繁华了。

另外,宁安府东迁事宜和宁雄的建设也加快。马宪永不仅调集流民,还动用了军队参与了筑城施工。到这年底的时候,宁雄的城池加高扩大。不过宁雄知县于卓嘉觉得宁雄至少短期内还是无法取代宁安府原有区域的职能,可以逐步而行,将原府城部分仓储和驻军等逐渐调动到宁雄、思岭。有序而行的话,不会出现大的波折和事态。这个计划得到了马宪永、崔宁政的同意。

这一年,又是进贡之年。杜宽和王有佳、宗元炳、颜伯渊出行。进献粮食二十万石、糖和蔬果茶叶各万斤等农产品。重点打点了李万杰和接任的对象魏旭斌。同时取得了一个重要的成果,即闽海路东西道区域可以互换交流。东道多余的粮食优先供给西道,西道的手工业品和布匹等多余物资可以优先供给东道区域。其次就是狄国将南方行省改名为江海行中书省,闽海路改为双海路,闽州府改为福兴府。年号又改为了至历,今年为至历元年。

这一年八月,马海晋的次子出生了,起名为马康远。九月,崔锦贤的女儿出生了,杨筱婷给曾孙女起名为崔俊丽。杜辰皓的儿子在三月就出生了,杜宽给孙子起名为杜振明。而杜辰皓还有个女儿,早在兴宁五十六年九月就出生了,起名为杜蓝燕。十月的时候,马海宁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了,他给儿子起名为马康岩。

这一年,马文慧又艰难的度过了一年,但是他看着故友及故友的妻子一个个离去,内心是十分地伤痛。他还能活几年,他不知道,但是他更多的时候感觉到这是一个痛苦。故友通通离去,就只有自己,还有什么意思。唯一的寄托就是自己钟爱这么多年的妻子还在,这也是他活下去的希望了。他自己已经没什么激情和兴趣了,也不可能有了。妻子就是他的唯一希望。这一年八月,因为丫鬟在搀扶刘婷娜时候一不小心,险些让妻子摔倒,马文慧差点杀了这个丫鬟,幸亏刘婷娜阻止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乱世风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