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思岭战火
兴宁五十五年正月过后,二月十三日是马文慧九十岁的寿辰,举办了特大型的寿辰庆祝活动,按照八十五岁的标准,扩大了近一倍,怀远宫和宁安府宫城是张灯结彩,大为庆祝。马宪永率领子孙臣子祝贺,崔子建、王弘博率元老单独祝贺。崔子建当时已经八十八岁了,王弘博也七十七岁了。其余老臣也都七十多岁了。马文慧事先就和马宪永说好了,参加庆祝的所有人全部不必行礼,连拱手作揖的普通礼节也都全部免除。
整个庆祝活动花费了五十万贯,各种赏赐花费了金银总计近十万两。狄国和南方洛那卡等国也都派人祝贺,马文慧当然是非常高兴的。他没想到自己能活到九十岁高龄,而且目前身体还不错。
喜事还有,三月份的时候,马海晋和王敏瑶生下了一个儿子,马文慧起名为马康飞。以纪念飞扬岛。马海宁则在五月的时候和李诗莲生下了一个女儿,刘婷娜为这位第一位曾孙女起名为马颖彤。
就当人们和马宪永都沉浸在喜庆当中的时候,宁雄知县于卓嘉二月就密报宁雄与思岭交界地带最近有异常情况,思岭流入宁雄的人逐渐增多。宁安知府王昆颉刚开始还没有在意,到三月十日他外出宁雄时候,于卓嘉再度禀报此事,王昆颉亲自去宁雄思岭交界地带查看,确实有大量流入的情况。王昆颉当即命令于卓嘉严密注视情况,而且要做好随时封锁的准备,同时连夜返回宁安府,下令宁安府戒严,无令不得擅自进出宁安府城。在下达上述命令后,他还是感觉到有些不对,派人去思岭秘密调查。安排部署后,他当夜紧急请见参知政事兼兵部官张铭海,当时崔宁政正请假在怀远服侍自己重病的父亲崔子建。中书省事务暂由张铭海代理。
王昆颉见到张铭海后,没有客套,加上两人从小就认识,又是在家中,就直接称呼名称了。
张铭海:“知府大人,深夜来此,出什么大事了。”
王昆颉:“铭海哥呀,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去了趟宁雄,于卓嘉说的果然不错,思岭流入宁雄的人越来越多,有些反常。我觉得思岭出事了,而且不像是小事。”
张铭海一听,也变的严肃起来了,说:“你一向谨慎小心,你都觉得有事儿,恐怕真不会是小事啊。”
王昆颉:“你做过思岭知县,知道那儿的情况,如果有事会是什么事呢。”
张铭海:“我做知县距今快二十年了,局势早就不同了。不过依我的判断,如果不是有狄国或者南方进犯,就是部分土人或者匪盗作乱,如果以上都不是,那就是有人要叛乱了。”
王昆颉:“我已经下令封锁宁安府城了。接下来该如何啊。”
张铭海:“我马上下令远南、通南也全部封锁与思岭的交界地带,让程鸣松、杜辰皓和段宏畅做好从通南出兵的准备。”
次日晨,张铭海将此事禀报了马宪永。马宪永召集刘愔、李绍铭、杜宽、李良愬、史敬源、张承宗等商议此事。他们想到了各种可能,并做好了各种准备。但是全场中刘愔是一句话不说,若有所思。马宪永问刘愔:“你在想什么。”
刘愔:“臣在想外敌进犯可能性极小,土人这几十年来也没有大的反叛,应该也不会一时就反叛,臣担心的是另一种可能,但并没有绝对把握。”
马宪永:“说,想到什么说什么。”
刘愔:“思岭知县是谢幼惠,为人颇有城府,又曾是军职。自杜坚将军致仕后,思岭谢幼惠就有独大的趋势,不得不防啊。而他因为与裴孝信的矛盾,对晋公一直是内心有不满的。”
刘愔的一句话警醒了在场的所有人,马宪永敏感地想到看来极有可能是谢幼惠要谋反了。
马宪永:“那诸位说说,如果是,该怎么做。”
李良愬:“老臣曾在思岭、远南都做过知县。如果真的是谋反,必须谨防思岭与远南和通南的土人联合,否则这样这个宁安府东部都有危险,并且会波及怀远的。因此臣建议远南、通南驻军必须出动,至少要扼守枢要之地,避免波及其他地方。另外派水师赴思岭南部海域巡弋,做好万一情况下从其侧后登陆的准备。”
李良愬的考虑是非常全面的,张承宗接着补充道:“除此以外,如果杜坚将军身体许可,请他做好万一情况下再度进入思岭节制驻军的准备。”
张铭海:“杜坚大哥,这几年身体不太好,恐怕不宜远行了,这个得换人。”
马宪永:“是的,张老将军,也曾节制过思岭驻军,可否前去啊。”
张承宗:“臣尽力而为,不过臣建议李宝或者田安弘由水路进入的准备。因为如果是叛乱,陆路肯定难以进入了。”
马宪永:“可以,老将军即日就出发赴宁西,如果李宝可以,则出发。李宝身体不行的话,老将军率田安弘和水师就立即出发。”
张承宗:“老臣领命。”
随后几天内,马宪永开始了紧急调动,做好应变的准备:
怀卡通南镇守使段宏畅、通南知县杜辰皓立即进入思岭东部地带布防;
远南知县程鸣松立即进占思岭北部山脉险要处扼守;
天鹰军指挥使裴孝信率刘光胤部三千人立即开赴宁雄;
徐思盛、李林伟率五千人随后增援;
李宝、张承宗、田安弘率水师万人开赴思岭南部;
因为事态有可能继续恶化,同时报知了远在怀远的马文慧、崔子建以及就在宁安府的王弘博。
三月二十日,谢幼惠的儿子谢昌琰一副狼藉请见马宪永。马宪永接见了谢昌琰,谢昌琰这一年才二十一岁。
马宪永:“昌琰,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谢昌琰:“郡公大人,父亲囚禁了母亲,控制了驻军,想要起兵。”
马宪永很震惊,但还是很平静地问:“不大可能吧。”
谢昌琰:“是的,从去年年底他就开始谋划了。正月底的时候,母亲就发现了,竭力劝阻,他不听,就囚禁了母亲。我一直装作不知道,才没有被发现,几天前悄悄地化妆成难民跑了出来。”
马宪永:“你是他的儿子,为什么要告发自己的父亲呢。”
谢昌琰:“我是儿子,可也是臣子。我不想看到父亲给我们带来灭族的危险啊。”
谢昌琰说的时候,痛哭流涕。马宪永相信他说的是真的。随即安排人下去好生招待他。但是如果谢幼惠叛乱,为何至今没有消息呢,马宪永很好奇。不过几天后,王昆颉派到思岭的探子总算回来了,得知谢幼惠已经实际控制了思岭县和部分驻军,之所以没有立即起事,主要是因为他想联络土人,并想联络南方洛那卡国甚至是狄羯。但是洛那卡国和狄羯对他的叛乱兴趣不大,因此没有什么实际性的动作。
三月二十五日,谢幼惠正式起兵叛乱,叛乱檄文直指马宪永。四月二日,马宪永得到了叛乱檄文。檄文称马文慧窃据土人故地,凌虐土人,劳师远征靡费巨大。还说马宪永无才无德,信任小人奸臣,为父母举办豪奢寿宴,实际上是借机压榨百姓。甚至马宪英、张铭静也被他数落。称三人以外出为名大行搜刮敛财,为了美貌寻找良药甚至是包养面首。谢幼惠的檄文被马宪永看到后,大怒。他大骂:“狗娘养的东西,还不如狗呢。竟敢数落我的妻子及姐姐,我要让他生不如死!”于是下令举兵讨伐。同日,马宪英、张铭静也得到了这篇檄文,自然也十分恼火,尤其是诬陷她们包养面首,这完全是毁坏她们的名声,因此竭力支持马宪永出兵。
当日夜马宪永就下令:
怀卡通南镇守使段宏畅为东路讨伐使,高敬武为副使,杜辰皓为前部率军从东进攻;
远南知县程鸣松为北路讨伐使,从远南向思岭进攻;
李宝为南路水域讨伐使,张承宗、田安弘为副使,从侧后登陆;
天鹰军指挥使裴孝信和刘光胤为前部,出宁雄;
天威军指挥使徐思盛率李林伟、李仲文部共五千人出宁雄东南,进入思岭西南;
参知政事兼兵部官张铭海为招讨使,枢密副使李良愬为副使,率死士营指挥使宗元炳部五千人,统一节制各军。
段宏畅部三月底就接到了开赴思岭的命令,随即进驻了思岭东部。但是段宏畅当时已经身染重病,却仍然坚持带病出征。他已经无法上阵杀敌了,不过他告诉高敬武,让他率威虏军骑兵从通南西南部迂回到思岭南面,然后北上进入思岭县核心地带。高敬武同意,随即派杜辰皓率威虏军骑兵绕道而行。他则继续率步兵主力逐步向西挤压。
裴孝信、刘光胤部三月中旬时候也全部外出到宁雄,得到命令后。四月十日,刘光胤以骑兵两千人首先击破了谢幼惠叛军攻击宁雄的五千主力,人马,斩首三千人,其余逃窜。此战中,刘光胤阵斩谢幼惠大将吴山明,震惊敌军。吴山明是谢幼惠这几年在思岭秘密提拔的死士,让其统领精锐主力。谢幼惠知道裴孝信的风格,也知道裴孝信必从西面来,但是裴孝信没有自己出马,而是派谢幼惠并不熟悉的刘光胤来冲锋。就在刘光胤斩杀吴山明的同时,裴孝信率三千步兵轻装前行,走宁雄东北面的一条小路名叫山空口,直接由此进入了思岭的西北方向。
程鸣松的部队从远南南下,进攻的还是比较顺利,但是山势险峻,速度却比较缓慢。到四月中旬的时候,只深入到思岭县境内三十里的地方。
水路方向。张承宗三月十五日就到了宁西,与李宝商议出兵事宜。最后决定李宝率水师巡弋南方,临行前就大造声势。而田安弘、张承宗率战船百余艘搭载步兵五千人从思岭极南的地方登陆,在四月初的时候就悄悄登陆了,然后在此扎营,等待命令。而这一切,谢幼惠并没有察觉。谢幼惠想到了水师会登陆,但他原来的预判地点是宁西和思岭最近的思岭西南海域,而非思岭正南方向。
徐思盛、李仲文、李林伟的部队从四月五日开始出发,但是沿途也进展缓慢。尤其是李林伟曾是谢幼惠的副手,与谢幼惠的关系不错。因此本该为前部的他却故意进展缓慢。徐思盛、李仲文也指挥不动。
张铭海、李良愬和宗元炳部四月六日从宁安府出发,到了宁雄和思岭交界地带时候,发现了李林伟的不对劲。张铭海紧急向马宪永求救增援。马宪永七日派史敬源率郭壮平和安大壮率死士营及侍卫人员千人为督军,隶属于张铭海。同时给张铭海下令,如果李林伟不从,就地诛杀。
四月九日,史敬源部来到张铭海营中,传达了马宪永的命令。十一日,张铭海、史敬源、王睿渊、安大壮来到了徐思盛营中。张铭海对李林伟是破口大骂,在场之人都知道张铭海是出了名的风趣,如今破口大骂无不感到震惊。李林伟跪地求饶,但是张铭海说:“贻误军机,你罪该斩!”
随即下令处斩了李林伟。然后以史敬源、安大壮为前部继续前进,增援刘光胤部。李林伟部听说李林伟被杀,有千余人九日随即反叛,也投奔了谢幼惠部。但是史敬源部千余骑兵对其紧追不舍,十日史敬源、安大壮追上正要围歼时候,谢幼惠率主力万人增援,反包围了史敬源。史敬源、安大壮部千余骑兵被谢幼惠万人步兵主力包围在狭窄山谷之中,难以重出。
史敬源慨叹道:“老夫戎马一生,血战狄羯,浴血南方,莫非要死于此地啊。”
安大壮本身就是土匪出身,不过倒是颇有胆气,说:“老将军,大丈夫马革裹尸,死就死,怕什么。我率我的百十人亡命徒冲锋,为老将军开路。”随即率部冲杀。
安大壮一句话似乎激发了史敬源曾经的斗志,史敬源说:“弟兄们,我们拼了,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还赚了。”史敬源也下马与他的部下死战谢幼惠。
安大壮、史敬源的亡命之举无疑让谢幼惠有所畏惧,被迫放弃围歼打算,改为围困。
十日夜,张铭海率王睿渊及徐思盛一部从包围圈西南方向杀入,以宗元炳杀的最疯狂,李仲文从西北方向进攻。谢幼惠感到不妙,立即撤围逃回思岭县城。不过其部分人马约两千人在回撤的路上遇到了裴孝信部,这部分人马经不住打,一听说还是凶悍的裴孝信,自己就投降了。
张铭海为史敬源解围后,继续前出,与刘光胤部会合。随后一路前行,到五月初的时候进抵思岭城郊外,成为最早抵达思岭城下的军队,约有八千人。
北面程鸣松的部队进展太慢,让马宪永是十分火大。而马文慧此时虽然都九十高龄了,当得知进展太慢的时候,也是很恼火,加上谢幼惠叛乱让他心中也十分憋火。崔子建当时重病在床,崔宁政还在身边伺候。崔子建和杨筱婷很不满崔宁政的举动,让崔宁政返回去,但是马宪永不同意。于是马文慧、崔子建、崔宁政让崔锦贤、田晓敬率百余人亲军人马,又调集了附近铁林军一千人,另外马文慧还从安心园佃农及其子弟中抽取五百精壮跟随崔锦贤出征。马文慧让高延恭对怀远城中百姓许以重赏,有愿从军者免除其家一年赋税,立功者按律提升。一时间,半个月内有约两千人从军。这样到四月底,马文慧、崔子建为崔锦贤、田晓敬募集了约三千多人的军队。而远在东兴的李绍邦和兴北府的李绍晏,听到崔锦贤出征,转运了二十万粮食给崔锦贤,并发家族和农民中身强力壮者五百人派往崔锦贤部。
崔锦贤部五月二日从光怀县出发,连续急行军,七天的时间抵达了远南县城。十二日,李绍晏兄弟的二十万粮草和五百家丁也抵达了远南。在远南,田晓敬建议继续以免除赋税和奖励的办法招兵,几天内又召集到了一千人。五月十五日,崔锦贤继续南下,十八日抵达了程鸣松的军营。并用崔宁政的命令接管了其所部约三千人,其余人马让程鸣松带回远南县驻防,并假传这是晋公马文慧的命令。不过崔锦贤语气很客气说:“晋公考虑将军也上了年纪,远南重地不可无人防守,请将军返回坐镇,让我等小辈冲杀。”同时田晓敬还说:“北路仍然是将军的统帅,我等只不过是自愿而来,仍然隶属于将军,事后仍然是将军的功劳。”程鸣松与谢幼惠都是一起提拔上来的,虽然奉命讨伐,也努力进取,但他本人进展不大,也一直比较烦恼,如今有人替他分忧,自然高兴了,将帅印交给了崔锦贤,让所部听从崔锦贤号令,崔锦贤一路南下招兵买马已经达到近八千人的规模。
此后崔锦贤部开始了真正的作战,崔锦贤、田晓敬带头冲杀。而这些大部分是农家子和佃农的子弟及家丁普遍没什么军事技能,但身强力壮,冲杀有劲儿,加上有立功受赏和免除租赋的激励,打起仗来却十分玩儿命。几场仗下来,加上沿途铁林军人的临时教授,逐渐成长了起来。其中以林文明、赵勇虎最疯狂,为崔锦贤、田晓敬所器重。到五月二十五日时候,取得了斩杀三千多人的成绩,损失不过也不小,约有千余人。二十七日,崔锦贤部打着程鸣松的旗号进抵思岭城北地带。
五月下旬,张承宗、田安弘部也进抵思岭城郊外。
五月二十日以后,杜辰皓率领的骑兵迂回到了思岭城东南方向,就地埋伏,随时截杀谢幼惠派出去的运粮队和求救人员。而高敬武部在五月中旬也进抵思岭城外。
六月一日,张铭海召集李良愬、史敬源、张承宗、田安弘、高敬武、杜辰皓、崔锦贤、田晓敬等议事。徐思盛、李仲文,张铭海给了各一千人,让他们在五月中旬时候派回让其负责押运粮草,为避免出事,派王睿渊、安大壮率一千人监督。张铭海不希望再出现一个李林伟叛变的人。他内心对于谢幼惠同时起来的这些人尤其是常年在宁安府的人开始不放心,不过对田安弘放心。因为他常年在外,与谢幼惠没有太多交往。所部人马都到齐后,唯独不见裴孝信部三千人。但是张铭海也并不担心,他知道裴孝信的能力。让裴孝信率精兵出去闯,或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就如何攻破思岭的问题,众人的意见是不一的。田安弘、高敬武、杜辰皓主张强攻,李良愬、史敬源、张承宗等老将主张围城,瓦解其军心。崔锦贤、田晓敬没有参加过真正的攻城作战,没有表态,但求战心切。张铭海、李良愬、张承宗都曾在思岭为官或者为将,对思岭的城防还是非常了解的。思岭城历经五十年的建设,城防是十分完备的,地形险要。西面是台地,东面有大山,城池就在中间,是绝对的易守难攻。加上思岭的地位长期以来一直很重要,贸然攻城必将损失不小。因此,张铭海也不主张强攻。况且据报,谢幼惠叛军还有一万五千多人死守城池,城内还有大量民众。而张铭海所率各路人马加起来也只有两万人,兵力上不占多少优势。
不过为了让众将知道攻城的难度和不可取,六月三日,张铭海下令强攻一次。强攻持续了两天,果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反而死伤了不少人。因此从五日开始,张铭海下令围城封锁。
因为进展的不大顺利,马宪永还是比较着急的。六月二日派马海晋、马海阳率领三千人携带重型攻城器械和火器前往思岭前线。同时让马海晋兄弟告知张铭海,谢昌琰告发有功,虽然是谢幼惠之子,但谢家可不必被诛杀全灭。同时告知要寻找李雪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六月六日,马海晋率领两千人和火器抵达前线,而重型攻城器械转运艰难,在马海阳率领下和一千人在六月十二日才抵达前线。
六月十三日,张铭海在思岭前线召集众人再度商议如何破城。这次没有多少人主张硬攻了,不过因为重型攻城石砲和火器抵达,马海阳主张硬攻,他太渴望立功了。
不过马海晋向舅父张铭海建议:“思岭城防坚固,地势险要。虽然我们竭力攻城,可以取胜,但是必将伤亡惨重,让城中居民死伤,而城池损坏后,以后再建必将耗费不少。因此末将觉得还是不宜强攻。”
张铭海同意马海晋的建议,其余人也觉得年纪轻轻的马海晋却说得十分在理,不由得对这位公子爷刮目相看。弟弟马海阳也认为哥哥在理。
六月十五日,裴孝信终于抵达前线张铭海军中,拜见张铭海。
裴孝信:“末将见过大帅及诸位将军。”
张铭海:“孝信,起来,你去哪里了。”
裴孝信:“末将到城北查看然后又从城西绕回到这里。”
张铭海:“嗯嗯,如今你有什么意见,你和谢幼惠最熟悉了。”
裴孝信:“强攻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思岭城防坚固,储备不少,谢幼惠也不是无能之辈。末将建议围死思岭城。在思岭城四面筑围墙,挤压思岭城的空间。同时留出一道口子,让谢幼惠突围,最好是南面。”
张铭海:“继续说。”
裴孝信:“南面地形相对平坦,而且能够直接出海,如果他要突围逃跑,最好就是南面,虽然危险最大,但紧急时刻,他还是会从南面逃跑的。我们在南面松一些,让部分骑兵扼守两侧,如果他逃脱,就截杀。如果不出逃,就拦截可能偷偷入城的各种人员。慢慢耗死他。”
张铭海:“有道理。”
接着李良愬建议:“在围困期间,要分化瓦解城内人员。城中真正跟随谢幼惠的应该不多。”
马海阳:“如果继续围困他死不投降,那就用重型器械或火器强攻一次,造成他损伤后,叛军必将胆寒,投降的可能就会加大。”
张铭海:“言之有理。”
随即张铭海开始部署:
田安弘、马海晋、李良愬抓紧建造围城设施,务必堵死所有可能的出口;
张承宗、马海阳训练攻城部队,择要地建造工事以安放器械;
高敬武、杜辰皓扼守城东南方向出口,埋伏人员;
史敬源、崔锦贤、田晓敬率三千精锐步骑埋伏南方;
裴孝信与张铭海坐镇中军。
从六月十五日,张铭海全军大部分就开始建设工事围困。到八月底的时候,各种围困工事全部完毕,思岭城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同时,张铭海派裴孝信率部分人马前往思北园方向查看,打听各种消息。裴孝信回来后告知,谢幼惠在任思岭知县多年来,不断以各种方式巧取豪夺思北园附近土地,积蓄财富牲畜,招募海外流亡。但是大多数思北园附近农户均不愿跟随谢幼惠,大多逃亡了,有的经海路返回宁安,有的从宁雄返回。
被围困的两个多月里,谢幼惠发觉自己犯下了大错,不该死守思岭城,虽然思岭还能坚守,但是无法经得起如此对耗。从九月开始,谢幼惠派兵开始突围,向北向西都不可能,只有东部和南部了。向东的突围到处是大山,而且即便进入土人区域,也难免迟早被抓,因此只能从南涉险突围了,而这是风险最大的了。九月二十日开始,谢幼惠不断向南突围。张铭海派军阻击,但力度不要太大。
从二十日开始,谢幼惠十余日内先后派出五千多人突围,但大多数被史敬源、崔锦贤、田晓敬率领的人马给截杀或者俘获。
十月的时候,围城已经接近四个月了。期间,张铭海派人向城内射箭书,劝告谢幼惠投降,只要他投降,念在往日功劳和李雪童的面上,会尽量留他一命。然而,谢幼惠死不投降。
十月十五日,围城已经四个月了。虽然大军粮草在李绍铭、徐显庆、赵惠雄等人安排下,都能如数转运。徐思盛、李仲文也不敢怠慢,加上王睿渊、安大壮的监督,粮草基本都能运到。但是长此以往,消耗太大,张铭海也不敢久拖不决了。张铭海下令,再劝降一次,到十月二十日,如果在不投降,就强攻。十月十九日,张铭海再次劝降,谢幼惠仍然不投降。张铭海当日夜下令,次日猛攻思岭城。
十月二十日,张铭海下令以张承宗、田安弘率火器进攻;马海晋、马海阳率攻城重型石砲从西面攻击;以崔锦贤、田晓敬率军北上,从南向北佯攻,吸引叛军从南部突围,然后史敬源伏击截杀;东北两个方向牵制进攻,堵死即可。其余各部随时待命。
十月二十日,田安弘、张承宗下令各种火器向思岭城西轰击。马海晋、马海阳则下令石砲和攻城器械从城西外围已经埋伏好的阵地攻击。火药箭、投石机、床弩、重型石砲以及各种弩箭纷纷向思岭城攻击。箭如雨下,加上火药箭,思岭城仿佛一片火海。而重型石砲是杜宽当年去狄羯时候偷偷把工匠带回来然后制造的,这是带回来之后第一次投入战场,但是没想到会是在自家地方上使用,心情可想而知。然而其威力确实巨大的,一个百斤重的巨石发射出去,城墙即刻塌陷了一大片。
马海晋兄弟都很年轻,第一次见这样的场面,也无不震惊。当即马海晋下令:暂停攻击。并让张承宗、田安弘也停止攻击。马海阳不解哥哥为何会如此。马海晋说:“太惨烈了啊,祖父当年辛苦经营的城池如今被我们所毁,虽然没办法,可着实不忍啊。”
张承宗、田安弘不同意停止攻击,马海晋:“我说停止就停止,我去找舅父说。”
马海晋虽然年轻,但毕竟是马宪永的长子,张承宗、田安弘也不敢过头,答应了,但要求石砲可以停止攻击,但弓弩射击不能停,否则会动摇军心。马海晋同意,随即找到张铭海,说明理由,同时希望再劝降一次,经历如此惨重攻击,叛军会有所转变,张铭海考虑再三,同意了。写下了一份命令,让人射入城内。大意是:
如若投降或者交出谢幼惠,则城内居民可保无恙,否则城破必将玉石俱焚。
马海晋将这道命令,随即让人射入城内。暂时还没有回应,马海晋也没有了耐心,加上张承宗、田安弘和马海阳竭力要求攻城,马海晋下令继续攻击。正要攻击的时候,城内有人射箭书出来说,已经把谢幼惠生擒了,希望停止攻击。张承宗等人知道后,下令停止攻击,但是仍然做好准备。
十月二十二日,谢幼惠被手下的两个将领宋宽、陈安押解出城。谢幼惠没想到会是如今这样的结果,大感不服,但也没有办法。同日押往张铭海大营。张铭海派兵进城后,寻找李雪童的下落,次日发现了李雪童。李雪童被囚禁已经十个多月了,虽然没有遭到太多的虐待,但身心十分疲惫。加上已经年近花甲了,显得十分虚弱。
谢幼惠押送到后,二十四日,张铭海派人即刻押往宁安府,由史敬源、李良愬率三千人押送,同时将李雪童也一并送回。至于宋宽、陈安,也一并由史敬源、李良愬带回。张铭海告知两位老将,如果二人和谢幼惠途中不轨,就地诛杀,同时要从二人口中探听一些具体信息。
张铭海二十五日进城安抚居民,并查抄了谢幼惠的家。经过审讯谢幼惠的家人,得知谢幼惠在思岭为官十余年来,尤其是最近几年来,先后霸占田产上万顷,积蓄金银两万两,铜钱七十万贯,粮食达百万石,并包养汉土和异域女子五十余人。并招揽江湖术士,诅咒马文慧父子和裴孝信。思北园,马文慧早就下令除了周颖圆原有住所外全部放垦,他却以李雪童之名继续霸占,并重新圈禁思北园土地。马文慧夫妻当年两次寿辰,地方进献之时,他自己一毛不拔,反而下令摊派,使得民怨沸腾,同时招募死士上千人组成自己的亲军。
张铭海下令将此全部登记造册将来一并带回宁安府交马宪永处置。至于江湖术士,女子全部带回。而千余亲军,除去已经战死的外,其余全部关押。而积蓄的粮食全部分发城中居民和百姓,同时以马宪永的名义下令思北园除周颖圆故居外,仍然继续放垦,归普通人耕种。并向百姓保证要上奏请免除思岭两年赋税,得到了百姓的拥护。
十一月十日,张铭海留下五千人驻守思岭外,其余全部返回宁安府。高敬武、杜辰皓返回怀卡、通南。崔锦贤、田晓敬率军没有返回怀远,而是返回宁安府。留下的驻军交老将张承宗节制,同时张承宗代行思岭知县职权。
十一月二十日,张铭海及大军基本返回宁安府。然后觐见马宪永,崔宁政也于八月返回了宁安府主持军务。
张铭海返回后,向马宪永、崔宁政禀报了情况。加上这段时间,韦元政已经对谢幼惠进行了审讯。同时李良愬、史敬源也从宋宽、陈安口中套取了不少细节。到十二月初的时候,马宪永等人已经基本清楚了情况。谢幼惠造反主要是最近几年开始预谋的,筹备时间比较长。也做好了万一失败,就携带财富逃亡南方的准备。而这些主要是他认为自己遭到了马文慧父子的歧视,尤其是认为自己至少应该和裴孝信平级,做一个指挥使,或者是知州,甚至进入兵部,但一直做一个知县,十分的委屈,就萌发了反意。而宋宽、陈安都是势利小人,谢幼惠有权时候,还曾劝谢幼惠杀妻杀子以绝后患,谢幼惠濒临失败时,又出卖了谢幼惠。
十二月五日,马宪永下令:
宋宽、陈安斩立决,家产超没分发百姓;
免除思岭赋税三年;
谢幼惠积蓄的金银一半纳入宁安府库,一半纳入思岭府库;
谢幼惠积蓄的铜钱留下二十万纳入宁安府库,二十万纳入思岭府库,其余全部用于购买物资赈济百姓;
江湖术士全部诛杀;
女子全部流放兰翁岛;
谢幼惠亲军千人除战死外,其余全部诛杀;
思北园土地仍然放垦,周颖圆故居除外;
以同知枢密院事张承宗节制思岭一切事宜。
但是对于谢幼惠,马宪永并没有交代如何办,也没人敢问。谢幼惠罪大恶极,可是其妻子李雪童相当于周颖圆的义女,谢幼惠无疑基本就是女婿了。而周颖圆与马文慧的关系,众所周知,另外,谢昌琰告发有功,因此马宪永也比较难以抉择。父母已经老了,而且远在怀远,因此他还是和姐姐及妻子商议。并亲自探问了李雪童和谢昌琰。对于谢幼惠,张铭静、马宪英都主张不能留。
对于对丈夫的处置,李雪童十分纠结。谢幼惠造反,一直是瞒着她的,直到事发前才知道,劝阻无济于事,反而被囚禁十个月之久。谢昌琰也是侥幸逃脱。但是毕竟一日夫妻百日恩,李雪童、谢昌琰十分纠结和难受。母子二人都知道谢幼惠罪大恶极,难逃一死,但毕竟是至亲,还是不希望他死。马宪永在十二月七日,允许母子二人去大牢见了谢幼惠一面,谢幼惠虽有后悔之意,但仍然那么傲慢。马宪永得知后,杀心已决。不过为了出于给李雪童面子,马宪永下令将谢幼惠赐死,派人让谢幼惠服毒自杀。谢幼惠自然不从,韦元政就派人逼迫其服毒。
谢幼惠死后,李雪童、谢昌琰很悲伤,但也没有办法,自己的丈夫和父亲毕竟做的太过头了。马宪永派人将谢幼惠的尸体交给了谢昌琰,让他自己决定安葬在何处。李雪童,马宪永将之暂时安置在兴宁宫一座小阁楼中养伤,派人照顾,除马宪永、马宪英、张铭静外,任何人不得前往探望。
谢昌琰将父亲草草安葬后,马宪永将其安置在裴孝信军中从军。谢昌琰对马宪永没有处置他,是比较意外的。马宪永的回答是谢幼惠造反罪大恶极,而且执迷不悟,如果早些醒悟,还可以保全性命。虽然谢幼惠罪不可赦,但谢昌琰告发有功,能大义灭亲,最后又能尽孝道安葬父亲,还是可嘉的。谢昌琰对于父亲的死,感到很无奈,他想救却知道根本救不下来,而且父亲之罪太大无法相救,能最后留下全尸还被安葬,已经是马宪永看在母亲李雪童和已故的周颖圆与马文慧的特殊关系的面子上了,否则全家都得被杀。想到此处,他的怨恨又多少都会被稀释一些。
谢幼惠叛乱历时半年时间,官军死伤三千多人,叛军被消灭近两万,但是思岭曾经这个颇有生机的地方,这个马文慧最喜欢的地方已经被战火所蹂躏了,居民死伤流离失所和需要赈济者达十余万。而此战耗费的钱财上百万,粮食消耗也在百万石以上。这是海山洲五十五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其影响和损失远远超过了当年仓促而来的张利海叛乱。马文慧已经即将九十一岁了,来日无多了,崔子建已经奄奄一息了,未来就靠马宪永来善后和处理了。其实马宪永也不年轻了,他也已经即将六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