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呈一字列队,绵延几公里,供教主巡察检视。
武士们笔直挺立,肩扛长刀,等着奔赴杀戮战场。他们的长刀在阳光照耀下,形成一层刀光海洋。
身穿精钢铠甲的夏丽花仍坐着他的鳄鱼坐骑,缓缓行进,陪侍他左右的,分别是禁卫军统领雷米西蒙、护教军大将巴达里安。
巴达里安以全军统帅的名义向武士们训话:“你们这群头脑简单的寄生虫,都给我打起精神。我们现在要去消灭我们的敌人,你们要不惜自己的性命,为门派勇敢献身。有畏战惧敌者、贻误战机者、不听军令者,格杀匆论。”
“杀、杀、杀。”众武士齐声呼喊。
举兵围剿雅派的日子定下来了,就在今天。
以巴达里安为全军统帅,教主亲征观战,发兵五万前往“仙子之乡”山下,征讨武林尊雅门派。
尽管天气非常不好,刚刚下过一场大雨,地面湿泞,空气却特别闷热,出门就象置身在蒸笼里面一样,就算站着一动不动,也是汗流浃背。
这样的天气出征,大家的情绪就不太好,根本没有那种斗志昂扬的精神气象。
不过没有办法,不能再等待下去。这一次进攻雅派,没有派使者向雅派公开宣战。消息是对外严密封锁了的,除了几个会长级人物,很少有人了解详情。
夏丽花希望做到,神不知鬼不觉的兵临雅派山下,打雅派一个措手不及。在大军到达山脚的时候,不能让雅派有任何准备,战术上这叫做“突袭”。
尽管保密工作做得还算完备,普通武士到现在都只知道出征,却不知道要去哪里打仗。城中也进行了戒严,压制了雅派的间谍活动。
但是百密难免一疏,拖得越久,消息就越容易泄露。所以出征日期不能再等下去了,做不到“突袭”,必将严重影响战役效果。
他们最常规的战斗武器是长刀和弓箭,配有少量的禁忌武器火枪,供将领使用。除此,还有必不可少的攻城武器,名叫“弹弓炮”,可以远距离向敌方阵地发射炮弹和石块。
尽管夏丽花已经建起了“禁忌武器”研究所,正在大量研制已经封印并失传的大杀伤武器,象坦克、导弹、核子弹、毒气弹什么的。不过这些东西研制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根本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成功的事情。
而夏丽花已经等不下去了,消灭尊雅门派已经迫在眉睫。因此,他只能继续沿用古代战争模式,带着这些远古兵器而来。毕竟,尊雅门派什么武器都没有,几乎是赤手空拳,又何必惧怕呢。
夏丽花巡视军阵完毕,巴达里安长刀一挥,下令:“出征”。武士们开始踏着整齐的步伐,打着乌鸦图腾的旗帜,长途奔袭雅派地界。
夏丽花没有想到的是,他绝密的“突袭”计划,早就被苏腾送去山上。
同一时刻,雅派也在紧锣密鼓的做着迎敌准备,布好阵形,等着庸派大军上门。
五千余名雅派弟子,听从杨清的号令,精神抖擞的站立在修炼场上,接受掌门的检阅。
杨清以全军大元帅的名义,向弟子们作战前激励。“弟子们,乌云正朝着我们笼罩过来,巨浪正向着我们猛扑过来,狂风正朝着我们席卷而来。我们没有退路,我们必须战斗。为我们的信仰而战,为我们的理想而战,为我们的未来而战。敌人远比我们强大,我们既要勇敢杀敌,也是努力保护好自己。你们在战场上生存下来,就是我们最大的胜利。”
“誓死奋战。”众弟子们齐声呼喊。
在此之前,掌门和杨清等人,已经在作战室,对当前敌我形势进行了分析。
“仙子之乡”山岭的北面靠海,也没有道路。只有东面、南面和西面有三条道路通向山顶的雅派总部。这也是敌军可能进攻的主要路线。
因此他们必须扼守东、南、西三条通道的关口。
东面和西面的山下,只是荒原和田野,可以把扼守关口设在山脚险要的通道上面,形成易守难攻的防御阵地。
但在南面山脚下,是桃树村村子。雅派弟子为了保护山下的桃树村,必须把防守阵地推出到村子外面。
好在南面进入村子方向还有一条大河,对村子形成一道天形屏障。河上架有一座古老又坚固的石桥,是南面进入村子到达山脚的唯一道路。
杨清决定就在南面桥头上建立防御阵地,在那里阻挡住敌军的脚步。虽然桥头上是一片开阔平地,没有山脚那种树林掩护和居高临下的优势。但是为了保护村子和村民,他们必须迎难而上。
杨清任命章青山为东面关口的主将,任命叶之清为西面关口的主将,他本人亲自担当南面桥头阵地的指挥。
在桃树村的村子里,设战时指挥所,掌门李德明就坐镇指挥所,协调全线战斗。
他们当天晚上,就下山到达山脚,分别进入防守阵地。
弟子进入阵地一开始,就是抢修防御工事。大家在阵地上忙碌不停,桃树村许多村民也来帮忙。
最主要的防御阵地,是南面的桥头。这里地势开阔,庸派一定会把这里做为主攻方向。
雅派弟子的远程武器也只有冷兵器弓箭,不过这种弓箭经过现代改进,比起古代的木弓、竹弓威力要大得多。而他们最主要的战斗方式,还是近身的拳脚武术。
杨清下令在桥头上用石头砌起了一个临时堡垒,堡垒居高临下,形成坚固的防御优势。
不过,因为时间太过急促,堡垒修建得有点马虎潦草。因为大家都听说,夏丽花已经率军出城,最多三天,就会到达这里。他们并没有太多时间做准备工作。
李德明的指挥所仍然设在了苏腾家里,这是受梅艳琴的邀请。
虽然那里房屋破旧,设施简陋,但是院子较大,空间宽敞,能够容纳很多人在这里活动。
刘君梅的情报室也跟着掌门,一同搬来战时指挥所,协助全军战斗。只有徐静海留守山顶总部,处理后勤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