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痴情自有人(二)
书名:人间烟月 作者:一曲雨霖铃 本章字数:4052字 发布时间:2021-09-10

曰: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话说仪凤元年(676年),忽有一日,至戌正时分,金吾卫中郎将范怀义率金吾卫巡视昭陵,察得一军士触犯律法,范怀义便上禀左金吾卫大将军权善才,权善才依法查办,却也刑法过重,于是军士深感委屈,心中起了冤念,次日便上禀天皇,欲揭一权善才之短。


且说这权善才,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县)人氏。昔日曾随兰州刺史崔知温降服党项部众,立得大功,故裴居道走后升为左金吾卫大将军。


闲言少叙,军士见之天皇,先是一番情不自禁痛哭流泪,随后处处数落权善才等人刑法过重,又夸大其词言军中怨声四起,然后言道:“麾下昔日看守太宗皇帝昭陵,因夜寒难奈,故摔将士将昭陵柏树砍过取暖;事后麾下知是大错,恐陛下怪罪,于是危言恐吓我等若是将此事传出,定使我等好看!”天皇本是不以为然,听得昭陵柏树被砍,遂即骤然头痛,心如刀绞,甚是气愤。于是天皇即令上婉儿起了制书,使宫人传制大理寺。


那宫人到了大理寺,遂即传读制书,制书曰:

门下

天下之本

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其人看守昭陵不当,且私自砍伐昭陵柏树烧作他用,今着令大理寺速将其捉拿归案,立罪服法。


时大理寺中,因狄仁杰此前多将案件断完,以至近日无事,故大理寺人正于院中闲庭漫步。等宫人来至,宣过天皇圣旨,大理寺中上下不敢怠慢,六位寺丞领了圣旨即点了人马,随后全然出动,不到半日便将那权善才抓捕归案。


权善才归案后倒也知罪,于是六位寺丞判以权善才免官除名之罪,然宫人却道:“陛下得知此事时骤然头痛,心如刀绞,如此判决至尊恐会大怒。”狄仁杰听此道:“已是按律定罪,至尊何怒之有?”宫人还未可口,一旁另一寺丞便道:“我等职责只能如此,一切交禀于张公定夺可是?”宫人听也同意,于是众人禀于张文瓘。张文瓘知了此事,也是难办,思虑之下决意加重刑法,判决权善才免官除名,永不录用。


如此这般,张文瓘又与众人入宫,上奏天皇此案判决情况,不料天皇听后却是勃然大怒,指责大理寺众人道:“如此罪大恶极之人理应处死,你等却是判个免官除名,永不录用!”狄仁杰听此道:“臣等已然按律判决,陛下若是不满,执意如此,便请撤去此刑法,改用新律,是何重罪皆由陛下喜悦。”天皇听此极为不乐,张文瓘惶恐不安之余,狄仁杰话话锋一转,言道:“陛下心情,臣自理解,只前人言臣下犯颜直谏,皆是难事,然臣觉此论太过绝对。桀纣之时,是难;尧舜之时,却易。臣有幸,生于大唐盛世,臣之命幸于比干。臣见陛下有失,断然要谏。大汉文帝时,有人盗高祖庙宇一玉环,文帝即令张释之判处灭族之刑。张释之劝谏文帝‘若盗高祖庙一玉环便要将其被诛族,胆大包天者于高祖陵墓挖土盖房,又当如何惩处?’陛下今日因私砍柏树一事便要斩杀一战功赫赫之将军,千年之后,世人如何想之?臣不愿陛下一时冲动而有损陛下‘天皇’之称。”天皇听此,恍然大悟,喜道:“有此此臣子,朕幸甚至哉。”


天皇由怒变喜,不过片刻之间,张文瓘见状心中悬挂巨石也是瞬间落下,心中暗道:“怀英,你果真与我等不同。”而此事天后虽是一言未发,却也为狄仁杰吸引目光。


时宣政殿外,李令月、李贤与上官婉儿三人将此幕偷看眼里,李令月道:“婉儿姐姐、贤哥哥,这狄公真是聪慧,谏言言辞盛好,月儿真想与他谈上一番。”李贤与上官婉儿异口同声轻言道:“待改日有机会我们再陪月儿见狄公一番。”言罢,殿中宫人宣告今日退朝,李贤恐天后责问自己为何不处国事而在此处,便返回东宫而去,李令月与上官婉儿亦是返回寝宫。


少顿,狄仁杰方才退出宣政殿后数尺便被宫人追上,宫人言天后将于太液池旁召见自己。狄仁杰听过虽是满是疑惑不解,却也按喻而行。


狄仁杰前往太液池跪拜行后,天后道:“狄爱卿乃我大唐第一神断,今日在此召见狄爱卿便是要断上一案。”狄仁杰回道:“不知天后所言何案?”天后道:“不久前,孝敬皇帝意外驾崩,世人谣言不止,有传是吾毒杀者,有传是太子殿下所害者,不知道狄爱卿作何所断?”狄仁杰听此为之一惊,毛骨随之悚然,心中暗想道:“天后那是想断此案,分明是想借我堵悠悠之口。若是领旨,查得是谁皆无法交待,不能查得,亦是一罪。”难断这下,狄仁杰回道:“禀天后,时日已长,且谣言之事难为据,臣怎敢断之。”天后道:“那就吾找出能断之据,让此事水落石出。”天后如此,狄仁杰只能领旨而行。


天后召见狄仁杰是为临时之事,李令月自是不知情,与上官婉儿同往常一般来见天后叙情,不料有此一番,那狄仁杰方才转身离开之时,正撞上李令月与上官婉儿二人,狄仁杰即于李令月跪拜行礼道:“臣狄仁杰叩见公主殿下。”李令月见此又惊又喜,连忙请起狄仁杰道:“狄公为我大唐第一神断,今日一见,甚是有幸。”说罢,李令月跑至天后面道:“阿娘,弘哥哥谣言,可否使狄公一断。”天后听此笑道:“阿娘已令他前去查办。”李令月眼神一转又道:“月儿与婉儿可否同狄大人一道?”天后听此先是一惊,后转念一想道:“月儿喜欢,便同狄大人一道,不过月儿得让金吾卫同行。”然后转向狄仁杰道:“狄爱卿也当多领些大理寺衙役护公主殿下安全。”狄仁杰已无选择,只得回道:“臣遵旨。”李令月听此心喜若狂,回道:“月儿谢过阿娘。”


次日清晨,天后叫来右金吾卫将军庞同善,与其说道:“公主安危,系于爱卿之手,爱卿定要护得公主安全。”天后依旧觉得不够,又唤来明崇俨令其寸步不移。


如此这般,众人便与大理寺会合。李令月得见明崇俨,便情不自禁向明崇俨道:“明哥哥,师父何时会来长安?”明崇俨道:“公主殿下如此想见师父是作为何?”李令月道:“月儿想寻一人,却不知如何寻,想让国师为月儿指点一二。”明崇俨听此微微一笑道:“公主殿下乃自降祥瑞,心中所求,自会得见,至于时日,微臣想不远矣。”


众人出了宣仁门,即予大街小巷之上贴了天后令狄仁杰断查孝敬皇帝迷案之昭书。这一路之上声势浩大,李令月疑惑不解道:“狄公,我们断查皇兄之事,为何如此,这不像查案,像通告昭书。”狄仁杰道:“公主殿下聪慧,只诸多事物不可说。”一旁的上官婉道:“如此,我们是要做甚?”狄仁杰道:“听闻孝敬皇帝出巡洛阳前曾与宋令文、孟诜等人饮酒作乐,我们便去问寻一番,但得其中一二。”于是众人前往宋令文府邸,使宋令文人请来孟诜等人。


众人齐聚,狄仁杰也不审问,反叫大理寺衙役关了门窗守在外面,众人屋内喝酒吃茶,不急其他,一连便是数日,李令月与上官婉儿二人虽是不解,却也没有多问。只李令月觉如此无趣,于是便与上官婉儿西市玩乐而去。


出了宋令文府邸,上官婉儿道:“月儿当真欲去西市游玩不管狄公?”李令月道:“狄公所作所为月儿看之不透,留下也是无用,不如我等游玩而去。”上官婉儿转向明崇俨道:“明公何意?”明崇俨道:“自当跟随。”于是,众人往西市而去。


西市行路,李令月与上官婉儿说说闹闹,明崇俨与庞同善二人领金吾卫随后。不时,李令月与上官婉儿说话间,便瞧见一荒庙,随之出一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越王李贞门客是也。门客于李令月行礼道:“微臣在此恭候公主殿下。越王殿下正于庙中,望公主殿下入内而见。”李令月听此甚是惊讶心中暗道:“王叔怎会在此?”明崇俨掐指而算,却是不得结果,心中暗道:“真是蹊跷!”一旁庞同善也暗道:“天后不曾言过会有此事。”于是庞同善便下令金吾卫将这荒庙全然看住。


李令月随门客入内,见真是李贞便走将上前行礼言道:"月儿见过王叔。"李贞道:“王叔听闻月儿随狄公查案,不知结果如何?”李令月回道:"结果如何,仍是不得而知,狄公还在查验。"李贞听此笑道:"还需查验什么,满城风雨,怎会无风不起浪!"李令月甚是惊讶,言道:"王叔何出此言?"李贞道:“今日王叔唤月儿前来便是欲与月儿说明这谣言并非谣言。”言罢,李贞便携门客离去。李令月见状满是不解,可谓一头雾水。 


 少顿,李令月回过神来,心中又道:"阿娘亲为弘哥哥说媒,怎会如此,其中误会几何,才使王叔如此执迷!"想至此处,李令月心中更是疑惑。而李贞走远去后,樱光一闪现了真身,原是九尾灵狐所化。昔日九尾灵狐随狄仁杰入京,一直暗中窥探至今,听闻天后令狄仁杰查案,便欲借李贞之事挑起猜忌。


此事真是万分招摇,为武三思门客所见禀于武三思。武三思正愁无处有功,听得此事大喜,心中暗道:“自天后入宫后宗室老臣便是处处为难,今又妖言惑众,月儿年幼也是迷惑,真罪该万死。”想至此处,武三思便入宫一一言于天后,谁知天后听后大怒,喝道:“三思整日不思国事,尽是背后造谣生事?”武三思听此连忙解释道:“侄臣所言结结实实,决非自己胡言乱语,造谣生事。”天后更怒,竟是一番大骂,武三思见状可谓心惊胆跳,一时之间言语哆哆嗦嗦,口齿不清。天后又道:“”日后此等谣言三思再去传之,我定是不饶。假不能为真,一切自有狄爱卿而查。”天后已然如此言语,武三思自不敢再有多言。


恰在此时李令月也是回宫而来,因是心中疑惑万千,于是拜之天后,言了李贞之事,天后听后便于李令月笑道:“月儿王叔平日便是神神叨叨,多有胡言乱语,今为谣言迷惑,也是情理之中,待狄爱卿查得真相大白,一切自会烟消云散。这也是阿娘特令狄爱卿查案之心。”李令月听此伸个懒腰道:“真是复杂,还是阿娘看得清楚。月儿乏了,月儿随婉儿姐姐就寝而去,其他待狄公归来便是。”言罢,李令月便领上官婉儿回寝而去,明崇俨与庞同善二人则是留下细禀近日之事。


李贞谋臣知晓此事,因是不知真假,急忙面见李贞言道:“殿下怎将此事言于公主殿下,公主殿下一者年幼,二者不知心属何处,殿下此举可是自掘坟墓矣!”李贞听得此言,甚是不解,反问道:“爱卿何出此言?”谋臣一一言了情况,李贞才知事出,略有起道:“本王欲行大事,定然与你相商,况且此种自掘坟墓之举本王怎如此。如此看来妖后真是祸心不止,栽赃陷害如此明目张胆。”话音刚落,便有人来禀言金吾卫传唤李贞入宫。李贞听此急了,问之谋臣道:“爱卿可有良策?”谋臣道:“一时之间,臣也想不周全,到时殿下死不承认便可。如今朝中至尊仍需宗室制衡,至尊必不会深追,若是不行,殿下可将水搅混,就言朝中定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天后此时借狄仁杰处事,断然不愿多惹事非。”李贞听此便是依计而行。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人间烟月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