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追随
柴荣回宫,便大病一场,幸得兰馨柳氏悉心照顾,身体才渐渐好起来。可是他的心却再也掀不起任何涟漪,后宫成了他最害怕的去处。
在宫里的日子,他总是在文德殿休息,可是文德殿依然有那个挥之不去的身影。
兰馨常来看他。
“兰馨,你姐姐临终前希望你可以做朕的继后。朕答应她了。不过朕要替她守孝三年。三年后方可册立新后。你可愿等。”
“臣女愿意。”兰馨十分温顺。自从姐姐去世,她仿佛一夜间长大了,在她身上,再看不到少女时的娇嗔。
“好。那便由你照料训儿,你便住在这滋德殿的偏殿。正殿的东西不要动,寝殿也要按你姐姐在时的样子摆着,一切如旧。”
“臣女领旨。”
柴荣病愈后便一心为政,几乎不入后宫。显德四年,他亲率大军攻下寿州,显德五年,再次亲征,李璟臣服,献庐、舒、蕲、黄四州,以长江为界,纳贡称臣。南面的威胁基本消除。
每次亲征,柴荣皆冲锋陷阵,拼命向前,他以此来填补自已内心的空虚。
显得六年,北征辽国。他想收回燕云十六州。此次出征,周军势如破竹,仅仅四十二天时间,便连收三关三州。
这日恰逢瓦桥关,柴荣纵马来至一片高坡之上。当地百姓赶来献上酒食。
“此处何地?”
“回皇上,此处叫做病龙台。”
“病龙台?”柴荣有些愕然。他下了高坡,回至营帐。
晚间便觉身体不适。召了军医来看,吃了药,但不见起色。这些年,他拼命征战,身子早已不似从前。但他一直隐忍。
朝臣们也曾劝他暂时休养,可他不想停下来,因为他压不住对婉澄的思念,时间越久,他越是想她。今日听到那高坡叫病龙台,突然觉得有些恢心。
赵匡胤等见他病势汹涌,不敢再战,便班师回朝。
兰馨每日照顾着他。柴荣命赵方传旨,封淮阳王幼女符兰馨为皇后,皇子柴宗训立为太子,由小符氏抚养。
刘翰为柴荣诊脉,开方,怎奈他病势汹涌,药石无灵。众人都急坏了。但柴荣却有些开心。澄儿,澄儿我终于要去见你了!终于要去见你了!
兰馨见他神智不清,便轻声地唤着他:“皇上,皇上?”
“馨儿,朕对不住你,朕要把重担放在你肩上了。训儿还小,你以后要好好辅佐他。让他成为一代明君。”
“皇上,您快点好起来,臣妾什么都不懂,担不起如此重任,请皇上为了江山社稷,为了黎民百姓一定要好起来!”
“朕不成了,匡胤忠心为国,一定会好好帮助你的。放心吧!你让人将范质、王薄、赵匡胤、魏仁辅召来。”
四人来了,柴荣下旨将张永德和李重进的兵交由赵匡胤统领,朝中大小事由范质,王薄,魏仁辅三人商议决策。
“你们四人要悉心辅佐幼主,励精图治,收回燕云十六州,让大周江山永远兴旺!”
“皇上!臣等尊旨。”
柴荣立下遗诏,由长子柴宗训继承皇位。四大臣辅政,符氏听政。
众臣退下,兰馨泪落如雨。
“别哭了,朕就要见到澄儿了,朕很开心。今后你与子珮,婉音互相扶持,安然度日。朕对不起你,这么多年,让你空担了虚名。你别怨朕。”
“皇上,臣妾不怨您。臣妾很感激您这些年能让臣妾留在宫里,真的。此生臣妾能够陪着您,已是心满意足了!”
“子珮。”
“皇上,臣妾在。”
“好好照顾咱们的孩子,让他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是,臣妾记下了。”
“你的心思,朕都明白,只是朕的心都给了澄儿,朕对不住你!”
“皇上,臣妾从未后悔过!有了熙让,臣妾更加感激皇上。”
“婉音,你本性良善,以后好好带着孩子过日子,不要再和人起纷争,不要生事!”
“臣妾记得了!皇上以前臣妾惹您不高兴,现在您能原谅臣妾吗?”
“你惹朕生气,朕也冷落你多年,罢了,咱们一笔勾销吧!”
“谢皇上。”婉音哭道。
“朕累了,你们都下去吧。让朕一个人静一静。”
柴荣闭上眼,回顾一下自己的一生。他想起自己走南闯北贩卖茶叶的日子。就是在十六岁那年,卖茶叶的路上,他初遇婉澄。从此彼此牵挂。
在一起时的快乐,不能在一起时的痛苦,她生病时的纠心,她离开时的哀伤……这一生因为有了她而变得精彩绝伦。有她在前方等着自己,他不怕死亡。追随她而去,其实是他一直都有的愿望。
柴荣已经病入膏肓,众臣总希望有奇迹出现。赵匡胤派人去请如雪,希望他能来救治柴荣。
去的人回来了,神色黯然。昨夜如雪不知所踪!
这些年,他每日守着那陵墓,从清晨独坐到日落,他和柴荣一样,思念与日俱增,无法自抑。所以他常常用酒来麻醉自己。
昨日他喝了酒,突然感到心痛。他没有伸手去拿荷包中的药丸。任凭那痛一阵阵袭来。婉澄,这是我在世间最后一次痛彻心肺了,以后,我便可以去寻你了!
当守陵的人发现时,如雪怀抱着婉澄的画像,双目紧闭,气息微弱。他们将他抬回房中。谁知半夜去看时,他已消失不见!
桌案上留有一封书信。赵匡胤打开看了看,上面只有几个字:望州山,江篱、苏叶。
赵匡胤听到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柴荣的最后一线希望,便如此破灭了!他害怕此事刺激柴荣,但又不敢不报给他。
柴荣看过信后道:“是他两位师兄江篱和苏叶带走了他,有望州山,如雪定会没事的。不必担心了!”
“皇上,那您的身子……”
“无妨。朕累了,朕去找澄儿,只有在她身边,朕才不会感到疲惫和不安。澄儿,等等我……”
柴荣说完,便吐血不止。刘翰看了看,跪下道:“皇后娘娘,准备后事吧!”
“皇上,皇上,训儿来了,皇上不要睡,和孩子说说话吧!”
柴宗训已经七岁,与母亲去世时的懵懂不同,他已经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
“父皇!你不要死!你说过会陪我的!”
“训儿,你长大了,不用父皇陪着了!父皇去陪母后!母后一个人很孤独,父皇丢下她太久了。姨娘会陪着你,你要乖乖的。”
柴荣喘着粗气。刘翰看了看,忙道:“娘娘,请小皇子先出去吧!快为皇上穿衣服,不然来不及了!”
“不!我要父皇!父皇,训儿听话,你见到母后,告诉她,训儿想她!”孩子哭道。
“好,父皇告诉母后……”柴荣的唇边露出一丝笑容。“澄儿,我来了!”
一代英主,大周世宗皇帝柴荣撒手西去。带着他的眷恋,带着他的抱负走了。三十年的宏愿终是没能实现。他的生命定格在三十九岁。
又是一个天下缟素的日子。皇亲国戚,王公命妇都来守丧。兰馨忍痛主持后宫大局。赵匡胤及另外三位托孤大臣主理前朝。
“皇后娘娘,被禁足的崔氏请求为皇上守灵!”
“她?”
“崔氏说一定要去送皇上最后一程,您看,她还写了血书,求您成全。”
“若非她暗害,皇上怎会身子不好,英年早逝!你去告诉她,本宫不准她去灵堂!”
崔氏得了消息,并不觉得惊讶。
“贵妹,她们不准我见皇上,罢了,我便和皇上地下相见吧!”
“小姐!皇上从来没有爱过您,您何苦呢?”
“我也不知道。今生我们被命运捉弄了,我对不起皇上。便追随皇上去地下请罪吧!”
“小姐!”贵妹哭着跪在地上。
“贵妹,我死后你把这封信交给皇后娘娘,她会放过你的。别哭了,开开心心地送我一程吧!”
崔氏用三尺白绫将自己挂在梁上。“皇上,臣妾来了!”
贵妹并未将信呈上,她不想出宫,只想陪着锦玲。待她在锦玲面前磕过头,便一头碰在了宫殿的石柱上。
“小姐,等我……”
兰馨听到消息,闭了闭眼道:“让她们做为宫女陪葬吧!”
七七四十九天后,柴荣出殡。
“子珮,皇上终于追随姐姐去了,这些年来,这是他唯一的愿望。”兰馨望着天边的云霞感叹道。
“是啊,但愿他们在那边长相厮守,再无离散。”
“会的,他们会永远不分离的!”
(全书完)
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我的话:两个多月,终于更完了,虽然有许多不足,有许多遗憾,但是毕竟认真完成了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