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身世低微
书名:今朝不似昨朝寒 作者:一六一六 本章字数:2689字 发布时间:2021-09-11

       李二从贡王大帐出来,只见营寨大门前四辆马车已经备好。两辆供人乘坐,两辆装盛随行辎重。一百来匹黑色骏马缰绳牵在一个个的黑甲卫士手里分列两旁,与那卫士一同静穆。这些马匹黑亮光泽,肥壮高大,马背上线条分明,一看便知脚力不凡。

       汪家叔侄三人站在黑甲卫士不远处,看见李二出来,汪健使劲地朝他招手。李二见了便赶紧走过去,一同经历生死苦难,今朝分别之后,也不知这三人能否安然度日。

       汪健嘴快,抢先说道:“李二大哥,你这就不仁义了,你一个人发达,却不带上我们。”

       汪年道:“你这孩子最不懂礼数,李二现在是贡王的亲卫,怎么还大哥大哥的叫唤?”

       李二轻声笑道:“兄弟叔侄几个,不讲这些。我真是想带你们一起,真不由我。贡王讲话,像是长在身上一般,叫你往东,不敢往西。”

       汪贵道:“这一去不知道何时再见了,你一个人,可得多长几个心眼。别又碰上那爷俩一样的,使劲地把你往套子里带。”这爷俩自然是指的朱大宝叔侄。

       李二道:“我没从村里走出来,不晓得这些人心算计。这回碰见了,真是比那野狗野狼还要歹毒。”

       汪年道:“你的武功虽是胜于常人,那日与那乱贼头子打斗,开始也不占上风。日后还是勤练武功为好,起码能求得个自保。”

       李二点头道:“知道了,汪叔。对了,这回皇上赏赐的伏虎拳,你们可曾看过。”

       汪年道:“看过一些,试着练了几招,不见有什么威力。”

       李二道:“我走之后,汪叔你们几个也记得日日练习。想来这伏虎拳虽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修炼之后,比起一般的士兵,应该会强上不少。三个人一起,如果再遇到什么情况,定能照顾的更好。”三人听了也是点头称是。

       四人交谈之际,张五哥跑来让李二赶紧在边上站好,待贡王上车,便即刻启程。不多时,贡王大帐收起,营寨的兵士将白色帐布小心包叠好。贡王与马将军二人同行走往第一辆马车,两队黑甲卫严阵以待,群马被这气场震慑,禁不住地间或低嘶。

       待贡王入车安坐,马将军上马守在左右,右手前挥,即时出发。李二赶忙与张五哥跑去上马,临留之际不忘向营寨众人摇手告别。一行百余人,出了荡寇山大营,往北边上了吴州贡城的官道前行而去。

       李二撑开车窗,望了望窗外。只见青山苍翠,层峦叠嶂,深秋暖阳洒落林间,一群群北飞的归鸟,在树端起了又落,落了又起。

       张五哥见李二有些伤感迷茫,便道:“李大人还是多多休息调理,这路还长呢?”

       李二放下窗帘,问道:“方才在营寨之时你说贡王了得,不知贡王武艺比起六皇子白衣帝剑怎么样?”

       张五哥道:“贡王厉害之处不在武艺,论武艺与六皇子天差地别。你若想听贡王的经历,路途长远,我给你慢慢细说。”

       李二点头示意,侧耳倾听。

       原来贡王的际遇,也是极不寻常。

       据皇宫之中的传言,贡王的母亲是宫中一个冷僻角落的普通宫女。那宫女住的地方十分冷清,周围高墙难逾,墙内却是残垣断壁,鸟过不落,春风不至。

       只有一个管理仓库的老太监,每五天去那里送一次水饭。康乐皇帝中年之时,一次后宫庆宴酒后漫步,无意间走到了那宫女住的地方。好奇之下,进入墙内看见了那位楚楚可怜的宫女。趁着酒劲一时兴起,临幸了宫女。

       皇帝酒醒回宫之后,早将此事忘得一干二净。那宫女却因此喜得龙种,十月怀胎,艰难之中生下一个男婴。老太监本不想理会这些多余的事情,但看着这母子而是着实可怜。自己根蒂干净难有子嗣,一时间慈爱满怀,悄悄与那宫女将男婴养活下来。

       男婴日渐长大,虽是食物稀少没有饱饭长得皮包骨头,孩童的活力却一点不少。男孩的吵闹声终究是传到了后宫,三人被一群执法太监绑了就要沉井,那老太监情急之下说出了孩子身世的原委。

       这一说,就惊动了康乐皇帝。原来皇帝十四得长子,十五得长女,十六得次子,之后勤于政务,不爱滋润后宫。此时已年过四十,仅有皇子两人,但是长子天生愚笨,次子体弱多病,一直盼着自己能有一个康健俊朗的皇子。当即赶到了行刑的枯井之处,与男孩滴血认亲。

       皇帝血液红亮,男孩血液暗淡,一番碰撞终究是融合在一起,总算保住三人性命。然而皇帝眼见男孩瘦骨嶙峋,肤色枯黄,言语迟钝,心中也是不甚喜欢。

       只是命人修葺宫女居住之所,多送餐食,月享两倍宫女俸禄便罢。之后皇帝渐渐沉浸男女欢爱之事,其他皇子相继出生,多半生得白胖可人,愈发将这母子二人遗忘。好在这位母亲见自己的孩子渐渐吃上饱饭之后越长越壮,爱之愈深,更加细心教导。这孩子虽然说话缓慢但是记性很好,高墙内的草石木虫一看便知其数。老太监带来的启蒙的书籍,也是一教即会。

       二人虽是心中欣喜,却也不忍这孩子就像墙角的枯藤一般在这里了此一生。既是皇子,虽不蒙父亲宠爱,若见孩子有可喜之处,皇帝或许会稍稍看重一些。于是二人又攒了两年的俸禄,求得皇帝身边伺候起居的公公,在关键时候于皇帝耳边提起几句。

       皇帝应允男孩以三皇子的名义参加年终的皇子诗赋大会,老太监与宫女得闻却是又喜又忧。喜得是这孩子八岁了总算能见着父亲第二回,忧的是这孩子只读了些入门识字的书籍,却哪里懂得诗词歌赋。

       无奈之下只得哀求皇帝身边的公公再请皇帝赐些诗赋书籍,皇帝听闻以后,慷慨赠与了百十来本。

       转眼便到了皇子的诗赋大会,这孩子一鸣惊人,力压众皇子,居然能将十几本诗书倒背如流。

       皇帝见状也是惊喜非常,连忙叫来身前,才知他连名字也没有。便赐名修成,取修业大成之意。

       当众问八岁的修成想要什么赏赐,众人皆以为他会要些衣食金银之类的东西,不想修成说自己体弱力衰,想去君临阁看半月武学,学些强身健体的武功。皇帝迟疑一会,终究还是答应。

       半个月自然学不成什么武功,小修成从君临阁出来,便又回到母亲的居所与高墙相伴。但是那诗赋倒背如流的才华,总让皇帝在不经意之间想起他,又命人送他些兵法谋略之书。这时小修成识字渐多,既能记得住,也能看得懂了。有些时候,皇帝理政累了,或者看着其他孩子腻了,也把小修成接到身边。考他些诗赋,问他些兵法,都能对答如流。有些难懂之处,修成自是不解,皇帝也一一给他指点。

       这样约莫过了七八年,其他皇子皆是封王拜将。东朝六州三省,各自掌管一方。唯独修成尚在是一介布衣,无品无阶,在宫中深居简出。恰逢这时各地发生民变,多处官兵剿贼不力,皇帝时常焦头烂额。在修成前来请安之时,也无意中问问他的主意。修成见地虽不至于谋定大局,有些却也十分中肯,直指要害。放出君临阁一些寻常普通的武学之策,便是修成建言。

       皇帝见修成武功虽是不济,但谋略兵法却有过人之处,终将六州中最小的吴州封与修成。改原州府城为贡城,是希望修成不忘皇帝栽培之心,修业安民,贡奉朝廷。修成母亲始得贵人之名,仍居原处,但拆除高墙,重新修建屋室。至此,贡王秦修成,方得逐渐开创自己的基业。

       李二听到此处,不由感叹一声:“我原以为只有我这样的乡下小子,才会忍饥挨饿。没想到贡王生在皇宫内院,也有这般凄惨的经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今朝不似昨朝寒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