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而今烟月绕离骚(二)
书名:人间烟月 作者:一曲雨霖铃 本章字数:4105字 发布时间:2021-09-07

曰:

长安多少英雄杰,一时卷起千堆雪。

雪飞寒夜祸端起,各自飞散各自回。


话说刘神威自出皇城之后,一连几个时辰皆是四处找寻恩师。不时,刘神威终在城外乡里寻到恩师孙思邈。孙思邈见刘神威神情慌张,知是出了事情,遂即问道:"神威,宫中可有事?"刘神威他此言了宫中情况,孙思邈便随刘神威回宫。


且说这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氏。孙思邈少时好读,天资聪明,西魏大臣独孤信称其为“圣童”。孙思邈后得一道家典籍,潜心修炼,著得《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二书。显庆四年(659年),高宗拜其他为谏议大夫。


此事不提,师徒二人回宫后,刘神威上奏高宗,高宗听闻孙思邈到来,便于宣政殿中召见孙思邈。高宗道:“爱卿不在宫方才几日,公主便患得重病,御医未能治愈,真是苦了公主数日,朕与皇后恨不能为其分担些许。爱卿若能治愈公主,朕定有重赏。”孙思邈听此则道:“治病救人本是医者之心,还望陛下领臣前去,莫要误了病情。”言罢,高宗即领孙思邈往仙居殿而去。


众人行至仙居殿,孙思邈先是寻问一番上官婉儿李令月近日病情状况,后又取一红线,使上官婉儿将红线一端系于李令月右手腕上,一端于疏帘之后拉将出来。


遂即,孙思邈捏过红线一端,手指感知李令月脉相。片刻之后,孙思邈起身,禀于高宗道:“禀陛下,此乃罕见出血之热,应由宫中鼠疫传染而来,幸得发现及时,不然老臣恐难医治。”高宗武后等人听此甚是心喜。武后道:“如此,还望爱卿速速看一药方。”孙思邈听令即开一药方盛于武后道:“公主殿下服过老臣所开之药,应无大碍。”武后看过面露微笑转于上官婉儿,令上官婉儿取药煎熬。孙思邈见状又取了一药方盛于高宗道:“此乃药方两副,一副陛下令人煎熬宫中人人服用,一方按药配好洒入宫中及长安水源,以防不测。”高宗令人照办,长安幸过一劫。


两日之后,李令月果然大愈,高宗喜道:“孙爱卿妙手回春,朕定当重赏,不知孙爱卿有何所求,说来朕定当帮之一二。”孙思邈道:“禀陛下,老臣年事已高,恳请陛下允老臣告老还乡,安享晚年。”碍于情况,高宗特赐孙思邈良驹一匹及已故鄱阳公主宅邸一座,使其告老还乡。


数日后,孙思邈将离长安,临别之时弟子卢照邻与刘神威二人携名士骆宾王、宋令文、孟诜等人于长安城春明门前设下酒水以礼相送。孙思邈于卢照邻道:“徒儿风疾为师难医,然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居,和为雨,怒为风,凝为雨霜,张为虹霓,天常数也。人之四支五藏,一觉一寐,吐纳往来,流为荣卫,章为气色,发为音声,人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所同也。文人风流,性情中人,祸从口出,不在少数,徒儿应当注意,切莫口无遮拦,惹祸上身。”卢照邻听过连连点头称是。


且说这几人,个个不凡: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县(今河北涿州)人氏,东汉侍中卢植十六世孙。师从曹宪、王义方,博学能文。龙朔三年(663年),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总章二年(669年),调入长安。


骆宾王,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人氏。出身寒微,少有才名,著得《咏鹅》一诗。永徽元年(650年),骆宾王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后因事被谪,从军西域,久戍边疆。后入巴蜀,居姚州道大总管李义军幕参与平定蛮族叛乱,期间与卢照邻往还唱酬。


宋令文,虢州弘农(今河南省灵宝)人氏。有勇力,晓工书,善属文,永徽元年(650年)任骁卫郎将,东台详正学士。期间识得卢照邻、骆宾王、孟诜等人。


孟诜,汝州梁县新丰乡子平里(今河南省汝州市陵头镇孟庄村)人氏。精通医学,进士及第,授尚药奉御,累迁中书舍人。


闲言少叙,孙思邈走后,刘神威、卢照邻、骆宾王、宋令文、孟诜等人又入醉春楼。


醉春楼五间,众人入席,店家见此便使一班女乐持酒而来。女乐一一斟过美酒,刘神威便道:“今日美酒佳人,若不行一令,怎是有趣!”于是,众人唤一女乐,轻纱遮眼身后一转,转至骆宾王身后,便使这骆宾王作了律录事。


骆宾王也不客气,遂即言道:“如此我便以花中四君子为题,使各位接之。”


刘神威听此兴势匆匆道:“刘某不才,愿为头阵。”刘神威思索之下便道:“梅花漏泄阳和信,才知残腊又新春。”卢照邻笑道:“师兄好文采,师弟不才,有一应之。”卢照邻应道:“熏风将吹池中莲,何需他处寻韶华!”宋令文听过接道:“梧桐一叶知时节,凉气应作暑潜收。”孟诜应道:“鸳鸯瓦冷霜华重,渐凛渐冽酿寒冬。”说罢,众人赞赏,饮酒数杯。


酒过,骆宾王心痒,又换一题道:“物已梅兰竹菊,何不应景风花雪月,骆某不才先行起之,诸兄随意之。”骆宾王道:“熏风起自青蘋外,应是时节自南来。雪体冰肌消盛暑,也胜宋玉在兰台。”卢照邻应道:“千红万紫都争放,百花占断早春光。遇景逢时随意赏,也胜潘岳在河阳。”宋令文应道:“谁家剪下琼花瓣?飞遍长安连霄汉。明日探梅应未晚,也胜五柳在南山。”孟诜应道:“一轮皓月明如昼,但得人间是中秋。天上姮娥人世有,也胜瘐亮在南楼!”言罢,众人皆是哈哈大笑,又饮数杯。真教是:

今旦一尊酒,欢畅何怡怡。

此乐从中来,他人安得知。


时光飞逝,不时入夜,众人吃到兴处,卢照邻随之诗兴大发,于是便作《长安古意》一诗。诗曰: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着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

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

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此诗才情之好,真与王勃之间,绘得长安一世繁华,心起热爱向往之情;却也流有权贵骄奢淫逸之意,深寓讽喻之心,故刘神威道:“师弟怀才不遇之心、寂寥牢骚之感还是少言为是,需谨记师父之言为是。”卢照邻听过,也觉自己不是,于是忙道:“师兄所言极是,师弟确是矫情。”一旁宋令文见状遂即圆常道:“自古文人多是殇。何不今朝有酒醉一场,明日仍是建功立业好儿郎。”


谁知此诗竟被一旁武三思听去,心中暗道:“整日饮酒风流之人,不思政事,却又在朝中为官,忧国忧民者自是难升,此种人物不除,我等才华横溢为、国为民之人何有出头之日!”


且说这武三思,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文水县)人氏。周国公武士彟之孙,武后侄子。早年因父坐罪,流放远地。后因获武后起用,由右卫将军累进至兵部、礼部尚书。因是无一功绩,欲四处寻功,正些名声。


此事不提,次日,武三思便将此事禀于武后道:“禀皇后殿下,侄臣昨日于醉春楼内听得那卢升之作了《长安古意》一诗,诗中处处皆讽宗室之人骄奢淫逸,有之一句‘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臣听过,甚是气愤。”武后听此,心中暗道:“此些文人,整日就知风流,军国民生大事谈之甚少,真想给些处罚,以儆效尤。”武三思见武后不言,进而道:“诗中还有一句‘北堂夜夜人如月’,不知是否于公主殿下妄自菲薄?”武后听此便道:“如此三思便往大理寺点些人马,将其抓捕归案,严加审讯。”


武三思领旨,前去大理寺点了三班人马。人马齐全,武三思便去捉拿卢照邻。卢照邻府邸,卢照邻正于大堂与家人一些闲话,说到兴处突然闻厅外一阵嘈杂之声传来,便见两般衙役冲入大堂,将其围住,一个个神色肃穆,面色冷峻,眼神犀利,气势凛然。 


 遂即两般衙役退至两旁,武三思走将前来。卢照邻见此心中一惊,连忙站起身来,问道:"不知武尚书大驾光临,有失远迎之处还望恕罪!”武三思也不客气,言道:“闲言勿叙。升之醉春楼中诗言讽刺宗室之人骄奢淫逸,处处言论朝廷不公,一切可知罪?”卢照邻听此知是那日事出,于是回道:“臣只醉春楼同僚共饮,一时兴起,方才作了此诗,怎会有讥讽之意!”武三思听过笑道:“是有是无,升之大理寺中走过便知。”武三思言罢不遂即下令将卢照邻抓入大理寺监狱。 


 家人知此便四处寻人,然终是营救无果。一日,卢照邻家人偶然得见大理寺卿张文瓘。张文瓘大义,于武后数上奏章,方才还得卢照邻一身公道。然武三思听此却是坚持卢照邻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于是武后便将卢照邻罢去官职。张文瓘听得此判虽是不满却也不敢多言,只得应声回道:“皇后殿下圣明。”


少顿,张文瓘退走,宫中闲走一番,不时便撞得李令月与上官婉儿二人。时李令月与上官婉儿正于此处执笔书字,李令月为一心字卧勾书之不像甚是苦恼,一见张文瓘便唤其前来寻问此事。张文瓘道:“公主殿下书之不像只因行笔不对。卧勾先斜后平,由细至粗;出钩锐利坚挺;形状宛如新月。切无全然而斜。”言罢,张文瓘罢为李令月演示一番。只张文瓘提笔却为卢照邻之事乱了些许心神,行笔断断续续,李令月见此道:“张公可是心中有事?”张文瓘听此觉李令月人小,故而戒心放下,便于李令月言了卢照邻之事。


李令月听过此事,也觉武后此类不公,于是等张文瓘走后便与上官婉儿前去问之武后情况。李伶月一见武后先是嘘寒问暖一番,随后便道:“阿娘怎听几句诗文便将臣子被罢官职?”武后听此语气坚定道:“臣子自当以军国民生大事为重,而此些文人整日只知风流,今日之事便是杀鸡儆猴,示以天下人文人墨客何事应为,何事不应而为。”说罢武后语气转之温柔道:“月儿年幼,此中道理不懂也是正常,只阿娘所作自有原由。”李令月听过心中满是崇拜,心中暗道:“原来阿娘思考问题竟是如此高深,不像自己这般想来肤浅。月儿真是年幼,他日定当多多与阿娘讨教才是。”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人间烟月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