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我国平均每年约有三千名儿童因气管异物堵塞引起窒息死亡,比如一岁儿童因食果冻误入气管窒息,经抢救无效而死亡;上海一名四年级小学生吃饭时噎死等等类似的新闻层出不穷。
这些异物卡在气管里,引起呛咳、喘气等一系列呼吸困难的表现,严重的还会导致窒息死亡的可怕结局。这种情况在医学上叫做气管异物堵塞。
发生意外是很突然的,发生的时间非常短,整个过程非常紧张,后果非常严重。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食物会进入气管里了呢?
我的气管和食管是挤在一起的,气管在前,食管在后,两个管子共用一个入口——咽喉。食管是食物走的通道;气管是气体的专用的通道,这个管子除了气体能进入以外,其他什么东西都不能进。为了防止食物误入气管内,就在气管的头部装上了一个自动闸门,医书上将这个闸门叫做会厌。会厌平时是开着的,方便气体进出。当人开始进行吞咽动作时,会厌就会立刻将气管入口盖住,防止食物进入气管。
现在我们来说说食物时怎样误入气管的。当我们开始做吞咽动作,吞咽了一半,食物正在往下落,会厌瞬间落下,准备盖住气管的入口,如果这个时候,我们突然停止吞咽并开始说话,会厌就会开始敞开,食物却会继续下落,这个时候食物就进了开着门的气管了。孔子所说的食不言,寝不语是有一定道理的呀。
当食物乱入到气管时,气管是拒绝的,这时气管就会想办法吧这些食物给冲出去,首先就是咳嗽,把这些东西吹出去,如果吹不动,气管就收到强烈的刺激,开始收缩,这一卡一缩的,气体一点都进不去和出不来了。要知道,没有氧气,人最多只能活几分钟,这么短的时间,送去医院肯定来不及。
那如何才能让这样的情况不再发生呢?很简单,注意以下两点。
一、乱吃:像坚果、果冻、橡皮糖等这类东西大小正好,嚼不碎,咳不出,一旦将气管卡主,那是非常危险的;花生酱、年糕、汤圆等又软又粘的食物粘在喉咙口,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也是灰常危险。
二、不好好吃:吃饭时嬉戏打闹,跑来跑去吃,看着电视(包括手机、游戏机、电脑等)吃饭,或者宝宝哭闹不听话时家长用吃的堵嘴,这些都很容易会让人的注意力转移,暂停吞咽这个动作,会厌会重新打开,气管就会失去保护,食物就会进入气管,这时意外就发生了。
三、吃饱了立马趴在桌子上睡:当你吃的很饱时,食物还在胃里搅拌,此时趴在桌子上睡觉,会引起食物反流,记住此时你的会厌已经打开,这时食物反流就有可能流进气管里了。
那有人就要问了,有句话叫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落,说不定哪天我就遇到了呢,那我该怎么做呢?
别急,如果我们吧气管比作气球的出气口,那么肺就是气球吹满气鼓起来的部分,如果气球的出气口被异物卡住了该怎么办呢?我们用力捏住气球,利用巨大的气流就能带走卡住的异物了。
不过我们气管被卡住了该如何用力的捏肺,给食物一个巨大的气流飞出去呢?我们先来看看我们肺的位置。
肺在我们的胸腔里,胸腔下面连着腹腔,两腔之间有一层膈肌,我们一按肚子,腹腔就会变小,腹腔内的气压开始升高,顶起膈肌,此时膈肌就会变小,胸腔的压力就会升高,肺受到压迫,大量气体就会从肺内瞬间涌出,用着巨大的气流带走气管内的异物。这种急救措施有一个专业名词——海姆立克急救法。你只要记住顶肺法就可以了。
当然不同情况,不同年龄的人运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具体操作是不一样的。
一、小孩(未上小学的孩子):一只手拖住孩子的胸部,将孩子头低脚高地放在大腿上,另一之手拍打孩子的背心,直到把异物拍出来为止。
二、成人(普通):首先站在患者的背后,来一个后背式拥抱(像泰坦尼克号电影那样的拥抱),随后一手握拳,拇指侧顶在病人的上腹部(就是肚脐以上,胸廓以下的位置),紧接着另一只手抓住拳头,快速向内、向上用力压迫患者的腹部,记住要快速、大力、一击即中。
三、成人(昏迷):如果患者昏迷了,先把患者放平躺下,施救者骑在患者的腰部,双手握紧拳头,手臂伸直,用力推患者的上腹部,直到异物被吐出来。
四、成人(自救):如果是自己一个人不小心噎住了,那你就赶紧握紧拳头,将拳头靠在椅背上或者桌边(切忌,不能是桌角等尖的地方,一定要某一边),对准肚脐上方,使劲撞向拳头,直到把异物撞出来为止。注意,用力的方向一定是向内、向上的。
各位,海姆立克急救法就介绍到这里了,但是最后要提醒一下各位,在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撞击时,可能会对内脏造成伤害,所以在使用完海姆立克急救法救人后,一定要让被救者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哦!
希望每个人都能了解并且学会这个急救方法,这样因气管异物堵塞死亡的人就会大大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