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普遍的比以前有提升,各种危急重症、意外伤害时有发生,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的患者约有七十多万人,其中意外伤害在居民死亡原因中排名在第五位左右,同时也是老年人主要的死亡原因。
在医学上有“黄金4分钟”的说法,指的是有人出现呼吸衰竭、心脏骤停等猝死症状后,在四分钟内通过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可最大程度挽救生命。所以普及公众急救知识能够降低突发事件和灾难发生时的伤残率,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我国近年来在急救知识普及方面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普及急救知识能让公众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现场自救和互救,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在英美等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内,公民的急救水平甚至是衡量城市生活水准和社会发展的标志。
国外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急救普及率在百分之四十左右,有的则高达百分之六十。我们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宣传急救和普及急救知识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在今天,我国急救知识的普及率也只在百分之二左右,未超过百分之五,这么低的普及率,会造成他人遇到危难时,不会救、不敢救情况突出。
在日本,超过90%的中学生接受过急救知识普及;美国法律规定,国民在18岁之前必须全部掌握基本急救知识。很多国人根本没有听说过“救命神器”——自动体外除颤仪,更别提如何正确使用。而日常生活中,过时的甚至是错误的急救方式经常出现在各类宣传甚至施救过程中,急救设备成摆设、错误施救等现象频繁出现。
所以普及急救知识,掌握急救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时刻就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要知道生命只有一次,来不及等待。让更多人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生命也就会多一些关照,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会多一层保障。
这一章我们将介绍三种急救措施,及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包括人工呼吸)以及脑梗急救。为什么是这三种呢,因为我们人最重要的是三种器官:大脑、心脏以及肺。这三种急救方法主要就是针对这三个的。学习好这三种急救知识,对一般人面对突发情况时,基本可以应对。
由于本书是面对绝大部分普通民众,所以就找这三种急救知识。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三种急救知识足够了,如果你本人像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急救知识,可以去相关的学习平台学习专业的急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