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诡计多端
书名:先秦秘史—老子天下第一 作者:抱冰寒士 本章字数:2001字 发布时间:2021-09-04

第六十三章 诡计多端


叔同又赶忙去见哀公,晓以利害:“这种事真伪难明,主仆二人各有说辞,不如将二人一并收藏,也显得公平。再者,也无需仨月,只需一个月,人若还能活着出来,就不简单了,到时看谁精神头足,可拜谁为师。如果哪个死在里边,说明他功夫太浅,本不值得可惜。”


哀公然之,交付叔同料理此事。 叔同再去寻着徐甲,宣扬国君之命:主仆二人同入‘真人宅’,约期一月,生还者赏,死者弃尸。


徐甲一听,傻眼了,赶忙去见哀公,求告道:“臣不愿与仆同居一室,臣仆老聃或者害臣。”


哀公问叔同,叔同说:“这好办,再筑一‘真人宅’好了,主仆二人分住,各不相干。”


徐甲再求叔同:“请在我的真人宅南面开窗,我可以不食,但求通气朝阳。”


叔同不乐意了:“那‘真人宅’的样式,本来就是你定的,现在你又改动,你赖不赖啊?!”


徐甲诡辩道:“是我一时不慎,给忘了,可以把老聃的也开窗通气啊,窗户不用太大的。”


哀公有些不耐烦了:“徐甲何啰嗦之甚,若惧死耳!”


叔同说道:“开窗不开窗,这个得问老聃,人家岁数大,也得让人家拿个主意,这‘真人宅’里可不分啥主呀仆的,敢进去就进去,不敢进去现在提出来也不晚,别缩头缩脑的。”徐甲无法,不敢言语了。


‘真人宅’落成,相距不远,各留尺洞未封,待老子与徐甲各自进去后,再由工匠垒砌封死。


‘真人宅’终于还是没有开窗,君子一言出口驷马难追,始发难者,徐甲也!欣而从者,老聃也!


主仆二人,相互对视一眼之后,分别进了自己的‘真人宅’,工匠们上来七手八脚的准备封洞,徐甲又忙把头探出来,往老子这边看了看,没见到老子出来,这才放心地把头收了回去。


老子与徐甲分‘宅’而居,忍饥挨饿,屏气吞声,或仗绝学,或凭本领,一个真人,一个偶人,白天黑夜的苦熬,定要决出胜负。


咸阳城里人家,前些日子纷纷兴起立影壁之风,其风渐盛,竟由咸阳城内传至城外,后大行国内。


不过这几日却有些变化,有人不知何故,复将影壁拆了,有人在自家宅里开立后门,有人则是不仅拆影壁,并立后门,也有未拆影壁而立后门的,当然也有只立影壁,未开后门的,既无影壁,更无后门的,绝少。


咸阳城里可热闹了,东家立影壁,西家开后门,北头拆影壁,南头堵后门,各有各的门道,各有各的说法,由平常人家以至贵戚高官,都忙着在自家兴起土木之功。


眼看着天气转暖,春气渐盛。 哀公寻思着不妨在宫中也开个后门,想想又觉得不妥,公侯之宅非比民房,建制规模皆有定式,不可擅动,若是违例越礼,周天子问罪事小,惹诸侯笑话事大,孤且忍耐。


可是哀公看着别人家有开了后门的,确实好玩有意思,人从前门进去了,又从后门蹿出来了,或者不走前门,只走后门,抄近道,得省力,好让人羡慕啊!


哀公心里痒痒的,遂将心思转移到‘真人宅’,前两日曾去看过,并无动静,皆有军士守着。屈指算来,如今已是第六日了,会不会是人已经死在里边了?


遂招叔同相问,叔同说不如那就先把老聃这边打开看看,老聃若还活着,徐甲年轻,更当无事,老聃若死了,徐甲年轻,或许未死。


哀公觉得有理,吩咐叔同:“明日当破老聃之宅,孤且睹其生死。”叔同得话,拜辞哀公,去了。 


太阳快落山了,哀公在堂中闲坐,等着用膳,旁边夫人相陪。饭才上来,哀公方举箸,门外侍从来报:“左更尉徐模拟求见,言有重情相告。”


哀公忙落箸,惊疑道:“徐甲非在‘真人宅’乎?何以至此?敢违孤之命!”


夫人在旁插言:“妾尝怀疑,徐子非小人乎?公且慎。”


哀公谢夫人之言:“孤焉得不慎,夫人且入内,徐甲但有异状,孤便杀之。”夫人退入内室。


徐甲入内,见着哀公便拜,口中宣称:“臣居‘真人宅’中,不吃不喝,安心静养,不免回忆过往之事,忽然念起一人,结合近日发生之事,臣大惊,不敢不禀吾君,唯恐祸及秦国,到时后悔不及,故破宅而出,观日尚在,气亦不失,而后急来投君,望君勿罪!”


哀公疑惑而言:“汝念起何人?慌张若此,何事便祸及秦国?若言之无理,孤当惩罚汝。”


徐甲向哀公求水解渴,哀公与之。 徐甲喝了水,浑身通畅,舒坦之极,再向哀公发言:

“臣在涵谷关时,曾发觉关令尹喜的一个秘事,其人原来却是通敌晋国呢!本来在涵谷关大狱中关押着一个斥候,其时臣亦在尹喜帐下侍候,颇得重视,便求入狱以探问斥候,不想那斥候果然名为秦国之人,实为晋国暗谍,其人寻机越狱,向关外逃去,臣便去追赶,尹喜携人追来,竟将臣拿住,却将那斥候放跑了,臣当时不明所以,也不敢问。在这之前,尹喜曾将臣遣往楚郑等国,后来得知,臣不在时,臣仆老聃亦无故失踪,待臣归来,臣仆老聃便携臣来到咸阳,与大庶长交游甚密,而大庶长与尹喜又是颇为依赖,大庶长当年曾居晋国,故交多有,一旦大庶长有意为乱,命尹喜开关纳敌,晋国便可乘虚而入,直达咸阳。前些日子,李私曾来咸阳,遇臣,言及曾约见老聃,奉尹喜之命馈履于老聃,臣不知何意?但臣听说,去岁秦军与吴军交战,尹喜曾寄秘书于吴军那里,恐怕吾君并不知此事吧?老聃实为尹喜与大庶长后子鍼的引线,这些人一旦发作,吾君怕是难以抵挡呢,臣大忧之。”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