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恶性害命一直在这座雾气缭绕的大山之中上演着,听老师伥鬼说,要是放在以前,虎鬼是决计不敢去残害军队里的人,所害之人至多也就是附近进山采药打猎的村民和那些不知死活前来探险的驴友,因为它也不傻,国家机器背后的未知存在,根本就不是它这么一个普通的妖怪可以抗衡的。
只是它近日修为已达瓶颈,只要再吞噬七七四九个人的性命突破瓶颈,从今往后他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化为人形,到时候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明目张胆的出没于都市。
再也不用深居大山,终日里呆在黑暗阴森的洞穴里面了。
这时,韩诺突然想起了中国古代成语里为虎作伥的典故,话说唐穆宗长庆年间,有个叫马拯的读书人,听说衡山祝融峰上住着一个法号伏虎的长老,是个有大本领之的人,马拯有心想要结交这个长老,于是带了一个书童,上山去拜访这位长老。
翻山越岭,马拯登上祝融峰,不久就见到了一座佛寺,在里面果然有个须发皆白的老和尚。
老和尚很热情,一定要留马拯吃饭,可是现下里厨房的油和盐正巧用完了。
马拯就吩咐书童下山去买油盐。老和尚还非常热情地陪送他走出寺门。
之后,马拯便独自一人站在寺边观赏山景。
这时,从山下又来了一个叫马沼的隐士。两人互通姓名之后,马沼说,之前他在半山腰看见了一只猛虎正在吃人,吓得他赶紧往山上跑。
马拯问了那人的年龄、容貌、衣着,吓了一大跳:“那是我的书童!”
这时马沼又说:“还有一件怪事,那只猛虎吃了人后,居然变成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和尚。”
马拯心下大惊,莫不就是这座寺庙里的伏虎长老,就在这个时候,老和尚回来了,马沼不动声色地对马拯悄声说道:“就是这个和尚。”
此时夜已经深了,老和尚推说马拯的书童有可能是下山之后迷了路,让马拯不用担心,自己已经派人下去寻找了。
并且很热心的邀请他们分开住进僧房,可二人却执意要一起住在斋堂里,老和尚没有办法,只能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并特地叮嘱他们,晚上寺中安全,不必刻意锁门。
进到屋子之后,他们把门紧紧闩上,观察着外面的动静。
果然在半夜里,就有只老虎几次前来撞门,两人用力把门死死顶住,门才没有被撞开。
两人商量之后心下一横,与其被你害了性命,倒不如咱们博上一把,把你这害人的畜生给除掉,不久之后,两人便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第二天一早,两人谎称后院那口井里有怪声传出,以此为借口把老和尚骗到了井边。
当老和尚凑到井口看时,马沼一用力,把他推下井去。
和尚一落水,立刻变成了老虎。
之后两人搬来大石头,就把它砸死了。但两人下山时却迷了路,后来幸亏遇见了一个猎人,于是就住在了他搭在树上的窝棚里过夜。
半夜里,马拯突然被树下的人声吵醒。他借着月光一看,居然有几十个人,叫嚷着要替老虎报仇。
这时猎人才告诉他们,这些人都是被老虎吃掉的鬼魂,死后专门替老虎开道骗人,成了伥鬼。
马拯听后大怒,指着下面的伥鬼们骂道:“你们这些家伙,生前也是人类,如今死在老虎嘴里,还要为它痛哭、报仇!这是什么道理,简直疯了。”
这便是成语“为虎作伥”的由来,现在专门比喻那些不分青红皂白专为坏人充当帮凶的人。
韩诺站了起来,长叹了一口气,用头灯往老师伥鬼的身后不远处一照,在半空之中,果然还飘忽着无数的鬼魂。
之后韩诺想了想,开口对着飘忽的一众鬼魂说道:“我想你们也并非大奸大恶之辈,都是这只虎鬼逼迫你们害人性命的,这样吧,一会我会让地府的人把你们都接下去,希望你们能够早日重入轮回。”
听韩诺这么说,那些鬼魂当下大喜,全部化为实体,朝着韩诺迎了过来,纳头便拜,口中大喊恩人。
上百号鬼魂同时下跪,这种场面韩诺还是第一次遇到,震撼之余,一时间也弄得他有些不知所措,于是赶紧上前扶起了之前的那个老师伥鬼,冲着还跪拜在地的伥鬼们开口说道:“这些礼数就不用了,相信你们生前也都只是善良的普通人家,都起来吧,一会我就。。。。。。。”
话还没说完,只见刚刚还一脸感激的伥鬼老师突然眼中一寒,伸出双手猛地抱住了韩诺,随后跪在地上的众伥鬼也全部目露凶光从地上弹了起来,把韩诺前前后后死死卡在了中间,让他动弹不得。
此时,刚刚被虎鬼打破的洞口处,出现了两道绿油油的阴光,朝着韩诺的方向缓缓移动,待它走近了韩诺才发现,这不是刚刚被自己打伤的虎鬼,还能是谁。
哎,千防万防,韩诺最后还是大意了,自己能想起为虎作伥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怎么就忘记了这些冥顽不灵的伥鬼本性呢?
要是善意之举真的能够打动它们的话,为虎作伥这个成语又如何会流传至今呢?草率了,真是草率了。
看来自己这条小命,今天算是交代到这里了,就在这一瞬间,韩诺想起了自己的爷爷,想起了童警官,想起了猴子,也想起了白渡,还有那个老孙子刘皇权,对了,卡了还有好几百万的存款没有花呢?
怎么一向小心谨慎的自己会犯那么低级的错误呢?
恍惚之间韩诺看见,虎鬼晃动着恐怖的大脑袋正一步一步向着韩诺逼近。
就在双方快要贴面的时候,鬼虎冲着韩诺张开了血盆大口,一股腥臭的气息扑面而来,也不知道自己是被鬼虎嘴里的臭气给熏的,还是因为鬼虎的嘶嚎太过刺耳,下一秒,韩诺眼前一黑,便晕死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