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平天下
通过此事,众人更看到皇后娘娘在皇上心中独一无二的位置。
高氏的父亲回府之后,竞不留情地将女儿赶出府门。
高氏原是小妾所生,她母亲原是府里的丫头,从前在府里,那些嫡出的姐妹兄弟瞧不起她,那些出身好些的姨娘和庶出的姐妹也欺负她。
选妃之时,她本不愿入宫,怎奈父亲一心想要攀龙附凤,硬把她送进宫去。她做了贤妃,母亲的处境才好了些。如今她出了事,父亲毫不留情赶了她出来,她母亲苦苦哀求,最终也无济于事。
高氏与受伤的碧晴身无分文,两人在街头流浪着,肚子饿的厉害,碧晴只好厚着脸皮去乞讨。只是一天过去了,却并未讨到多少东西。眼见天黑了,两人蜷缩在一处民房的后边,相偎着取暖。
如此过了三天,高氏已是生不如死,若不是碧晴拉着她,她就投河自尽了。
碧晴的伤势越加沉重。这一天,她连抬眼皮的力气都没有了。
“小姐,我恐怕不行了!你自己要多保重!”
“不!碧晴,你不要吓我,我什么都没有了,我只有你,你不要吓我!”高氏哭道。
这日黄昏,两人已饿的晕晕沉沉,恍惚间听到有人叫她们。高氏勉强睁开眼睛,只见一位慈眉善目的尼姑正望着她。
“师太,救救我们!”
“师主若肯归依我佛,贫尼定当助师主脱离苦海。”
“我们愿意!愿意!”高氏随着这位尼姑出了家。从此她将在青灯古佛下度过自己的后半生。对着佛祖忓悔吧,忏悔自己的罪孽,求得心灵的安慰。
从此后宫安静下来。六月中,柳氏产下一子,取名熙让。
对于这一子,柴荣自然十分喜欢。他下旨封柳氏为贵妃。
都说好事成双,柳氏满月之日,德妃赵氏也被诊出喜脉。柴荣大喜。
子嗣兴旺。对于帝王家来说是一等一的喜事。婉澄也替他高兴。她知道,这么多年来,每每想到孩子,他都是心痛的。他与慧娴的三个儿子,他永远都无法忘记。现在他又有两个儿子了,多少也能慰藉他一番吧!
晚间,柴荣去赔柳氏。婉澄挑灯独坐。在每一个这样的夜,她都是这样挑灯坐到深夜。
白天的热闹过后,她感引更加孤独。她多么希望自己能再有一个孩子啊!然而一碗碗避子汤药喝下去让这个想法终成泡影。她并不怪柴荣。她知道,柴荣是怕失去她,他不敢冒险。
“娘娘,您还不睡吗?”
“本宫不困,绿屏你去睡吧!本宫还想再坐一会儿。”
“奴婢陪娘娘吧。快到月中了,外边月色十分好,不如出去走走吧!”
“也好。那你陪本宫出去吧!”
两人出了宫门,赫然看到柴荣伫立在宫门口。
绿屏笑着说:“奴婢困了,请皇上陪娘娘去走走吧!”
柴荣牵着她的手,慢慢向着御河边走去。月亮倒映在水中,映着二人的身影,十分好看。
“皇上不是去陪子珮了吗?”
“看过她了,让她好好休息。朕也去看了婉音,但是朕只想陪朕的澄儿。”
“眼下后宫还算安定,子珮和婉音相安无事,臣妾也省心不少,这都是皇上的福气。”
“你才是朕最大的福气。眼下前朝稳定,国库逐渐充盈,朕打算开始朕的第一个计划,十年开拓天下。以后朕会常常不在你身边,你要好好照顾自己。”
“皇上要御驾亲征?”
“朕有此打算。不过此事还要从长计议。”
“北汉已灭,皇上此次打算出征哪里?”
“朕与大臣们议过了,打算先南后北。先攻后蜀,再伐南唐,最后夺取幽燕,以雪当年割让十六州之耻。”
“皇上,臣妾会支持您所有的决定,无论是在后宫的,还是在前朝的,只要是皇上的决定,臣妾都会支持。但有一事,皇上一定要答应臣妾,无论皇上亲征哪里,请让臣妾随行!这是臣妾的决定,请皇上务必答应。臣妾不愿在焦虑不安中等待消息。”
“朕答应你!到哪里,我们都不分开。”柴荣紧握住婉澄的手,坚定地道。
第二日早朝,柴荣与众臣议定,攻打后蜀,此次柴荣派向训、王景率兵,欲收复秦、凤、成、阶四州。
七月中,前线传来消息,向训等在凤州受阻,粮草缺乏。柴荣召集众大臣商议,部分人主张退兵回朝。
柴荣心有不甘,不同意退兵,便派赵匡胤前去视察。赵匡胤去不多久,回来后向柴荣复命,认为此行获胜把握很大,柴荣命人筹集粮草,支援前线,终于在九月攻克后蜀,夺取了四州。柴荣圣心大悦。下一步,打算伐南唐。
南唐不比后蜀。南唐占据地势之便,国力也远非北汉后蜀能比。柴荣决定派李谷统领大军南征。第二年,柴荣见李谷军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便决定亲征淮南。
“皇上,我军刚打了后蜀,又攻南唐,需要休养一些时日,否则疲惫行军对我军不利。”
“澄儿,朕倒觉得我军此时气士正盛,正是一举攻克南唐的好机会。朕亲自督战,相信会有佳迹。朕已决定了,澄儿不必再劝了!”
“皇上曾答应臣妾一起去的,请皇点不要食言!”
“行军劳苦,你的身体撑的住吗?”
“臣妾可以!”
“好,那就准备一下,三日后随朕出征。宫里事,便由子珮打理!”
“臣妾想让馨儿过来照顾训儿,子珮要打理后宫,又要照料让儿,看顾德妃,只怕一个人顾不过来。”
“好,那明日朕下旨让馨儿来,你同她交待一下。”
第二日,兰馨入宫,婉澄便向她交代了所有的事情。
“姐姐,战场上十分危险,你不能不去吗?”
“馨儿,姐姐不怕。姐姐曾在河中城被困了两年,见过无数场战争,伏尸遍野,血流成河的场面都见了,没什么可怕的。眼下姐姐只有训儿放不下,你好好守着训儿过日子,等着姐姐回来。切记,不要惹事儿!”
“姐姐放心。妹妹会小心谨慎的把训儿和小柔带好,等姐姐回来。今日妺妹还要回府收拾些用的东西,姐姐出争前,妹妹一定回来!”
“馨儿,一切拜托你了!”
送走了兰馨,婉澄又将许多事交待给子珮。子珮这两日心绪不宁,听说柴荣亲征,她便心慌意乱。她也想像婉澄一样随着柴荣一起去。可她没有勇气去请旨。她永远记得柴荣那句话,什么都不能同皇后比!
“妹妹,本宫此去,还要劳烦你照料宫里的一切。你和婉音都是安静和婉的人,本宫相信你们不会让皇上操心。”
“娘娘放心吧!臣妾会小心的。娘娘要多保重,还要照顾好皇上。”
“放心吧,本宫没事!本宫答应你,一定会照顾好皇上的。”
“如此便好。”
“子珮,别难过,等皇上回来,本宫会劝他多去看看你!”婉澄道。
“多谢娘娘!臣妾会把宫里的一切打理好,等着皇上和娘娘回来!”
两日后,柴荣将一切准备妥当,率领大军攻打淮南。
此次赵匡胤兄弟及从前跟随的一些老将都随军出征。柴荣派李重进统领大军。
做这个决定时,也曾有人反对,但柴荣认为自己既然选择放过李重进,接受他臣服,便应该重用他,相信他。
李重进突然被委以重任,心中十分感激柴荣,他第一次发自内心地在柴荣面前臣服,并发誓一定不辱使命。留守的朝臣前来送行,柴荣以酒祭天,鼓舞士气,大军开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