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暗夜之眸】181、暗夜之眸
他拥有多重人格,就像他有多个名字一样。
由于影视小说作品的艺术化处理,以及庸医以讹传讹的荒谬说辞,大多数人误以为,人格分裂者的主人格和各个副人格之间的关系,是插拔式的、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的关系。
大多数人误以为,人格分裂者的各个人格,相对独立地分别占据一段人生,某一人格主导这个“人”的时候,对于另一人格主导这个“人”时经历的事情,完全没有印象、没有记忆。
这是错误的理解。
“人格”与“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人格”是“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客观来说,无论这个“人”有多少重“人格”,所有“人格”都是共用这个“人”的同一套记忆体系。
打个比方,人格切换只是在切换操作系统,但绝大多数记忆都是共享共用的文件。
无论是在哪一重“人格”主导这个“人”的时候,它都在共享这个“人”的绝大多数记忆。
除非这个人真的是喝醉了、断片了,对于醉酒断片后经历的事情完全没有印象、没有记忆。
醉酒断片,没有印象、没有记忆,是所有“人格”对此都没有印象、没有记忆。
醉酒后,有时候,人的行为很可笑,偏偏本人完全不记得,没印象。
那时候,并不是又衍生了另一个“人格”,而是由所有“人格”共同作用形成的显意识的“自我”,醉酒后,变成了由所有“人格”共同作用形成的潜意识的“本我”。
“人格”与“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格”是“人”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
“显意识之人的自我”、“潜意识之人的本我”,是“人”的两个互为镜像的侧面。
如果一个人经常不由自主地游离在“显意识之人的自我”与“潜意识之人的本我”之间,那叫做“精神分裂”,而不是“人格分裂”。
人格分裂者,会有割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但它们之间的记忆体系是共用共享一套的,不可分割的。
梁锋对此有很深刻的感慨。
因为他本人就是一名严重的人格分裂者。
他久病成医,对此有很深刻的领悟。
事实上,梁锋身体里的多重人格,就像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间混战不已的关系,彼此互相倾轧,尔虞我诈,你死我活,此消比长 。
七股内力左冲右突,丹田鼓胀无法排泄,这头按下去,那头翘起来,谁也克服不了谁,谁也消灭不了谁,大有纠缠到死斗争到底之势。
他自己很清楚这一点,他一直能很好地强迫控制自己的行为,只是一直没能完全摆脱精神的困扰。
不管内心怎样兵荒马乱,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他还是能隐藏自己、伪装自己,强力镇压、一致对外。
梁锋清楚,他必须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都清醒而稳健地面对任何人任何事。
大多数时候,梁锋认为,他心里标注的这个“梁锋”,就是他的主人格。
因为打记事起,在孤儿院最初的那些日子里,他就是这个“梁锋”。
但是,他心里有另一个声音,常常在说,不,不是的。
他在心里把那个声音标注为“暗夜之眸”。
每当独自望着夜空,他都有一种熟悉的既视感——那是来自他记事前的深入骨髓的记忆——在颠簸的车上、飘荡的船上或摇摆的怀抱,在襁褓中睁着一双无悲无喜的小眼睛,凝望着既永恒又虚妄的一眼千年的夜空。
如同此刻,一半是荒漠、一半是海潮、一半是都市光影、一半是黯淡星空,不变的是暗夜之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