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相知相思愁(二)
书名:人间烟月 作者:一曲雨霖铃 本章字数:4072字 发布时间:2021-09-04

曰:

世间人事不相伦,事入人间作凡尘。

凡尘人事常相映,世间人事尘杀人。


话说国师与小道士二人离之玄元皇帝庙后,即往双峰山而去。师徒二人行至双峰山,便瞧得双峰山落有祥光,四方观看,好一处灵峰疏杰,迭嶂清佳。可谓:

仙岳顶巅摩碧汉,元气流通天地间。

正是清虚灵秀地,庄严大觉佛家风。


时紫云霞光之中,又见一寺,此寺朱红隔扇,七宝玲珑。香气飘云汉,清光满太空。迎前活水,通天迭迭翻波浪;倚后高崖,山脉重重接地龙。


少顿,师徒二人走近,依稀入耳经语之鸣,更添了几许不同于人间清雅。原是弘忍大师为觅法嗣,在此讲法。弘忍大师讲班,便命门人各作一偈,以表明自身悟境。


弘忍大师道:“为师前些日子身中九尾灵狐之伤难愈,不日将要圆寂西去,为师衣法,欲传于你们其中一人,你等且各作一偈,好让为师知其自身悟境。”众弟子听此,面有忧伤,弘忍大师又道:“出家人莫要此些人世俗念,你等各作一偈,为师也好指点一番。”于是,上座神秀作之一偈。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弘忍大师听过轻捊胡须,开颜一笑道:“不错,心如明镜,远了尘埃,自见我佛。”弘忍大师转向惠能道:“惠能,你所作何偈?”惠能听罢即作一偈。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大师听此连续点头数下,自觉惠能悟境远高于神秀,正要出语之际,便见不远处有一僧众正领了一大一小,一高一矮俩道士前来,弘忍大师对众门人能道:“看,那人间惹了尘埃之人来了。”言罢,众门人举目看之,见是俩道士走将前来。待那俩道士走进些,众门人仔细一看,正是国师与小道士二人,众门人见了随即以礼相迎。


一番礼罢,弘忍大师则嘱咐门人招待小道士,自己领国师前往主室。国师随即御一神通法术,隔空取来一四方紫檀木盒,将其交予弘忍大师,弘忍大师接过盒子问道:“盒中乃是何物?”国师道:“里面所盛推背图也。”弘忍大师听之惊道:“道兄这是何意?”国师道:“自九尾灵狐之事后,至尊寻这推背图之意变重,三番五次明里暗里派人来寻,数日前更是亲临道观,此物若再留于我手,恐将难保。如今我将推背图托付你寺。名在我手,实则在你,任有心之人明里暗里掘地三尺也是难寻。”弘忍大师听过叹道:“本是为盛世指引,却为世人过度执念,可叹如何得解!”


国师道:“只得缘分来时缘分而解,如今之计有劳贵寺而守。”弘忍大师听此笑道:“老家伙,真有你的!”国师见状回道:“如此,我于此拜谢。”俄而,国师将《推背图》交付弘忍大师后便领小道士离去。


此后夜深,弘忍大师叫来惠能,为其宣讲《金刚经》大意。弘忍大师讲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处,惠能随之大悟。弘忍大师喜道:“如此,为师衣法现已全然传授于你,为师圆寂之后,望你有所传承。”惠能回道:“弟子谨遵师命。”


遂即,弘忍大师便将那紫檀木盒交予惠能,惠能接过木盒,见木盒上有道家咒印,问道:“师父,这是何物?”弘忍大师道:“世人所寻推背图。”惠能惊道:“此物不国师手中?”弘忍大师道:“徒儿所言不虚,只岁月将变,日月凌空,为防不测,国师今日将其密交予我寺,望徒儿永守此物。”惠能道:“弟子知了,弟子谨遵师命。”


少顿,惠能连夜收拾衣物,携《推背图》出寺,南归而去,《推背图》至此隐于人间;而神秀、法如等十大弟子亦是散去各地,传化一方世人。


流年来至四月,武后辅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已是多年,可谓劳苦功高,于是武后便临佛门香山寺。


且说这香山寺,位于洛阳城南龙门东山之上,紧邻龙门石窟。传言乃是后魏熙平元年间(516年)胡太后得佛经大义,于此立寺。只流年而过,人烟逐渐凋零。  


闲言少叙,寺中主持知是武后驾临,主持便领寺中一众来迎。只这寺中僧人,全而来也不过一二十人,与香火还可之寺相比,真是有些凄凉。


少顿,一番礼罢,武后随主持入之大雄宝殿。武后拜过菩萨之相又与主持言道:“自我辅助陛下以来,为天下百姓造福得幸,不说多少功绩,只日夜操劳之心,却是唯有菩萨知晓。菩萨近日托梦于我,我见菩萨音容,甚是清楚,故欲刻一菩萨之相。”主持听之随道:“皇后殿下有为天下百姓操劳之心,菩萨自会记在眼里。为菩萨刻像之事,我等僧侣,自当竭尽所能。”


武后听过心中甚喜,于是即令左右金吾卫抬过两三木箱,里装钱财万贯,武后道:“刻相辛劳,次乃我平日节省两万贯脂粉之钱。献于一众僧侣,视我心诚。”说罢,武后又令人盛一画像道:“此乃我梦中菩萨模样,你等切小心雕刻,莫有偏差。”主持接过画像打开一看,真与武后万分相似。


主持心中暗道:“皇后殿下何意,这是朝中欲立威严,彰显功能?”主持欲问武后情况,只转念一想心中又道:“无论皇后殿下心意如何,这般钱财,这般面容佛相,正是本寺重得人间香火之机。”想至此处主持终是回道:“回皇后殿下,既是菩萨之言,我等僧众自是不负众所望。”


武后走后,主持便将今日之事禀于寺中方仗,方仗听后道:“如此,师弟可是已经然愿为皇后殿下刻之佛相?”主持道:“师兄当知,我香山寺昔日也是辉煌,与那双峰山道场相当,只近年人烟渐渐凋零,若不借此皇后殿下声势,我香山寺恐就再无此处矣。”方仗听此叹道:“你我修行之人,怎也陷于人间红尘!”主持道:“师兄安心修行,寺中之事交由师弟处善便是,师弟自会为香山寺寻个未来。”方仗听此未言,只闭眼点头而示同意。  


主持与僧众一番商议,将武后所捐钱财分过,不日翻修庙宇之时也于洛阳龙门石窟开始雕刻卢舍那大佛。


忽有一日,大理寺卿裴行检视查至此,只见此寺庙宇青砖砌,彩云绘墙,绿瓦琉璃成殿,真是好生气派。黄金装圣像,白玉造阶台。大雄殿上舞青光,毗罗阁下生锐气。文殊殿,结采飞云;轮藏堂,描花堆翠。可谓:

三檐顶上宝瓶尖,五福楼中平绣盖。

千株翠竹摇禅榻,万种青松映佛门。

碧云宫里放金光,紫雾丛中飘瑞霭。

朝闻四野香风运,暮听山高画鼓鸣。

应有朝阳补破衲,岂无对月了残经?

半壁灯光明后院,一行香雾照中庭。


裴行检道:“数月不见,这香山寺怎与此前换作两样?”主持道:“数月前幸得皇后殿下驾临,予本寺娟了些香火之钱,这才为本寺换了一新。”裴行检听此笑道:“如此倒是缘分。”


裴行检出了大雄宝殿,又见河岸龙门石窟正有工人施工,裴行检问道:“对岸怎又刻像?”主持道:“皇后殿下所要。”裴行检道:“既是皇后殿下之令,裴某可去望之一番。”


如此裴行检便同方仗渡河而至龙门石窟,裴行检见过佛相,真与武后面容一模一样。裴行检甚是惊讶道:“皇后殿下这是何意?”


裴行检自觉此事为与礼不合,故一日高宗升殿,裴行检便于上朝堂之上上谏高宗道:“禀陛下,皇后殿下以自身形象于洛阳龙门石窟雕刻卢舍那大佛一尊,可是自似南海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之意。自古将才不可功过君王,皇后殿下如此,不是内外不分,阴阳颠倒?故臣谏皇后殿下撒消此举。”谁知此谏被武后知晓惹得武后震怒,不日便免其大理寺卿一职。


数月后,大佛完工,高宗武后驾临香山寺 观之一番,众人欢声笑语之中,裴行检强颜应合。


事后,李令月见这裴行检神情便与上官婉儿二人香山寺外假意偶遇裴行检。裴行检见是李伶月,连忙行礼道:“臣大理寺卿裴行检见过公主殿下。”李伶月道:“裴公快快免礼。”裴行检听罢,随之礼过。李令月又与裴行检道:“月儿寺内见裴公神情不悦,不知裴公为何如此忧愁?”裴行检道:“公主殿下年幼,何须知此些忧伤不悦之事!”李令月道:“裴公所言极是,月儿确是年幼,只月儿终有不在年幼之时,那时月儿如何能解世间之事?”裴行检笑道:“公主殿下虽是年幼,这道理倒是知之甚多。”


裴行检看过四周花草换新,上有蜂蝶而过,于是叹道:“也罢,即是缘分,臣便言了。”这般,裴行检便于李令月一一言了,李令月听之道:“如此,确是阿娘不对,等待有机会,月儿定与阿娘言论此事。”裴行检哈哈大笑道:“公主殿下能有此心,臣已是万幸,只世事皆有定数,殿下莫言皇后殿下不悦之事。”李令月听了也是笑道:“月儿知了,月儿谢过裴公提醒。”


又一月后,众人返回京师长安,裴行检自觉惭愧,为人臣子,未能尽臣之责,任武后肆刻佛相,夺君威言,故上谏告老还乡。同寮不敢有劝,于是高宗武后同意所谏。


张文瓘觉听闻裴行检之事,觉此事不妥,待高宗武后一回长安,便谏言洛阳之事,张文瓘道:“裴公谏言乃是按律所行,皇后殿下之举亦不合礼,皇后殿下却撤去其职,不智也,还望陛下还其公道。”听此武后怒道:“公道,我不杀之已是皇恩浩荡,世人捐善皆可刻其面容,只因是我便各种邪礼言论,整日不思良策造福天下百姓之人,撤去其职有何不可!”高宗亦道:“皇后此举朕觉并无不妥,张爱卿多虑了。”武后又道:“张爱卿既然如此为裴行检着想,那便降你为大理卿,为其善理案件。”于是,张文瓘降为大理寺卿。


高宗听此连道:“虽为大理寺卿,然却保留宰相职权,此番言论日后莫要胡谏。大理寺事罢,自是官复原职。”张文瓘知是高宗给一台阶,于是乘阶而下,随机领喻谢恩。


不日,张文瓘走马上任,大理寺少卿禀道:“禀张公,自裴公离职后,大理寺积疑案至今已是四百余件,望张公速做判决。”为断积案,张文瓘十日未离大理寺一步,吃住皆在大理寺内,终判决疑案四百余件。因其执法公平,判决无人不服,故城中百姓将其比作贞观名相戴胄。


李令月一是不解,二也此事觉不公,于是寻一时日与武后道:“阿娘,裴公张公二人处善之事月儿不解其中!”武后笑道:“月儿有何不解?”李令月略有支支吾吾道:“是否太过严厉?”武后宠爱李令月,甚有奈心道:“确有不公,只香山寺佛像之事,他二人不应多言。”李令月听此奇道:“可按理阿娘确不该佛像刻为自己面容。”武后道:“若是不为阿娘面容,已然凋零香山寺如何再有辉煌!我大唐有之国教道家,如不扶持佛家,必是道家一家独大,一家独大,于国不利。”


李伶月又道:“若是如此考虑,何不下制赏赐便是。”武后道:“世间之事有可言可做,可言不可做,可做不可言之分。可做不可言之事只得阿娘来行,以护阿耶之声。”李伶月道:“如此,阿耶也是此意?”武后道:“月儿真傻,不是如此,阿耶为何默认阿娘所作所为。”李令月听此叹道:“好是复杂,月儿不知何时能懂,能为阿耶阿娘弘哥哥分担一二!”武后笑道:“月儿能有此心,阿耶阿娘与你弘哥哥已是开心有颜。”


言罢,上阳宫中又闻一番欢声笑语。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人间烟月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