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2018年4月5日,农历2018年二月二十,星期四(清明节假期第一天)
近一个月月来,徐谅一直在陆续拍摄X大的照片。今天是清明节,春景还未消退,又赶上新学期第一个小假期,校园内景绚烂、人舒爽,颇有一些可拍之点。
最近拍摄中,徐谅在X大中没有遇到过认识的人。毕业六年,原来的同学基本都毕业离校了。这一点,徐谅感觉很庆幸。
长久的庆幸容易造成松懈,譬如这个下午,背着器材东奔西跑的徐谅,在热意驱使下,先摘掉了进X大一直戴着的口罩,后来又脱掉了帽子。
好巧不巧,就在徐谅刚刚脱掉帽子后,她身后传来一声“徐谅?”
徐谅有些僵硬地转身,就看见邹思辰笑得一派春风和煦。她微松了口气,“邹老师好。”
邹思辰道,“约了你几次,你都说忙,今天可让我撞着了,一起吃晚饭?”
徐谅道,“我的拍摄还没结束,晚饭估计会比较晚,邹老师您有事先忙。”
邹思辰抬头看了看天色,太阳已经西斜,他笑了笑,有一种明知徐谅刻意推脱,但却不在意甚至装作不明白徐谅在推脱的感觉。
徐谅脸红了下,补救道,“还有夜景要拍。”
邹思辰道,“不急,我没什么事,也不饿,等你一会。”他说着,往徐谅跟前走了两步,“我帮你背器材?”
徐谅忍住了要躲的冲动,拒绝道,“没关系,我自己背习惯了。”
邹思辰没有坚持,转而道,“你前期拍的照片已经发布出去了,收到一些反响,我一直想找你聊聊。晚饭的时候我们讨论讨论。”
徐谅没有拒绝的余地。这顿晚饭,只得答应下来。
邹思辰一路随着徐谅,保持着得体的距离,偶尔就徐谅正在拍摄的东西聊几句。
徐谅并不自在,拍了几张后就关了相机,“吃晚饭吧。”
邹思辰笑了笑,并没有问不是还要拍夜景吗这类问题,做主选了校内的一家餐厅。
吃饭间隙,邹思辰介绍了最近的几期宣传活动,说是反响很不错。这一点,徐谅是知道的,每一期推送,邹思辰都会转发给她,推送下面的阅读量和评论,都很可观。
这种时候,按理应该表示感谢,徐谅开口道,“谢谢邹老师给我这个机会。”其实,徐谅明白,按照邹思辰的级别,他没有拍板摄影师的权力,顶多只是推荐自己而已。但为表客气,徐谅仍然在感谢中夸大了邹思辰的作用。
邹思辰笑纳了感谢,并没有解释实际情况。
徐谅心中冷笑,只想赶紧结束这餐饭才好。
对面的邹思辰显然并不这样想,他停下筷子,招来服务员给徐谅加水,说道,“北京的天气,太干燥,你工作了一天,要多喝些水。”
邹思辰从辅导员到留校,从文学院团支书到校办副处长,打交道的多是学生。类似于倒水这样低成本的事情,是他以示亲下、并获取学生感激的一项惯常操作。
徐谅毕业六年,早已不复入校时对老师和师兄师姐盲目崇拜的青涩,对于邹思辰刻意的倒水,以及主动关怀的话,徐谅心中跟明镜似的,却不得不配合着做戏,“谢谢师兄。”
邹思辰满意地笑了笑,“你再来拍摄,记得提前跟我联系。”
徐谅道,“邹老师工作忙,老打搅您不好。”
邹思辰道,“再忙,吃饭的时间还是有的。再说,我孤家寡人,有人一起吃饭是很开心的事。”
徐谅维持着礼貌的笑容,“我平日要维持工作室的运营,多是周末过来,就怕耽误邹老师休息。邹老师青年才俊,想和您一起吃饭的人不会少。”
邹思辰换了个话题,“你还是叫我师兄,我听着亲切些。我在X大,是很多人的老师,但只做过你们班的辅导员,对你们班的同学很有感情。”
邹思辰回忆了做辅导员时期的一些事情,最后道,“说起来,你们班里就你低调。”
徐谅看向他,“邹老师您在说笑吗?”
邹思辰道,“你父亲是创办书远集团的徐总,当年竟然没听你提过。”
徐谅决定不再忍受这种无聊的应酬,“书远捐款的事,集团应该有专人联络,麻烦邹老师和他们对接。我吃好了。”
邹思辰笑道,“我也好了。”
徐谅招来适应生准备结账,被邹思辰拒绝,“我是餐厅会员,直接刷卡。”
餐厅门口,徐谅正要告别,却听邹思辰道,“我也要去停车场,一起?”
同行路上,邹思辰开口道,“书远集团的捐款,听说要成立基金,你知道,我辅修过金融学,也算有知识储备,若是能尽一份管理基金的责任,也算为咱们母校做点贡献。”
徐谅再次重复,“书远的事情,我没接触过,建议邹老师和对接人员联系。”
邹思辰笑了笑,“徐谅,再怎么说,我这个曾经的辅导员也算帮过你吧。况且,招生宣传,照片的入选,我也能做一些事。”
徐谅冷笑,“邹老师觉得,若您当年处理我那件事时的做法,被我父亲知晓,他会怎么做?至于选不选我拍的照片,邹老师认为,您的影响力大,还是我父亲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