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2018年4月5日,农历2018年二月二十,星期四(清明节假期第一天)
艾夏刚打开门,听到声音的袁也就从屋里出来,抱起冬冬朝着艾夏问道,“吃饭了吗?”
冬冬抢答,“吃了。”答完掰着指头给袁也讲自己吃了哪些好吃的,可惜,两岁小朋友的记忆力仍待发育,说了几个记不全了。
袁也见冬冬在一道菜上已经重复了三遍,笑着帮她结束了纠结,“哇,妈妈带冬冬吃了这么多好吃的呀。”
冬冬从想不起菜品的纠结中被带出来,仰起头兴高采烈地再次抢答,“不是妈妈。”
袁也帮她补全,“不是妈妈带的是吗?”
冬冬点头,“是许叔叔。”
袁也和冬冬说话期间,艾夏已经换好鞋子衣服,这会,正端了一杯水过来想让冬冬喝。
袁也有些八卦地撞了下她,“冬冬说是许叔叔带她吃的饭,这个许叔叔是谁呀?”
艾夏将冬冬接过来,“冬冬的就诊医生,许医生。”
袁也跟着艾夏,一边协助她给冬冬换衣服、洗脸洗手,一边继续问,“许医生请你们吃饭?不对啊,应该你请他吧。你不是说许医生帮忙给冬冬加号吗?”
艾夏答道,“我也这么觉得,但许医生没答应,他说有事请我帮忙,所以坚持他来请。”
袁也笑得不怀好意,“请你帮忙,恐怕是借口吧。这个许医生帅不帅?”
艾夏看向袁也,“您今天心情好像很好?”
袁也再度抱起冬冬,“知我者,夏夏也。我开心,是因为想通了。”
艾夏被袁也的心情感染,笑着问,“想通什么了?”
袁也抱着冬冬坐下,一边逗她玩一边道:“想通我到底要找个什么样的工作了。我来北京一个半月,找工作一直不顺,也很受打击。我心里苦闷,又有大把的时间,于是将愤懑化为文字,开了个公众号,写了几篇文章。今天早上,在校时认识的校报师姐联系我,说看到我的文章,觉得很不错,推荐我去自媒体。我突然就想明白了,找工作,兴趣和特长至少应该兼顾其一。可我来北京后,找工作的动力一直是让之前看不起我的人大跌眼镜,所以一个劲地往金融、互联网这些看起来光鲜亮丽的行业扎,指望谋得高薪说服父母,也打脸之前的领导。但却忘了,这些行业,我既不感兴趣,也没有发挥特长之处,所以屡屡碰壁。我决定转换求职方向,找一个能突出我写作优势的工作。”
艾夏边听边点头,“我觉得你想得很对。”
袁也眼睛亮了,“真的吗?”
艾夏点头,“大学时候,你是校报副主编,也是文学院出了名的才女。你的写作功底是很大的优势。”
袁也高兴了会,又有些不确定,“可是我大学毕业浪费了好几年,这项优势会不会已经被超越了?”
艾夏很认真地看着她,“不会。我记得你说过,你上一份工作中,单位的大稿子都是你来负责,足以说明你的写作能力相当拔尖。”
袁也耷拉着肩叹气,“我的上一份工作,同事学历都不太高,在他们中拔尖说明不了什么。而且,写的都是公文,和市场需要的文字不一样。”
艾夏将袁也肩膀扶正,“可是,你最近在公众号上写的文章不是公文,而且,校报的师姐看到后主动跟你说文章很好。这些足以说明,你写不同类型的文章都能很出色,毕业这几年,写作功底也根本没有退化。”
袁也没有说话。艾夏问道,“你是不是还在想这些天面试的经历?”
袁也闷闷地点头,“毕业这几年,我基本没收到过正面的反馈,这些天开始面试后,尤为怀疑自己。今天上午觉得自己想清楚了的时候,浑身都是冲劲,这会跟你讲起来,又觉得不太有把握。”
艾夏道,“没关系,你不用逼着自己一下子全部忘掉那些负面的影响。我建议先将新的想法付诸实践,从现在开始,转变求职方向,并相应做好准备。等你在新的求职之路遇到正向反馈后,以前那些面试带给你的负面影响自然就会淡化。”
袁也看向艾夏,带着点迷茫,“夏夏,你说我能行吗?”
艾夏拍了拍她的肩膀,“袁老大,你只有试了才知道。反正,我觉得你行。”
艾夏带冬冬回屋休息后,袁也重新筛选了行业,浏览了一阵招聘信息,想给严康宁打个电话,踌躇了一会,最终打开邮箱,编辑了一封信,她写道:
康宁:
见信佳!
以前,我一直认为,我们俩人中,我更为理智。
我觉得,我对人生的目标很明确,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一路走来,我一直努力向着这个目标迈进,并且觉得,自己做得不错。
我记得,我们第一次明确的分歧,出现在2010年,我大三的时候。那时,我斥责你的想法幼稚、不现实,执着地想要将你拉回我所认为的正轨。
如今,时隔近八年,我终于愿意承认自己曾经的自大。
现在的我,研究生毕业四年,前三年多在压抑与荒废中度过,近半年在彷徨中尝试重新开始,却屡屡挫败。
生活、事业均陷入困境。曾经笃定的人生目标,以及实现路径,都变得模糊可疑起来。
我好似一夕之间回到原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明白如何才能过好这一生。
反倒是你,早早地确定了心之所向,一往无前地为之奋斗。我想,如今的你,内心应该一如既往地安宁。
我羡慕你,但依然成为不了你。你知道的,我从来都是一个自私、利己的人。
今天,我想通了一些事情,也决定有所改变。
我在寻找新的职业方向,也在寻求新的人生支柱。未来未定,但总要行动起来才行。
祝你一切都好!
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