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本身就深处于此间,我们受世俗的规则所约束,当我们不知觉有了一个目标,就会发现当自己向着前进那么现实中的秩序就会成为限制自己的绳子,陷入两难这也是人么难以达成的原因之一,因此就不必去羡慕那一小部分人,毕竟你原本都可以做到的……
赵光义跟赵匡胤谈论完后就离开了客厅,在路上思绪飞转,院里的叶子在这个暖春下纷纷展开了新颜,迎着春风缓缓而行。
这天,赵匡胤接到柴荣的密信要求马上金宫议事,所以一大早就骑马向皇宫去了。同时回乡下避难的下人也陆陆续续回来了,家中也开始热闹了起来。赵光义也是穿戴好官服准备进宫向宰执阁递交述职报告,拿着文书大步流星向着府外走去,正巧遇见了正在打理花卉的秦良玉。
“秦姑娘”赵光义正了正衣冠上前寒暄道
秦良玉听见,也是侧头望去“赵二公子,早!”欠身行礼
“秦姑娘不必多礼,我也是刚刚路过。”又说道“秦姑娘不必叫我二公子听着怪生分的,我叫赵光义你可直接叫我光义“
“不可,这不免唐突,小女怎敢放肆”秦良玉也是一惊连忙推辞道。
“那么你看这样吧,如果你实在举得不便的话,你也可称我为赵先生“赵光义笑回道
“那么,赵……赵先生”很显然一下子改口秦良玉有点适应不过来不免有些结巴。赵光义见此情景也是哭笑不得。真是行之如大家闺秀,立又不失风范,一颦一笑都似纯白之玉胚,惹人遐想。
赵光义坐上了事前准备好的坐轿,由两人一前一后抬着向皇宫走去,路上也是关卡颇多可谓五步一岗十步一哨,赵光义用手指挑开轿子里布帘的一角眉头紧皱,望着到处都是戒严的军队,心想看来局势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
皇宫内,议事厅。
里面人头攒动议论纷纷,两旁是身着铠甲的士兵持刀柄立于两旁。中间便是身着官服的各级官员其中也杂夹着,身披红篷,头戴殷红宝饰的头盔,他们都是郭威手下的将领,只是殿上的惟一一个座位却是空空如也,那便是高高立于殿上的九龙漆金椅也是后汉历代皇帝的龙位。
虽然上面并未坐一人,但是其上不断散发出的屡屡金光便是让人不敢直视,八条龙向着八方其中一条龙盘踞中间八方黎民护一人之
“太后到~”一声尖锐又悠长的声音传来,大厅内立马安静下来众人也是连忙正了正身子齐声道“恭迎太后!”随后便是一系列的跪拜
只见,殿上的右侧位一位老妇由一位年青女子搀扶而出,右边一位太监摸样的人低头躬身站在后面。
随着一行人缓缓向前,郭威也在柴荣的搀扶下跟着太后的身后。李太后在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抚着龙椅缓缓坐了下去,下面又是一阵的欢呼声,郭威也是给柴荣摆了摆手势示意他退下去自己就站在太后的身旁右边由刚刚那位少女站立,看其于太后的亲密状况看来也是一位皇室。
“诸位大臣也起来吧”太后缓缓说道
“谢太后”众人皆立身
“诸位大臣,我这把老骨头已经经不起折腾了,今天来到这那么朝廷就还没有倒”满厅皆寂然
太后扫视一圈后:“今天把大家叫道这来,一是商讨国家大事,二来也是为郭爱卿证明清白并没有谋反而是逼不得已,我儿也是由奸臣迷惑错发了指令导致国家动荡实属不该“
大厅内更安静了大家都屏住了呼吸,殿上郭威见状也是脸色一变慌忙走下殿台,跪倒在地泣声道“微臣有罪,微臣犯由大不逆之罪,致使陛下坠命于火蛇,可谓罪不可恕“
太后旁的少女见此嘴唇紧闭,牙齿紧咬哼了一声显然不齿。太后连忙瞥了一眼,她便才恢复原来。
“郭爱卿过于自责,这一切都是朝廷原先的几个老糊涂所犯下的过错,致使郭爱卿家眷皆殁不免让人痛心。”说着拿起衣角擦拭着本没有眼泪的衣角,同时命人加了把椅子让人搀扶着郭威坐在了椅子上。
“国事不可荒废,政务不可一日不理,鉴于宰执阁三位大臣皆以伏法朝廷暂无候补之人,就先有郭威主张宰执阁,同时兼任枢密院使领河中节度使“众人皆附和。郭威可谓大权独揽,军权,政权都在他手里了。
议事结束后,待众人走后太后才缓缓起身还没站直一个踉跄差点从位子上栽了下去,一旁的少女也是大惊失色连忙扶住。
“母后”
“回去吧、回去吧~”太后仿佛一下子变得更加苍老了
“母后,郭威他害死了哥哥为什么不叫人处决了他”少女愤恨道
“晓晓,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太后拍了拍撑着自己的小手
“我都十九岁了,早长大了“少女不满道
“唉~忘了你哥哥吧,以后都不要提了。”太后止住了还要继续辩论的少女。原来立在太后旁边的少女正是已逝皇帝的亲妹妹——刘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