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思念与悲伤
书名:乱世风云 作者:英雄立马起沙陀 本章字数:9984字 发布时间:2021-08-25

第三十章:思念与悲伤

兴宁四十一年,马文慧七十六岁,刘婷娜七十四岁,他们两人的身体还好。而七十二岁的常丽玲则正月开始就生病,他无儿无女,马文慧就派人随时守候,但还是不放心,就将其由原来所住的马文慧家中侧殿接入与刘婷娜住在一起,方便照顾。而生病期间,三十六岁的裴孝凝就像女儿一样成天地伺候常丽玲。而其余之人也经常探望,尤其是马宪英姐弟二人都常来。后来刘婷娜觉得裴孝凝一个人顾不过来,就让马宪英、张铭静、裴孝凝轮流照顾。在众人的精心照顾下,到三月底的时候,常丽玲的病情基本好转,已经能下床活动了。到五月的时候,常丽玲基本痊愈了,郎中说只要安心静养,没什么大碍。常丽玲大病一场后,对生死看的更淡了。她有感于裴孝凝这几个月来的照顾,决心将裴孝凝收为义女,马文慧夫妻同意。裴孝凝也答应了,自此以后就由姨母改叫义母。

常丽玲大病后,刘婷娜也生了一场小病,不过一个月后也基本痊愈了。刘婷娜生病,让马文慧更是寝食难安,时刻陪伴在妻子身旁,身怕一睁眼妻子就不见了。刘婷娜见到丈夫这样的关心她,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少来夫妻老来伴,也许就是这样吧。虽然到七月的时候,刘婷娜也痊愈了,不过大病后,她觉得自己和这些人真的是老了。有必要趁着自己还在就交代一些事情。七月三十日晚,刘婷娜以马文慧的名义将常丽玲、杨筱婷、马宪英、马宪永、张铭静、崔宁政、田欣澜、裴孝凝几个人叫来。人齐了之后,马文慧以为她要说什么。

刘婷娜:“今年开始,丽玲重病几个月总算是有惊无险,我也是小病一场,也算是过去了。人言七十三、八十四。我们都到了这个年龄了,虽然目前还好,但是这事情,谁也说不来。”

马文慧:“你这是要干嘛啊。”

刘婷娜:“我要趁着还在就交代一些事。”刘婷娜语气很威严也很冷静。

马文慧:“好吧,你说吧。”

刘婷娜:“丽玲一辈子就一个人,孝凝也未婚。丽玲就如同我的妹妹,杨筱婷有子建照顾,比丽玲好些。今天我要说的是,如果哪一天,丽玲、杨筱婷哪一天无论谁走在谁前面,你们都要以子女礼仪尽孝。我如果在,你们自然会的,我放心。如果哪一天我走在她们前面,文慧还在,文慧就由丽玲照顾,你们对丽玲也需要以对我的态度来照顾,将其视为母亲,明白了吗。”

常丽玲、杨筱婷都说:“姐姐,你这是要干嘛啊,安排后事呀,不要这么悲伤吗。”

刘婷娜:“就算是安排后事了。”

马宪英等人都齐声答应,有的人已经哭了。

常丽玲:“孝凝已经为义女,我死后的一切全部交给孝凝,希望你们好好照顾她,好吗。”

刘婷娜继续补充道:“听到了没有。”刘婷娜为常丽玲助阵。

众人齐声答应,无异议。

刘婷娜:“孝凝的年龄和铭海同岁,是最小的,让她见过你们这些哥哥姐姐。”刘婷娜、常丽玲拉着裴孝凝,而裴孝凝则对马宪英、马宪永、张铭静、崔宁政、田欣澜一一行礼,众人也都回礼。其实几年来,他们对裴孝凝印象还是很不错的,感觉这是一个现在版的田欣澜。

马文慧:“欣澜,我的另一个女儿,五十三了吧。”

田欣澜:“是的,义父。”

马文慧:“当年你才十三岁,如今四十年了。”

田欣澜:“是啊,四十年了。”

马文慧:“欣澜虽然嫁出去了,但是我们依然以女儿看待,她永远是你们的姐姐,明白吗。”马文慧的口气很严肃。

马宪英:“父母放心,欣澜姐是姐姐,孝凝是妹妹,我们都是一家人。”

马宪永:“父母放心,我明白。我们都是流民子弟,是流亡过来的,在这里都是一家人。而我们这些人都是一起长大的,更是一家人。”

马文慧:“好,说的好,你是长子,未来也是你的,你就必须照顾好姐姐妹妹弟弟们。而姐妹弟弟们也要多帮助他。”

众人都一齐应声。而马宪英则此时突然对着弟弟马宪永行礼道:“宪永,你是我的弟弟,未来我也是你的臣民,受姐姐一拜。”马宪英如此,其余人自然都随之跟随。马宪永面对如此突发状况,一时手足无措,说:“姐姐,你这是干什么,我怎么能啊。”

马文慧、刘婷娜、杨筱婷、常丽玲则一旁看着,刘婷娜说:“宪永,迟早的,你受了吧。”

马文慧:“嗯,是的。你们一定要团结和睦,我们才能立足于此。”

刘婷娜:“是啊,一定要记住,团结和睦,还要宽仁一些。”

马文慧:“我们和璇强、子建、杜航都是一起过来的,又都是至亲,无论谁去世,你们都要以子女礼对待,记住啊。”

众人一齐答应。

当夜就这样结束和交代了,虽然有一些政治和权谋色彩,但亲情的感觉更浓厚一些。而这一晚上,裴孝凝无疑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她也极有可能成为新的田欣澜。而这一切只看她的能力和马文慧夫妻的意愿。但是直到这个时候,裴孝凝没有任何的政治欲望,他更喜欢安静祥和,也许是跟随已经生性淡薄的常丽玲时间久了所致吧。

在交代完这一切后,八月二十日,杜航妻子刘玉茹因病去世,杜航是心如刀绞,悲伤之情更是难以形容。马文慧下令追赠一品诰命夫人。同时他和妻子及子女全部亲临吊唁,下令子女全部以子女礼仪去祭奠守孝。他和张璇强、崔子建也都前去素服悼念。而杜宽按例应该守孝三年,但易物司职务他还得做,马文慧、王弘博下令守孝三月后就得视事。

杜航的妻子去世后,杜航异常的沉闷,郁郁寡欢,不久也因思念妻子而染病在家休养。

九月十五日,威安军节度使、枢密副使、怀卡通南招抚屯垦使李辉宣因病去世,年七十一岁。消息二十三日传到了马文慧、王弘博这里。马文慧、王弘博下令追赠枢密使、太保,赐其家族宗族白银五千两,钱二万贯。同时王弘博开始根据计划行动:

九月三十日下令:

废除怀卡通南招抚屯垦使一职,设镇守使;

段宏畅接任怀卡通南镇守使,节制李辉宣旧部和威虏军,专办军务;

设怀卡、通南县,韦元政任怀卡知县,王重晟任通南知县;

对李辉宣旧部和威虏军进行重赏;

同时密令杜坚、李良愬率军分别由思岭、远南向两地移动。

怀卡通南的反应还算平静。李辉宣旧部对于废除招抚屯垦使一职有不满,但是段宏畅也在此多年,颇有威望,很快压服了他们。同时王弘博、马宪永、崔宁政商议后派王重晟上任的时候由李绍铭同行,运送来钱十万贯、金银各千两和美女五十人以资犒赏。抵达后,王重晟、李绍铭看到李辉宣旧部已经有许多老态龙钟了,对段宏畅说:“将军,这些老兵留着有用吗,不如遣散了吧。”

段宏畅说:“你有什么办法。”李绍铭:“从我带来的钱财和通南府库存储中取出一部分分批遣散,要钱的给钱,要女人的给女人。”段宏畅也觉得留着这些老爷兵比较麻烦,随后的十到十二月的两个月里遣散了约三千多老兵,将他们安置在通南附近区域。而十二月初及中旬,十余个胆大包天的则被王重晟立即诛杀,其余一般的则按军法处置,然后又给其养伤。王重晟也很快树立了威望,段宏畅也深感王重晟颇有能耐,不再以老资格而轻视了,也开始只管理军务,不再过问其他事宜,而这时候王重晟才三十五岁。

    总体来说,从李辉宣去世,到十二月中旬王重晟处理不分人后,怀卡通南的局势还算稳定,比王弘博、马宪永预料的要好许多。因为局势已经逐渐平静,十二月底,王弘博、马宪永密令李良愬、杜坚的军队返回原来的驻地。

兴宁四十一年就这样以杜航夫人刘玉茹和李辉宣的去世而结束了,马文慧等人异常的悲痛,然而这还只是开始而已。

兴宁四十二年春节刚过一个多月后的三月,因夫人去世后而悲伤成疾的杜航病情日益加重,马文慧不断请名医看病,并花重金从内陆找人为其治病。一直将其的生命延续到了六月份。到了六月底的时候,杜航觉得有所起色,但马文慧还不放心,让人随时守候。同时让杜宽、杜坚、田欣澜都回家侍奉。杜宽暂时的空缺由田安弘署理,杜坚的驻军事务交张铭海暂管。也就是这段时间,马文慧派人找来一些善于绘画的人,将杜航的画像画出来,放在一处较为安静的地方。马文慧这明显是想学汉宣唐宗,以怀念自己这些即将不久于人世的故友功臣。遗憾的是曹允恭过早的去世了,只能是由他和众人描述,看画师的技艺了。而徐娜、马心文、李辉宣也无不是只能如此了。杜航七月身体有所好转,但他自己觉得已经来日无多了,七月五日,派人请马文慧、张璇强、崔子建夫妻过来,对他们交代后事。

杜航:“太尉、璇强、子建,我估计我也没几天了,如今只有这一个儿子和侄子,托大家照应了。”

马文慧、张璇强、崔子建自然都答应。随后几个人又在一起聊了很一会儿,聊的很开心。临走时候,张璇强说:“哎,只剩下咱们这几个了。”

果不然,坚持了十天后的七月十五日,太保、保安军节度使、枢密使杜航去世,终年七十五岁。马文慧极为万分地伤心,追赠太傅、中书令、雍国公,赐金银各五千两,钱财等另算。并和张璇强、崔子建亲临祭奠,在其家中,马文慧等人无不伤心落泪。三人的子女也全部以子女之礼来祭奠。对杜宽、杜坚、田欣澜也都关怀备至,犹如对待亲生子女。

九月二日,又传来消息,张铭海的岳父长阁部长老去世,年七十二岁。马文慧也表示伤心,下令中书省追赠为远南军节度使,少保。同时对其部属和族人都派人安抚。张铭海也自然得去奔丧了。长阁老部经过多年的教化,已经和汉人无异了,而且其地划为县治,还有些驻军。知县李良愬文武兼备,马文慧并不担心出现什么事情,一切都很平静。不过出于尊重,还是礼节优隆。而张铭海守孝三个月后,于兴宁四十三年初就起复任事。

十月,张璇强的妻子黄佳郁也生病一场,因为张铭海还在远南。故而对他隐匿了消息。张铭静、马宪永随时照顾,常丽玲还把裴孝凝也派过去照顾。马文慧夫妻和崔子建夫妻也是隔三差五就去。杜航的妻子去世,杜航次年就随之而去了。马文慧不敢想象如果黄佳郁有什么闪失,张璇强万一因悲伤......,他根本不敢想,下令无论花多大代价也得治好。十二月,总算是好了过来。马文慧也算是安心了。

兴宁四十一年、四十二年,对马文慧的打击很大。杜航夫妻的死打击最大,杜航七月去世后,马文慧一直难以平静。总是回想到当年他们出生入死的场景。杜航家族里虽有人贪财,但杜航文武双全,还擅长交际应酬。当年在宁光岛、会安府和孔凌海、狄羯打交道,全是靠的杜航。没有杜航,事情会非常的难办,这一点马文慧夫妻最为清楚。而马、张、崔、杜四人中,刘玉茹是最为本分的,比黄佳郁还本分,从不关心政务之事,只是关心子女和下一代。

兴宁四十一、四十二年,除了这些人去世外。原本的中生代王弘博、曹翰卿、王敏恺、顾琮峰、董衡辅、王鸿刚也都年过六十,在六十二三岁了。也时常传出生病的消息,不时请假。马文慧太害怕了,李辉宣、李玉茹、杜航的去世让他已经极为悲伤了。这两年,马文慧几乎就是沉浸在了悲伤中,军政事务全赖王弘博等人主持,他不敢接受也不敢想如果这些人去世会如何。好在这些人都还是小病,而且将各种事务主持的井井有条,对狄羯的交涉进献、对洛那卡国的安抚震慑也都很平静,海山洲内部是安稳的。

在兴宁四十二年,王弘博、马宪永等主持扩建的晋公府后面的宫殿完工了。王弘博领衔报告了马文慧,马文慧也没有心情听这些了,由他们去安排。王弘博等后来与张璇强、崔子建商议,决定将内城的始宁巷、归北巷、飞海巷和新修建的全部改叫宫或者殿。张璇强、崔子建从全局和大局及对外考虑,认为不宜叫宫,怕引起误解,可以叫做中性一些的殿。此时的宁安府内城已经占地有五百亩,大小殿堂三十座,亭台楼阁七十余处,但实际居住使用的只占三分之二,还有三分之一闲置。张璇强替马文慧将始宁巷的主建筑房屋改叫始宁殿,归北巷的主建筑房屋和住所叫晋河殿,飞海巷的叫宁光殿,新建的叫思北殿。张璇强太了解马文慧了,起的名字都和马文慧类似。同时张璇强告诉王弘博和马宪永,要时刻注意狄羯的动向和加强宁西守备。同时告诉他们宁安府扩建可以结束了,要转向怀远,那里山高林密,地势险要,可为持久之地。王弘博、马宪永同意,深感张璇强虽然年近八旬了,且不过问事务十几年了,但判断力和对马文慧的了解远远超过他们。马文慧对这些都没有管,最后全部认可了,他已经不再也不想过问事务了,除了极为重大的事情之外,他不得不管的话,他是真正算是放手了。他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守护好妻子和张璇强、崔子建这两个仅存的最要好的生死之交上了,他已经很难经得起任何一个人的去世给他带来的悲伤了。

马文慧这段时间唯一关心和做的一件事就是在十一月份,让王弘博再找画师把张璇强、崔子建和他及一起过来的还在的元老故旧都画出画像,然后拟定一个名单,并让人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其生平功绩。名单报他,而画像先集中,然后放在晋河殿的侧阁,起名叫思乡阁。而且他特别说,这些人无论男女。还说如果拿不准,找张璇强、崔子建商议。

马文慧经历了两年的悲伤,本不想再过问世事了。但是西面的狄羯是不会让他安心的,纵然狄羯让他安心,而狄羯内部的事情让狄羯不消停,也会影响到他的。不久,他再度面临和当年一个类似的难题。

兴宁四十三年春节,马文慧把张璇强黄佳郁夫妻、崔子建杨筱婷夫妻和常丽玲,还有王弘博郑倩萱夫妻、曹翰卿林雅青夫妻、王敏恺白萱夫妻、顾琮峰王惜蕊夫妻,以及在外的董衡辅、王鸿刚都召回宁安府内城的思北殿来相聚。马宪永、马宪英、张铭静、张铭海、崔宁政、杜宽、杜坚、田欣澜、王永昌、曹宣朗、顾元蝶裴孝凝都在场。而马海晋、马海婷、张浩博、崔锦贤、崔锦琬、王昱成、曹蔓珊、杜欣、王峰睿和王敏瑶这些十几岁的孩子则坐在了一旁。刘愔、李绍铭、李绍晏也在场。这座思北殿是不久前才建成的,也是他第一次来。他见到这座殿富丽堂皇,能容纳约百桌共千人饮宴聚会。确实儿子和王弘博、曹翰卿为他费了心思。里面的布局和用品还有装饰都是按照马文慧夫妻的习惯而来的。而张璇强起的名字思北殿,也是根据思北园而来。本来张璇强想马文慧夫妻祖籍晋地并州,想叫思晋殿的,但考虑到崔子建和已经去世的杜航不是并州人,故而改为北,这样就叫做了思北殿。而里面的房屋布局和装饰还有当晚他们的用品饮食等,都是根据当晚每个人所出生地或者祖籍家乡特色而制作的,是花了很大心思和不少钱的。马宪永看见后就觉得花费不少,事后问李绍铭。李绍铭说到当晚的花销约在五万贯,马宪永大为吃惊。问这么多钱哪儿来的,李绍铭说没有动用府库一贯钱。而是从去年以来查抄的狄羯来宁安府走私商人那里得到的,而这些人为了不被判刑,纷纷愿意孝敬。马宪永也就不说什么了,只是嘱咐李绍铭对这些走私商人要时刻提防,如有万一可临机决断,但不要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李绍铭记下了。

在夜宴上,马文慧夫妻及众人一起怀旧,确实很久没有这样了。马文慧夫妻也没有了以往的威严,这时候的他们也是普通的老人了。他们和老友们一起怀旧诉说往事,不时大笑,也不时伤感流泪。平时一向中规中矩稳健的王敏恺、顾琮峰这一天也相对放开了,也不时大笑和悲伤。而王弘博、曹翰卿、王敏恺、顾琮峰的妻子也基本都和黄佳郁和去世的刘玉茹一样,都是实实在在的贤妻良母。年轻时候是端庄稳重,如今老了依然稳重,但毕竟都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了。马宪英等晚辈们倒不是第一次见父辈们如此,但这次因为杜航去世,明显的更加悲伤的气氛更浓。

马宪英他们这一辈里,王永昌、曹宣朗、王昆颉是男子中仅有的不愿为官的,顾元蝶是顾琮峰的女儿,也不像马宪英、张铭静那样对政务有兴趣。这与他们父母教育和身份有关,但是这几个人却是文化学识最高的,因为他们对军政事务没兴趣,所以就将心思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马宪永这一天在夜宴上对马文慧、王弘博等说:“父亲、王叔父,我想请永昌、宣朗、昆颉出来做官,或者是帮帮我们。我和宁政有时候实在顾不过来。”王永昌、曹宣朗几乎异口同声说:“不能。”

王弘博、曹翰卿、王敏恺也都说:“宪永,他们不是那块料。”

崔宁政:“叔父过谦了,永昌、宣朗、昆颉爱读书,学富五车,比我们任何人都有知识,我们真心希望他们出来。元蝶妹妹也可以和宪英、铭静一起啊。”

顾元蝶:“哥哥们,你们这么欺负小妹吗。”

顾元蝶是马宪英这一批人中最小的,还是女孩儿。虽然与马宪英、崔宁政他们来往较少,但最是可爱乖巧。众人都分外喜欢这个姑娘,而王昆颉更是对妻子分外珍视。两人从小就是青梅竹马的一对,长大后又是最恩爱的一对。他们的婚姻可以说是这代人里最纯洁的婚姻,而不像其他人都有政治权力因素。

王昆颉:“哥哥们,元蝶爱读书,不像宪英姐那样。”

顾琮峰:“太尉、夫人,各位兄台,昆颉这些人爱读书不假,但做官办事确实未必可以。如果我们父子世代为官,会堵塞普通人和家庭的。太尉,您说呢。”

马文慧、张璇强、崔子建觉得有道理。自马文慧他们返回海山洲四十多年里来,从来没有在此实施过科举考试制。他们都是经世致用和乱世里摸爬滚打出来的,虽然也都是文武兼备,但读书方面确实不算太好,也都不是科举正途出身。而且他们喜欢的是实际的才能以及一些操守,尤其是文武兼备的干练之才,用人方面更喜欢文武互用。王弘博、曹翰卿能在中生代中扶摇直上,就是因为他们文武兼备很干练。既能提笔办公,也能挥戈杀敌。而王敏恺、顾琮峰、董衡辅相对滞后一些主要就是缺乏军事历练。换言之,马文慧这代人对纯粹的读书人不能说不重视,但是重视度不很高,他们更喜欢举荐制度。但是他们不知道他们能控制好局面,是因为乱世造就了他们的威望与能力,加上这里地方不大人口不多,故而能够比较好的统治。

董衡辅:“太尉,我曾经在礼部任职,也在地方为官。有句话我不知该不该说。”

马文慧:“说,客气什么啊。”

董衡辅:“我觉得我们以后用人除了举荐之外,不妨也增加科举考试吧。虽然科举考试有弊端,但对普通人确实有用的。”

马文慧问了问王弘博、曹翰卿,看他们怎么说。

曹翰卿:“我等蒙太尉四十多年前在江淮擢拔,从一布衣到如今出将入相,确实做梦想不到。我等虽然四十多年来虽太尉征战,也算是颇有微劳。但是学识确有不足,许多学问真是不及子女。故而对许多繁琐事务和文墨,确实力有不逮啊。”

曹翰卿的话很委婉,但是意思很明确。

王弘博:“太尉,翰卿所言在理。我们这代人已经老了,宪永这一代也年过而立了,确实需要一批新的人。我们这代人自然是至亲,是生死之交的情谊,但是他们也需要新的人来辅佐,而且人才吗,多多益善。要多多益善,光靠我们这些已经迟暮的人来察觉已经不可能了。他们公务和家事都繁忙,也不可能去找人啊。所以通过科举考试找人也不是不可以。”

张璇强、崔子建也应声附和。

马文慧又问刘愔:“刘愔,你是年轻人,你怎么看啊。”

刘愔:“在太尉及众位功臣面前,臣不敢多言。”

马宪永:“让你说你就说。”

刘愔:“王相所言句句在理。如果太尉觉得科举读书人迂腐,缺乏历练之能。可以在考试命题上多侧重些实干的内容,或者是让他们为官后多历练实际政务,然后渐次选用,这样似可保完全。当然,太尉主张文武互用是很有道理的。”

刘婷娜开口了:“刘愔所言有理啊。”

马文慧:“我老了,跟不上时代了。我和璇强、子建及故去的老杜、老曹都不是科举正途出身,当年也确实被孔凌海、陆善瑞所轻视。如果不是乱世,我们手握重兵,他们没有办法,否则还未必是他们的对手啊。要说读书,我们这代人里张利海虽也不是正途,但只是时运不济,如果太平盛世,他肯定会登龙门的,而我们就不知会如何了啊。”

张璇强、崔子建一个点头,一个说:“确实如此啊。”

马文慧:“好吧,你们想怎么办就怎么干吧,我不管了,也操不了那么多心。”随后又对着王永昌、曹宣朗、王昆颉还有顾元蝶说:“你们三个不是不爱做官爱读书吗,而考试与读书有关啊。你们可以没事儿的话走走转转,见识见识,参考外面和书里面的,给你父亲们制定一个条陈,也给你们的父母分忧,这总可以吧。”

王弘博:“太尉,这不合适吧。”

马文慧:“我觉得可以,你先成立个调查的衙门,你事儿多,顾不上,让小顾领头,王永昌、曹宣朗、王昆颉具体干,具体想,元蝶女孩子不想干的话,就给他们找书或者搜集些东西,再不济能抄写些东西吧。还有让宪英、铭静她们没事儿的话也去帮忙。缺什么用什么的话,让宪永、宁政去想办法。地方你们想选在那里也由你们。”

顾琮峰:“这......”

顾琮峰还想说,实际上是还想推辞。

张璇强:“琮峰,别说了,就按太尉的意思办吧。”旁边王惜蕊也向他摇摇头,让他不要拂了马文慧的好意。

顾琮峰:“臣领命。”

马文慧:“好,这就好。不说了,继续吃,继续喝。”

马宪永没想到原来只是想让王永昌等出来做官,结果会有这样意外的收获,内心是非常高兴的。

与马文慧这一代人的惆怅伤感为主不同,也与马宪永这一代的平静不同。马海晋这一代人他们现在最大的只有十八岁,最小的是十四岁,虽然已经懂事了一些,但还是爱打爱闹的玩儿。马文慧不时的看着他们这代人,也和妻子还有常丽玲及张璇强、崔子建表述对他们这个年龄的爱慕,也在回忆着自己和这些人的往昔岁月。

三月一日,张璇强、王弘博将思乡阁要排列的名单呈送了马文慧。起名为晋公故友功臣图,恰好刘婷娜也在。这份名单是张璇强、王弘博等人从去年十二月开始思考,思考了一个月才定下来的,后来又百般思考,询问了崔子建,到二月最终定下。张璇强本不欲自己居首,但是崔子建、王弘博执意以他居首。张璇强也就没说什么,而且张璇强居首,也是马文慧心中所想。崔子建、杜航次之也是情理之中。下来本该就是王弘博了,但是王弘博坚持曹允恭在前,张璇强、崔子建也觉得可以。王弘博、曹翰卿以下的就好安排了。而女子方面,他们原来商量下的也只有三个人。刘婷娜是马文慧妻子,当然不能在列。那么女子中居首的也只能是常丽玲了,而且杨筱婷也愿意常丽玲居首。而张利海是否放在名单中,一直颇让众人犯难。最后觉得还是放进去合适,但放在什么位置,更是难。本来开始是要放在最后的,但是又觉得不合适,最后张璇强决议放在费俊潇之后。

马文慧看到名单后很满意,尤其是没想到他们竟然还记得张利海,并放在了一个不高不低的合适位置上,他非常满意。不过看看这十九人,已经有六个去世了,内心则又是非常伤感。而就在这时,刘婷娜则对张璇强、王弘博说:“是不是少了一个人啊。”张璇强、王弘博说:“是谁。”刘婷娜则对马文慧说:“你说是不是少了一个啊。”张璇强、王弘博想到了,原来是周颖圆。其实他们也想到了,但是考虑到刘婷娜还在,以及她没有做过任何实际性的职务,而且对于周颖圆,根本不知放在哪里,故而就没有列入。马文慧这时候说:“你觉得可以?”刘婷娜叹了一口气说:“再怎么也是你实际上的妻子啊,何况她管理始宁园十几年也颇有功劳,当年救灾她一连几趟的往返,这不是功劳吗。她活着时候,我都已经不嫉妒了,如今人都去了五年了,我又计较什么啊。再说了你活着时候没有给她任何名分,死了也不留个念想吗。”马文慧没想到妻子如此说法,大为感动。张璇强、王弘博则在旁说:“夫人贤良,世所罕见啊。”刘婷娜笑了笑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啊,颖圆如果活着,能走在我后面,我能亲自把文慧交给她,我就真的安心了。可惜了,哎。”张璇强对周颖圆的故事比王弘博知道的较多,深知刘婷娜这句话的意思。即如果刘婷娜去了而周颖圆活着,刘婷娜会在临终前让周颖圆接替她成为马文慧的正妻。刘婷娜虽然曾说过,如果她走了,由常丽玲照料马文慧。但是刘婷娜明白,无论是马文慧还是常丽玲,都只有兄妹之情,而周颖圆对马文慧,马文慧对周颖圆是深深的爱,是她都有些羡慕嫉妒的爱。王弘博这时候说:“太尉,夫人,那么她放在哪里啊。”刘婷娜:“放在张利海前面吧。”马文慧则说:“还是后面吧。”刘婷娜则对张璇强、王弘博说:“放前面,听我的。”张璇强、王弘博说:“是,听夫人的。”这样,原有的十九人变成了二十人,去世的为七个。

马文慧:“可惜没有颖圆的画像了,哎。”

刘婷娜:“我有的,你放心。”

马文慧疑问道你怎么会有。刘婷娜则说:“从你当时找她的时候,没多久就有人告诉了我,后来还寄来了画像。我当年险些撕了她,最后还是留下了,没想到留在了今天,却有用。”

张璇强、王弘博都想笑,但没有敢笑出来。马文慧则笑了。随后对张璇强、王弘博说:“精炼语言概括这些人,男的你们写个大概,我也思索。女的全由夫人来定夺。”

这样最后形成的晋公故友功臣图的排列依次是:
太保、开府仪同三司、安海军节度使张璇强;

太保、开府仪同三司、宁康军节度使崔子建;

追赠太傅、雍国公,枢密使、保安军节度使杜航;

追赠太保、开府仪同三司,威安军节度使、怀卡通南招抚屯垦使、成国公曹允恭;

少师、中书令兼管兵部、定海军节度使王弘博;

少保、中书侍郎兼管工部、威远军节度使曹翰卿;

协理政事常丽玲;

管理户部官杨筱婷;

追赠太保、枢密使,威安军节度使、怀卡通南招抚屯垦使李辉宣;

追赠安北军节度使、少保马心文;

追赠诰命夫人,管理怀康州事宜徐娜;

亲军左军统领李宇新;

追赠忠武军节度使,少保,亲军右军统领费俊潇;

已故管理会安府始宁园事宜周颖圆;

前威远军节度使、镇东将军府长史张利海;

靖远军节度使,枢密副使马虎;

刑部官王敏恺;

礼部官顾琮峰;

光化州知州董衡辅;

兴北州知州王鸿刚。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马文慧夫妻基本什么也不干了,除了和孙辈一起玩儿,看看他们的读书外,就是在思索给这些故友如何写功绩。对于其他的事情,他一概不想过问,也不过问了。他已经七十八了,刘婷娜都七十六了。然而世间的事情根本不以人的美好愿望而发生,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他想安心静养休息,但是西面的狄羯不会,狄羯纵然会,但是狄羯内部的事情,也会直接间接的影响到他。他想安生,哪儿有那么容易啊。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乱世风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