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云南大理起刀兵
书名:大唐仁心 作者:闲穿径竹 本章字数:2994字 发布时间:2020-09-24

边关急报传来时,太子和李泌亦在筵席之上。退席后,李泌回府与杨牧之对弈,讲起今日筵席上边关急报一事,遂问道:“陛下命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六万征讨南诏,杨兄可知南诏兵力如何?鲜于仲通能否取胜?”

杨牧之边落子,边娓娓道来:

初,云南有六个小国,分别由六个国王统领,称为六诏,分别为: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邓赕诏、施浪诏、蒙舍诏。蒙舍诏在诸诏之南,称为“南诏”。

蒙舍(南诏)王名叫皮逻阁。蒙舍诏势力日益强大,而五诏势力渐微,皮逻阁逐渐有了吞并其余五诏之心。

皮逻阁为攻灭其余五诏,设宴松明楼,请五诏诏主前来祭祖,欲乘机将众诏主一网打尽。

邓赕诏主之妻白 洁夫人机敏聪慧,料到这必是皮逻阁的阴谋,劝其夫君道:“依臣妾看,此乃皮逻阁之奸计。他设下此鸿门宴,意在将五诏诏主一网打尽,好吞并咱们五诏啊,大王万万不可去赴约。”

邓赕诏主答道:“祭祖乃我六诏传统礼仪,如若寡人不去,会被冠以对祖宗不敬的罪名,彼时皮逻阁又会联合其他四诏讨伐我邓赕诏,岂不是正中皮逻阁下怀。夫人放心,寡人自会多加小心,多带勇士随侍左右。”

白 洁夫人劝说无果,便将手上所戴铁钏送给夫君,哭泣着道:“此铁钏是臣妾随身所戴的平安符,夫君一定要戴在手上,并且记得时刻提防皮逻阁,皮逻阁此人工于心计、诡计多端,不得不防啊。”

邓赕诏主带了十几名武功高强的勇士于六月二十四日前往南诏赴宴。

酒席上,皮逻阁热情招待了五诏诏主以及随从,皮逻阁举杯祝道:“六诏同气连枝,血浓于水,今日在蒙舍诏祭拜共祖,可见六诏诏主兄弟情深,各诏务必拧成一股绳,同心同德,合力对付吐蕃与大唐。”五诏诏主皆深表赞同。

晚宴后,皮逻阁将五诏诏主安置于松明楼就寝。皮逻阁当晚自己也住在松明楼,声称要和各诏主促膝长谈。

五诏诏主遂不见疑。半夜里,趁众人熟睡之际,皮逻阁假借如厕,偷偷溜下楼去,命人点燃了松明楼。

松明楼乃用松木和明子建盖而成,点燃后瞬间火势蔓延,楼上的人哪里还逃得脱。五诏诏主葬身于火海,无一幸免。

白 洁夫人闻此凶讯,点燃火把,率军连夜赶往南诏,途中火把照亮夜空,形成蜿蜒的火龙,于六月二十五日清晨方才到达。

松明楼已烧为灰烬,白 洁夫人见状悲痛万分,用双手在灰烬中刨扒,鲜血浸透了十指,终于找到了手戴铁钏、烧焦了的丈夫尸体。

皮逻阁见到此女子年轻貌美,且有勇有谋,便执意要纳她为妃。

白 洁夫人假意答应,因说:“奴家要回邓赕诏劝服众人,请蒙舍王给妾身两个月时间。”

皮逻阁同意了,白 洁夫人一回到邓赕诏,便即刻招兵买马,欲与蒙舍诏对抗。

两月之期已至,皮逻阁率军前来迎亲,却遭白 洁夫人以甲兵相拒。怎奈邓赕诏兵力不足,皮逻阁大败邓赕诏大军。

兵败后,白 洁夫人纵身跃入洱海,就此玉殒。

自此,皮逻阁统一了六诏,向朝廷上表奏请由自己出任六诏的共主,朝廷准其奏,册封皮逻阁为云南王,并赐名蒙归义。

于是每年六月二十四日,蒙舍(今巍山)、姚州(今楚雄境内)一带的皮逻阁后人都会举行盛大的火把节,纪念皮逻阁统一六诏。

白 洁夫人是在六月二十五日才抵达南诏,用双手挖出了丈夫的尸体。于是每年的六月二十五日,大理一带的白 洁夫人的后人才举行火把节,缅怀白 洁夫人,大理一带的妇女还会在火把节期间用凤仙花染红指甲,为了纪念白 洁夫人以双手挖出丈夫尸首,而致双手受伤流血的烈女之举。

李泌喝了口茶,落了一个黑子,继续问道:“听闻南诏实行父子联名制,皮逻阁之子名唤阁罗凤,如今已承袭王位,不知南诏在此人治下,国力如何?为何反唐?”

“光顾着说话,险些看漏了这步,李翰林是故意叫我分神,好下赢在下么?”杨牧之亦落了一白子,徐徐而言:

南诏王皮罗阁已薨,其子阁罗凤承袭了王位。南诏王阁罗凤常带其妻与其子凤伽异(南诏蛮人为父子联名:皮逻阁-阁罗凤-凤伽异)拜谒云南太守张虔陀,张虔陀向阁罗凤索取黄金白银奇珍异宝无度,更有甚者,竟与阁罗凤之妻私通。

张虔陀欲霸占阁罗凤之妻,便捏造罪名密奏其过。阁罗凤派军将杨罗颠为专使,远赴长安向皇上控诉张虔陀之罪。

一来是张虔陀的密奏先入为主,二来杨国忠帮着张虔陀说话,三来双方各执一词,都无确凿证据,陛下便两不相帮,置之不理。

阁罗凤愤怨:“九重天子难承咫尺之颜,万里忠臣岂受奸邪之害”,于是起兵反抗,攻陷了云南(今大理祥云县云南驿),杀张虔陀,夺取夷地三十二州。

李泌听完杨牧之讲述后,皱眉道:“鲜于仲通与杨国忠乃一丘之貉,恐不敌南诏军,此次大唐莫非又要损兵折将,唉!实令人惋惜。”

杨牧之道:“阁罗凤颇英武,南诏勇士亦勇猛善战,不过所幸南诏军中并无帅才,吾所虑者,唯点苍派掌门段俭魏耳。此人有勇有谋,堪称帅才!若助阁罗凤反唐,则我军危矣!”

话说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六万分两路进兵征讨南诏,出戎州、巂州,到曲州、靖州。

南诏王阁罗凤遣杨子芬、姜如之为使者至鲜于仲通军中谢罪,力陈张虔陀罪行,并请求归还所俘获劫掠之州县,阁罗凤附书曰:“今吐蕃大兵压境,若不许我,我将归命吐蕃,云南非唐有也。”

仲通不许,囚其使,进军至西洱河(今云南大理境内),下住寨脚。

阁罗凤正愁无将可用,忽报大理点苍派掌门段俭魏率门人与新募勇士三千人来投,阁罗凤大喜,连忙出迎道:“段掌门真乃及时雨呀,本王正愁无将可用,有段掌门在,本王高枕无忧矣!”

阁罗凤赐段掌门座,谦和地问道:“段掌门武功高强,然临阵对敌尚需排兵布阵,不知段掌门可有退敌之策?”

段俭魏行礼道:“我南诏腹心地带大理坝子东临洱海,西依苍山,南端有龙尾关,北端有龙首关。我军可在太和城、大趋城和阳苴咩城各驻军把守,成犄角之势。”

阁罗凤听段俭魏侃侃而谈,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心下大喜。

段俭魏继续分析:“东面洱海茫茫,鲜于仲通自陆路而来必未带得水军;西面苍山高耸,山峰罗列,唐军若要翻越苍山,几乎不可能;北面龙首关东临洱海,西依苍山云弄峰,地势狭窄,大王可留三千兵马在此把守即可;南面龙尾关,西扼苍山,东面有西洱河天堑,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此地可派五千精锐把守。”

阁罗凤喜道:“段掌门果然思虑周全,但唐军若是绕道而来,该当如何?”

“若吾所料不差,唐军若要绕道,定会从点苍山西坡,于漾濞一带登山奇袭我南诏,我自率军在此恭候鲜于仲通大军,定叫唐军有来无回。” 段俭魏胸有成竹地补充道。

阁罗凤大喜,因说:“段掌门有勇有谋,真乃我南诏之福。”遂封段俭魏为都尉,命其率大军至苍山西坡迎敌。唐军果如段俭魏所料,于漾濞一带登山欲奇袭南诏。

鲜于仲通正欲带兵登山,不料段俭魏已行军绕至其后,鼓声大震。唐军先锋大将王天运大惊,忙将后军变做前军仓促应战。

南诏军这边段俭魏当先出马,两边排开段俭魏从弟段全葛等八员健将。

大理段氏乃白蛮族(今称为白族),段全葛用白蛮语对段俭魏说:“各尼我的傣一,先瞎笨脑万你,噶爸革母贺宝(意:今日我打头阵,先斩几员大将,将唐军吓退。)”语毕出马搦战。

好个段全葛,使出点苍派上乘剑法,逼得王天运只有招架之功,战到三十余合,一剑刺中王天运咽喉,王天运应声落马,南诏大军趁势掩杀过去,唐军大败而走,阁罗凤亲自披挂上阵,穷追不舍,鲜于仲通只好命大军退五十里下寨。

次日天明,南诏士卒把王天运首级悬于辕门,唐军无不惊恐!阁罗凤与段俭魏商议:“吐蕃对我南诏向来威逼利诱,只是本王一心向唐,不肯屈事,如今与大唐反目,若不从吐蕃,将腹背受敌,如之何?”

段俭魏道:“事已至此,且曲从之,以待来日。大王可修书一封,言愿降吐蕃,请借兵马五千退唐军,彼必不好回绝也!”

欲知阁罗凤是否愿降吐蕃,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大唐仁心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