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赞经过某个乡村的一座农家小屋的时候,天空开始下起了大雨。
他没有雨伞,不得不下了自行车,推到小屋的廊檐下去躲避。
肚子又咕咕叫着,发出了抗议之声。莫怪肚子不满,离开果园以后,苏赞又有两天没吃过任何东西进肚了。人家一天都是吃三顿,苏赞两天了,一顿都没吃过。
他心里起过念头,去沿路的乡村农家乞讨一口饭吃。但是他做不到,他宁愿饿死,也不会为一口饭去忍受别人的白眼。
他在廊檐下支好自行车,这才发现这户农家,屋里没有人。因为整个屋子静悄悄,没一点儿声音。
他更发现,屋门是虚掩的,根本没锁。这表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走进屋里去。
这并不奇怪,很多乡村农家都是这样,人离开家从不锁门。有些是过于贫困,反正家里全是破破烂烂,不用担心被偷;有些是形成良好的风气,从未有贼上门,所以习惯了不锁门。
一个意念马上在心头亮起,要不要走到屋里去看一看?屋子是两层小砖楼,墙面简洁干净,这在乡下算是殷实家庭。屋里多少会有一些可以填充肚子的东西。
心里想过,这算不算做贼,但是他顾不了那么多了。
他小心把虚掩的门页再推开一点,迈脚进门之前还是大声喊了一声:“有人吗?”以防有人在屋里睡觉。
不过,没有人答应,说明屋里确确实实一个人都没有。
苏赞放心大胆的进了门,走进屋子里。屋子里同样很整洁,说明主人家颇有修养,勤于收拾。不象一般的农家,屋里凌乱又邋遢。
他首先看见一个竹筐里,装着一筐子的花生。他抓了一把,剥一颗丢进嘴里,唔,真美味。
他开始在屋里子慢慢闲逛,从客厅走进了厢房的卧室。他看见卧室的墙上挂着一面大镜框,镜框里有好多的照片,有单人照,双人照,也有全家福一样的合影。照片里的人,虽然衣着俭朴,却笑得甜美又开心。
看起来,这是一个有爱的家庭,他欣赏这样特别有爱的家庭。
他幻想出,照片上都是自己和自己的一家人,似乎父亲和母亲就坐在中间,父亲抱着小米拉,母亲拉着苏韵,而他和大哥苏腾就站在他们的身后面。大家绽开着灿烂的笑容,望向照片的外面。
离开卧室,他来到偏厢的厨房。他开始在厨房里翻箱倒柜,寻找吃的东西。当然,他动作还算文明,轻拿轻放,没有破坏人家的东西。
可是柜子里什么都没有,瓦罐坛子里倒有一些腌菜,但不能直接吃。
终于看见炉灶上放着一口高压炖锅。他走上去,打开炖锅。哦,里面竟然有半锅的黄豆花生粥。太好了,这对饥不择食的他来说,简直就是救命丹药。
他便到厨柜里拿了碗,盛了一大碗粥,坐到桌前,呼噜呼噜大吃起来。他都忘了这是素不相识的别人家里。
他吃了几口,觉得不过瘾,又去揭锅翻柜,要找点萝卜咸菜之类。这样的殷实人家,咸菜萝卜这种食物肯定是常备的,要是运气好,说不定能找到一点火腿或香肠。
他还没找到,一个人一脚迈进屋子里来,那是一个中年男人。苏赞回头一看,正是墙上照片上的男主人。
两个人都惊愕得僵了几秒钟。
男人戴一顶草帽,手里拿着一把锋利的镰刀,看来是刚刚干活回家。“你是谁?”他问道。
“我?门没锁,我就进来了。”苏赞抹一下嘴角的饭粒说。
“我问你是谁?”
“我啊,过路的,从这里经过。好吧,不好意思,我走错门了,我马上走。”苏赞往门口走去。他盯着男人手里那把镰刀,掌中已经运功,要是男人敢动手,他就还击。
“你的粥还没吃完啊,吃完再走吧。”男人说。他把草帽和镰刀放到了木架上。
“啊。你说什么?”苏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照常理,男人应该勃然大怒,把他轰出门才对,怎么还主动挽留他。
“你都吃到一半了,怎么不吃完它,不吃完多浪费啊。来吧,坐下继续吃吧。”
苏赞才吃了几口,其实还没有吃饱,见主人家挽留,他便又厚着脸皮坐回到桌上去。
这时候,又有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走进来,一看见苏赞就说:“爹,他是谁?”她应该是男人的女儿了。
“他啊?很远很远来的客人。”男人说。
“哦。”女孩大大方方的坐到桌前来,看着苏赞说:“哥哥,你怎么还不吃啊,吃吧,这是我做的饭呢。”
苏赞一看女孩,就立即想起四妹苏米拉,苏米拉也常常这样跟他说话。他于是朝女孩点点头,再次拿起筷子:“唔,谢谢。”
“慢点吃,我给你切点腊肠去。”男子说。他从一个大瓷缸里面拿出来一串腊肠,很快切片、盛盘,端到苏赞面前。农家人这样深藏的食物,通常都是用来招待贵客的。
“哥哥,我给你倒一杯水。”女孩麻溜的给苏赞递上一杯水。
“小伙子,你要去哪里?”男人问。
“我去城市,去城市找工作。”
“哦,城市还有很远啊,你就这么走着去吗。”
“我知道,没关系的,我有自行车,骑自行车也很快的。”
“真不简单啊,这么年轻,就开始闯荡江湖了。”
“你去过城市吗?大叔。”
“去过啊,如今城市里,拜金主义风行,个个都是尔虞我诈,我们这种人太信奉雅派理念,太老实忠厚的做人,很难适应,处处吃亏啊。所以又回来了。”
“哦,你们也信奉武林雅派吗?”
“是的,我们祖辈好几代都是。”
“如今,雅派理念,不太盛行了,是吧,大叔。”
“是啊,城市里现在是武林拜庸派门的势力范围。你去城市,一定要小心哦,不然,很容易就上当吃亏。”
“哦,谢谢大叔提醒。不过,我不怕的。我倒想去见识见识,城市里到底有多邪气。”
苏赞终于吃饱,他放了碗筷,男人说:“还要吗,锅里还有啊。”
“吃饱了,真的吃饱了,谢谢。”苏赞说:“非常抱歉,大叔,你们不在家,我就偷偷进来了。”
“不用谢,出门在外,谁都会遇到难处,我过去在城市奔波的时候,也得到过许多陌生人的帮助。”
“大叔,小妹,我该走了。”苏赞站起来,告辞离开。
“好的,你要赶路,那就慢走。”男人送他到门外。
“哎,再见,大叔。”
苏赞临走时,从衣袋里掏出一百元钞票,偷偷压到桌子的杯子底下,算是这顿饭钱。不过,他的动作还是让大叔看见了。大叔居然不动声色,拿了那张钞票,借着送苏赞出门,又悄悄塞到苏赞自行车的背袋里。
苏赞骑上自行车,告别那对父女,离开农家小屋。他走出好远了,不禁又回头张望一眼那个小屋。运气真是好,一路上遇到的,都是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