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两首(新韵)折腰体
一、
连日淅淅雨打城,青阶懒踏暗苔生。
不是秋霖无意趣,病身怎敢怨阴晴。
二、
药裹残躯百念灰,萧然一枕做愁堆。
许是金风不就我,明朝无痛待人归。
PS:折腰体,是格律诗在平仄上的一种变格的称谓。最早出现于唐代高仲武编选的《中兴间气集》。
关于折腰体,唐代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宋人的多种诗话中,大致定义为“中失粘而意不断”。也就是说,所谓的折腰,也就是,第一,要“从中”失粘;第二,虽格律上“从中”失粘,但在诗意上并不截断。简而言之,折腰体只是平仄格律上的一种变化,与整首诗的诗义无关。
折腰体举例
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
杨柳渡头杨柳稀,
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