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 承渊学儒家武功
书名:大唐仁心 作者:闲穿径竹 本章字数:3238字 发布时间:2020-09-23

待另外七名弟子的竹竿击来,柳承渊竟不躲避,双掌齐发,往七人身上推去,这招乃《阴符真经》中的“星辰陨伏”,他上次受伤时用此招对付崆峒派追魂门的九名弟子尚且能全身而退,此次伤势痊愈,用此招自然逼得丐帮弟子无还手之力。

柳承渊正欲逼退其他丐帮弟子,怎料一名乞丐竟抓住在湖边玩水的一个七八岁大的小男孩,以匕首指其颈部大喝:“魔教孽子,快交出剑谱,否则我就杀了这小孩。”

柳承渊骂道:“卑鄙无耻,亏丐帮还是名门正派,行事却如此龌龊。”心里盘算着:“这乞丐离我两丈有余,我若轻举妄动,他一动刀子,小孩登时毙命,但我当真没有剑谱,该如何是好?”

柳承渊心想:“眼下只好慢慢走近此人,趁其不备出手偷袭,方能解救此小孩。”于是边往前走边说:“这位英雄,有话慢慢说,剑谱我交出便是,先放了这无辜孩儿罢。”

那名乞丐看穿了柳承渊的心思,当下喝道:“站住!你若再向前走一步,我这匕首就刺入小孩颈部。”

柳承渊急了,手中捏出一把冷汗,忙止步答道:“英雄且慢!我不再往前就是。莫伤了无辜孩儿!只是未曾随身带得剑谱,可否容我回屋取来予各位英雄?”柳承渊是打算拖延时间,待此人不备再解救男孩。

这名乞丐也不笨,怕柳承渊耍甚花招,因说:“你小子又想耍甚花招?别磨磨唧唧光说废话了,这么着吧,你先自断一臂,我便放了这小孩,随你回屋取剑谱,你就算武功再高,断了一臂,谅你也不是咱二十多丐帮弟子的对手,到时候就由不得你不交剑谱了。”

柳承渊啐了口唾沫道:“卑鄙!名门正派就是如此行事么?口口声声称摩尼教为魔教,我看你们的卑劣行径,丐帮应该叫做乞魔帮、丐邪派才对!”

乞丐显然已不耐烦了,大声嚷道:“你他妈到底废不废自己一条胳膊,再废话我可就动手了。”说着将匕首在小孩颈上划了一下,小男孩边歇斯底里地哭喊,边挣扎着想挣脱乞丐,却哪里挣脱得动。

柳承渊暗忖:“我若再不自断一臂,丐帮的卑鄙小人恐真要动手。然而我若断了手臂,绝不是二十多名丐帮弟子的对手,我又没有剑谱,到时交不出来,怕是要把命也给搭上了。但是倘若我不自断一臂,男孩就会没命。我与此男孩非亲非故,素昧平生,值得为其陪上性命么?此时我若不顾及男孩性命,出招迎敌,这二十几个乞丐根本不是我的对手。”

柳承渊于是决定不救此素昧平生的男孩,将手指关节捏得咯咯作响,欲出招迎敌将这二十几个卑鄙无耻的乞丐毙于掌下,为这名男孩报仇雪恨!

正欲出招,男孩歇斯底里的哭喊声却声声入耳,令人揪心不已。柳承渊转念又想:“罢了,罢了。我父母双亡,孤身一人,无牵无挂,死了就死了吧,也不会有人为我伤心,倘若我的死能挽救一条无辜的性命,也算死得其所了。”

柳承渊于是大声说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这就自断一臂,你说话算话,放了那个小孩。”言毕右掌运起内力便往左胳膊打将过去。

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嗖的一声,一支竹箭从乞丐身后飞将过来,不偏不倚,正中乞丐握匕首的手掌掌心,尚未等乞丐反应过来,一个人影如天神行法般已从乞丐旁掠过,将男孩抱走退出一丈开外。

柳承渊收掌定睛一看,射箭和抱走小孩的不是别人,正是文质彬彬,言必称孔孟,说话总爱引经据典,之乎者也的夫子端木孝。

柳承渊喜出望外地说道:“夫子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箭术高明倒也是了,想不到武功竟如此之高,学生实在是想不到哇!”

众乞丐见状大惊,一个柳承渊他们已对付不过,如今又冒出个武功如此高强的教书先生,一个二个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柳承渊也不想多结怨,便说道:“在下确实未盗取剑谱,诸位若是不信,在下也没有办法,不过今日胜负已分,还请各位不要扰了村子宁静。”众乞丐听柳承渊如此说,慌不择路地远远遁去了。

柳承渊好奇地问端木孝:“夫子真乃世外高人!武功竟如此高强,刚才露的那两手,学生看来夫子的武功应在达观子前辈之上,不知夫子是何门何派?”

端木孝捋了捋胡子道:“门派?吾自幼习四书五经,未曾入得何江湖门派?”

“然则夫子何以武功如此高强?”柳承渊继续好奇地追问。

端木孝微微一笑道:“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季康子曾问冉求,子之于军旅,学之乎?性之乎?冉求对曰:学之于孔子。吾修习的乃家传儒门武功。”

柳承渊半信半疑地问:“儒生温良恭俭让,讲究仁义道德,自古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何来儒家武功?”

 “今日机缘巧合,既已在渊儿面前显露了武功,便再多露两手也无妨。”端木孝撸了撸宽袍长袖,露出手腕,运起内劲,向柳承渊平推了一掌。

柳承渊只觉掌力中正平和,不似道家内功轻柔飘逸,亦不似关中拳等外家功夫刚猛有力,却正像儒家的为人----谦谦君子。

柳承渊惊道:“夫子这招叫甚名字?妙哉!妙哉!掌力中正平和却让人无法与之相抗,可制服敌人又不伤害其分毫,真有儒家仁者之风!”

“这招乃‘允执厥中’,取《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之意!亦见《论语·尧曰》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端木孝撤掌而立,衣袂飘飘。

“是了!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柳承渊心领神会,也向端木孝轻推了一掌。

端木孝点了点头,会心地望着柳承渊道:“渊儿真乃练武奇才,悟性极高!吾只推了一掌,并未传授运功法门,渊儿竟无师自通,领会得八九不离十了。”

柳承渊扑通跪地道:“夫子可愿收我为徒?教我武功?不过我乃摩尼教圣女之子,又是关中拳的弃徒,恐玷污了儒门。”

端木孝正了正衣冠道:“子曰:有教无类。渊儿宅心仁厚,适才为救素不相识的男孩甘愿自断一臂,且资质甚高,若能传我衣钵,定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吾今日就收下你这个徒弟。”

柳承渊满心欢喜地扣头拜师,并问师傅:“不知咱们是儒家的何门何派呢?共有几人?”

 “无门无派,共有你我二人。”端木孝掩口而笑,并伸手将柳承渊扶起。

柳承渊自从得知自己的身世后,先是被逐出师门,在江湖上总被名门正派称为魔教孽子,后虽遇达观子传授内功,却未收其为徒,本以为端木先生亦不会收自己为徒,想不到夫子竟答应得如此爽快,喜不自胜的有点得意忘形了,因说:“师傅!要不我给咱们门派起个名字吧,叫尚儒门可好?”

端木孝道:“子曰:无可,无不可。既然渊儿喜欢,便叫此名字亦无妨。”

柳承渊似是等不及了,追问道:“师傅,那咱们先从何武功学起?”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明日起就先学射箭罢!”端木孝顿了顿,继续道:“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天下刀兵将起,儒生当积极入世,拳脚功夫要学,却倒只是绿林好汉。渊儿更要学马上功夫,他日征战沙场,立己达人,方为正途。”

柳承渊每日在村里跟端木孝习练儒家武功与骑射,自是武功大进。

天下承平日久,府兵日益堕毁,武将久不立功则无法升迁,士气日渐低落,近年参军入伍的多为市井之徒与无赖子弟,猛将精兵皆在西北,中原武备涣散。

玄宗又欲攻打吐蕃,命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率陇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兵共六万三千,攻吐蕃石堡城。

此城三面险峻,唯一小径可上,吐蕃仅用数百人把守,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吐蕃人堆积檑木与巨石,唐军一旦攻城,吐蕃檑石俱下,数日不克。

哥舒翰命裨将高秀严、张守瑜限期强攻,不克将斩。果如当年王忠嗣所言,唐军战死数万人方攻下石堡城。

哥舒翰派兵在城西开垦屯田,以二千士卒戍守龙驹岛,是年冬天,湖水结冰,吐蕃大军自冰面上杀将回来,二千唐兵全部阵亡。

此时已是天宝九载(公元750年),玄宗赐安禄山东平郡王爵位,唐军将帅封王自此始。

安禄山上表祈求入朝谢恩,玄宗命将作监起第于昭应,安禄山行至戏水,杨钊兄弟姐妹皆往迎之,冠盖蔽野。

玄宗亲至望春宫接待安禄山,禄山进献奚族俘虏八千人,李隆基大喜,命考核官将安禄山岁考记为上上考。

杨钊见玄宗龙颜大悦,因说:“民间素有金刀图谶,钊请更名,请皇上赐名。”玄宗将其赐名为:“国忠”。

玄宗正与安禄山、杨国忠饮宴,杨国忠赞陛下治国有方,海内承平,不巧却有边关急报快马而至,原来是南诏国起兵犯唐,攻陷云南(今大理祥云县云南驿),杀云南太守张虔陀,夺取夷地三十二州。

欲知玄宗派何人出兵平叛,涣散的府兵能否战胜南诏,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大唐仁心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